影视翻译中译者应具备的能力
2012-04-29王英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每年引进的大片有20部,基本是美国大片。这些影视的翻译水平良莠不齐。顾铁军认为原因在于,正规的制作单位在要求和管理上比较严格,翻译制作的水平相对高一些。而不太正规的制作单位,尤其是一些加工盗版光盘的小公司,翻译的质量就很差。中国译制片的引进、制作和播出基本上都是由一个大的封闭系统独立完成的。具体地说,中国译制片制作的单位由三部分构成,即电影系统、电视系统、民营影视公司。电影系统主要为全国的电影院线、中央电视台的电影频道和数字频道提供译制片,以故事片为主。电视系统当然就是为各电视台提供译制片的,以电视剧为主,同时也引进译制在电视上播出的电影。第三类译制单位就是非官方的影视制作公司,它们引进译制电影、电视剧、科教片和纪录片等,产品供各电视台选购播出,同时也在书店以光盘的形式面向大众发行,如大陆桥文化传播公司。目前只有上海电影译制厂、大陆桥文化传播公司等少数单位有专职的译制人员队伍。现有的译制片翻译绝大多数都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他们的技能主要是在实践中摸索积累所得。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影视翻译的效果,译者在翻译中应具备怎样的能力,笔者将作如下的分析。
电影作品千姿百态,历史、哲学、艺术、科学、军事、宗教、伦理、都可能成为电影的主题,译者需要有足够的的文化艺术修养来传达这些主题。即使在一个主题里面,影视剧中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即使随意的谈话都可能包括一些专业术语。因此,译者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术能力,也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
美国翻译家尤金耐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
两种语言意义之间的转换就是翻译的本质,任何语言都包含有独特的语义、语法结构、词汇结构以及文化背景,由于英语接纳了大量的外来词汇,有许多的词义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关联,但在英语中却可以查到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的解释。汉语中的文字意义大多在汉字的形体上便已体现出来。影视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准确理解两种不同语言词汇的意义,也要重视语法和句型结构。
电影是通过画面,剧情和声音等多重信息渠道的共同配合来传情达意的。中国学者对电影语言特点的研究已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电影语言具有聆听性、综合性、口语化、大众化和无注性的特点。生活中人们主要接触的外国电影为配音电影和字幕翻译电影两种。前者主要受到口型等因素的限制,需要对原文的句子进行缩减或扩充;电影的译文应该灵活,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地翻译,特别是对省略句、俚语等的翻译时更应注意说话人的口吻。其次应该注意同步性和协调性,比如说话人讲地很快,那么就可以翻译稍微短一点,有些东西就不翻译出来。
当今比较常见的两种翻译方法是归化法和异化法。根据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归化法翻译通常指以目的语文化为指导的翻译策略,即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英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目的语语者。异化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以尽力再现原文的色彩,以便更好的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归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翻译的痕迹,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但是不能较好的表达源语文化风格。异化能很好的保留原文的内涵,但容易造成观众理解的困难。笔者认为,在翻译中,应结合使用归化和异化法,这样不仅能保留源语的风格,又符合译入语的特点。
梁健、李鲁认为,电影片名的翻译涉及信息、审美和市场功能的实现。信息标准在翻译中的体现,既译名应忠实于原片名或影片内容;审美指的是译者深入把握作品的内涵,用目的语创造一种意境,并将之传递给目的语观众,给观众以审美愉悦;市场功能指的是,电影是商业和文化兼顾的艺术,在翻译中必然要考虑其商业价值,且在商业片中体现得尤为突出。电影“Lolita”原来书和电影的译名都是直译为“洛丽塔”,根据这个译名,观众感觉不出电影的主题,后来有译者把它翻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个译名不仅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又与剧情相贴切。“一树梨花压海棠”典自宋代苏东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的调侃之作。‘一树梨花压海棠较之于‘洛丽塔,对中国观众来说,传递了电影的主题内容,符合中国的审美文化传统,因为‘洛丽塔这个名字代表的意义,普通观众是不理解的,因此前者会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也就实现了电影的市场功能。
字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转换类型,它是原声口语的书面语译文。作为理解的辅助手段,字幕具有书面性、附加性、同步性和瞬间性的特点。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传递语义信息,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了解故事情节。字幕翻译讲求简洁生动、清晰流畅、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合理处理语言和文化空缺,这是翻译的一个障碍之一。字幕的翻译要求:
译文要符合空间和时间的要求,译者要确定译文不仅符合屏幕提供的空间,也要确定读者在阅读时没有太多的困难。在翻译前,所有的专业名称的翻译要做到一致;语言风格也要统一。很多情况下,译者依靠录音而不是文字资料翻译,更容易出错,因此,翻译最好有脚本。有时候译者仅仅依靠文字而没有观看电影,这种翻译也容易出错,因为观看了电影更容易理解内容。
电影配音翻译与字幕翻译有所不同。一部电影如果仅仅是字幕翻译,那么原来演员的声音还保留;配音翻译是用配音取代了原来演员的声音。不同于字幕翻译受制于屏幕空间限制,配音翻译要求配音演员的语言长度要与演员的口型动作长度一致,否则,若有推迟,演员的嘴不动了,而配音演员的声音还有。从某些方面来说,配音翻译比字幕翻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没有了原来的声音,配音翻译为了效果,可以做一些轻微的改动,比如在卡通片中,可以改变名字。
电影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实现影视片的商业价值和美学价值,以最大程度的吸引观众。总的来说,如果译者能够在翻译中做到传形、传义,又传情、传神,那么电影翻译就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契合。
【参考文献】
[1]顾铁军.循声暗问“译者”谁[EB/OL].http://www.de-cn.net/mag/flm/zh4461026.htm2011-11-21.
[2]周林.影视翻译效果影响分析[J].电影文学,2011,(15).
[3]尹鹏.电影语言特点在翻译中的再现——基于电影《魂断蓝桥》和《泰坦尼克号》的描述性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8,(9).
[4]梁健,李鲁.电影片名之功能目的论翻译策略[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增刊,2009,(6).
[5]刘涛,潘艳艳.从关联理论看电影《孔子》的字幕翻译[J].电影文学,2011,(13).
[6]张碧航.析语境对电影对白翻译的影响[EB/OL]. http://www.xueshuqikan.cn/view.phpcid=99&tid=9503
2&page=2,2011-11-21.
(作者简介:王英,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