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暮光之城》中的吸血鬼元素
2012-04-29高苏彤
摘要:《暮光之城》的四部曲讲述吸血鬼和人类的爱情故事片受到全球读者和影迷的追捧和喜爱,其中的吸血鬼元素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分析吸血鬼文化的产生因素以及试析吸血鬼在《暮》中反映出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暮光之城;吸血鬼;西方文化
美国当代作家蒂芬妮·梅尔2005年以来出版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暮色》、《新月》、《月食》、《破晓》截至目前的全球销量已经突破5000万册。2008年,改编自《暮光之城》的第一部小说《暮色》的好莱坞青春爱情大片在北美上映后的第一周,就以7500万票房稳居北美电影票房冠军的宝座。这部描绘吸血鬼与人类的青春爱情大片使吸血鬼在好莱坞沉寂了十几年后又再度吸引全世界人的眼球。
一、吸血鬼文化产生的因素
1.宗教。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明的摇篮,是犹太人信仰基督教传统的起源,因此我们可以回到这些古文明中寻找吸血鬼的起源。在基督教中,人对于学的感情是很复杂的,血会受到人们的崇拜,因为血是神圣的;相反,血也和灾难、原罪有所关联。据说世界上第一个吸血鬼是圣经中的该隐(亚当和夏娃的长子),他因为杀害亲兄弟亚伯犯下重罪,遭到神的放逐,并且被诅咒毕生以鲜血为食。吸血鬼害怕的十字架、圣水等圣物反映了其对宗教的反叛。1897年诞生的小说《德拉库拉》反映了人们对传统体制、宗教的怀疑,当时正值西方工业社会的过渡时期,吸血鬼正是在这个时期人们一种精神形象的代言。
2.迷信。在十四世纪,欧洲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瘟疫,去多奄奄一息的人们匆匆被活埋,为的是避免传染。人们在几天后打开棺材发现尸体上沾染上了血迹,这些血迹应当是令人在临死前进行挣扎碰撞而致。但当时人们认为有“吸血僵尸”的存在。还有一种叫做卟啉病的疾病,这种疾病会破坏红血素的生成,导致病人牙龈破裂,满口鲜血,面容苍白。这些符合吸血鬼的形象特征,而在当时,这类似疾病并没有有效的医治方法或科学解释,便有了吸血鬼、狼人的说法。
3.现实版渊源。吸血鬼的形象其实还有现实版渊源。这现实版渊源指的是三个人物形象, 他们分别是德莱斯男爵、弗拉德三世以及巴托里伯爵夫人。德莱斯男爵,这位十五世纪的法国贵族,曾是圣女贞德在英法战争的战友。弗拉德三世是瓦拉几亚公国的督军,曾将自己俘虏的两万多名士兵在剥光衣服后活活穿插于长达一公里、环绕城池的木桩上示众。最后一位十七世纪的匈牙利夫人巴托里伯爵夫人,因醉心于巫术,认为沐浴处女的血液能使其青春常在,因此残害了六百多名少女。
这三位现实的吸血鬼的做法让人不寒而栗。他们这种没有人性特权阶级无疑成为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
二、《暮光之城》中的吸血鬼情节
一直以来,人们对吸血鬼都表示反感,但却为他们打造了华丽的外表。男性吸血鬼有着英俊的面貌,身材修长高大;女性吸血鬼则有妖娆美丽性感的特点。在《暮光之城》中,爱德华一家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他们吸引眼球,在旁人看来是“不可接近”的。他们不仅有非凡的智慧,而且还拥有惊人的力量和速度,能飞行,除了致命的弱点之外不怕任何攻击,拥有不死之身。女主角贝拉在看见爱德华的第一次就被深深吸引。爱德华也在那时注意到了贝拉。因为是吸血鬼之身,爱德华闻到贝拉身上那股致命气味的诱惑。两人再不断的试探中靠近,这恰恰给观众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小说将吸血鬼的特质和人类的爱情结合到一起,就像文中所说的病态受虐狂的狮子爱上了愚蠢的羊羔,这经典的比喻把两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骨髓的剖析,人与吸血鬼,是选择爱情的炙热还是选择爱情的窒息,在影片中被男女主角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超越自然的魔幻背景下,这个普通的高中生恋爱故事显得荡气回肠。吸血鬼传说和狼人故事为影片增加了惊悚恐怖元素的同时,也为其增添了一抹神秘的魅力。在古世纪,欧洲大陆爆发瘟疫,人们纷纷死去。为了摆脱瘟疫的困扰,村庄里的一个名叫做科维努斯的年轻人经过过研究生命的起源得到启示,最后,他一个人存活了下来,还留下了3位后代。
狼人好像是伴随吸血鬼的出现而出现的。影片中的化身为狼人的印第安小伙子雅各布体现了狼人的热情,执着,他像阳光般的守护着贝拉。据考证,狼人的传说和吸血鬼的同样悠久。人们对狼人的敬畏情绪,是因为他们相信狼人在月圆之夜化为狂狼,食肉饮血。暮光之城依然延续吸血鬼和狼人的对立传统。当卡伦家族出现在荧幕中时是显得那么优雅、得体、高不可攀。
影片中,吸血鬼和狼人的胜负取决于贝拉的爱情抉择。虽然狼人雅各布的亲切、自然、温暖让贝拉感动,但最终她选择了爱德华。她的选择不只是因为爱情。
《暮光之城》中的狼人的种族身份是美洲的奎鲁特人,古老印第安的的一个分支,他们居住在自己的保留地。他们有深厚的狼文化并且认同狼的团结、忠诚和勇敢。欧洲殖民者在最初踏上美洲的这片土地的时候,他们有着强烈的文明优越感。在他们眼中,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是野蛮的异教徒,甚至想要灭绝他们。今天的印第安人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三、结语
《暮光之城》系列不仅在人物刻画上面独具匠心,而且在表达主题的手法方面也对传统文学上进行了创新和超越,其中的吸血鬼元素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使得其受到国内外读者和影迷的认可和追捧。
参考文献:
[1]Stephenie Meyer. The Twilight Saga Collection[J]. New York: Little Brown Young Readers,2008.
[2]宋志疆. 吸血鬼[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高苏彤(1984.10-),女,陕西西安人,汉族,硕士研究生,助教,西安石油大学外语系,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