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灾难新闻报道研究综述
2012-04-29谢梦姣陈淼
谢梦姣 陈淼
【摘要】本文以2010年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对有关灾难新闻研究成果展开论述。研究发现,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媒介环境下,灾难新闻研究有了新的角度,但在研究成果方面也存在些许问题。
【关键词】灾难新闻;新媒体;人文关怀;新闻素养
一、灾难性新闻报道研究的现状
(一)早期灾难报道的特点
1、缺少人文关怀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新闻传媒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上往往存在着“三少三多”的倾向,即少负面报道,多正面报道;少报道群众,多报道领导;少关注个体,多关注群体。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市发生了7.8级大地震,第二天《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通告,标题是《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 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导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新闻中主要是政治关怀和物质关怀,缺少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所强调的是人的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灾难新闻,其报道方式不仅关系到灾难信息的传播效果,还关系到灾难事件主体的精神状态和面貌。
2、灾难新闻的“人”本位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灾难新闻都会被视为负面新闻来看待,所以在报道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并且通常会以正面宣传为主,宣扬和肯定人的战斗精神,对灾情的具体内容信息都不予以报道。上海复旦大学王中教授概括当时我国关于灾害报道的观念是:“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当时的灾难新闻要凸显‘人本位思想,人定胜天,肯定人的精神和力量,从而忽略灾情本身的重要性。”
3、新闻价值的缺失
在灾难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对媒体管控制是新聞时效性不能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政府为了社会的稳定,阻止负面情绪的蔓延,对新闻媒体的报道进行严格把关,新闻报道必须审核通过后才能发表。并且新闻媒体统一使用新华社的通稿,新闻报道的多样性被忽视。灾难报道在保证了宣传价值同时降低了新闻价值。
(二)灾难报道的现实进步性
1、灾难新闻更加“及时、全面、客观”
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改变了过去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媒介环境,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促成了灾难新闻报道更加及时、全面、客观。新媒体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者与受者的关系。传统媒体实现的是从传者到受众的单一式信息传递,虽然传统媒体也致力于实现双向的传播渠道,但是受众的信息反馈和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使得每个公民都可以建立自己的传播系统,成为传者去影响受众,实现点对点、点对面、多点对多点的传播。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一方面对传统媒体的灾难新闻报道进行实时监督,确保新闻的客观真实;另一方面公众通过网络传递的信息,又可以作为重要的新闻素材,以深化灾难新闻报道。
2、政府“信息公开”对灾难新闻的优化
在过去,我国新闻媒体关于灾难新闻的报道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地方政府的瞒报现象严重。但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是推动“信息透明”的重要契机。条例将“公开”明确为政府部门的“法定义务”。“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记者在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同时有了政策的保障和支持,可以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进入现场进行报道。有关部门在灾难发生后及时有效的组织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把相关事实进行通报,并对记者的提问给予解答,此类灾难新闻对安抚民心,遏制谣言,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3、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
灾难新闻报道从“人”本位转向“事”本位。把过去人们集中对抗震救灾的歌功颂德转向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更多的包括家园重建、心理辅导,积极地宣扬人善良的一面。在灾难新闻的后续报道中更多关注生命的坚强和意义,积极宣扬互帮互助的善良的人性光芒,给处于悲痛中的人们以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并且当下新闻界关注到新闻媒体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问题,尽量减少或避免以伤害受难群众身体和心理为代价的新闻,避免给当事人带来痛苦。同时当下的灾难新闻报道在灾害发生后还会对人类活动进行反思,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思考如何更好的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二、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媒体责任
(一)媒体在灾难事件中的基本功能
1、社会守望者
在传播学中,新闻媒介被称为“社会守望者”、“社会雷达”和“社会监视器”,其实质是指媒介最基本的社会功能——环境监测。关于媒介的这一功能,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雨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通过新闻媒介,受众可以了解更广泛的信息,消除在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即将来临的灾害及时发出警告,做好应对灾难的准备,新闻媒体灾害预警功能可以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社会舆论引导者
新闻媒体具有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新闻媒体不仅仅担当社会的瞭望者,对环境进行监测和预警,它对受众进行必要的、适当的引导是新闻媒体实施社会控制的有力杠杆之一。在灾难事件发生之时,新闻媒体必要的、适当的舆论引导能够安抚民心、保证社会稳定。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新闻媒体在灾难事件中应该担当起社会责任,否则,媒体在舆论引导中失职,将会丧失公信力。
3、信息交流平台
媒体的信息传播是连接政府和公众的重要纽带,它不仅能将公众的声音传达给政府部门,有利于政府了解舆情;同时也能够将政府的政策和行动传递给公众,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避免信息的不对称所造成负面影响,形成政府和公众的有效互动。在新媒体越发凸显活力的今天,公众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实现互动,交流信息,甚至和政府官员直接进行对话。比如汶川地震发生后,网络上曾经出现了一个帖子并被广泛转载,内容是:“我是汶川人,有个地方特别适合空降!”,中国军方指挥中心在获取这一条宝贵信息并核实之后,伞兵终于成功降落汶川,为营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4、社会监督者
在灾难事件发生之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符合公共利益的行为。新闻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展开舆论监督和调查,担当起不良行为的监督者,可以树立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引导公众树立应对危机的信心。媒体的这种社会监督者的角色,一方面对公共行为起到很好的约束和纠正作用,一方面对不当的行为予以公开和批评,起到很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
(二)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媒体责任
1、正确认识记者的角色定位
正确认识记者在灾难报道中的角色定位,是对记者个人职业素养的要求。记者,首先是作为一个社会人,而后才是记者。这是一个双重身份的个体。在灾难事件发生后,记者在现场的报道必须客观、冷静,给外界传达的新闻信息必须真实客观,在有争议的新闻报道中要做到不偏不倚,理性是记者的基本职业素养。可是这并不代表记者可以“冷血”,以“看客”的姿态进入灾难现场,职业素养不能谋杀作为最基本社会人的道德准则。在客观报道新闻的同时也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抚慰灾难中的人,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把握好记者和社会人的之间平衡。
2、尊重生命,避免采访中的二次伤害
媒体在进行灾难新闻报道的时候,应该有更多的人文关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做到尊重生命。在灾难新闻的图片新闻部分,过度的庸俗化和娱乐化、渲染血腥的场面、过度的渲染悲情等都是对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把弘扬人文主义精神放在首位,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導优势和舆论监督作用,从灾难事件中发掘并宣扬人的善与美。
三、灾难性新闻报道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纵观2010年关于灾难新闻报道的各项理论研究,在新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下对灾难新闻报道的研究,相比较以前更有新意。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理论方面的研究较多,而新闻业务方面的研究乏善可呈。并且解释性的研究相对较多,而批判性和实证性的研究较少。往往在进行解释性研究论述的时候,缺少有力的证明。并且在原因分析和解决之道上,多停留在思辨、呼吁、理想建构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主要研究角度立足于历史发展的视野;媒体的功能结构主义和媒介素养;政府和媒体关系问题。缺少对灾难新闻报道方法和技巧的研究和探讨。在中西方灾难报道理念方面的研究依然停留在旧的理念,看不到新变化,研究材料不具有代表性。
其次,虽然说灾难新闻在媒介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今天又有了新的研究角度,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但是存在话题重复,创新话题少的问题。比如灾难新闻的新闻价值、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等问题已经是旧的研究话题了,在话题创新方面没有取得进展。在未来的灾难新闻研究上,学界和业界如果在原有的研究范式上有所突破,那么更多有创造性的有新意的研究理论成果会出现。
参考文献
①刘勇,《灾难新闻报道的历史与现状探讨》,《新闻世界》,2010(1)
②杨小瑾,《浅析灾难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3)
③徐伟,《深度挖掘灾难新闻的新闻价值》,《新闻传播》,2010(1)
④郭丹茹,《杜绝灾难性新闻报道的“二次伤害”》,《新闻爱好者》,2010(13)
⑤李昕泽,《论灾难性报道中新闻从业人员的素养》,《新闻传播》,2010(4)
(作者:均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