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口语微技能训练
2012-04-29马静
马静
[摘要]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水平测试由HSK转变为MHK,考试中增加了口语测试。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应试者的汉语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成为预科汉语教学要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将交际能力分成若干个微技能,可使学习者从易到难,从个别到整体循序渐进地得到能力提升。掌握好了微技能,在短期内交际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语口语微技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H1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6-0107-02
一、微技能的提出
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口语交际过程中总会出现如下问题,如:声调语调不准确;词汇量不足,无法满足表达意图;在表达时只使用基本词汇而不会起承转合,使得表达内容苍白或不够完整流畅等。口语课的教学任务是让学习者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训练掌握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能够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能够轻松自如地进行日常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人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复杂的能力系统,它是由各种微技能组成。英国语言学家John munby在《交际教学大纲设计》一书中,提出了微技能(Microskills)的概念,即把听说读写每一分项的语言技能再分为更小的语言技能。他认为微技能是各项语言技能的内核,只要熟练掌握了各项语言技能中的微技能并使之融会贯通,便可具有极强的语言交际能力。[1]
二、口语微技能的组成
(一) 正确使用语音语调的能力
在交际中声音是第一性的,声调准确,重音停顿是否恰当是和别人进行交往的基础。[2]很多学生不注重语音语调的练习,认为只要能发出这个音节别人就能听得懂。可是汉语的声调有辩义的作用,声调语调不正确就会在交际中产生误会。
(二) 正确选词造句的能力
口语交际者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量,不知道如何将脑中已储存好的词语信息按一定的语法规则正确组合,是无法和别人进行交流的。只有通过信息的积累,不断地模仿训练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才能在需要时正确选词造句。
(三) 语句到语段的生成能力
在交际中使用的语句和语段不是在书本中学到的标准范式,有时需要我们再加工才能输出或是将我们学过的句式进行添加组合成为需要的表达方式,因此语句到语段的生成能力是交际者成功交际的关键。
(四) 正确选取表达方式的能力
交际者在积累了一定的语言信息后,在交际过程中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交际对象进行得体的表达,如若表达方式和应答方式及语体选择不合适,就会在交际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三、口语微技能训练方法
(一)语音训练方法
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只有通过语音才能把说话者的意思表达出来。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课堂语音训练应以从拼音到音节,音节到字词的发音练习为主,再通过词和短语进行声调和语调的练习。[2]在进行拼音和音节练习时可通过汉维语音对比的方式进行,重点对比练习辅音b,p,g,f,sh,r和单韵母、复韵母。[3]教师可以画出发音器官的图形,在图形中找出发音部位的不同,也可以通过自己较夸张地展示发音部位来讲解发音方法。[4]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练习可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汉维发音的区别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汉语声调练习对维吾尔族学生来说是较难的部分,因为维语中没有声调,因此学生很难掌握声调的辩义作用。学生较容易掌握汉语的去声,因为维语中有词重音,但对于阴平、阳平和上声学生几乎分辨不出来,教师可以通过汉语的调值进行分析和讲解。汉语中的变调现象也是练习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声调练习最好不要单独进行,而是将其与口语练习结合起来,在口语练习中进行实践就会储存更多的经验,学生自然就会从困惑到顿悟,从顿悟到掌握。
(二)语言成分训练方法
在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时多数人恐怕都遇到这样的现象,即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表达交际的意图,或是知道表达内容但是不知道如何用第二语言进行翻译。这些都与语言信息量不足、储存的经验成分太少有关,它使得人们在需要的时候不能完全使用自如。语言的信息量是一个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训练。按照等级考试词汇大纲进行背诵,正确拼写,教师课前听写,通过各种教材编写的词汇进行练习都是学习词汇的有效手段。学习词汇不仅仅要学会它的音义字形,最重要的是要掌握词汇的语义和语法作用,这时就需要通过造句练习来理解和正确使用。在教学中要对学生所学过的语言要素进行反复输入输出练习,不断复习运用所学的旧知识点,在大脑中尽可能多储存经验成分以备使用,词语的学习和掌握一定要熟练到使用时能在大脑中迅速感知和筛选。在掌握一定的词汇后就要进行句型的练习。
句型练习可从单句练习开始,简单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引入句型,再进行替换练习,熟练掌握后就可进行交际运用。这种方法在学习关联词和语法时都可以用到。如在学习一组关联词时,使关联词在句中保持不变,只是将组成句子成分的主谓宾进行任意替换或组合,虽然句意有变化,但关联词所具有的语法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多次替换练习后学生就可轻松地掌握该组关联词的含义和用法。能准确使用简单句进行表达后可尝试着用几句话描述一件事情或事物,在描述前应给学生主题或范围,这一部分的选题可按汉语教学功能大纲进行,如大纲中所要求掌握的购物、点菜、看病、旅行、寻求帮助等。根据功能大纲进行训练,不仅有一定的检验标准,也可以提高学生交际的兴趣。
(三)语体选择的训练方法
交际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对所学语句进行重复使用,而是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环境针对不同对象做出语体语句的选择。在掌握一定的词汇和句型经验成分之后要训练学生的语体选择能力。我们知道书面语和口语有很大的区别,书面语所涉及的范围一般是新闻、报刊、文件、合同、报告、著作等。在汉语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分清书面语和口语,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书面语和口语。如:学生在写申请或通知时就需要使用书面语,如果使用口语就会使表达内容不正式不严谨;但和别人在非正式场合进行聊天谈话时就要使用口语,若使用书面语会使气氛变得紧张不愉快。汉语中表达相同意思的词有很多,如:甭和不用、不宜,如果和倘若、若是等,这些词就有很明显的书面语和口语之分,在使用时要根据场合和语言环境来选择。
表达方式的选择也非常重要,见面时怎么称呼对方、谈话怎样开始结束、怎样请求别人的帮助、怎样得体称赞以及怎样应对对方等都十分重要。[2]词语选择不当,语气不对或不看对方的反应都有可能在交际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表达方式和语体的正确选择使用需要长期的训练,在词汇学习中要学会词语的书面语和口语,使学生全面掌握词汇的褒贬义,在大量的交际练习和功能练习中逐渐理解各种语体的选择方式。
四、 在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口语微技能训练是从单项到多项训练,再由多项训练到单项训练的过程,音素—音节—词语—句型—复句—段落—篇章表达,每个环节都不是单独进行的。在词语中可以练习语音,在句型中可以练习词语,在复句和成段表达中又可以练习句型和语调,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在语言成分训练的过程中,成段表达是交际过程中最大的语言组成部分,在交际中往往要和别人进行成段的描述而不仅仅是简单句的表达,因此在成段表达中又包含逻辑和交际文化的因素。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进行目的语的表达时总是不自觉地使用母语的逻辑思维习惯,少数民族学生在进行汉语表达时也是习惯使用母语表达方式,在表达能力训练时应将重点放在怎样正确使用目的语进行思维上,要学会使用汉语进行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
(二)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跨文化交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学习词汇和语言,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了解语言系统包含的文化因素。交际的过程是相互的,不仅第二语言学习者要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交际对方也要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不同,以避免引起误解。
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水平测试中增加了口语测试,汉语教学理念也逐渐由结构主义转变为功能主义,教学侧重点也从语法教学转向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交际能力的训练是一种综合训练,但又离不开语音、词汇和句型的支撑,只要将各项微技能掌握好,打好基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田丹,肖唐金.论大学生言语交际能力和听说微技能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3).
[2]吕必松.汉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马德元.学生母语对汉语教学的负面影响[J].语言与翻译,2001,(1).
[4]姜丽萍.对外汉语教学论[M].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5]吴英成.关于汉语口语教学问题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3).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