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之有效性探析

2012-04-29王国雄

大学教育 2012年6期
关键词:自性道德教育建构

王国雄

[摘要]高校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因其意识形态化、形式化、非生活化等原因,已无法有效承担起高校道德教育的任务。欲建构有效的高校道德教育机制,需建构道德教育人文化自性,整合道德教育理论,注重其生活化与主体性建构。

[关键词]高校道德教育人文化有效性建构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6-0060-03

重视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提升道德教育的作用,是中西方道德教育的共同探索主题,亦是当下学校教育之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逐渐由一个封闭、单一的社会形态转变成为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形态,相应的道德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鉴于此,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与21世纪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与教育问题。其中,道德教育是人才培养与教育的基础与核心。长期以来,由于政治教育对道德教育的遮蔽,传统道德思想被简单批判,西方道德思想亦被错误认定,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受意识形态的束缚,未能辩证对待,无法建立起有效的道德教育,再加之应试教育的学科与分数本位主义倾向,严重影响了我国的道德教育的实效,造成了我国当下道德教育的泛化与虚化。当下高校道德教育之理论探讨不可谓不多,其宏观建构不可谓不大,然现实之效果却令人多欷歔。而高校学生的案例,如李启明、药家鑫案等,更是暴露了我国当下高校道德教育的虚化。如何开展有效的道德教育,是一个越来越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为了更好地进行问题探讨,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道德教育之定位以及我国高校当下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揭示其问题,梳理其本质,再进行高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分析与建构。

一、大学道德教育的定位

在现代社会,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人才的教化与培育、技术的发展与科学的创新、知识的存蓄与传播等,无不以大学为其基础。大学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本质在于 “树人”。大学道德教育作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教育方式,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大学道德教育的定位,中西道德教育有着不同的认识。国外高校之道德教育定位为宗教教育、人文教育、品格教育以及理性教育,其高校道德教育经历了一个从宗教教育、人文教育、人格教育到科学教育与价值中立、反对权威教育,继而发展成宗教教育、人文教育、个性教育、生活教育以及人格教育的逐渐整合。而我国的道德教育受儒家思想的熏染影响,更注重道德的教化与人格的张立。大学是大人之学,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

大人之学首先要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内圣修为,其倡导的是一种基于人性的道德训练与良知推致。近年来,我国道德教育舍弃了过去重德性的传统,而转向了科学主义与理性主义。综观中西道德教育之发展历程,道德教育既有其与时代相契合的教育思想,也有其一以贯之的教育主旨。结合中西道德教育的内容变化与历史发展,现今大学道德教育之内涵应有如下之主张:首先,大学道德教育是“为己”教育,而非“为人”教育。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之学是一种基于内在德性的扩充、推致的道德教育,而“为人”之学却是一种外在虚泛之教育。儒家之“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便是其意;其次,大学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一种基于启蒙的理性教育;再次,大学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人格教育,人格教育是基于心理学基础的认知教育;最后,大学道德教育也是一种实践教育与生活教育,是一种源于生活,付诸实践的教育。大学道德教育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生活,以学科蔽生活,则道德教育虚化,以生活涵学科,则道德教育彰显。

二、当今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高校道德教育扮演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也存在诸多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深化,更是暴露了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弊病。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因其意识形态化、形式化、非生活化、知识化等原因,已无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当今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道德教育意识形态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受计划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的影响,担了太多政治教育的任务,被意识形态教育所取代。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只是一些空泛的政治说教,而无敦实的人伦教化;只注重崇高理想教育,而无基于人性的熏陶与扩充。目前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目标理想不可谓不高远,内容不可谓不宏大,但却因其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脱离,指导性与操作性不强,难以引起学生的反思、共鸣。

(二)道德教育功利化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因受高校教育大环境的影响,道德教育功利化较重。在我国,高校教育日益高中化,应试教育色彩越来越浓。从高校教育的评价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科建设、科研成果、教学设备以及就业率等,都注重具体的量化指标,反映了大学教育的知性取向。高校以量化指标为标准,日益企业化。教育成了单纯的知识传授,高校道德教育只是知识性的记忆,而无法承担其应有的德育教育作用。

(三)道德教育虚无化

道德教育是修己达人的德性教育,其根本在“为己”,其方法在践履。而当今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只是一种知识教育与学科教育,它过于注重道德理论、目标的理论建构与教化,而忽略了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要求与实践性要求,以分数定优劣,以成绩论成败,导致学生知行脱节,道德知识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大大削弱了道德教育的成效。由于道德教育实践性缺失,高校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概念的灌输,而没有德性的内化,无益于学生的道德能力的建构,在面临复杂多变的道德生活时,学生应变能力较差。大而空的德育理想、目标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不能加强德育的作用,反而淡化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造成了高校道德教育的虚化。

(四)道德教育非人性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主要内容就是传授、灌输一些枯燥、乏味的道德观念、原则与规范,企图以此作为规范、塑造学生的模型,而忽视了道德教育最起码的人性基础。这种教育在价值取向上体现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与社会要求,很难顾及到学生道德的内在要求,也是杜威所谓之“关于道德的观念”。道德教育应是一种基于人性的教育,忽视了人性基础的道德教育,就没有立体鲜活的内容,道德品质的塑造便是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高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分析与建构

如何改变高校道德教育的意识形态化、功利化、虚无化以及非人性化状况,改进和加强道德教育的实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才,是当前高校道德教育面对的重大课题。欲解决高校道德教育的虚化、泛化问题,关键在于建构有效的高校道德教育机制,使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回归实践。笔者认为,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需注重以下诸方面的建构:

(一)高校道德教育人文化自性建构

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发展的困境是意识形态色彩太浓,导致其自性缺失。有效性建构的关键是恢复道德教育的自性,重视其人文化建设。高校道德教育的自性是以人为本,真正把人作为目的而非手段,一切从人出发,一切服务于人的教育,是教人自觉为人的教育,是源于人之自觉意志的自为教育。缺失其人文化自性基础,道德教育就失去了源泉,无法直击人的心灵。强调高校道德教育的自性不是不要意识形态的指导,而是如何去理解意识形态的指导,如何理解政治。对于当前的高校道德教育来说,注重道德教育的人文化自性,让学生接受生动、活泼、源自人性的教育,就是最大的政治。道德教育自性建构亦需张立道德教育的本体。高校道德不是为限制人而开展的教育,也不是为外在的伦理规范而开展的教育,而是人性的推致教育。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唯有回归其人文化自性,才可避免道德教育功利化、手段化、工具化,真正发挥高校道德教育的应有作用。

(二)高校道德教育的理论整合性建构

德育理论是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有效开展的指南。与西方德育发展相比较,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理论之状况有些差强人意。从广度上看,派别众多,却各自为政;从深度上来看,蜻蜓点水,难究其真。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理论研究是外来借鉴有余,内在继承甚少。比照西方德育教育理论之历程,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进行德育理论的建构,不应是简单的借鉴,而是多方位的比较研究,更应是对古老德育理论的批判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整合。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德育理论与实践,如儒家思想中学为圣贤的德育目标,主体间性之德性交流范式,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等,均是当代可以发掘的重大资源。这些资源与西方德育思想的现代走向具有天然的契合性。

(三)高校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建构

高校道德教育不仅要张立人文化自性,继承、借鉴、整合各种德育思想,也要充分考虑道德主体的生活状况与具体要求。高校道德教育的生活化要求主张道德教育应从理想化、抽象化、口号化的道德说教中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并引导受教育主体的现实生活。生活既是道德的出发点,也是道德的回归地;生活既是道德的基础,也是道德教育的生长点。植根于生活的道德教育,才能引导学生直接面对现实生活的挑战,投身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在实践交往中体验道德情感和进行道德选择。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和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高校道德教育要以大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道德性问题为切入点,例如恋爱、交往中遇到的道德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杜威特别强调道德教育的生活化,而非学科的知识记忆。他认为,“使道德的目的在一切教学中,不论什么课题,处于普遍和统治的地位。要是没有这个可能,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大家熟悉的这句话,将是虚伪的装腔作势。”[3]教育是生活的过程,也是将来生活的预备。高校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回归要求生活过程德育化,不仅要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生活、日常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等,在具体生活境域中实施道德教育,也要通过德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助益其未来生活。

(四)高校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建构

目前高校道德教育虚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目中无人”。在这种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是缺席不在场的,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其主体性发展。欲进行高校道德教育有效性建构,主体性建构也是关键。道德教育不仅是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更是受教育者将道德教育内化为自身情感与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与习惯的过程。高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完善学生的德性,而学生德性的提升,首要是基于主体性基础的自主性、能动性锻炼。基于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可以建构师生平等、开放的“主体—主体”互动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和道德修养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建构可以使我们避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脱离学生的实际状况,将德育变为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灌输;也可以避免道德教育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格,把道德教育变为概念的符合和纯粹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朱熹集注,陈戍国校点.四书集注[M].湖南:岳麓出版社,2004.4.

[2]朱熹集注,陈戍国校点.四书集注[M].湖南:岳麓出版社,2004.119.

[3]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01.

[责任编辑:钟岚]

猜你喜欢

自性道德教育建构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重思慧能的“自性”
——从体、相、用出发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如何读《坛经》
以荣格原型理论分析《天之骄女》中马琳的悲剧
建构游戏玩不够
六祖《坛经》开示语新解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