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历史人物 培养学生历史意识
2012-04-29陈幸桃
陈幸桃
【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是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要求,是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实际意义所在。目前中学普遍存在学生历史意识不强、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也不够重视的现象。本文从引导学生把握历史人物入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实现新课程要求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转变,达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
【关键词】新课标 历史意识 历史人物 历史情感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94-02
一、整体上把握历史人物,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中学生对历史课缺乏兴趣的情况由来已久。据教育部1997年对北京市2107位学生的调查显示,在学生对最不愿意学的课程的排序中,历史课居前三位之列;在学生对15门课程喜欢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历史课居第二位;在学生对枯燥、没有意思的课程的排序中,历史课居前第五[1]。香港商务印书馆曾对香港地区的历史教学也作了一次书面普查,发现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的程度,与大陆差不多,比例高达80%以上[2]。本来应该很有趣的历史课,为何受到学生如此的冷落?其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历史课程资源极其单调乏味的状况有很大关系。历史事件是人的活动事件,缺少人的活动就不成历史事件。历史必修教材涉及的主要是经济状况、政治变迁和文化嬗变等内容,而它们往往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出各自的变化,体现出相互的关联。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抓住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关系,利用“以事系人”法、或“以人系事”法进行教学,抓住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丰富历史课程资源,就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人物,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的重要特点是过去性、主观性。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实际上是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即历史学家对人类过去的回忆和思考。“一切历史和人们对历史的体验(历史学)都要由历史学家的人文价值的理想加以统一。”[3]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不断吸取前人思想的智慧,但历史学家在描述、分析历史时,难免受到自身思想理论、道德观念、阅历、社会环境甚至利益等因素的影响,而失去历史的真实性,因此,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往往“重结论,轻过程”,这种方式往往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了知识的来龙去脉的探索,省略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最终的结果是让学生为追求高分而去死记硬背“标准答案”。不可否认,历史教学的确需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正确的历史结论,但如果这些结论不是经过学生对历史现象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即没有一个丰富的思维过程,没有多种史学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而获得的,学生就难以真正理解,必然也记忆不深。利用历史人物进行设疑、质疑,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思维。比如:1839年林则徐在中国发动了一场“禁烟运动”,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这不仅使林则徐名扬中华并成为中国人民心中的民族英雄,而且也让他轰动了世界,从此流芳百世。学习这段历史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学习的,很少学生对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的意义产生过怀疑,更不要说要他们说出禁烟运动的消极影响了。但当我们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历史,让学生就林则徐当时的“禁烟运动”进行分析时,就会发现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许多结论需要重新获得。例如:我们可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思考:首先,放在当时的政治背景看,林则徐的禁烟活动是否符合当时道光皇帝推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其次,放在当时的经济背景看,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影响了中国当时的对外贸易?再次,林则徐是否使“贸易摩擦”激化为“贸易战争”?带着一连串的设问和质疑,学生就有了一个丰富的思维过程,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意识。
三、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人物,能实现新课程要求的高中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历史意识。
历史人物的评价受时空等因素的限制,史学界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仍争论不休,如李鸿章是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在清末历史上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中,都提到了李鸿章。当时学生认为他是个卖国贼,但在学习了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后,学生又认为他为中国的近代化做了一定的贡献,似乎又不能全盘否定他。应该如何正确评价李鸿章,面对当今社会对历史人物争议的多面性,学生必然会产生疑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必要以此为契机,通过灵活多变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首先进行思想动员,其次进行分组探究,可以分成三个小组,再进行小组分工:第一组:问卷调查组,负责调查学生的历史意识状况,人物评价看法;第二组:资料搜查组,对历史人物的资料搜查;第三组:讨论组,负责对一二组的资料进行讨论,并提出问题,各小组充分利用小组每个成员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的报告:第一,问卷调查报告。第二,资料搜查报告。第三,讨论结果报告。然后根据以上报告,展开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历史思维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合作学习。最后是成果展示期,各小组收集好资料后,把资料初步整理好,并请各小组代表面对全班同学进行答辩,内容从学生现在的历史思维状况以及搜索到的现在学术界、社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意识的形成方法进行。然后各小组把答辩结果进行整合并形成有关论文。这种探究性学习方式,让同学们学会收集资料,补充了历史教材的内容,发挥了同学们的主体作用和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了同学们对历史人物整体形象的认知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历史意识,使同学们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提高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判断力和思维能力。
四、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人物,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等历史情感。
在中外历史上,优秀的历史人物灿若繁星。他们以其鲜明的个性,生动的事迹,表现出各自高尚的情操与品质,闪耀着心灵美的光辉。其中有为国捐躯的爱国志士、有舍生忘死的民族英雄、有大义凛然的革命先烈、有英勇无畏的共产党人、有为科学奋斗终身的伟大人物……他们的高风亮节、优良品德、雄才大略和献身精神,对青年学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量。如戊戌变法中的谭嗣同,为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为了让民众认识到“改革的成功,必然要有牺牲”,在生死关头,毅然选择了死亡,以警醒世人,这让学生在震撼中明白人应该要有历史责任感。此外,历史人物对历史的预测,显示出他们的高瞻远瞩和智慧,早在1922年8月,孙中山就在《统一宣言》中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它过去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使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是“历史的使命,”……“我们正在尽力完成赋于我们的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4],这样的预测,显示出一代伟人的高瞻远瞩和智慧光芒。人物的言论也能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如“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霍去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激起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是新课改下的课程功能要求,是历史教学功用的价值所在,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人物,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静:《学生历史学习心理特征与教学策略的探讨》,《清华历史教育学》第10期,1999年9月出版。
[2]王家范:《感受历史智慧是一种愉悦——初中历史教材改革管见》,《历史教学问题》,2002年第1期
[3]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第42至43页。
[4]转引自:《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人民日报》,1999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