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模式选择

2012-04-29曹群

商业研究 2012年8期
关键词:模式选择产业集聚县域经济

曹群

摘要:本文研究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差异存在的客观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总结了代表县域经济发展方向、可供中西部县域借鉴的主要模式: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基于对外开放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主要模式的总结,认为县域经济的本质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途径是特色产业集聚,并提出基于特色产业集聚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利用比较优势、依托传统产业和承接产业转移。

关键词:县域经济;特色产业;产业集聚;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我国县域内陆地国土面积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4.0%,县域内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9%,只有县域经济的有效发展才能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从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看,县域的区域差异明显并且差距不断拉大,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尤其是作为农村经济的集中体现,在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决定、加速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如何缩小县域差距,已经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有必要进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总结与比较,为落后县域提供有效的借鉴和指导。

一、县域经济的区域差异及其客观基础

1.县域经济的区域差异。县域经济差异主要表现为区域格局的差异,这一点通过全国百强县的区域分布明显地表现出来。如表1所示,我国经济强县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从县域经济总量来看(如表2所示),东部县域人口占全国县域总人口的31.1%,而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却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9.4%;西部县域以全国县域总人口的30.5%,只生产了全国县域19.6%的国内生产总值。从县域经济人均占有量来看(如表2所示),通过对比每万人占有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看出,东部县域为1.116亿元/万人,东北县域为0.782亿元/万人,中部县域为0.518亿元/万人,西部县域为0.455亿元/万人,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东部县域与东北、中部、西部县域的经济发展差异十分显著。这种差异与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基本吻合,县域作为我国行政性区域主体中较低一级,表明区域经济差异在深层次上是由县域经济差异所决定的。东部县域的大发展反而证明只要重视县域经济,就一定可以为地区发展乃至全国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2.县域经济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它往往相对集中在某些条件较好的地区,由此决定了县域经济特点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归纳县域经济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差异、集聚经济和发展战略。

(1)资源禀赋差异。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造成县域资源禀赋差异,进而形成县域经济活动差异。资源禀赋的这种县域差异是县域经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各具特色的基础。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因素虽然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减弱,但是依然约束着经济的发展。东部县域之所以取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就是凭借其优越的区位条件、较好的人才和科技等优势。比如山东省的沿海县域以丰富的海洋资源,尤其在陆域资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山东兖州以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辅之以供应充足的电厂、大型石油库和富水区等优势,2010年在全国百强县排名第52位。相比之下,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县域,如甘肃省陇南、定西、临夏等地,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资源短缺,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基础薄弱,连西部百强都榜上无名。

(2)集聚经济。资源禀赋差异只是解释县域经济差异的一个必要条件,决非充分条件。集聚经济使各种要素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具有不完全可分性,带来特定产业的规模经济,从而形成差异的县域经济结构。东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工业化,通过工业立县、工业强县,使工业占有主导地位,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明显。在工业发展的组织形式上,东部县域依托特有的区位、资源和技术等优势形成产业集聚,强化了产业竞争优势,使产业集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如山东省荣成市利用较为雄厚的海洋产业基础,形成食品深加工及生物技术集群和船舶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集聚经济效益明显,在2010年全国百强县中排名第21位。虽然东北、中部和西部的县域在产业集聚上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很多具有优势资源和特色的产业还没有充分发挥出集聚效应。

(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外生给定了县域经济的真实地位,反映了县域经济的真正发展条件,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绩效,并最终体现为国家配置给县域的经济资源和产业的多少。我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县域经济格局正是在一定的政策与发展战略背景下形成的。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期间,全国重点建设工程倾向于中西部地区,为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由于优先发展东部沿海战略极大提高了东部县域经济竞争力,同时也加剧了东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随后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虽然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这一差距,但是东西部县域经济的差距仍在不断拉大。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县域借助于资源禀赋、区位、经济基础和国家政策等多重优势,形成了多种卓有成效的发展模式。由于县域之间差异较大,以往学者们根据各地经验总结的发展模式较难全面推广。本文总结了可比较并可复制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代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值得中西部县域借鉴。

1.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多数经济强县摆脱了仅仅依靠农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但是我国大多数县域尤其是中西部县域仍处在农业经济阶段,仍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工业甚至农产品加工业比重很小,经济效益较差。如果只是就农业抓农业,永远走不出农业经济阶段[2]。所以,农业产业化仍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是指利用县域内丰富的粮食、肉类等各种农副产品资源,通过产业化的发展方式,提高其附加值,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通过将农业生产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通过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的农民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连接起来,通过加快产业化进程,逐步扭转过去那种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和工业小县的局面。例如山东诸城探索推行了“龙头企业+农业公司+农业工人”等一系列紧密相联的新型经济模式,逐步实现了“农田变农场、农民变工人”[3]。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农业大县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较为可行的手段,能有效解决“大市场、小农户”的矛盾,增强农业集约化经营,从而实现县域经济较快发展。

2.基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县域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集中体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必然是其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题中之意。我国东部和内陆一些发达的县域,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县域工业迅速崛起和发展,已经走上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道路。2010年全国百强县三次产业构成中,非农产业比重超过了90%。现代工业经济追求利润的本性要求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一定地域的集聚,这必然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1]。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看,凡是经济强县,都是工业总产值比重较高的县,都是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县。目前,县域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全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例如,2010年位于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江阴以全国0.1‰的土地,1‰的人口,创造了全国0.5%的地区生产总值和2.2%的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1年名列全省同类城市第一。

3.基于对外开放的县域济发展模式。虽然县域经济是基于行政区划形成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开始突破行政界限,资源配置开始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县域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基于对外开放的县域济发展模式的典型特点是借助区位、政策等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融入国内国际产业分工,加强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通过专业化生产方式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例如,广东顺德借助东部沿海的地理优势和率先开放的政策优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空调、电冰箱、热水器、消毒碗柜等家电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电风扇、电饭煲和微波炉的供应基地[3]。有些县域把招商引资与传统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提高加工制造能力和对外贸易水平,多元化、多渠道开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如山东省广饶县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瞄准世界 500 强、国内 500 强和行业 30 强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链项目,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拉长产业链条,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三、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关键

选择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在于深层次理解县域经济。通过比较东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可以发现强县虽然区位、资源、产业基础条件各异,发展战略的选择各有不同,但都能正确把握县域经济的特色、优势和定位,一般都有几个在区域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支柱产业,有大量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群,形成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1.县域经济的本质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起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寻求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多样化,随着发展阶段的演进,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则由多样化转向特色化。特色经济是指从本地区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根据本地区在某一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即经济中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如自然资源丰富,可以发展采掘业;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县域而言,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短缺,但是资源禀赋并不是经济增长无法逾越的障碍,如果过分强调资源禀赋条件也许就没有东部县域的快速发展。浙江省义乌市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小商品市场,成为中国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由此可见,县域要参与国内国际的区域分工,必须注重发挥比较优势,依据县域的区位优势、文化优势、产业优势等,科学定位,重点开发,培育县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不仅比较容易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而且更能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潜力。如浙江永康小五金、嵊州领带、大唐袜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2.县域经济的发展途径是特色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通过专业化分工,形成生产者、消费者和居民的集聚,强化产业竞争优势。东部县域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品”,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大大提升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例如浙江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桥镇自发形成的“布街”,1992年发展成为“中国轻纺城”,容纳9000多经营户,从业3.5万人,其中本地占50%,专业市场拉动了周围产业投资,首先带动了织造业和印染业,成为全国最大的面料基地,面料基地又带动形成了化纤基地,同时带动编织业、袜业、布艺业以及纺织机械业的迅速兴起和聚集,加速推动着县域经济的规模化发展[4]。我国目前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都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特色产业集聚,如广东的电冰箱、电饭锅、微波炉、音响设备等,温州的服装、鞋、打火机、低压电器等都具备了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效应。

四、特色产业集聚与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东部县域把推进特色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并促使特色经济向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同时产业集群因特色经济要素禀赋而产生,因集聚效应而发展,因不断竞合而强盛,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1]。因此,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一是要发展特色产业,二是要促进特色产业集聚成群,三是要培育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发展特色产业的关键,也是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途径。龙头企业通过创新活动发展配套经济,凸显产业集聚效应,从而促进产业做大。

1.利用比较优势。县域之间在自然地理条件、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方面差异较大,有的县以农业为主,有的县以林业为主,有的县以牧业为主,有的县以渔业为主,有的县乡镇企业发达,有的县民营经济突出,有的县外向型经济成熟,县域应该充分挖掘比较优势,专注特色,促进产业集聚。借鉴山东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如果没有发展制造业的条件,可以发展农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从而改善产业结构。东北地区拥有储量巨大的煤炭、石油、铁矿和森林等资源,可以形成林矿资源型县域。陕西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大省、教育大省和文化大省,国有经济比重大,资源富存,因此关中可以形成科技产业集群,陕南可以形成生物资源开发产业集群区,陕北可以形成能源重化工开发产业集群[4]。

2.依托传统产业。县域可以利用传统的产业基础和已有的市场,同时用现代工业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例如吉林省县域可以依托优势产业基地,加强配套协作。以一汽集团为龙头,提高白城、四平、辽源等地区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能力;以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为核心,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形成“长春光谷”及吉林、辽源等特色明显的新材料产业群[5]。

东北、中部和西部县域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多以农副产品加工和资源开发为主,甚至有些县域农业仍以种植业为主,仅黑龙江省种植业占农业生产总值比重在 70%以上的农业县域就有16个,个别县域该比例在 80%以上[6]。有些县域凭借矿产资源、能源和农牧业优势形成的产业,大都加工深度不够,产业链条较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力较低,大量优势资源难以形成整体产业优势并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这类产业应该加大科技改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例如山东省广饶县推动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利用先进技术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形成的六大主导产业群的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 93%,通过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成为全国百强县。

3.承接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意味着产业链的生产环节向县域转移。在目前我国所形成的省、市、县、乡四级行政管理体制中,县居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是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同时又是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节点。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浪潮中,县域应该积极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例如广东鞋业是全国著名的鞋业生产基地,已形成很多著名的鞋业产业集群,如花都狮岭于2002 年获得“中国皮具之都”的称号,惠东县于 2006 年获得“中国女鞋生产基地”的称号等。由于受综合条件以及规模因素的制约,近年来广东鞋业正在向县域地区产业转移。安徽宿州通过与广东省鞋业商会合作,使宿州制鞋工业园区成为近年来最大的鞋业产业承接园。县域还可以依靠邻近大城市的优势条件,如瓦房店市主要依靠邻近大连的优势,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载体,推进瓦房店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五、结语

县域经济差异基础地决定并加速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推进县域经济是缩小我国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关键。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今天,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已为我国东部发达县域的实践所证实。东北、中部和西部县域的特色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很多具有优势资源和特色的产业还没有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借鉴东部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其他地区的县域应该通过利用比较优势、依托传统产业和承接产业转移,来培育特色经济,促进特色产业集聚,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泽浦.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山东沿海县市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84—89.

[2]渠晓伟.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J].工业技术经济, 2007(9):33—34.

[3]刑志广.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73—81.

[4]赵建芳.论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J].甘肃社会科学,2004(6):220—225.

[5]张武.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3—45.

[6]王晓芳.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类型与演进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76—85.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Mode Sel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ChinaCAO Qun

(School of Economics,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28,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the objective basis for differen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China. From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it also summarizes the main mode of represent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and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central and western counties, that is,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county economy based on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the one based 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the one based on the opening up. By summing up the main mode,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nature of county economy is the economy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way of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s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t las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ounty economy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re given:utilizing comparative advantage,relying on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Key words:county economy;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mode selection

(责任编辑:关立新)

猜你喜欢

模式选择产业集聚县域经济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运营商产业链延伸合作模式及策略研究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运营商产业链延伸合作模式及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研究
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宿迁模式”探析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选择
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FDI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的发展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