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场地实施“课课练”的思考
2012-04-29武杰黄占宁郝兴杰
武杰 黄占宁 郝兴杰
我校将“课课练”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体育组教师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如何在学校特殊的场地上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如何做到突破小场地的限制设计课课练的锻炼内容与时间,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将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针对学校面临的场地问题和现状,结合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的目标,从本校特点出发,提出实施“课课练”的思路与措施。
一、“课课练”活动宗旨
“课课练”活动是我校的特色体育活动,是为切实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一小时,逐步增强学生身体健康的根本保障。
二、“课课练”活动设计
我校体育教研组一直在积极探索理性、高效、适合我校学生开展的特色体育锻炼活动。根据学校场地资源的实际情况,我们克服学校场地小的困难条件,充分利用校园有限的场地和楼宇间的空地,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决定在第七节或第八节课后,安排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进行课外体育活动。
三、“课课练”活动内容
1.三段式安排,充分挖掘时间潜力
由于初高中6个年级的课程不同,因此就要给不同年级在不同时段安排练习,在学校教务处全力配合下,使每个年级的课表与课课练时间不发生冲突,实现课课练的统一,为“课课练”活动的合理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合理化实施,“课课练”每天动起来
“课课练”的实施保证了没有体育课年级的学生,每天也能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我校按年级统一组织安排课课练活动,保证各年级各班每天科学合理进行体育锻炼。具体包括,每周我校初、高中各年级如果当天没有体育课,那么各年级合理分配时间安排“课课练”活动进行体育锻炼,这为我校学生充分参加体育锻炼加强了有利保障。
3.辗转腾挪,充分挖掘空间潜力
在学校有限的场地上,做到“两不误,两手抓”,即在同一时间做到既有课课练活动的实施又有体育选修课程的开展。为了解决选修课与课课练场地冲突的问题,学校领导与体育组多次讨论研究,决定高一、高二、初中选修课都到西区操场进行,并制定出学生过马路的安全措施,解决了东校区学生课课练的场地问题,这为合理开展“课课练”活动提供了必要条件。
4.兩项主导,多向并举,充分挖掘项目潜力
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每次练习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活动时间不少于40分钟。在操场和教学楼周围,体育教师统一指导素质练习和体能练习;在学校大小不等的空地上,以班为单位分组进行跳绳、踢毽、跳皮筋、球类等活动。
5.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锻炼目的明确,充分挖掘活动内容的功效
每周针对各年级学生的身体特点,结合体育课的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课课练”活动内容,做到活动内容具有科学性、统一性、连贯性,保证学生身体素质和各项身体能力持续增强。为此,我们根据各年级课程内容和气候情况,将身体各项素质练习,其中包括立卧撑、上下肢力量练习,有效结合实施;安排耐久跑运动,逐步提高学生心肺功能;此外,各年级各班配备体育器材箱,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合适的体育活动进行自由锻炼。
6.一人为主,多人配合,充分挖掘组织潜力
由于体育老师的人手不够,因此我校体育组就在组织形式上想办法,由一名体育教师在台上统一指挥,若干教师分别安排到队伍中进行流动辅导。在空场上进行的自主练习项目也采取教师走动的办法监督指导,合理的人员分配,保证了“课课练”活动的有效性。
7.组织实施课外体育竞赛,给予学生发挥个人能力的空间
实施“课课练”与课堂内容相配合,定期在课课练时间组织学生活动竞赛,给予学生发挥个人体育能力的空间。安排的时间一般在每天上午上完课后的午休时间,每天下午下完课后的课课练时间等。竞赛设计以传统项目为主,分别以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5项身体素质为竞赛的基本指标实施竞赛活动。每次比赛异常激烈,各个班级奋勇拼搏,每个学期在体育生活中掀起了一片锻炼热潮,锻炼了学生意志,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健康。
8.阶段性实施实验,验证课课练实施的效果
通过课堂上实施课课练的内容,组织实施传统项目竞赛,我校选择2009年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从2009年9月开始到2010年9月,在一学年时间内,通过正常上课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之外,在课前安排5-10分钟课课练的教学练习内容,阶段性进行身体素质测试,让学生逐步了解自己体质健康的提高,以验证课课练实施的效果,为今后课课练的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每节课练习内容分阶段实施上下肢力量素质练习、耐力素质练习、速度素质练习、灵敏素质练习、柔韧素质练习等。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年龄特点,抓住身体素质增长发育的敏感期,设计实施课课练内容,以一个月为周期,逐步递增,不断完善课课练内容,丰富课课练锻炼手段,最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严格监控学生锻炼习惯,克服偷懒的惰性行为,力求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完成“课课练”锻炼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