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2-04-29梁日富

成才之路 2012年8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创新思维

梁日富

摘 要:化学实验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化学教师关注的问题。教师要以实验为基础,创设实验情境,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趣味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逆向思维。

关键词:化学实验;实验情境;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最大特点是让学生观察的机会多,动手、动脑思考的机会多。因此,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作者采用以下方法,就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一论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一、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学生学到知识后,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对情境有深刻的理解。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而完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并通过合作学习和主动探索,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形成问题到解决问题,即获得“真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二氧化硫性质时设计这样一个命题:

实验(1):把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里,观察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把试管加热,再观察,溶液红色又显示出来。

实验(2):把氯水滴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里,观察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把试管加热,再观察,溶液始终不显示红色。

问:从实验(1)(2)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如果改用双氧水或臭氧替代氯水做上述对比实验,实验结果又如何?显然,这组实验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正向思维,联系氯水的漂白性原理,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逆向思维,推断二氧化硫与品红发生了可逆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受热又分解出二氧化硫,其反应可表示为:SO2+品红=无色物质+Q(热量),这不仅为探索SO2的漂白性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易于激发学生对H2O2、O3的漂白性原理的主动探索研究,也为以后学习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原理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变验证式实验为探究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特点,把一些验证式实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变为探究式实验,模拟发现知识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科学家怎样认识世界,怎样解决需要探索的问题。例如,铜与稀硝酸反应这个实验,由于反应生成的NO极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学生难以观察到应有的实验现象。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改进(如下图),就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用稀硝酸装满U型管,将管内空气排除,然后关闭活塞进行反应,生成的NO气体将稀硝酸排入右端的漏斗中,避免了生成的NO气体与空气中O2接触的可能,而且将NO气体的制备与性质融为一体。学生既可以清楚地看到实验的主要产物一一无色微溶于水的NO气体和蓝色的硝酸铜溶液;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时,又可演示NO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NO2气体,避免了NO2气体对空气形成污染,且该装置能重复使用。经过实验改进,既弥补了书上实验的不足,满足了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又提升了创新能力。

三、充分挖掘实验中的趣味性素材,延伸学生的创新思维触角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利用兴趣这个“催化剂”来激发学生探求化学知识的欲望。

例如,检验三价铁离子,先将黄纸剪成一朵花的形状,然后将黄纸用硫氰化钾溶液浸湿,晾干后备用。实验时向玩具打水枪内注入氯化铁溶液,再用水枪向一张普通黄纸射击,以示枪内无红色物质。最后向花瓣射击,结果花瓣呈现一片红色,顿时,学生们兴趣大增。这个实验留给学生的印象极深,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了知识,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实践证明,学生的求知欲一旦被激发,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对问题的思考就变得饶有趣味,学习就不再是沉重的负担。中学化学实验大都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兼备的特点,注意利用这些特点,挖掘实验中的趣味性素材,有利于教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问题思考的兴趣,从而在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设计实验就是根据实验课题所提出的实验目的,让学生在学得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技巧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实验方案来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计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例如,以测定CaCO3纯度为课题,具体要求学生按化学实验报告的形式,写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及药品、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并对实验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布置任务后,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优缺点等。选择优秀的实验设计方案,由学生在课堂上演示,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实验、分析等环节,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实验教学,不断探索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得到有效的发展。

五、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顺向思维而言的,它属于发散思维的范畴,是从事物的侧面或反面,于一般习惯思维和初级思维的相反方向来思考分析问题,因而是一种高于顺向思维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思维更加灵活、广阔和深刻把知识学活、学深、学透。思维与人的双手一样,右手使用得多就比左手要灵活和有力。经常地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就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力(包括逆向思维能力)。

化学中有一些意义相关的概念,它们是围绕某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研究探讨而产生的,互为矛盾的各个侧面(或对立面),如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极性分子与极性键、电解与电离、氧化与还原、中和反应与水解反应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指出它们的内涵与外延。要从培养逆向思维出发,引导学生探讨其“可逆性”,即逆向叙述时是否成立,使学生明确化学中运用逆向思维推理的前提和条件。

六、注重实验过程要点分析,努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每一个实验都蕴涵着科学的思维过程,实验教学是展示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教学,这主要表现在实验的目的,装置的设计,仪器、药品的选择,操作的顺序,以及实验的环保、安全问题等。因此,课堂上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实验的思路,让学生的思维触摸到其中的知识内涵,特别是通过实验过程要点的分析,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在学习苯酚的性质时演示苯酚与溴水的取代反应,怎样才让学生体会到课本上“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入过量浓溴水”的原因呢?可以请几个学生演示这一实验,观察所发生的现象。为了引导学生找到原因,往试管里继续滴加苯酚,学生发现沉淀消失了。这样,无需作任何的解释,学生自己就能领悟到三溴苯酚沉淀易溶于有机溶剂,也就明白了上述实验的要点是什么。受这一实验的启发,在遇到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杂质这样的问题时,也就不会出现用溴水这样的错误了。再如,在做银镜实验时,配制银氨溶液是做好实验的关键。演示时向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时溶液变浑浊,学生是理解的,但再逐滴滴入稀氨水后,溶液立刻又变为澄清,学生则感到意外:怎么又澄清了?澄清之后为什么就停止滴加稀氨水?学生的认识和思维空间亟待拓展。因此,教师有必要分析实验过程:

Ag++NH3·H2O=AgOH+NH4+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可知所得银氨溶液是碱性的,而在碱性溶液中醛的还原性较强,这正有利于实验目标的实现。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既拓宽了思维空间,对实验的本质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教学。实验教学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把实验作为启发兴趣、探索问题、阐述内容、解释原因、归纳总结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又要给学生营造带有刺激性、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自去探索问题。同时,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假说,设计佐证假说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得出科学的、正确的结论,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拓展,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得出新结论,周而复始以至无穷,每一循环都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达到高一层次,使创造思维能力得到提炼和升华。通过一系列实验创新和实验探究的训练,能打消学生对创造的神秘感,有利于磨砺学生的创造思维意识,优化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使其掌握创造思维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碧仙.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6(22).

[2]乔际平,邢红军.物理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3]罗加述.在物质推断题突破口的探究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3).

(电白县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创新思维
对初中化学实验细节化处理的认识
初中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探讨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