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欺负行为研究述评
2012-04-29孙巧锋郑福明
孙巧锋 郑福明
【摘要】欺负行为一直受到发展心理学家的关注,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欺负行为研究的文献后发现,研究者对欺负行为的概念界定不一,对幼儿欺负行为的研究较少,尤其是有关干预研究更为稀少。
【关键词】幼儿;欺负;欺负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9-0038-04
随着年龄的增长,三四岁的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在交往中出现磕磕绊绊是常有的事。但有的幼儿常常成为受欺负者,而有一些幼儿则又常常成为欺负者。
欺负行为一直受到发展心理学家的关注,这种行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表明,经常受欺负的儿童可能会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内向、不合群、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自杀;经常欺负他人的儿童则会遭到同伴的排斥,导致交往困难,而且长期欺负他人也容易使儿童形成攻击性人格。有研究发现,经常欺负他人的儿童成年后的犯罪率是正常儿童的4倍。0~6岁是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从幼儿时期就对已经出现的欺负行为进行适当的干预,从而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对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外有关欺负行为的研究
国外最早开始对儿童欺负行为进行研究的一般认为始于Dan Olweus20世纪20年代的相关研究,其代表作是《Aggression in school bullies and whipping boys》。〔1〕紧随其后的是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有关研究。全球大范围对学校欺负行为进行研究始于两起事件:一是1983年挪威三名儿童因不堪忍受在学校长期被同学欺负而相继自杀;另一起事件是英国BBC《生活》节目报道了一位少女因被人欺负而自杀的新闻。这两起事件震惊了当时的社会,有关学者对欺负行为的研究也随之展开。
欺负行为与一般意义上的攻击性行为有相同的特点,是指有意地造成对方身体或心理的伤害。英国哥德斯密斯学院的Smith教授认为,欺负行为与一般的攻击性行为相比具有三个特征:(1)未受激惹性(有意性)。(2)重复发生性。(3)欺负者和被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均衡性。在形式上,欺负行为可以分为直接欺负(包括直接身体欺负如打、踢和直接言语欺负如辱骂、起外号)和间接欺负(如背后说人坏话、群体排斥)两种类型。〔2〕
国外对欺负行为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描述性研究阶段,时间大致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本阶段主要对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的类型、发生率以及年级、性别差异等问题展开了研究。第二阶段为深入研究阶段,时间大致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欺负行为的发生机制,如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影响的相互作用,欺负行为的认知基础及其与移情能力的关系,欺负行为与人格的关系,欺负行为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一是对欺负行为的干预研究。〔3〕
关于欺负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理论假设学说。〔4〕
1.竞争假设和外部特异性假设
竞争假设认为儿童出现欺负行为是因为在学校参与竞争和追求成绩的结果,是对在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外部特异性假设(external deviation)则认为,儿童之所以受欺负是由于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如肥胖、红头发等。但也有研究针对这一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被欺负的男孩一般并无明显的外部异常特征。
2.依恋理论假设
依恋理论假设认为儿童早期与照看者之间形成的依恋类型影响着儿童将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IWM)。在婴儿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类型,可能会使儿童以后在学校里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感,从而导致欺负行为的发生。
3.心理理论假设
对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表明:高攻击性儿童之所以攻击他人或者采用攻击的方式来处理人际问题,是因为他们对环境的认知加工存在偏差,或者由于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水平低下。道奇等人提出了儿童攻击行为发生时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简称SIP模型)。该模型以对社会情境的解释、对他人行为意图归因的敌意性、生成的行为反应以及对行为反应后果的预期等为指标,〔5〕据此来判断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
对心理理论假设的学说有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研究表明,这种信息加工模型不能完全解释儿童的欺负行为。因为有些儿童在欺负他人时知道如何去伤害对方,能很好地掌握对方的心理,他们欺负别人只是因为他们喜欢给别人带来痛苦。这类儿童缺乏的是移情能力,但他们却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从心理理论模型来看,其指标包括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观点采择能力以及移情等,而移情恰恰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国内有关欺负行为的研究
国内有关儿童欺负行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或相关分析,研究对象很多是中小学生。大多数研究已经证实,儿童欺负行为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欺负行为出现的频率呈下降趋势,男孩比女孩更多地产生欺负行为。在欺负类型上,男孩更多的是身体欺负,而女孩更多的是言语欺负和关系欺负。
对欺负行为成因的研究总体上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儿童自身的因素,二是家庭和社会的因素。儿童自身的生理因素如气质类型等与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关联,例如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因为经常发脾气、爱哭闹,容易受激惹产生欺负行为,又如,一些儿童由于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和责任意识,一旦受到挫折或打击,容易出现欺负行为。由此可以推断儿童的心理因素和欺负行为有关。〔6〕
家庭因素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影响儿童欺负行为的发生。〔7〕直接的方式,例如,父母通常以暴力或攻击性方式解决冲突和问题,无形中为儿童树立模仿的榜样,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欺负或攻击性行为。间接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受父母的教养态度、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卷入欺负行为的儿童与其家庭环境和父母采取的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欺负者的父母具有专制型的教养风格;家庭氛围好并且父母关系融洽的家庭,儿童的问题行为则会相应减少。还有研究涉及家长对欺负行为的态度。〔8〕研究表明,家长对欺负行为的态度及干预方式与儿童欺负行为呈显著相关。
另外,随着多媒体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儿童看电视的时间也逐渐增多,多媒体在给儿童带来丰富的外部刺激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些带有暴力倾向的电视或电影都为儿童提供了攻击模型。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儿童观看电视、电影等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国内还有研究者从儿童心理理论的角度对欺负行为的原因进行探讨,他们发现,有些儿童在欺负他人时缺乏的是移情能力。从移情的三个组成成分(情绪确认能力、观点采择能力和情绪反应能力)上看,卷入欺负行为的儿童其情绪确认能力低于其他儿童。〔9〕
三、相关思考
1.关于欺负行为的概念界定
很多有关欺负行为的研究结果之所以存在不一致,是由于对欺负行为概念的界定尚存在争议。Smith认为欺负行为具有未受激惹性、重复发生性、双方力量不均衡性三个特征。然而,很多研究者对这三个特征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欺负行为的未受激惹性就是指主动性攻击,因此,欺负行为本质上属于主动性攻击。相反,有学者(伏干,刘强,2009)则将欺负行为与攻击性行为等同起来,将欺负类型划分为主动欺负和被动欺负两类。可见,有学者并没有把未受激惹性作为与其他行为加以区别的特征。除此之外,有学者认为,欺负的本质并不在于行为发生的频次或者是否重复发生,而在于行为的主观动机与意图和行为双方力量的客观对比。在体力或人际关系上占相对优势的一方对较弱的一方有意进行并造成对方生理或心理痛苦的攻击,即使发生并不频繁或只是偶然发生,也同样应列入欺负的范畴,只不过属于非频繁性欺负。〔10〕如果要把重复发生性作为界定欺负概念的特征之一,Gia Elise Barboza(2009)认为应该确定发生率,即发生多少次才算是欺负行为。〔11〕
2.要重视对幼儿欺负行为的研究
针对幼儿欺负行为的研究目前做得比较少,但是欺负行为在幼儿园里的确存在,并且对幼儿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Mary Eames Ucci(2004)指出,所有的儿童在学习分享上都会有些困难,他们试图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尽管“欺负”在学龄儿童身上常见,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少见些。但当幼儿发生欺负行为时,我们需要关注并采取行动。〔12〕国内的一项有关幼儿园里欺负行为的调查发现,参与调查的308名幼儿中有43名幼儿曾卷入欺负行为,占总人数的13.96%,卷入欺负行为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且卷入欺负行为的男孩比女孩多。这说明幼儿园里确实存在欺负行为,只是发生率低于中小学儿童。〔13〕张文新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出现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欺负行为不仅对他人造成危害,更会对幼儿自身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3.要加强对幼儿欺负行为的干预研究
国内外对欺负行为的研究主要为描述性研究和相关性研究,涉及到的干预研究很少。干预研究不会满足于现状调查,更重要的是要采取相应措施改变现状。从幼儿的人格、认知水平出发,研究改变幼儿问题行为的策略是欺负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但国内已有的一些干预研究主要是针对留守儿童和小学生的,针对幼儿的还很少。
如上所述,幼儿出现欺负行为有可能是缺乏移情能力。田维(2009)对农村1300名儿童进行的测查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攻击行为水平有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攻击行为水平要高于非留守儿童。移情训练对留守儿童的攻击行为水平影响显著,能够矫正留守儿童的攻击行为。〔14〕杜红梅(2005)等对小学生的欺负行为研究表明,移情与后果认知训练能有效地减少儿童的欺负行为。〔15〕李小玲(2006)以故事背景为实验材料,采用半结构访谈法,考察了217名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儿童在卷入欺负行为时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及移情能力,结果发现,间接欺负儿童的情绪确认能力高于直接欺负儿童,欺负或受欺负儿童的情绪确认能力低于无关儿童,但在观点采择能力和情绪反应能力上,二者没有差异。〔16〕Miller(1988)等的研究指出,大量研究结果都显示,攻击性行为与情绪性移情而非认知性移情相关;有关年龄较小的学龄前儿童的研究结果缺乏某种一致性,但有关儿童移情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总体上证明了情绪性移情能力与攻击性行为及其他反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就此而言,加强对幼儿欺负行为的干预研究,促使每个幼儿都能度过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它关系到一个人的未来、一个家庭的未来、甚至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蒋涛.儿童欺负问题研究综述〔J〕.青年研究,2007, (1):51-54.
〔2〕〔4〕〔9〕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王雪凌.城市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欺负行为影响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3.
〔5〕〔16〕李小玲.卷入欺负行为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及其移情能力〔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6〕田玉娟.学前儿童欺负行为初探〔J〕.青年科学,2009,(12).
〔7〕李静.儿童欺负的家庭影响及干预〔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4.
〔8〕李扬.家长对欺负行为的态度及干预方式与儿童欺负行为的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0〕谷传华,张文新,秦丽丽.儿童欺负研究的问题与前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
〔11〕GIA ELISE BARBOZA, LAWRENCE B SCHIAMBERG,et al.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ultiple contexts of adolescent bullying: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J〕.Youth Adolescence,2009,(38):101-121.
〔12〕MARY EAMES UCCI. Bullying and the young child〔J〕.Child Health Alert,2004,(22).
〔13〕屈卫国.幼儿欺负行为的调查研究及其科学矫正〔J〕.调查与研究,2005,(3).
〔14〕田维.移情训练对留守小学儿童攻击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5〕杜红梅,冯维.移情与后果认知训练对儿童欺负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Childrens Bullying Behavior
Sun Qiaofeng1, Zheng Fuming2
(1Quanzhou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Quanzhou, 362000)
(2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Abstract】Childrens bullying behavior, whose influence upon children development is undeniable,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s. This paper, with a review of research in this field at home and abroad, discovers that there were disagreements in the definitions of childrens bullying behavior, and relevant research on preschoolers is few and the intervention research is even scarcer.
【Keywords】children; bully; bullying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