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乳癌术后8周对侧乳房桔皮征1例报告
2012-04-18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吉林长春130021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吉林 长春 130021) 韩 冰,付 彤,郑 超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张海鹏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9岁。因右侧乳腺肿物在本科穿刺活检,病理回报:右侧乳腺癌,ER(3+)PR(-)Her-2(3+)。查体:右侧乳腺乳头凹陷,局部皮肤红肿伴有桔皮征,面积大小约10.0cm×10.0cm,乳头后方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5.0cm×4.0cm,质地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楚,活动性欠佳。右侧腋下可扪及一大小约4.0cm×3.0cm的淋巴结,质硬,边界欠清,活动性欠佳,左乳正常。乳腺彩超:右侧乳腺内下象限可见大小为1.83cm×1.6cm的低回声团块,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周边可探及血流信号。右侧腋下可见失去正常形态、大小为3.90cm×2.26cm的淋巴结,左侧腋下可见一大小为1.35cm×0.94cm的淋巴结。乳腺钼靶:右侧乳腺乳头凹陷,右乳乳头后方可见一稍高密度影,大小约3.5cm×2.5c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未见明显钙化点;BI-RADS分级:4c级。行新辅助化疗,给予TAC方案化疗4疗程后,右侧乳腺皮肤桔皮征面积、肿物及右侧腋下淋巴结均缩小。化疗后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右侧乳腺组织内可见浸润性癌组织残留,体积4.5cm×3.0cm×2.0cm,腋窝淋巴结可见癌(6/10枚)。免疫组化结果:ER(-),PR(- ),HER-2(3+ ),Ki-67(+5%)。患者术后8周出现左侧乳腺皮肤红肿(面积约10.0cm×9.0cm),不伴有疼痛,左乳未触及明确肿物,左侧腋下可触及一大小约2.0cm×1.5cm淋巴结,质硬,活动尚可。
2 讨 论
乳房的淋巴网甚为丰富,除了向腋下、内乳淋巴(淋巴途径),两侧乳房间还有皮下交通淋巴管相连,一侧乳腺癌可以沿皮肤表浅淋巴网转移至对侧乳腺和对侧腋窝,故一侧乳腺癌术后理论上可以出现对侧的乳腺转移癌,但临床上一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房转移癌病例报道甚少。Healey报道:一侧乳腺癌手术后对侧乳房发生转移的机会每年增加0.55%~1.00%;随访时间愈长,发生癌的机会愈多。国内研究者报道:1例右侧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患者,ER(-),PR(-),术后2年左乳腺皮肤出现红肿伴左腋下淋巴结肿大。病理诊断:左侧浸润性乳腺癌,ER(-),PR(-),C-erB-2(⧻)。考虑乳腺癌术后对侧转移性炎性乳腺癌。临床上区分第二侧癌是原发还是转移非常困难。国内有人报道:25例双侧乳腺癌中病理证实转移癌仅2例;FuKam报道:104例双侧乳腺癌中仅10例判断为转移。Robbing和Berg在1964年提出双侧乳腺癌鉴别诊断标准,后来加以补充,即根据病理类型、细胞核分化程度、病灶部位附近组织的改变及临床表现来进行鉴别。若两侧乳腺癌病理类型不同,或一侧为侵袭性而另一侧为非侵袭性时,均可认为双侧均为原发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