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变革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析

2012-04-18钟小林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农民

钟小林

(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农村变革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析

钟小林

(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当代中国广大农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农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在经济文化相对滞后的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推动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而农村的改革却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客观条件,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适应农村变革的客观需要,多维度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索,是提高广大农民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加快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村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决定了其能够为广大群众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也只有真正为广大群众所掌握,才能发挥其重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1]。在“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的当代中国农村[2],广大农民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健全的认知能力,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努力解决农村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扰,全面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农村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3]。自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农村社会的变革实践,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宣讲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使广大农民投身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不断推动着农村社会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农村的思想政治建设,建立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体系,强化广大农民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极大的提高,激发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确立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新中国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期,在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基础上,农民率先掀开改革浪潮的新篇章,积极探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农村新模式,孕育村民自治制度,大力开拓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使农村社会面貌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遵循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正确指引下,才能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制定科学正确的农村发展政策,为农村建设提供行动指南。而偏离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只能是脱离农村实际,给农村社会的发展带来失误与挫折,贻误农村社会的发展时机。因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充分肯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愿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3]

(二)农村改革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破解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基点”[4],马克思主义必然为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武器。首先,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矛盾运动发展的科学原理,能够帮助广大农民解放思想,破旧立新,确立改革精神,正确理解农村改革的必要性,使他们支持和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改革政策,自觉投身到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为促进和深化农村改革扫除思想障碍。其次,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能够使广大农民群众立足农村实际,认清农村发展规律,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改革,尽可能减少改革失误,在农村改革的成功中不断实现农村改革效应的递增,从而增加改革的信心和勇气。最后,广大农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能够找到解决各种困难的具体方法和制定可行性方案,不断解决农村改革中遇到的产业结构升级、所有制关系调整、利益格局改变以及职业分化和阶层结构变化等问题,为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要使广大农民群众明白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应以发展解决农村前进中的一切矛盾和困难。

(三)农村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力支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3]。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走上富裕道路,但相对滞后的文化建设却不能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广大农民群众不仅是文化的享用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只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广大农民群众才能不断提升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能够使广大农民扫除残存的小农意识和一些陈旧狭隘的思想观念,宽阔胸怀,移风易俗,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形成淳朴和谐的新风尚。二是广大农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化鉴赏力,自觉摆脱庸俗低级的文化形式,使消极的文化失去市场,从而净化农村文化环境。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物质观和实践论,能够使广大农民认清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破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干扰与侵害,同各种落后腐朽思想作斗争,坚持农村建设的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四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广大农民群众能够贴近生活,创新各种文化形式,发扬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反映农民时代精神风貌、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实现农村文化的繁荣。

二、农村变革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客观条件

当代中国广阔农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阵地,广大农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主体。然而,自1980年代初以来,“以家庭联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决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变革,它对乡村政治、阶层结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变化,使农村社会正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5]在农村社会转型中,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民主管理的乡政村治、自由宽松的思想氛围以及开放竞争的市场体制置换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时空,转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利益基础,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诸多挑战。

(一)分散化的生产方式降解了农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自觉性

为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生产力状况,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方式,农民在承包集体土地的基础上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生产方式却深刻地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根基,在一定程度上降解了农民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一是群体性的劳动被分散式的家庭劳动所取代,使马克思主义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失去了必要的组织依托,一些群众性的活动难以展开,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模效应和优势,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本,遏制了马克思主义为广大农民所掌握的效果;二是分散式的生产割断了村民共同劳动的纽带,农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失去了公共活动基础,农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不能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共同提高;三是以经济为重心的价值取向,使农民更多地参与经济生产和市场活动,忽略思想觉悟的自我教育与提高,更多的物质追求替代了精神取向,农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缺乏内在动力;四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社会结构,使农村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失去了强有力的领导组织体系,降低了对农民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领导工作,放松了农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的教育与塑造。甚至有些人认为,开展农民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给农民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在思想认识上,他们意识不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增添了农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艰巨性

“家庭联产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就动摇了统一生产、统一分配的生产大队、生产队两级组织的生存根基,人民公社体制从基层开始解体,国家权力逐渐从农村收缩”[6],农村社会的活力日益增强,农民的自由空间不断拓展,宽松的思想环境逐渐形成。而自由宽松的农村环境在极大激发农民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也为其他思想(包括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孕育与传播提供了契机,多元化的思想发展态势无疑给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带来新的冲击,使农民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面临更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一是农民容易遭受其它腐朽思想的毒害。农村改革以来,以宗族观念、宗教迷信思想为核心的一些封建残余思想在农村死灰复燃,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农村亦有所蔓延,它们不断侵占农民的思想阵地,侵蚀农民的思想观念,毒害一些农民的思想灵魂,从而使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在农村受到一定排挤与冲击。二是农民面临多元的思想选择,受多重思想的干扰与影响。自由宽松的文化环境为农民的思想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亦为农民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一些农民由于处于较低层次的知识状况,他们在有限理性的支配下,对一些极具蒙蔽性和欺骗性的腐朽思想加以迷恋而放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甚至偏离马克思主义思想轨道。三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面临更为艰巨的理论论证使命,来为农民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要确立广大农民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党和国家既要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批判性反击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诋毁,批驳其思想的虚假性,又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他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真理性和科学性指导。可见,新形势下,农民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确立和形成及其具有艰巨性。

(三)缺失滞后的农村宣传教育机制遏制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作为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普及与推广离不开适当的宣传教育与灌输,结合实际的宣传教育体制机制能够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人民公社体制下,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均担负着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功能,经常组织群众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开办农村夜校和派出工作组和宣传队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民解决思想认识的缺憾与误区,形成了有效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体系,农民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和觉悟不断提高。农村改革后,伴随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一些载体与机制渐渐淡出历史舞台,而适应新形势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机制尚处于探索中,定然出现一定机制的断层或缺失,特别是市场经济大潮冲断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桥梁与纽带,冲淡了农民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的培养,农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出现滑坡的现象。虽然现代发达的资讯和普遍的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农民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机制空白,但由于缺乏自我学习的内在动因和一系列精心的组织与安排,未能形成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并且因缺乏生动性和亲切感,农村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中仍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变化了的农村实际中,就如何构建适合农村新情况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体制机制,是今后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解决的课题。

(四)功能理性的市场体系给农民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带来冲击

市场体系是商品经济的实现形式,人们在理性的指引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追求利润和效益的最大化,功能理性构成市场体系得以有效运转的基本原则。而功能理性的市场体系却与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为主旨的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给农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最重大的挑战。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农民收入差距,出现贫富分化,使一些农民产生挫折感和不满情绪,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党的政策产生怀疑与动摇。市场体系使农民的价值认同发生差异,改变了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共同价值基础。二是商品价值的追求和合理自利的行为,冲击着农村淳朴的乡风民俗,村民之间的互帮互助、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程度有所下降,村民的道德水准出现滑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道德基础发生变动。三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所导致的农村职业分化、利益结构改变和社会异质性增加等一系列变化,给许多农民带来强大的心理摩擦与冲突,使他们感到困惑、苦闷,甚至彷徨”[7]。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心理基础发生重大变化。

三、适应农村变革的需要开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

农村改革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马克思主义也只有不断同变革中农村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彰显其巨大的生命力,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益的递增,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一)强化农民的组织建设与培育,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依托

人们为消除原子式、分散化的个体所带来的不便,往往自发地结成一定的组织。“组织作为人们相互联结的桥梁和纽带,能够为人们提供共同生活的平台,促进社会认同、社会交往和社会良好文化的形成”[8]。农村改革30余年来,广大农民为规避市场风险、增进共同利益和提供公共服务,自发地形成了一系列民间组织和乡村社团。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登记和未登记的乡村两级的民间组织已超过300万家,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9]。这些农村民间组织尽管有各自的目标和要求,却始终拥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功能。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将广大农民联结起来,填补了公社体制解体后留下的农村群体性缺失,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天然支撑和依托,为农民自觉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了组织基础。然而,由于目前广大农村民间组织仍然处在不成熟、不完善阶段,要使它们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坚实平台和基础,还必须对其进行正确的培育与引导。首先,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理论指导农村民间组织解决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广大农民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从而确立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性信念,为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传播奠定思想基础。其次,政府要有明确的政策导向,“为农村民间组织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有意识地提高它们的社会交流、促进民主和法律方面的能力”[10],形成健康良性的社团,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健全的、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最后,要加强农村民间组织的管理与教育,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使它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进而转变其价值观念,增进其公益性和进步性,为共同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形成优良环境。

(二)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为消解农村落后腐朽的思想提供有力武器

农村改革所带来的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是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在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中,当代中国农村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其它思想多元并存、相互激荡的思想局面。在多种思想并存的格局下,要继续巩固和扩大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在农村的阵地并保持其主导地位,关键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是对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总结,并为指导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能够以其理论的真理性、科学性来占领广大农民朋友的思想阵地。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批判性,能够为各种落后腐朽思想去魅,使广大农民对腐朽思想的落后性、毒害性有清醒的认识,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内核的思想免疫系统,逐渐解构腐朽思想在农村的不良影响。然而,要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一方面,坚持与时俱进精神,加紧研究农村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有关农村发展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视野、新境界,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的理论形态成果;另一方面,党和政府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当代中国农村实际,坚持群众路线和尊重农民首创精神,进行科学决策,制定科学、正确的农村发展政策和各项惠农举措,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的实践形态成果。

(三)创设适合农村生活的文化形式,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农村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又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有力支撑。“制度是一种秩序,由规则构成。而制度不平衡导致制度需求,制度需求必然引发制度变迁”[11]。变化了的农村实际,必然需要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与方式。通过创新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将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思想观念融入其中,能够使农民群众在日常文化生活中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一是要贴近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在他们生产生活中抽取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从而增进其大众化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效用性,激发农民群众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要适应开放的市场体系和日益活跃的农村社会,面对农村不同的劳动群体有针对性地创设相应的大众化模式,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灵活性和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普遍化。三是立足农村教育相对滞后和农民文化知识偏低的状况,力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并以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通俗性和具体性。四是要借助现代通讯工具和大众媒体,以短信、讲座、访谈和讨论等形式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以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解读,帮助农民提高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

(四)健全农村调控体系,消弭市场体系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张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治法律制度与意识形态同属上层建筑的范畴,意识形态为国家政治法律制度提供合法性论证,国家政治法律制度为意识形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国家宏观调控是消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之负面效应的有效途径,能够克服市场滞后性所带来的贫富两极分化,从而消除人们因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所带来的挫折感和被剥夺感,增进社会的公平与稳定,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为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消弭市场体系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张力。在健全和完善农村调控体系方面,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巩固和扩大农村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确保广大农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不动摇;二是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农村利益调节机制,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收入,严厉打击各种非法所得,调节过高收入,保障最低工资;三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对农村的社会保障投入,积极开展农村的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切实保障农村弱势群体和低收入基层的基本生活;四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惠农政策和产业政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王太钧.网络大众化背景下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求实,2010(4):15.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3.

[4]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89.

[5]吴绍田.解读村民自治[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105.

[6]金太军.乡村关系与村民自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162.

[7]钟小林.新时期我国阶层分化的负面效应及对策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2):89.

[8]李竞莹.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农村民间组织的功能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4):42.

[9]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169.

[10]谢菊.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28.

[11]钟小林.浅析社会捐助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的制度创新[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31(2):52.

D641

A

2012-04-17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编号:MKS115)

钟小林(1969-),讲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方面的研究,E-mail:jxxiaolin@yahoo.com.cn.

2095-3046(2012)04-0014-05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农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