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文化视阈下的民族和谐研究①

2012-04-18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

黎 政

(喀什师范学院 法政系,新疆喀什844000)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以来,和谐文化就成为民族和谐的精神家园和情感归属,成为社会多层次、多领域、多空间沟通的载体、纽带,更是成为解决民族和谐问题的一大法宝,打通了民族间闷胸的隔阂、开启了民族间心灵和谐之窗。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即各民族在和谐文化精神支撑下,团结奋斗,共创美好家园。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民族和谐不可或缺的力量,反之,民族的和谐,往往凝聚着民族之间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民族对和谐文化的最深层精神追求和自己行为的高度约束,直接给党、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带来极大的幸福,这更有利于增进民族间的相互沟通、交流、交融、了解;更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加大和谐文化引领更加有利于拓展新时代下民族和谐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和谐文化的内涵

(一)和谐文化的不同界定

专家学者们对和谐文化的研究是方兴未艾,但对和谐文化概念的界定是各抒己见:

丁燕霞认为: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质。[1]

赵维绥、王文章认为:和谐文化,是指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创建和谐世界的前提条件。[2]

戚畅认为: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观念再现。也就是说,和谐文化不过是对和谐社会的一种理论的再现。和谐文化并非是从人们的头脑中自行发生的。[3]

奚从清认为:和谐文化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以崇尚、追求、奉行和谐为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多种文化形态的总和。[4]

周丽芳认为:和谐文化,应该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要弘扬科学精神,能够正确反映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又要充满人文关怀,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5]

韩东屏认为:和谐文化,是一个崭新的概念。目前,中国理论界对和谐文化的界定有很多不同意见,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其一可称之为“反映论界定”,其二可称之为“适应论界定”,其三可称之为“自身论界定”,其四可称之为“生态论界定”,其五可称之为“取向论界定”。他还认为:在理论上,人们对和谐文化这一新概念存在不同看法并无大碍,只要论者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了,因为谁也没有垄断一个概念的用法的权利。[6]

由此可见,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阈对和谐文化的内涵加以界定、说明、阐述,这是一种非常活跃外向型思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很大一部分都从精神上来认知和谐文化,基本不太涉及物质文化。笔者对韩东屏学者的看法比较认同,但需要作进一步总结、概括、提炼、阐释。

(二)笔者对和谐文化内涵的认定

笔者以为,和谐文化是指传承、培养、真理、价值、发展、审美、理想、彰显和谐精神和物质的文化认同。具体地说在人类社会中形成的以和为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和谐观念、和谐信念、和谐道德风尚、和谐行为准则、和谐体制机制于一体的融合文化形态或总和。和谐文化既体现在物化的文化产品上,又体现在以和谐精神开导人、培育人、塑造人上,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和谐,这种深层次的和谐文化心理状态影响、感染、推动着人类社会健康、稳步向前发展,形成友善、团结、和睦、互助、诚信、稳定、有序的社会风尚,增强了民族间的和谐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为民族间的和谐营造文化环境、氛围。和谐文化承载的是先进思想、和谐理念,腐朽文化、堕落文化、落后文化则承载和表现这腐朽堕落的思想和理念。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民族和谐的思想根基,也不可能有民族间和谐的社会追求。

二、和谐文化的特征

和谐是一个辩证的概念,抑或是传统的和谐,抑或是现代的和谐,抑或是系统内部间的协调与平衡,抑或是矛盾与斗争的和谐。中华民族传统的和谐文化理念主要表现为“和合”理念抑或“和”的理念,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也称之为“和合文化”抑或“和”文化。“和合”合二为一思想表达多样,如:和谐、和平、和气、和睦、和衷、和解 、和亲 、和善 、和缓 、和美 、和顺 、和畅 、和婉 、和蔼 、和声等。西周末年史伯与郑桓公谈话时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观点就是对和谐问题进行深刻的哲学探索;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指出社会的安定有序,贵在使社会和谐;老子提出“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管子提出“畜之以道,则民和”,这就是诸子百家以“和”概念阐发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因此,笔者从古代先哲思想的“和合”抑或“和”中领略和谐之意,得出和谐文化有如下特征:

(一)崇尚和谐,追求和谐

列宁指出:“关于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这个思想是深刻,对于历史很重要。”[7]这表明这种和谐理念、观念、精神正是人们所崇尚的、追求的、向往的东西,这种崇尚、追求、向往与经济基础、政治导向之间的和谐是一致的、积极互动的,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和谐文化以和谐作为文化的核心,引领人们用和谐的思想对待事物、宽容态度处理问题,化解人们在经济政治建设中的矛盾冲突,协调社会关系,稳定社会情绪,规范社会行为,有效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协调共存,推动社会有序发展,一个社会缺乏和谐、文明的文化支撑,缺乏深厚的和谐文化底蕴,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失去前进的动力,难以形成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的良好和谐氛围。

(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一贯认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种文化的并存和互补,是促进世界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条件。”[8]笔者以为,这是一句富有哲理性的句子。这里“各种文化的并存和互补”正是和谐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所在。各种文化的并存和互补尊重着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树立多样共生、和而不同的意识,和谐文化不断扩大包容度和影响力,承认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独特性文化的存在。用宽广的眼界、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立足现实、立足实践,站在时代的前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密切关注社会思想变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和谐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文化流派自由竞争,和谐共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耕耘出文化净土,使民族间文化高雅通俗、相互促进、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三)多元统一,大众共享

在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竞争变化日趋激烈的今天,各个不同层次、类型的文化形态日趋突出,如:传统文化的因循守旧与现代文化的创新;世界文化格局多元化和中国文化价值观多元化;有本土的文化和外域文化的融合与矛盾;有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的对抗与统一,等等。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的价值观、道德观也不断伸入我国的文化体系,对我国文化渗透“西化”、“分化”,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性的思想文化,倡导积极的社会和谐思潮,支持有益的社会和谐思潮,改造落后的不和谐社会思潮,一切思想文化阵地和精神文化产品,都为着传播和谐文化、塑造美好心灵服务。构建起科学而有力的舆论导向,引导民众、服务民众,反映人民心声,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和谐的文化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优秀文化成果。

三、和谐文化对促进民族和谐的作用

(一)和谐文化是民族和谐的应有之义

和谐文化是民族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社会价值理念、基本特征和实践要求的集中体现。和谐文化为构建民族和谐提供文化支撑,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一种理想社会;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提出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9]胡锦涛同志在亚非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建立“和谐世界”的主张。笔者以为不管孔子的“和为贵”、墨子的“兼相爱”,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和谐世界”等,这些可贵精神正是和谐文化视阈下,民族和谐和社会和谐的当今体现。笔者以为,和谐文化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洞察民情,培养人们用宽容和善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民族问题。

(二)和谐文化是民族和谐的支撑点

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把文化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要以新的视角认识文化的重要功能,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笔者以为,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都离不开文化建设,特别是民生问题是关系人心所向的大问题。民生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各族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日子,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真正成为利民、富民、安民的阳光雨露。笔者还以为,还要做到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更好地用文化温润心灵、陶冶情操、促进沟通。以文化化的人,人格高尚、信仰坚定、理想美好,对大自然讲恩德与敬畏,对人讲诚信与和谐,对自己的行为讲约束与律己。让和谐文化的塑造力、凝聚力、创造力、辅助力推进民族团结、民族和谐。要用多种优良的传统文化形式弘扬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积极推动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民族地区之间的人员往来、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引导各族群众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进步。

(三)和谐文化促进民族和谐新活力

党的十五大指出:“在文化上,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0]十五大表明,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构建民族和谐社会,在文化方面必须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这样才能有利于全民族素质提高,既满足了民族和谐的消费要求,也确保了和谐文化的公益性、严肃性、长期性、合法性、和谐性。胡锦涛同志指出:“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11]笔者以为,这一重大现实课题,正是促进民族间和谐发展的潜力所在,文化活跃的多元性、多异性、多域性,为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为文化的发展赐予极大的挑战。不论是十五大优秀文化继承与吸收,还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文化大挑战,实质都是促进民族和谐的一种新活力、新动力、新力量。

(四)和谐文化正确引领和指导民族和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探索着解决民族问题之道。一是倡导民族平等、联合的原则,形成民族区域自治。1947年5月,建立了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二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提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及“三个离不开”等重要思想,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对口援疆援西等重大决策后,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笔者以为,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也能正确引领和指导民族间的和谐发展。民族间的和谐与和谐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民族间的和谐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第一,和谐文化建设,为民族和谐提供思想基础。有助于充分认识和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价值,充分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民族和谐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有助于共同理想教育人民、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第二,和谐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各种文化间的协调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倡导和传播和谐理念,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第三,和谐文化建设,能有效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使民族和谐、统一。

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引领下,更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使各民族和谐、团结、共赢。胡锦涛同志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民族关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12]我们可知,民族关系事关重大,这里的平等、团结、互助其实也是和谐文化的魅力所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是我国建设和谐文化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和谐文化的灵魂、精髓,也是民族和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五)和谐文化增强凝聚力

和谐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民族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13]笔者以为,这深刻体现了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文化的主导作用、能动意义。和谐文化的发展为民族和谐提供丰富的优质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民族和谐更要在“管好”、“用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上下功夫,提高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好文化的公益性,有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

每个民族都有享受和谐文化的义务,也有保护和谐文化的职责,各民族、民族之间及不同族群都受和谐文化浸润、滋养、维系,进而提高民族素质、规范民族行为、升华民族境界、提升民族人格,使民族和谐的凝聚力得到加强、影响力更加拓宽,社会更加稳定,更加长治久安。在和谐文化的引领下,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打造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用新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构筑民族和谐长城,建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和谐文化……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14]全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15]在和谐文化熏陶的新时代背景下,各民族明天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1]丁燕霞.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的构建[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3).

[2]赵维绥,王文章.中国文化发展与和谐文化建设[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3]戚畅.论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4]奚从清.关于和谐文化的几点思考[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5]周丽芳.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及实现路径探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6]韩东屏.和谐文化的内涵、功能与打造方法[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7]列宁.列宁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97.

[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1.

[9]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

[1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

[12]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

[10]胡锦涛.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二○○六年七月十日)[R]//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2.

[1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中国网,2011-07-01.

[14]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二○○四年五月五日)[R]//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72.

[15]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民族之花
多元民族
民族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