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小说《教父》对美国政治的批判①

2012-04-18黄杰汉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教父黑帮

黄杰汉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6)

马里奥·普佐(Mario Puzo,1920—1999),出生于纽约,意大利裔美国人,二战时曾赴欧洲作战,1963年成为自由撰稿人,着手创作有关西西里黑手党的小说。1969年问世的《教父》奠定了普佐在文坛的地位。《教父》一出版,“即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驻留到二十二周之久,随后它被译成多国文字,畅销世界各地,总销售量也飙升至一亿五千万册”[1](P533)。

《教父》主要描写了纽约黑帮的仇杀故事,讲述了维托?柯利昂如何成为教父,如何处理和其他黑帮之间的冲突,以及迈克·柯利昂如何为父亲、兄长和前妻报仇,成为新一代教父等。然而,小说给我们带来的不仅如此,正如《教父》中译本的译者周汉林先生所言:“《教父》通过生动的故事所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的真理,比起所有的政治家、政论家和一切新闻报导合起来所揭示的还要多,我们从这里所能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所有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以及报刊杂志那里所能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2](P10)。所以,被列为通俗小说的《教父》描写的不仅仅是黑帮的斗争,所揭示的也远远不止黑帮的黑暗。亚里斯多德曾说过,“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3](P10)。刘文海指出,“通俗文学的兴起除了‘娱心’之外,更在于‘劝善’,‘劝善’即通俗文学的思想教育作用”[4](259)。美国政治以三权分立著称,本文从美国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小说是如何揭露它们黑暗的一面,从而对美国政治实行批判。

一、对立法的批判

国会是美国最高的立法机构,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参议院共有100名议员,众议院共有435名议员。全体国会议员就代表整个美国的选民,他们通过立法来规范政府与人民的行为。除立法外,国会还有巨大的权力,如参议院有批准条约、在总统及下属官员被弹劾时进行审判等权力;而众议院具有提出和财政有关的动议、弹劾总统及下属官员等权力。

在书中,卡瑟琳的男朋友恩佐是个取得临时假释的意大利战俘,随着二战的结束,随时会被遣返意大利。为此,卡瑟琳痛苦不堪,唯有请求父亲纳佐林帮忙。纳佐林在妻子和女儿的压力以及恩佐的恳求下,只好请求教父维托·柯利昂帮忙。柯利昂听完纳佐林的陈述,马上答应帮忙,并向他阐述申请居留权的流程:“必须向代表本区的众议员请愿。众议员将会提出一项允许恩佐成为美国公民的特别法案。这个法案将肯定会在国会通过”[5](P22)。

要取得美国的居留权,并成为美国公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一个战败国的战俘来说,就更难了,这涉及到修改美国的法律法规,因此柯利昂指出这需要众议员向国会提出特别法案。当然,找议员帮忙是需要代价的,所以,“柯利昂解释到,这是需要花钱的,目前的价格是两千美元”[5](P22)但是,对于办这件事,两千块是纳佐林意想不到的便宜,所以他“感激到几乎热泪盈眶”[5](P22)。而柯利昂随手把这件事交代给他的顾问去办理,而他本人根本不用出面跟众议员联系。

柯利昂的女儿结婚,婚礼现场来了近千人,柯利昂为避免张扬与参议员之间的交情,提前告知他不要前往。然而参议员虽未出席,却花了很多时间挑选了一样非常珍贵的古银器作为礼物并派人送到了婚礼现场,同时打电话表示歉意。因此,当获知参议员送来珍贵的礼物并来电致歉时,“柯利昂阁下没有隐藏他的喜悦,因为像参议员这么重要的人都对他是如此的尊敬。跟卢卡·布拉西一样,参议员是教父权力结构中重要的基石之一。用这份礼物,参议员再次宣誓了对教父的忠诚”[5](41)。

据美国宪法,参议员和众议员均为民众选举出来,是代表民众的意愿和利益。小说里,老百姓不敢直接找议员帮忙,因为对他们来说那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因此他们只好找黑帮帮忙,而这些美国立法者对黑帮老大却是如此尊敬和惟命是从,他们是黑帮老大的权力“基石”和办事工具,这对自命为选民服务的立法者真是不无讽刺。在报纸、电视等媒体里,众参议员均是一副正人君子、为民请命的样子,暗地里却和黑帮相互勾结,鱼肉百姓,为了私己利益,充当黑帮的靠山或是打手。《教父》揭露了美国立法者提交的立法议案是为既得利益者而立法,对自诩民主的美国立法实际上是一大批判。

二、对行政的批判

警察是国家机器中的重要政治工具,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力量。警察往往被认为是正义的化身,他们的任务是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在美国,城市警察是通常意义上的警察,是美国警察体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承当了绝大多数美国治安的重任,他们的工作范围包括辖区内的交通、治安、巡逻、侦破等等。①

《教父》里,马克·麦克罗斯基是纽约警察局的高级督察。当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当警长的父亲会带着他巡逻,街道店铺的老板会把保护费塞到他口袋里,口袋里满满的钱,让他感到相当的自豪。因此,当同样也是警察的叔叔们问起他长大后想做什么,他的回答是做警察。但是,“他是一个非常坚强的警察,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公正的警察。他绝不领着自己的儿子走东家串西家地到商店老板那里去,只顾搜括礼钱而忽略有关倒垃圾和停车的违章行为;他把罚款直接装进自己的腰包,因为他觉得那是他赚来的钱”[5](P137)。所以,当麦克罗斯基收了柯利昂的对手索洛佐的钱后,便全部撤走了在医院监护柯利昂的警察,并把柯利昂手下派来的保镖全部关起来;当他得知柯利昂的儿子迈克在医院门口,妨碍索洛佐对柯利昂再次下手时,马上调来人马,愤怒地把迈克打伤,并污蔑他袭警。

迈克的保镖亚伯特·奈里。他原来是纽约市最让罪犯害怕,最为正直的警察之一,遇到违章违法的事,敢于挺身而出,但由于脾气暴躁,为人不够圆滑,不善于和上司搞好关系,结果被调往不同的区域。一次,他遇上一个黑人贝恩要杀害一个二十五岁左右的妇女和一个不到十二岁大的女孩。贝恩原本就是一个臭名远扬的毒贩子和皮条客,曾在两周前因恶意袭击一个妓女被奈里逮捕过,第二天却被保释出来。贝恩把两个受害人的身上和脸上用刀割得血肉模糊。当奈里叫贝恩弃械投降时,贝恩用刀刺向奈里,义愤填膺的奈里用手电筒反击,以致贝恩被送入院,不治身亡。而奈里被同事和另一名黑人作证滥用暴力杀人,被刑事控诉,要判入狱一到十年。奈里的岳父估计他在狱中一年内会被人害死,于是请求柯利昂家族帮忙。在他们的帮助下,奈里获得假释,后被判无罪。

作为国家行政重要工具之一的警察,理应是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正义,但是小说揭露给我们的是高级督察如同黑帮一般,颠倒是非,随意收取保护费,而且把收取保护费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为了金钱,甘当黑帮的保护伞甚至是打手,而正直的警察却一再受到打压、排斥,甚至是含冤入狱,最终沦为黑帮的保镖,为黑帮杀人。小说向我们展示的不是警民一家,而是警匪一家,带着正义帽子的警察肆无忌惮地从事“涉黑”行为,给社会带来恶劣影响。这是对自诩为正义化身的这个重要美国行政工具的讽刺,对美国行政的批判。

三、对司法的批判

美国的司法权力由美国最高法院和一些可以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次级法院所有。法官是拥有娴熟法律技艺、具有丰富知识在司法机构中的审判人员,他们是司法权的执行者。在不同法系中法官的角色不尽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响或制肘、大公无私地根据法律判案。②

小说中,亚美利哥·勃纳瑟拉是个中规中矩的入殓师,“在美国的所有岁月里,亚美利哥·勃纳瑟拉一直相信法律和秩序,”[5](P11)但是信奉守法的他却遭遇不幸,他年轻貌美的女儿受到两个来自富有家庭的无赖大学生的残忍虐待,鼻子和下巴都被打碎。勃纳瑟拉花钱请律师告到法院,希望他们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正如巴赫金在评论《复活》中的法庭审批一样,“法庭审理的整个程序是毫无意义的,是伪善的;对形式和陈规习俗的这种顶礼膜拜,也是毫无意义的,伪善的,正是这些形式和陈规习俗无可挽回地埋葬了人的真正本性”[6](P22)。法官道貌岸然,冷漠傲慢,在谴责了两个“畜生”一番后,宣判两人被教养所收容三年,缓刑执行,当场释放。两个“畜生”对勃纳瑟拉发出胜利的微笑,在司法人员的簇拥下和他们的父母离开;勃纳瑟拉想到自己的女儿此时还趟在医院的病床上,破碎的下巴还封着钢丝,最后只好决定恳求柯利昂帮他女儿讨回公道。

小说里还有一个人物叫卢卡·布拉西,他是个凶残、杀人无数的黑帮头子,从不把法律放在眼内,后来投靠柯利昂。布拉西杀人手法残忍,让纽约的其他黑帮也为震惊,甚至是柯利昂的顾问汤姆也不愿向迈克讲述有关布拉西的杀人经历。俗语说“虎毒不食子”,但布拉西竟强迫接生婆把他刚出生的婴儿扔进火炉烧死,并把刚分娩的妻子杀死。布拉西被捕后,柯利昂动用了关系,使布拉西无罪释放,并让他持有合法的持枪证。另一名黑帮头子索洛佐寻求柯利昂帮忙保护其走私毒品,原因是柯利昂“衣袋里的法官同擦皮鞋的人衣袋里的零钱一样”[5](P73)。这样他们就可以大胆地走私毒品,即使被逮住,“在监狱里呆最多也不会超过一到两年”[5](P73)。

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③但是,小说展现给我们的是,美国的司法者并没有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以及其他合法权益,惩罚那些违法违纪者,维护社会秩序。对于老百姓合理的法律申诉,他们并没有做出公正的判决;对于那些践踏法律者,甚至是无法无天者,他们也没有做出应有的严惩。美国的司法给普通人带来的并不是法律的公平公正,给犯罪分子带来的也不是法律的合理制裁,这对自诩公正严明的美国司法是一大批判。

四、结语

在古代西方,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思想家认为政治是实现正义,为民谋福利,以达到最高的“善业”行为。[7](P2)被视为美国宪法胚胎的《五月花好公约》写到“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实施、维护和发展,亦为将来能随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本殖民地总体利益的一应公正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及公职,吾等都保证遵守和服从”[8](P39)。

但是,从《教父》中我们发现美国的政治并没有如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所说的“实现正义,为民谋福利”,也没有像《五月花号公约》上写的“一应公正”、“保证遵守和服从”并符合“总体利益”。我们看到的却是美国政治和黑帮的勾肩搭背、互谋私利。黑帮势力得以强大,这和幕后政治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他们相互支持和支配着对方,所以柯利昂也承认他有能力,是因为他“有很多很多朋友在政治界”[5](P74)。综上,小说《教父》展示给我们的不仅是黑社会的争斗,它揭露了美国政治的腐败和黑暗,对自称自由、公正、民主的美国政治进行了批判,同时让读者看到了“打黑除恶”意义重大。

[注 释]

①参考百度百科“美国警察”词条。

②参考百度百科“法官”词条。

③参考百度百科“司法”词条。

[1]黄禄善.美国通俗小说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马里奥·普佐.教父[M].周汉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5.

[3]亚里斯多德.政治学[M].高书文,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4]刘文海,孙文宪.文学理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Mario Puzo.The Godfathe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6]巴赫金.小说理论[M].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7]黄甫生.政治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8]王加丰,周旭东.美国历史与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教父黑帮
《教父》上映50年:科波拉这部影片以20世纪40年代美国黑手党为背景,表现的无疑是幻想破灭的70年代
我的黑帮祖父对美国资本主义的认识 精读
罗福兴:“杀马特教父”的回归
柏林公布黑帮报告
段永平:从企业家到幕后教父
美国黑帮往事
马警方:当地华人黑帮最多
苏宁教父 张近东
《教父》45年一直被致敬,从未被翻拍
日本扫黑令黑帮无法办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