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生态化转向①

2012-04-18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生态化政治生态

徐 岩

(淮阴工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江苏 淮安 223003)

自20世纪60年代起,关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生态危机也由此进入世界各国政府的政治视野。我国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历史的环境债务、现实的政府环保缺位以及传统的唯GDP增长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目前,生态危机已成为我国政治生态的一大困境,推进政治的生态化转向是解决当前我国生态危机重要举措之一,是保证“自然—经济—社会—人”这个复合系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一、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生态化转向的现实语境

(一)中国政治发展的生态化转向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生态危机是现代化的一种“副产品”,为化解生态危机,现代化必须向生态化转型,即生态现代化。所谓生态现代化就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其核心内容是以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它把生态保护放在发展的优先位置,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发展模式由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绿色生态型转变,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暂的经济繁荣,力求消除发展经济给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目的。[1]为此,必须用生态化的政治思维来重新思考生态现代化问题,要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旅游、绿色城镇,保护自然和生态资源;还要积极倡导绿色知识、绿色技术、绿色制度和绿色文化,提升生态意识。这既是消解我国当前生态危机的理性选择,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生态化转向的迫切要求。

(二)中国政治发展的生态化转向是党创新自身建设战略模式的内在需求

从系统论的视角看,人类社会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之上,只有保证自然生态系统能够为人类持续提供各种所需资源,人类社会才能持续生存。因此节约资源就成为人类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成功执政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在广开政治资源的基础上,坚持创新政治理念、开拓政治工作方法,例如,我党灵活运用生态学的多样性原理成功解决了十六大以来“两新”组织从业人员能否入党的问题,拓展了党的组织资源,为党的肌体注入了新鲜血液,巩固了执政根基。因此,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同时,还应维护政治生态的和谐多样性,全面整合各类政治资源的优势,才能实现持久执政。也就是说,为了持续长久执政,走资源节约型道路亦即向集约化转型已成为执政党政治建设的必然选择。为此,党必须做到:在目标导向上从“以任务为中心”转向“以效率为中心”,注重执政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在建设内容上从“主要依靠队伍的壮大、数量的增长以及政治觉悟、思想作风等的改善提高”转向“在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等基本建设前提下,注重党员个体和组织内在素质和功能的提高”;在实现路径上从“强调理论灌输、统一思想,甚至发动群众运动”转向“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2]

(三)中国政治发展的生态化转向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一种生态政治,集中体现了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重大的生态化转向——生态执政。其中,以人为本是党生态执政的价值目标。生态执政的一个直接的目标就是通过利用各种社会生态资源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价值目标,这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发展是贯穿生态执政的主线。发展要求和谐,和谐促进发展。倡导和谐,以和谐促发展是始终贯穿于生态执政的一条主线,生态执政的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党的综合竞争力、永葆党的先进性,以政党和谐发展引领社会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生态执政的价值实现途径。生态执政,需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及时铲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不断突破组织成长的极限,从而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统筹兼顾是生态执政的思想基础。生态执政要求党员必须用系统的观点对待组织发展。党要做到系统思考必须实现从片面思维向全面思维、从孤立思维向联系思维、从静态思维向动态思维的转变,实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规划、兼顾全面的要求。可见,加强中国政治发展的生态化转向,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

(四)中国政治发展的生态化转向是公民政治权利生态化的必然要求

当生态危机这个“潘多拉魔盒”由自然生态系统蔓延到社会系统时,人类为了自身的持续生存和永续发展,必然要借助带有强制性特征的政治手段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由此转化为政治问题。而“政府是公民的政府,因此公民的政治参与将对政府决策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危机的出现不自觉地促进了公众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主要通过政治选举、投票、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等方式从而达到对政府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起作用;另一方面,公众政治参与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促进作用。因此政治生态化中广泛的公众政治参与及意识的增强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从而改变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的传统消极的观念。”[3]

二、中国政治发展生态化转向的主要表征

要实现中国政治发展的生态化转向,就必先厘清生态化的涵义。所谓生态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能够自觉地运用生态学相关原则和原理去思考、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共生共荣。而社会主义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就是被马克思称之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即“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表现为他自己的属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4]而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决定了中国政治发展的生态化转向必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一)科学性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生态化转向的首要特征在于指导理论的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因而,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生态化转向同样需要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尤其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把政治问题与生态环境问题有机辩证地统一起来,使政治与生态环境的发展一体化,进而促进国内政治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其次在于决策的科学性。政府决策行为在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为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必须先环评再审批。为避免因政府决策失误而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现象发生,我国已于2003年9月1日正式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评范围从建设项目扩大到政府的规划,为政府规划要先环评再审批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可持续性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人类有意识追求的目标。M.P.托达罗曾指出:“发展必须包括经济的加速增长,缩小不平等状况和消灭绝对贫困,也包括社会结构、公众观念和国家制度这些主要变化的多方面过程。从本质上说,发展必须体现变化的全部内容。通过这些变化,整个社会系统应面向系统内的个人和社会集团的各种各样的基本需要和愿望,使大家普遍觉得原来不满意的生活条件已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变得都向更好一些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转变。”[5]在当代中国,政府着力追求的就是发展的可持续性,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为经济是基础,它能否持续发展直接决定整个社会能否持续发展以及政治能否持久稳定。然而,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又受到生态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制约,如果没有可以持续利用的生态资源和平衡的生态系统作为保证,那么经济就无法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包括政治在内的整个社会将会不稳定,甚至出现动荡局面。可见,可持续发展不仅意味着经济数量的增长,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环境和公平分配影响政治稳定的经济的、社会的报酬。因而政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时必须要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协调起来,把政治的生态化转向作为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水平、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和谐性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而生态和谐是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生态和谐是社会和谐之基。如果生态恶化或演化为生态灾难,那么人类就会因失去生存之基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与不和谐。而生态的和谐必须通过政治的改革来实现,亦即通过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动态平衡来实现彼此的和谐,因为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行政不负责任的结果。“过去,行政机关把发展经济作为至高无上的目标,无论是居民的福利,还是健全的环境,或是历史的遗产,一切都被牺牲了,尤其是在保卫居民生命安全和幸福的政治使命方面,可以说始终抱着不负责任的态度。首先要在这方面进行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改变价值观,改变意识形态。”[6]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历史过程看也有类似于此的原因,因此政府在政治活动和决议的全过程自始至终要以生态的视角审视和处理问题,使政治系统和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和谐、协调的良性发展状态,继而达到政治与生态发展的和谐统一。这是政治发展生态化转向的一个重要表征。

(四)公正性

政治的目标和功能在于保证社会的稳定而又充满活力,现实的要求是在平等的规则下,保证人人享有同等的发展机会与权利。社会公正主张,每个人、每个社群、每个民族都有权享受社会报酬和生活机会,即要坚持环境公正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前提,饮用洁净的水和呼吸清新的空气是民众生存权的基础,以任何形式破坏生态环境都是对公众生存权利的侵犯。一个社会或者社群不能以损害其他邻居来求得自身的环境安康。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市场虽可以有效解决资源配置,推动社会进步等正向作用,但也有其内在的负面效应,诸如资源配置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可引发恶性竞争,造成资源严重浪费,酿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市场的分化效益作用会造成分配悬殊,难以自动实现社会的公平分配。要解决生态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占有、分配等社会不公等问题,仅靠市场是无法解决的,必须运用生态政治的系统思维观,在代内和代际之间公平地分配生态系统的服务,并确立一种广泛的社会公正观,人才能以人为中心创造出符合人类要求的人的社会与人的自然界;忽视人对自然界的正义关系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是引发生态环境恶化和政治动荡的主要原因之一。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为此,各级政府应本着共同富裕原则,深化社会分配制度改革,既要注重社会公平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协调好环境利益冲突以提升民众幸福指数,要防止影响政治稳定的环境群发事件的发生。

(五)民主性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就是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基层民主和公众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生态化转向的有机组成,扩大基层民主和激励公众政治参与有助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环保不是政治最敏感的领域,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涉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利益主体。环保领域内的公众参与,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最佳切入点。”[7]可见,一个健康的环境有赖于培育新的民主形式和提升以政治参与型民主的公民权意识。此外,缺乏民主监督和抑制公众广泛的政治参与会加剧环境腐败。“腐败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个生态学问题。腐败现象污染了健康可靠的管理模式,污染了民主政府以及我们共同管理环境的能力所依赖的那种管理模式。几乎在每一个环境遭到破坏的事例中,腐败现象都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它瓦解了政治体制对环境恶化的初步迹象作出反应的能力。”[8]扩大基层民主可以使民众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态命运和社会命运,从而有助于避免因追求生态环境利益而引发的社会动荡;还有助于实现公众对政府生态决策的制定、生态政策的实施和生态系统的管理起到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公开化,避免在生态环境利益上的政治腐败和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决策失误。

(六)国际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这种高速发展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和付出巨大环境代价基础之上的。目前,我国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正在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发展进步。面对这种形势,我国政治发展必须转向适应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要求,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价值取向,通过变革与重塑传统的政治价值观,使我们的政治思维和行为能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才能达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可见,生态问题正不断进入政治领域,使政治带有生态保护的色彩日趋增强,而且还会随着社会生态环境问题不断跨越国界而日益呈现出国际化的特征。生态危机是没有国界、不受时空局限的,它往往是跨国问题。也就说,当代人类的生态危机影响范围并不以人为划定的国家行政界限而仅仅表现出地区性的特点,相反它会通过生态自身循环系统影响周边国家甚至全球,表现出全球性的特点。由于国家利益的相互独立性,这些跨国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常常会引发许多外交摩擦,甚至引起战争,这使政治生态化转向越来越具有国际性的特点。

三、中国政治发展的生态化转向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统筹“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社会—人”等众多要素的系统工程,其实质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各要素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加强政治发展的生态化转向,是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的题中之义。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既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也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二)有利于地方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从我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状况看,人民群众并没有因物质财富的增长而相应地提高其幸福指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环境污染让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越来越缺乏安全感。在传统的唯GDP增长论英雄的错误政绩观之下,一些地方政府及部分官员往往通过牺牲公共环境资源来换取短暂的虚假的经济繁荣,并将其作为自我晋升的政治资本。要从根本上遏止环境污染,就必须改革当前某些不合理的政治考核制度,只有把绿色GDP纳入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中,才能最终把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转化为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执政成本和支配其前途的政治压力。唯有如此,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有利于深化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既是我党对人类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更是我党对执政规律深刻认识的重要成果,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只有实现执政目标的生态化转向,解决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好社会公平和正义,全体人民才能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才能协调发展,我们党才能真正肩负起带领亿万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才能真正实现执政为民之目的。

[1]徐岩.论和谐社会语境下国家生态安全的现实意义[J].前沿,2010,(15):159-160.

[2]徐礼红,徐玉生.论执政生态研究的现状和意义[J].前沿,2011,(2):193-194.

[3]任冰.浅议生态环境与政治生态化[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1):80.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5.

[5]M.P.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24.

[6]池田大作.人生寄语——池田大作箴言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158.

[7]贾恭惠,何小民,等.环境友好型政府[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23.

[8][美]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247.

猜你喜欢

生态化政治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