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脐胎毒清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
2012-04-18陈舒飞黄小英郑李明
陈舒飞 黄小英 郑李明
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广东 湛江 524003
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脐部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如何预防和正确处理新生儿脐部感染,是产科医护人员的重要课题。新生儿的脐部与体内的血管相通,如果对新生儿的脐部护理不当,极有可能导致新生儿发生局部感染、脐部出血、黄疸等围生期并发症,严重者还可发生败血症和腹膜炎[1]。2006年7月至今,我院除了对新生儿脐部进行常规护理外,还在新生儿出生后,征得新生儿的家人同意,采用愈脐胎毒清包扎脐部的方法。本文对我院1025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脐部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间我院妇产科共接生健康足月新生儿10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12例,对照组513例。两组新生儿体重都大于25oog,Apgar评分7~10分;两组新生儿的性别、出生体重和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即在新生儿出生后采用气门芯在平脐轮处结扎,断脐位于距结扎远端0.5厘米处,再用10%碘酊和75%乙醇消毒,最后使用无菌纱布包扎。每天行常规护理,沐浴后用2%碘伏消毒脐带残端与脐周皮肤,注意保持脐部干燥与清洁。观察组在断脐结扎后,及时使用愈脐胎毒清包扎脐部护理,将该药芯对准脐眼敷好固定,同时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每日常规护理,超过48小时或有尿湿等污染及时更换愈脐胎毒清,直至脐部愈合。所有操作都由同一位医护人员施行,并详细记录每日脐部变化的情况。
1.3 新生儿脐炎诊断标准 轻度: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可伴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重度:脐部及脐周皮肤明显红肿、发硬,脓性分泌物较多,常有臭味或伴有全身症状[2]。
1.4 统计学分析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医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记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表1 两组新生儿脐炎发生情况比较
2 结果
临床护理观察结果表明:观察组采用愈脐胎毒清护理具有快速止血作用和加快脐带脱落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发生的脐带并发症极少,渗血和红肿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脐部水肿、粘液分泌物、脓性分泌物等现象的比对照组少得多,且发生的也只属于轻度,同时消退时间大大缩短。观察组的脐部结痂时间和脱落愈合时间大大减少,85%的新生儿在4天内脐带干燥脱落愈合,而对照组在4天内脐带干燥脱落愈合只有51%。两组新生儿脐炎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出生后24h内17.9%的脐部即发生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第4天起高达100%[3]。因此,医护人员要特别重视加强新生儿的脐部护理工作。①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因采用愈脐胎毒清有利于预防脐部感染,可能与该药物的高效抗菌消炎、收敛止血、加速脐带干燥脱落愈合、防止脐渗液、脐出血、脐感染的作用有关。以上护理研究发现新生儿脐部护理采用愈脐胎毒清,可以减少新生儿脐部渗出,同时保持脐周围干燥,避免感染,脐端形成结痂快,加快了脱落时间,而且无任何疤痕,极大地降低了脐炎的发生率,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②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导致抗感染能力较差,因此在实施新生儿脐部护理时应该严格采用无菌操作方法,并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每次都应先洗干净手,然后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再去接触新生儿,护理操作动作要轻巧。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善于观察,详细记录每日脐部变化的情况;③研究发现,采用愈脐胎毒清有利于通过新生儿脐部透皮吸收作用从中吸取愈脐胎毒清有效分子,从而增进养分,促进胃肠腺体分泌,激活胃消化酶活性,增强新生儿脾胃与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奶食营养消化吸收,提高新生儿抗病能力,降低或避免新生儿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增进新生儿健康发育。④愈脐胎毒清对新生儿脐部神阙穴位刺激作用,促进肠蠕动,加速富含胎毒与胆红素的胎便从肠道排出,减少胆红素的肠道重吸收,从而清除胎毒,消除黄疸,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维护新生儿清灵之体,避免胎毒与黄疸的潜在危害。⑤研究还发现,愈脐胎毒清主要成分由甲壳素无纺布及制麦麸、大蒜粉、蜂胶粉、高分子吸水树脂等材料经高科技方法制成,具有愈脐、清胎毒、祛胎火、退黄疸功能和健胃综合保健功效。⑥实验研究发现且该药与脐部创面接触越多,愈合的时间越短。观察组中采用愈脐胎毒清在脐带修剪面外用,具有较好的止血收敛效果,出院时新生儿脐部完全保持干燥,毫无红肿现象。出院后医护人员上门访视时询问并观察新生儿脐部情况,均发现新生儿的脐部干燥,没有渗血或渗液现象。
[1]蓝院琴,廖新阳,谭月坚.新生儿脐部护理风险分析与对策[J].海南医学,2010,21(7):143-144.
[2]金敏珍.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4—255.
[3]冯泽康.中华新生儿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