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内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互动性研究
2012-04-14任超罗忆
任 超 罗 忆
(1,2. 新疆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2011年10月末,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此项被称为“限娱令”的政策一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意见》在对娱乐节目设置一定限制的同时,明确强调要加大新闻节目的播出数量与时间。这对电视新闻节目来说无疑是一个“优惠政策”,电视新闻工作者如能借势而起,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内地新闻节目,尤其是新闻评论节目的繁荣和发展。
与此温暖的政策东风相比,我国内地的新闻评论节目显得有些秋风萧瑟。2011年3月15日《新周刊》推出的《2010中国电视榜》上,“最佳时评节目”和“最佳时评节目主持人”两项均为空缺。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新闻评论节目是我国内地电视新闻节目的软肋与短板。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一直是通俗文化与消费文化的代表。这使得一方面电视新闻评论在深度上无法与拥有良好口碑和丰富经验的报纸、广播媒体相抗衡;另一方面,近年来以网络、手机、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异军突起,与电视新闻评论相比,在即时互动性方面显现出巨大的传播优势。
在新闻评论节目中,互动思维能够改变意见传播模式,延伸评论时空界限;满足受众需求,缓和社会矛盾;展现主持人魅力,塑造节目品牌形象;增强传播效果,提高社会与经济效益。因此,电视媒体需要在互动性方面大做文章,凭借“互动牌”在激烈的媒介新闻竞争中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一、互动思维在当前新闻评论节目中的运用
(一)以人际传播形式与观众进行互动
在以论坛、对话为形式的新闻评论节目中,互动思维表现在不借助任何外在因素,仅凭语言沟通进行人际传播。通常由主持人进行引导,现场嘉宾、观众进行语言交流,还可进行场外观众互动,引发嘉宾与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参与欲望。
(二)结合多媒体传播手段,构建共时性多方意见平台
主要表现为:1.新闻评论节目通过与平面媒体和知名网络论坛合作,在节目播出前发布议题梗概,交代新闻事实性信息,进行话题炒作,邀请网友参与评论。2.节目直播过程中在屏幕下方字幕滚动播出观众短信、微博内容,让观众随时发表观点;在演播室设置大屏幕,播放报纸、杂志评论员文章及网络截图;通过互联网视频邀请大众评论员现场发表观点,汇集各类型媒体受众于电视节目现场。3.节目播出后,与广播、纸媒、移动媒体合作,制作节目的广播版、纸媒版,利用多种媒体互动平台让观众最大程度地参与节目。
(三)通过角色互换进行互动
这种角色互换有多种方式:1.观众当信息员。屏幕下方滚动播出栏目邮箱地址,号召观众或网民提供信息和话题来源。2.观众当评论员。如浙江卫视实时互动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一度》在全国范围内海选“大众评论员”,在节目直播现场通过电脑摄像头现场视频连线,观众在自己家中与演播室主持人和嘉宾共同探讨热点话题。3.观众当现场参与者。4.观众当节目制作者。在节目中采用观众拍摄的新闻素材或网络视频作为新闻评论事件的由头,增强节目的真实性,扩大节目资源。未来,随着新闻评论节目形式的创新,观众也很有可能成为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制片人。
二、当前新闻评论节目在互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互动过程中的不可控性因素增多,评论员言论的真实性受质疑
新闻评论运用多媒体通讯手段与观众进行互动本无可厚非,但短信、微博参与的过分泛滥却带来不少问题。以社会新闻为题材的评论节目,直播与互动过程中观众言论中有价值的信息少,浪费节目资源,一旦出现不当或过激行为,就会使评论节目沦为低俗的口水战;而时评类节目专业性强,观众无法与专家进行有效沟通。不仅如此,评论节目中作为评论员的专家、学者、观众的真实身份以及参加节目的个人动机受到质疑,某些专家的言论不但无法发挥评论节目引导社会舆论的正面作用,反而会误导观众,破坏电视媒体长久以来在观众心目中的社会公信力。而一旦失去公信力,对新闻评论节目来说无异于自掘坟墓。
(二)互动形式的泛滥导致评论节目不注重节目内涵,新闻评论节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损
首先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新闻评论节目都需要大量的互动因素,比起互动的形式来,互动更应该是一种节目制作理念。但是,目前不少评论节目却错误地把互动思维等同于栏目形式,不结合节目自身的风格定位,一味地在栏目中使用多媒体互动,造成评论形式大于内容。而且场外观众参与互动可能导致节目制作成本加大、耗时过多,花在评论节目内容本身的精力就很难得到保证,本末倒置的最终结局只能是等观众的新鲜劲儿一过,不少节目就要夭折。
(三)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不善于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并驾驭互动现场,缺乏互动意识
目前我国电视主持人数量庞大,但优秀的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却少之又少。大部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要么不会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或者干脆没有进行理解和吸收就直接端给观众一盘各方意见的“大杂烩”,造成“评论节目没评论”的局面。更有甚者,因为在生活中口无遮拦,即便进了直播间也会蹦出一些不雅之词,给观众造成大面积听觉污染。除此之外,对话、论坛形式的高端时评节目主持人由于准备不充分,基本素质不匹配,知识结构不对等,容易使整台节目与嘉宾没有可对话性。
与互动使用不当相比,至今仍有不少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不具备互动意识,正襟危坐,把节目束之高阁;有的节目互动的外壳是有了,可节目理念中仍然没有受众意识,对观众反馈的节目意见态度粗暴,敷衍了事;有的节目自说自话,不与观众沟通。
(四)参与互动的受众面窄,技术上有待突破
首先,由于电话、网络线路的数量和节目场地资源有限,观众参与难度比较大是一个普遍现象。同时,直播或现场交流节目在正式播出前要花费大量时间设备调试和调节各方关系。例如浙江卫视2010年精心打造的实时互动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一度》,虽然播出时长才15分钟,但该节目光录制就得花三四个小时,这还不包括前期的选题策划及后期制作等筹备工作。[1]
其次,在地域上,能够参与现场评论的观众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很多观众受到地域的限制无法参加自己喜爱的评论话题和节目。有些省市甚至没有自办的新闻评论栏目,即使开办了栏目,也由于技术、资金不足和节目制作理念落后而无法真正实现互动。而广大农村由于电脑普及率低,在电视评论节目上表达意见的机会更加匮乏。
三、如何利用互动思维创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一)打造新闻评论节目多媒体互动平台
在网络出现之后,许多电视台纷纷开办网站。有些电视台网站点击率极高,已成为知名网站。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说是其最直接的受益者。网络的大容量突破了时段和节目长度限制,给予更多人发言的机会,而网络的匿名性又使这些意见呈现多元化,由此吸引更多的参与和关注。这几年,手机、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方式带来巨大的互动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播出前和节目直播的过程中可以就本期热点问题进行网上调查,并在节目中和节目播出后查看受众的对节目的反馈情况。
(二)广泛开展媒体间合作,在新闻评论节目外与政府、广告商互动交流
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新闻评论节目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节目资源。这种整合不仅包括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还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媒体之间,境内媒体与境外媒体之间,媒体与文化传媒公司之间。这种在娱乐节目中已经较为成熟的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式也可以灵活地为新闻评论节目所用。例如,国新办所属五洲传播中心与广东电视台联合出品高端时事类电视评论栏目《聚焦中国》、与重庆卫视合作推出大型时政电视论坛《共富大家谈》栏目。
在节目之外,新闻评论节目也要与政府加强沟通合作,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与新闻资源,这对新闻评论节目尤为关键。同时,与品牌符合节目定位的广告商交流互动,能够使新闻评论节目的运营和创新获得更充足的资金保证。
(三)明确新闻评论节目定位,提升节目品质,增强受众服务意识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与观众进行互动时,首先要结合媒体自身情况做好节目定位。在互动形式上,要考虑到节目的受众群和现有的资源条件。其次,要在前期策划上做足功课,选好话题,在节目过程中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提升节目的内涵和品质。因为真正吸引观众的绝不是节目的形式,形式只是一时的,只有好的内容才能留住观众。
(四)培养优秀的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和评论员群体,提升节目品牌价值
1. 从观众的角度看,他们不仅注重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养、表达能力、反应能力、主持技巧、与受众的互动机制(双向交流或回馈),主持人所提供的节目内容是否具有参考价值与启发作用也是受众评价节目可看性进而投射忠诚度的重要指标。要想做好与观众的互动交流,优秀的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必须主动、自觉、及时地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受众学习,向书本学习,在节目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形成自己的主持风格。
2. 电视台要有意识地培养新闻评论节目的明星主持人,为主持人量身打造适合的节目,并凭借主持人形成节目特色,塑造有影响力的栏目品牌。在节目之外,电视台可以通过品牌推广、主持人见面会、书友会、制作主持人形象宣传片,与观众进行多层面的交流。如贵州卫视打造的高端对话节目《论道》栏目邀请到一向直言敢言的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前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作为嘉宾主持,就使得《论道》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更具权威性和创新性,在价值追求上更加明确。
3. 新闻评论节目的开放性和参与性要求节目在选择评论嘉宾和观众上要符合节目定位,否则不仅无法互动,嘉宾和观众都会感觉没有得到尊重。同时,从长远看,评论节目不仅要积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智库,还要对观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观众审美水平。
(五)加强新闻评论节目监管,防止娱乐化、低俗化现象
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首先应该具有传承社会文明、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社会教化作用,节目制作团队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面对当前电视荧屏泛娱乐化、低俗化的不良现象,一方面新闻评论工作者应当以高度的职业素养坚守社会道德底线,对节目严格把关,为观众奉献高质量的评论节目,不让一些格调低下的节目污染荧屏;另一方面,各级广电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力度,适时采取预防措施,同时要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指标,不能单纯追求收视率,而应该把节目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参考文献]
[1] 蔡舟舟. 《新闻深一度》看齐美国当红新闻节目[EB/OL]. [2011-10-27].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0-08/03/content_913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