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绝对自由吗?
2012-04-13徐超富
徐超富
思想绝对自由吗?
徐超富
在常识里,人们普遍认为,思想是自由的。但细细咀嚼和品味之后,我们会发觉,思想并不自由。
所谓思想,一指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结果;一指念头,想法;一指想念,思念。按照这种解释,我们还可以把思想分为3种状态:思想之始,即意志状态(心理始态);思想过程,即思维状态(认知过程);思想之果,即存在状态(认识结果)。所谓自由,一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二是合于客观规律的自觉行为;三是不受限制和不受约束。这里主要使用自由的第三义,即不受限制和不受约束。
人们常讲的思想自由,一方面,即上述“三指”中的后“二指”,即念头自由,想法自由,想念自由,思念自由。另一方面,恐怕多指思想之始的自由,即想与不想的自由,思与不思的自由。也就是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所说的意志自由,或法国哲学家萨特所强调的选择自由。
至于作为形态化和固化了的思想之果,也就无所谓思想自由不自由了,即使有自由问题,那也是思想传播的自由问题。
关于思想过程,是否自由,其情况就复杂得多,不可简单地下结论,需要深入思考。
思想是人的思想,人是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和各种条件限制的,思想不可能绝对自由。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说过,没有超物质或离开肉体的精神和心理。显然,人的思想不能超肉体而存在!
思想是人的意识的流动。而意识的流动一般会受到思维定势的束缚,也会受到心理惯性的使动。这种意识流动的束缚与使动,思想也就必然不能自由地流淌。
思想可分为显思和隐思(潜思)。对于显思,它是要依托语言符号的。使用语言就必定受到语言的限制。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言语是大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谈话。哪里会有绝对自由奔放的谈话;哪里会有绝对自由唱响的言语。因此,思想因为语言所困就不能自由展开与放飞。
思想的形成是有一定的生理生成机制的。这种生理生成机制必定有其物质基础,这种基础物质也就必然受到其他物质的限制,如大脑结构等。这里,我们似乎可以借用西方先贤的话语使之更明晰些,并从中也似乎可以感受到哲人的“物质”之光时显时隐地闪射或辐射到“思想”之中。思想是物体的属性(斯宾诺莎),没有感觉就没有思想(拉·美利特),心理现象是脑的物质的细微运动(霍布斯),心理的过程都看作物质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狄德罗)。
思想一般是有所指且有着明确内容的,一旦有具体明确的内容也就必定有其他“思想”、观念、知识、文化习俗等内容的干扰和影响。这种干扰和影响就是一种限制,就是不自由。
思想其实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活动本身也并不绝对自由。一方面,它必定要受到思维力的限制。另一方面,像顿悟、灵感等,都是在大脑长期处于一种潜隐的思索状态中,并在一定的场域或背景下迸发而出的。这些场域或背景就是条件,有条件就不可绝对自由。
思想过程也是一种认识过程,而认识是有其认识结构的。认识结构则由复杂的图式(皮亚杰)系统构成。显然,无论结构还是图式,他们都会“规约”着认识及其认识过程。由此推理,思想过程也必定受到规约。既然思想过程都规约了,那么思想自由又从何谈起。
前述思想自由,即思之自由,想之自由。也就是说,我思什么就思什么,我想什么就可以想什么。但生活中,艺术家想到了数学问题,他却不能思考。想到而又不能自由思考,你能说思想是自由的吗?
现实中,还有这样的状况:人并不这样想,而偏偏想到“这”。这实质上就是一种思想不自由,例如有一次,笔者中午做梦看到一辆客车掉入河中,见到田里有许多农民,并大喊有车掉河里了,快救人呐。当天上午,我只是看书,在我的脑海里,并没有想汽车,更没有想到汽车掉到河里去。不过,中午看了一则新闻报道:国外有一辆电轨车脱轨,造成3死46伤。这是否是中午的新闻引发了此梦。其实,睡觉时间,主观意志就是要休息,不要去想,去思,但人却总是要思要想,甚至是胡乱的思与想,而且还思出了如此之梦。这是否反正思想之不自由。还如自己的亲人好友离世后,为化悲痛为力量,尽量控制自己不去想,不去思,然而却时常想起。这种主观上的不思不想,然而客观上却偏偏要思要想。这种现象也应该是反证了思想的不自由吧。
其实,思想不自由,这是哲学早就下了定论的。因为,任何事物或现象都不是绝对的,只能是相对的。只是因为笔者想到了这些并写了出来。于是,就让它“铅字”化了,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