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实用型俄语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2-04-13王洪玲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实用型俄语高职

王洪玲

(鸡西大学东方语言系,黑龙江鸡西158100)

高职院校实用型俄语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王洪玲

(鸡西大学东方语言系,黑龙江鸡西158100)

构建实用型俄语专业教学模式,不但体现高职教育的要求和特点,而且也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以及应用性。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为俄语专业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高职俄语专业教学要定位于培养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这是完成俄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摆在高职院校俄语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高职院校;实用型;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实用型俄语专业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培养满足社会需求,能够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实用型复合人才。俄语专业教学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俄语实际应用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众多方面的客观要求。如何进行高职俄语专业教学,深化俄语教学改革,构建实用型俄语专业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六大方面进行构建。

一、明确高职培养目标,突出俄语教学实用性

高职教育必须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满足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人才。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本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因此,高职院校俄语专业教学应主要培养多专多能的,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能够在外事、经贸、旅游等行业熟练地运用俄语进行翻译和导游等方面工作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二、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适应社会需求

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和保障。对高职院校来说,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是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俄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科学构建学生的素质、能力、技能结构,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具体应遵循下列原则设置课程。一是顺应社会发展,强化基础教育;二是以就业需求为主,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三是突出职业特点,科学安排职业课程。基于上述三方面因素的考虑,可设计为:知识、能力和技能等三面;三类,即必修、限选和任选;三层,基础、专业和职业;辅之以综合,综合的素质、能力和技能实训。俄语语音类课程应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主导地位,同时与俄语有关的社会知识、文化知识、历史知识、地理概况、文学知识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谈判技巧、旅游知识等经贸类学生必备的知识也占有一定的比例。适当增加选修课和限选课的比例,提高学生专业技能。通过这一课程设置,使学生真正成为实用型复合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全面实施差异教育,使学生学有所用

高职院校生源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实施差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高职俄语专业应以“宽基础、活模块”职教课程理念为指导,把学生分到不同的班级,实行分类分层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侧重点等各方面全面地实施差异教学。根据教学的定位、学科结构、办学特色,制定独具特色的方案。同时,在教学中要关注两头,即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如针对优秀学生,可以举办一些演讲比赛,翻译比赛等竞技类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比赛中展示自我。对于学习困难学生,要针对每位学生的状况,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开办“基础强化班”,帮助困难学生度过学习困难期。通过实施差异教学,使得专业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获,如专业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毕业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能够找到专业对口工作;专业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有一技之长,学有所用。

四、强化实践教学,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最具特色的环节,也是培养高端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改革,是提高高端技能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新型俄语专业教学模式,要突破原有专业教育的模式,全面发展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知识学习过程、社会实践过程和自我提升过程的有机结合。

1.突出职业特点,实施高效的教学方式。在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寻求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要改变以往小语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或并行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合高职俄语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即: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的教学模式。首先,可采用“一题多讲”的方法,即在理论和实践课程上(例如:精读、经贸、口语、导游等课程)同时进行《购物》这一个题目的讲解和语言强化训练。这样,使学生很容易牢固掌握有关这一题目的语言知识。其次,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经贸俄语知识、导游知识和国情知识,直接应用于谈判桌上、导游场景模拟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仿真的语言环境里掌握和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

2.创设实践环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高职俄语专业教学可以合理利用假期开展实践教学,制订相应的“社会实践学期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不同的社会实践内容,并制定一系列的保障体系,为“社会实践学期”保驾护航,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服好务。同时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必要的。尽可能多地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可选择一些优秀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建立一批稳定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作为专业学生的挂牌实习基地。

五、推陈出新,力求教学方法多样化

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而教学形式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必须改变过去一言堂、一根粉笔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进行彻底改革。在教学方法上,应改变以往的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使俄语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训练技能、发展个性的过程。坚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精讲多练、以生为本”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采用话题讨论、情景模拟、角色表演、讲故事、转述、自学指导等多种教学方法,也可将上述几种方式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1.精讲多练。在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有目的地去探索知识,实践和发展各种能力。学生通过自己发现知识、总结规律和运用知识,很快就掌握了所学内容。因此,俄语专业课堂教学应尽量做到精讲多练,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

2.创设教学环境。教师讲解完基本知识后,根据书中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语言的掌握,将所学知识用不同形式展示出来。在模拟的语境下进行学习和记忆,不仅能够使学生积极张口说外语,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主题引导。俄语课程每一课都要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主题,并且和本课的内容紧密结合,主题完成同时也完成了知识点的教学。主题教学能使课堂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学生主导,教师指导。除了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各种机会让他们张口说外语之外,还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能力和水平,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做值日生报告。做值日生报告的同学将自己的知识和感受与同学分享,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而且锻炼了学生的个人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自由讨论也可以作为主要的活动形式,尤其是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进行思考,发表看法,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其间,教师可以在一旁及时帮助并督促学生积极参加讨论。

此外,课上还可以通过角色表演、口头报告、复述、转述、总结、对话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六、口笔结合的考核方式,口试注重差异性

高职俄语专业教学的考核方式应该改革,旨在考查学生的俄语实际应用能力。以往的考试我们都是采取笔试形式,这样只能检验学生的答题能力。通过改革,我们可以采用平时考查口试为主、笔试为辅,期末考核口试笔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加大听力、口语等应用能力测试的比重,形成多层次的考试模式。将平时考查改为口试的形式,这样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口语考试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方案,大一学生主要以考察语音面貌为基础,大二学生以翻译句子和回答问题为主,大三学生要考察他们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因此以概括中心思想,转述课文为主。增加口试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平时的知识积累。同时在考试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比如说个别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表述缺乏条理性,会出现语法错误或是用词失误等。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会更加重视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增加口语练习。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和提高。

H359

A

1001-7836(2012)07-0179-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07.071

2011-11-11

王洪玲(1980-),女,黑龙江木兰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俄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实用型俄语高职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转动式中频电磁脉处理焊接应力方法及实用型装置研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教育下高校大学生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