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体意识大学生参与高校教育评估思路探析

2012-04-13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7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评估

谷 松

基于主体意识大学生参与高校教育评估思路探析

谷 松

(哈尔滨理工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哈尔滨150080)

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应该在教育评价中享有参与权。目前大学生参与教育评估的领域和方式都较为单一,其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因此,基于学生主体意识培养的角度,高校应该转换思路,提供软硬件支持,鼓励学生在时间、空间、规模和方式上多层次、多元化参与教育评估。

主体意识;学生立体参与;高校教育评估

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人的自由自主发展的前提[1],作为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尊重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而高等教育评估是衡量教育质量、改进高校工作、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之一,理应参与到高教评估中来。基于学生的主体意识角度,探讨大学生参与高校教学评估对于这两项工作都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一、主体意识及其与大学生参与教育评估的关系

意识,是一个包括多种概念的集合名词,其含义是指每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考、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的综合觉察与认识。

主体意识是指自我对本体的身心状态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的自主综合的觉察与认识。从主体存在方式的角度讲,主体意识的构成涵盖两方面的意识,即个体主体意识和群体主体意识。个体主体意识中最重要的是对自我的心理、情绪、学习、生活等主动的明确的设定、践行、评价和调节。从群体主体意识的构成来讲,其内涵也相当丰富,包括参与意识、管理意识、道德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自我表露及自我实现意识等[2]。

大学生主体意识是大学生在对象性活动中形成的对自身对象世界的关系以及自身地位的认识和觉悟。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过度和缺失,都会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3]。尊重大学生主体意识就要尊重、引导和培养学生高层次的需要和对自身权利与责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学校事务的参与程度。

教育评估是衡量教育活动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过程。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共同参与者与利益相关者,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当事人之一,对教育活动质量的高低有切身的感受,理所当然地应该在教育评估活动中拥有发言权和参与权。我国在教育评估中习惯以督导为主要组织形式,存在督导“中心”和“话语霸权”等现象,评估活动大多是以政府主导、学校主导,参与者以专家为主体。主体意识的培养强调尊重个体的存在价值和创造性,也就是要尊重个体的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利益与权力,关心学生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指出: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将学生视为高等教育改革主要的参与者[4],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到高校教学评估中来,无论对于教育质量的考核、改善与提高,还是唤醒或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都有积极的意义。

二、大学生参与高校教学活动评估的现状探析

1.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活动评估的常见形式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也都非常重视学生在教育评估中的作用,并且采取了很多形式参与到学校的教育评估中来,但总的看来,我国大学生参与教育评估的领域和规模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参与的评估环节相对单一,综合考察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活动评估的形式:

(1)学生评教。学生全员或部分评教现在已经成为很多高校评价教师课堂质量的较普遍的形式,是学生参与人数多的,也是学生参与教育评估最重要的形式之一。虽然各高校的具体做法有差异,但实质是相同的。有的是让学生填写学校或学院设计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或问卷调查表,有的通过学校的网络评教学系统进行评价。学校会对评估数据与其他类型的评估数据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主要向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公布,向学生反馈的很少,很多高校把这一结果作为考核教师合格与否的标准或者与对教师的激励挂钩,很少就评估中出现问题的后续工作与学生沟通交流。除了全员评教外,有的高校还会按照一定的抽样标准选取一部分学生参加座谈会,重点访谈学生反映比较集中、比较热烈的与教学有关的问题,目的有一定的倾向性,学生参与规模较小,评估时间较灵活。

(2)教师挂牌学生选课制。这是一种间接的评估教师授课质量的形式。从2003年开始,就有高校采用这种全新的选课制度,即教师挂牌,学生选课。类似于到医院看病病人有权选择医生一样。对于担任同一门课程授课任务的不同教师,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学生评估教师授课质量的方式,区别之处在于学生的评估结论是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形成的。

(3)动态的学生教学评议小组。为了弥补学生评教的局限性,有的高校推出了学生教学评议小组,学生评教一般在学期末或课程就要结束的时候进行,基本上属于事后控制,对于当前的教育活动的改进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只能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而动态的学生教学评议小组可以在教学活动进行的任何时间进行评议,对于教师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反馈,及时修正,是一种非常灵活的事中控制。

(4)学生自发的评估活动。主要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有一定影响力的与高校教育评估相关的评价活动。例如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学生会的带领下每年都会自发评出自己心目中的“十佳”教师,这项活动已有好几年的历史。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风格、学术水平和自己平时与老师的生活接触等方面,来投票选出自己最敬佩的好老师。有北大教师认为“这个奖是一名北大教师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5]

(5)学生评估座谈会。在学校进行评估活动时,为了获得各方面的信息资料专门召开主要由学生参加的座谈会,一般是选取一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主要是了解学生对各方面工作的看法和意见,作为学校评估教育活动中搜集信息的一个环节所在,也是学生能够对学校包括教学在内的教育活动发表意见的重要方式,但这种方式的普及性和举办的频率都不是很高。

除了针对评估工作专门召开的学生座谈会以外,还有一些带有评估色彩的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其他活动。这类活动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评估的活动,是学校为了了解某方面工作的具体情况或针对某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而征询学生意见的活动,因为带有评估的色彩,而且有改良发展的空间,所以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学生参与学校教育评估的间接形式。

除此之外,在高校当中还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学生参与教育评估的表现形式,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

2.目前大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活动评估的主要不足

依据目前大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活动评估的表现形式及现状,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教育活动的特点是很明显的,与国外相比,有比较显见的不足之处。

(1)学生参与评估的教育活动领域比较少,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占了绝大多数,其他与学生需求密切相关的领域,如课程设置、专业体系、后勤服务、图书馆建设等,学生参与的规模和人数远远不能与参加教学评估的人数相比。

(2)学生参与的评估类型从时间和作用上界定,主要是诊断性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评价对象的基础情况,为解决问题搜集必要的资料,而较少参与评估中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环节。换言之,学生参与评估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与评估对象相关的基本信息,在评估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培养。

(3)毕业生在评估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毕业生进入社会,接受用人单位的检验,对所受教育的感受比在校生更为深刻,与社会需求也更密切,毕业生反馈的意见对于人才培养、教师教学、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借鉴意义。因此毕业生在教育评估中的作用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但在实践中,这部分学生群体的参与度很低,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学生参与评估没有受到来自高校管理者和教育界人士的足够重视。学生参与评估从信息反馈上看常常是单向流动的,学生参照学校的要求提供信息,学校对学生的信息反馈常常是迟钝的甚至是没有反馈,仅仅把学生作为一个信息的来源而不是对等的行为主体。学生没有享有足够的参与权,这可能也是导致学生评教时敷衍、不重视或其他负面心理的原因之一。

三、基于大学生主体意识参与高校教育评估思路的建议

高校教育评估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我国大学的自治色彩也远远没有西方浓厚,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之一分享权利的意识也相对薄弱,无论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本人都是一个相对新的领域,因此,仅仅探讨学生参与教育评估的方式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关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高校管理者相关思想意识的根本转变。从本质上讲,高校应该从根本上树立学生服务的思想,应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尤其是他们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权利意识。国家提倡培养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大学生,学生作为有独立思想和意识的个体,应该在学校教育评估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作用。这些意识的树立与培养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以外,管理者和教育者首先在思想上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且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高校的教育评估工作结合起来,有勇气、有魄力接受学生对教育工作的评价与考核。很多高校在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时,疲于寻找社会资源让学生参与实践,但实际上学校本身就是一个社会,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只要领导者敢于创新,敢于改革,敢于发掘,也可以依托学校资源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2.高校应为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评估提供软硬件支持。软件是指学校应该研究学生参与评估的可行性,制定相应的政策,认可学生在学校评估中的权力,保证学生有能力参与的评估领域向学生开放。硬件是指学校有义务为学生开设培训课程,提供相关方面的培训,提高学生的评估知识和技能。

3.作为大学生自身,要充分意识并尊重自己的权力与责任,正确行使自己在参与学校教育评估中的权力,关注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同时认真学习与评估有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评估能力,在学校的评估活动中真正发挥作用,也为自身能力的提高创造机会。

4.国家政策法规保障学生的参与权。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总则中虽然明确指明“以组织党政有关部门和教育界、知识界以及用人部门进行的社会评估为重点”[6],但是与西方立法不同的是没有特别提到学生的参与权,学生参与评估没有受到制度和法律层面的保障,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意识和权力没有得到充分的维护,因此,我们国家有必要探讨是否需要在国家政策法规中明确学生在教育评估中的参与权。

大学生参与学校教育活动评估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在教学、科研、后勤服务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这也是加强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沟通,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更是学校适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一项新举措,无论对国家、对学校、对学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潘玲霞.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之我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2]王维兵,尹芳.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开放教育研究,2000,(1).

[3]宋国英.论德性语境中的大学生主体意识[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4]谢萍.学生参与:后现代视阈下的高职教育质量管理[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8).

[5]刘继安,金志明.各高校学生参与评估以提高教学质量[EB/OL].中华硕博网,2008-05-03.

[6]吴静,斯荣喜.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

Exploration of Students'Subject Awareness of Participating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Evaluation

GU So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80,China)

As the subjec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activities,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have the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the education evaluation.Currently,university students'scope and channels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education evaluation are single;their role is not fully played and their subject position is not fully emphasized.Therefore,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ir subject awareness,universities should transform the concept,provide software and hardware support,and encourage them to take part in evaluation in a multidimensional and more diversified manner in terms of time,space,scale and method.

subject awareness;students'multidimensional participation;university education evaluation

G640

A

1001-7836(2012)07-0001-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07.001

2012-05-16

谷松(198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评估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评估依据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