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禽流感综合诊治

2012-04-13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8期
关键词:产蛋量鸡冠致病性

管 兴

(四川省江油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江油 621700)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导致呼吸系统症状及严重败血症的多症状传染病,其主要发生于禽类。禽流感病毒通过被污染的饮水、飞沫、饲料及蛋筐、蛋盘、运输工具等进行传播,空气传播是传染的重要途径。

禽流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每一次的暴发都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已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禽流感已成为危害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公共卫生问题。

1 发病情况与流行特点

禽流感病毒可感染多种禽类,包括家禽、野禽、水禽、迁徙鸟类等,此外还可感染猪、马、人等,其中火鸡最易感,鸡次之,鸭、鹅多呈隐性感染。不同日龄、品种和性别的鸡均可感染发病,以产蛋鸡多发。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暴发于冬春季,尤其是秋冬、冬春交替时期,一般情况下夏季发病较少,且发病鸡的症状也较轻。不同禽流感病毒毒株

的致病力不同,根据致病力,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短、传播快,其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但传播范围往往不大。低致病性禽流感潜伏期长、传播慢,其病程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一旦发病,若不采取有效措施,疫情会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而且病毒还有成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可能。无致病性禽流感一般无明显致病力。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2.1 急性型 鸡发病后即出现死亡。病鸡高度沉郁,采食量迅速下降或废绝,拉黄绿色稀粪,呼吸困难;鸡冠、眼睑、肉垂水肿,鸡冠和肉垂边缘出现紫黑色坏死斑,腿部有紫黑色出血斑。蛋鸡产蛋量迅速下降,产蛋率由90%以上迅速下降到20%以下,甚至停产,产蛋量下降的同时,软壳蛋、薄壳蛋、畸形蛋迅速增多。有些鸡感染本病后常无明显症状即死亡。

2.2 温和型 发病鸡采食量明显减少,饮水增多,饮水时不断从口角流出黏液;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垂头缩颈;鼻腔分泌物增多,流鼻液,鼻窦肿胀;眼结膜充血,流泪;头部水肿,鸡冠和肉垂瘀血,呈紫黑色,一侧或两侧肉垂增厚、变硬,触之有热感;腿上无毛处有紫色出血斑。鸡发病当天或第2 d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有的打呼噜、咳嗽、有呼吸音,有的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发出尖叫声,有的呼吸道症状轻微,仅在鸡安静时能听到异常的呼吸音。病鸡腹泻,拉水样稀粪,粪中常带有未消化的饲料,有的拉灰绿色或黄绿色稀粪。有的蛋鸡出现呼吸道症状当天或第2 d产蛋量即下降,有的鸡产蛋量下降后出现消化道症状和呼吸道症状。同一地区,先发病鸡产蛋量下降幅度大,后发病鸡产蛋量下降幅度小。产蛋量下降的同时,软壳蛋、褪色蛋、白壳蛋、沙壳蛋、畸形蛋明显增多。一般经7~10 d产蛋量下降到最低点,在最低点停留7~70 d后产蛋量开始缓慢回升。产蛋量回升速度与感染毒株的毒力、饲养管理条件及是否用药有关,一般情况下,产蛋量恢复需 10~60 d。

2.3 慢性和隐形型 慢性禽流感的病情多呈逐步蔓延,先发病的鸡已经恢复后,未发病的鸡才开始发病。病鸡仅表现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其采食量少量下降,消化道症状不明显,产蛋量下降5%~10%,所产软壳蛋和畸形蛋较少,但褪色蛋和沙壳蛋相对较多。此症状与慢性呼吸道疾病相似。隐性禽流感患鸡不表现出明显症状,仅可从其血清中检出禽流感抗体。

商品肉鸡多于30日龄左右发病,多呈混合感染,其呼吸明显困难,排黄白、绿色粪便或水样粪便,不食或少食,精神极度沉郁,羽毛松乱,消瘦,生长停滞,病情控制或好转后生长受阻,有零星死亡。

2.4 病理变化

2.4.1 外观病变 急性死亡鸡体况良好,无明显外观变化。亚急性型病例脱水,皮肤干燥,口腔有黏液,倒提时有酸臭的液体从口内流出,挤压鼻腔,有黏液流出,鸡冠发紫,肛门突出,有的鸡冠或肉垂水肿,有的肿头。病鸡喉头、气管黏膜充血、出血,内有血性分泌物。

2.4.2 呼吸道病变 发病初期患鸡气管充血、出血,并有大量黏性分泌物;气囊膜增厚,内有纤维素性分泌物或干酪样渗出物。

2.4.3 消化道病变 口腔内有黏液,嗉囊内有大量酸臭的液体,腺胃肿胀,伴有乳头出血,同时黏膜潮红或出血,个别鸡腺胃和肌胃、腺胃和食道交界处有带状出血,肌胃角质层易剥离,角质层下有出血斑,十二指肠及小肠黏膜片状或条状出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泄殖腔严重出血。

2.4.4 生殖道病变 发病前期鸡卵泡充血、出血,呈紫黑色,有的卵泡变形、破裂,卵黄液流入腹腔,造成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水肿,有白色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物,发病中期卵泡和输卵管萎缩。公鸡睾丸肿大。

2.4.5 其他病变 有的病鸡全身(尤其是头部)皮下胶冻样浸润,内脏浆膜、黏膜出血,腹部脂肪和心冠脂肪有点状出血。脾脏和肝脏肿大、出血,肝血肿。有的胰脏有坏死灶,肾脏肿大,呈紫黑色。

3 诊治

3.1 诊断

3.1.1 临床诊断 鸡急性发病死亡;脚鳞出血;鸡冠出血或发绀,头部水肿;肌肉和其他组织器官严重广泛性出血。

3.1.2 血清学诊断 H5的血凝抑制(HI)效价达到 24~26;禽流感琼脂免疫扩散(AGP)试验阳性(水禽除外)。

3.1.3 病原学诊断 H5亚型病毒分离阳性;H5特异性分子生物学诊断阳性;任何亚型病毒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大于1.2。

3.2 防治

3.2.1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前提,良好的饲养管理能使家禽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并具备良好的抗病能力。预防禽流感必须将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作为整体加以考虑,通过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如隔离、消毒、人员控制等,防止禽群受到疾病的危害。

3.2.1.1 严格隔离措施,饲养场周围禁养鸭、鹅,饲养场内不养狗、猫等宠物。

3.2.1.2 饲养场应远离水禽、野生鸟类栖息的水道、河流、湖泊,同时应远离交通要道。

3.2.1.3 饲养场应谢绝外来人员的参观,采取全封闭饲养,窗上设置隔鸟网,严防野鸟从门窗进入,并防止水源和饲料被野禽粪便污染。

3.2.1.4 加强物料、人员管理。禽舍应用易清洗和消毒的材料建造;限制饲养人员出入场次数,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应严格淋浴、更衣,工作服应每天消毒、清洗。

3.2.1.5 加强进出人员和车辆的消毒。禽舍和周围环境定期用福尔马林、β-丙内脂等有机溶剂消毒剂或季胺盐类消毒剂消毒。

3.2.1.6 定期灭虫。一些昆虫,如蚊蝇等可携带病毒,因此,必须定期消灭有害昆虫。

3.2.1.7 平时注意观察鸡群,发现有临床症状时,可进行病毒分离和初步鉴定,也可直接从病料中对病毒进行扩增,并结合序列分析作出鉴定。无条件的应采集一定数量的病料送检。疑似死亡的必须焚烧或深埋,以防野鸟啄食或野生动物吞食而传播病毒。

3.2.1.8 不从疫区或可疑地区引种。

3.2.1.9 禽流感易发期应适当减少禽群饲养数量,这样不但可减少发病,且当流感发生时,有利于采取措施。

3.2.2 免疫接种。农业部已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一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目前规定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受威胁区应对敏感禽类实施紧急强制免疫。

猜你喜欢

产蛋量鸡冠致病性
鸡不“歇伏”提升产蛋量
鸡冠的由来
建平博物馆藏辽代鸡冠壶
双子塔下鸡冠红
较量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浅议影响蛋鸡产蛋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日粮补充甘油和卵磷脂对褐壳蛋鸡产蛋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影响蛋鸡产蛋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