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2012-07-17孟海霞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8期
关键词:跖骨均匀度产蛋

孟海霞

(山东省昌乐县畜牧兽医局,山东 昌乐 262400)

1 育成鸡的生长发育特点

育成前期是骨骼、肌肉、内脏生长的关键时期,随着采食量的不断增加,鸡体本身对钙质沉淀、积累能力有所提高,而前期的体重决定成年后鸡的骨骼和体形的大小,大约在11~12周龄就完成了骨骼生长的95%;到了育成后期,是腹腔脂肪增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期间腹脂增长了9.5倍,如果体内脂肪沉积过多,将直接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

蛋鸡的生殖系统从12周龄开始缓慢发育,18周龄时则迅速发育。

2 育成鸡的饲养管理重点

蛋鸡育成期的培育目标是培育出具备高产能力和有维持长久高产体力的青年母鸡群。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求培育出的青年母鸡具备以下特征:体重的增长符合标准,具有强健的体质,能适时开产,并具备维持持续高产的体力;骨骼发育良好,骨骼发育应该和体重增长相一致;体重均匀,要求75%以上的鸡体重在平均体重的0.9~1.1倍的范围之内;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产前确实做好各种免疫,保证鸡群能安全渡过产蛋期。

2.1 关注鸡群体成熟 体重是鸡群发挥良好生产性能的基础,是鸡群体成熟的重要依据,能够客观的反应鸡群的发育状况。如果鸡群体重达标整齐,骨骼发育良好,并且能够与性成熟同步,则鸡群开产整齐,产蛋高峰高,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长。

2.1.1 体重管理。育成期每周按照鸡群5%~10%比例抽测体重(群体小时可普测体重),随时关注鸡群体重增长情况,判断是否达到体成熟。体成熟判定以品种的标准体重为依据,在实际生产中17~18周龄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0%范围内,即可认为鸡群达到体成熟。

2.1.2 均匀度管理。均匀度指平均体重±10%以内的鸡只数占总称重鸡只数的百分比,是体现体重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高产鸡群的均匀度一般应在85%以上。

2.2 控制鸡群性成熟 性成熟是指鸡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器官和副性征的发育已经基本完成,具备了生殖能力。可以根据体重情况对光照及饲料进行控制,确保体成熟与性成熟的同步。

2.3 育成鸡的限制饲养 育成后期应采取限制饲养,特别是对中型蛋鸡,目的是防止育成鸡在12周龄之后体内沉积过多脂肪,影响产蛋能力的发挥。一般情况下,饲喂量维持在鸡熄灯前能吃尽就可以了。当然,重要的还是根据每周称测的体重情况来调整饲喂量和饲料的营养水平。

起初听到这个消息时,真的难以置信。网上讨论也炸开了锅,事后Wine-Searcher葡萄酒总监David Allen MW在主持本刊金樽奖颁奖典礼时,也针对这一话题作出了回应:“现在没有迹象表明有任何亚洲地区的MS与泄题丑闻有关联。我相信今年金樽奖的MS评委都是非常有能力、诚信的品酒师。在这个困难的时刻,我也想向广大MS们表达同情;也希望美国的CMS尽快公布‘泄题’的相关细节,还大家一个‘无可挑剔’的MS证书。”

2.4 加强疫病防治

2.4.1 免疫管理。蛋鸡育成期的免疫接种较多,要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制定免疫程序,选择质量过关的疫苗和适宜的接种方法。免疫时要减少鸡群的应激,免疫后注意观察鸡群情况并在免疫后7~14 d检测抗体滴度,确保达标,一般新城疫抗体血凝平板凝集试验不低于7,禽流感H5株、H4株不低于6,H9株不低于7,各种抗体的离散度均在4以内。

2.4.2 日常消毒。日常消毒时要内外环境兼顾,舍内消毒每天一次,舍外消毒每天两次,消毒前注意环境的清扫以保证消毒效果。消毒药严格按照配比浓度配置并定期更换消毒药。

2.4.3 鸡群巡视及治疗。每天要认真观察鸡群,发现病弱鸡及时隔离,并尽快查找原因,决定是否进行全群治疗,避免疾病在鸡群中蔓延。选药时,要用敏感性强、高效、低毒、经济的药物。

2.5 加强环境控制

2.5.1 温度控制。鸡舍适宜温度在18~22℃之间,冬季不能低于13℃,夏季最好不要高于35℃。冬春季节,机械通风鸡舍为了保证舍内温度及空气质量,可以采取瞬间通风的方式,在舍内空气质量好转后,及时关闭风机。

2.5.2 湿度控制。育成鸡对环境湿度不太敏感,湿度在40%~70%范围之内都能适应,但地面平养时应尽量保持地面干燥。育成鸡舍在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应该加大通风换气量尽可能地减少舍内的氨气含量和尘埃,即使在冬季,也应设法保持舍内的空气新鲜。

2.5.3 通风控制。通风能有效排除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同时减少舍内的绒毛及粉尘,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通风时,使气流能均匀通过全舍,减少气流死角或贼风出现;另外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节进风口的方位和大小,使进入舍内的气流自上而下,不可直接吹到鸡体,避免诱发条件性疾病。

2.6 防止推迟开产 实际生产中,5~7月份培育的雏鸡容易出现开产推迟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雏鸡在夏季期间采食量不足,体重落后标准。在培育过程中,育雏期间夜间适当开灯补饲,使鸡的体重接近于标准;在体重没有达到标准之前持续用营养水平较高的育雏料;适当地提高育成后期饲料的营养水平,使育成鸡16周后的体重略高于标准;在18周龄之前开始增加光照时间。

3 蛋鸡育成期饲养误区与纠正

3.1 不重视后备母鸡特定的生长规律 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应抓住重点,使后备母鸡的开产体重、骨骼发育、性成熟时间这三个决定日后母鸡产蛋成绩的重要技术指标同步。

在育成后期,饲料中的能量不应过高,冬季鸡群食欲好时,要注意适当控制喂料量。从16周龄之后,就应注意供给营养平衡的蛋白质,让小母鸡的卵巢能顺利发育,适时开产。对发育后期在夏季的鸡群特别需要注意,因为夏季耗料少,体重增长和卵巢发育受影响,而使小母鸡开产推迟。

3.2 不重视育成期母鸡体重变化 育成鸡17~18周龄的体重低于标准体重,无产蛋高峰、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蛋重小。

育成期由于受转群和免疫等影响,鸡群采食量减少,增重停止或减慢。可适当提高日粮营养浓度,也可使用少量清水喷于料槽中或每天增加饲喂和匀料次数,刺激鸡群采食,增加采食量,确保体重的增长。

3.3 不重视育成期母鸡骨骼发育指标比体重指标更关键 育成期的母鸡体重是充分发挥遗传潜力、提高生产性能的先决条件,同时,为高产储备能量;育成期的体重还可直接影响母鸡的开产日龄、产蛋量、蛋重及产蛋高峰维持期;而母鸡的骨骼发育情况的优劣对蛋鸡产蛋期的产蛋成绩也呈正相关。育成期的母鸡的跖骨长度的大小与母鸡开产后的产蛋成绩呈正相关。因此,育成期的母鸡跖骨长度的大小对于日后母鸡产蛋成绩的影响程度大于育成期的母鸡体重对于日后母鸡的产蛋成绩的影响程度。

在育成期一定要高度重视母鸡的骨骼发育情况。对不达标的鸡群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体重均匀度不达标的鸡群,先将整个鸡群分为大、中、小三个饲养小区,如A、B、C三个饲养小区,体重大的饲养小区即A饲养小区,饲喂“低能量中蛋白”日粮,体重小的饲养小区即C饲养小区,饲喂“高能量中蛋白”的日粮,体重中等的饲养小区即B饲养小区,饲喂“正常”日粮;仔细观察鸡群,随时将A饲养小区的个体小的母鸡转至B饲养小区;将C饲养小区个体大的母鸡转至B饲养小区;将B饲养小区个体大的母鸡转至A饲养小区;将B饲养小区个体小的母鸡转至C饲养小区。经过一定时间适时调整,育成期鸡群的体重均匀度就会明显提高。

跖骨长度均匀度的调整必须在14周龄之前,重点调整跖骨长度小的母鸡。可降低饲养密度,增加日粮中 EAA、EFA、钙、磷、维生素D的浓度。如有条件,增加户外运动,满足料位和水位,加强通风,保证鸡舍内的空气质量。

3.4 不重视后备母鸡的均匀度后备母鸡的均匀度是指体重和跖骨长度两个方面,对于日后母鸡的产蛋高峰的大小、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蛋重、饲料利用率均有重要影响。育成期母鸡无论是体重均匀度或跖骨长度均匀度,每提高1%,均可使每只母鸡在一个产蛋周期内平均增加4枚鸡蛋。

后备母鸡的体重均匀度的具体要求是:10周龄时≥70%,15周龄时≥75%,鸡群的体重平均数与标准体重的差异≤5%;后备母鸡的跖骨长度均匀度具体要求是:7周龄时≥75%,10周龄时≥80%,13周龄时≥90%,14周龄时≥95%。

猜你喜欢

跖骨均匀度产蛋
均匀度控制不佳可致肉种鸡晚产
产蛋目标
动物产蛋王
洛伦兹力磁轴承磁密均匀度设计与分析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足底外侧动脉第5跖骨穿支皮瓣解剖与临床应用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愈创维林那敏片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
复方丹参片中冰片的含量均匀度研究
跖骨缓慢延长植骨治疗严重跖骨短小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