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的措施

2012-07-17谷山林王可甜张凤鸣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8期
关键词:消毒剂哺乳猪舍

谷山林,王可甜,张凤鸣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市养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荣昌 402460)

1 场址的规划

1.1 选址 建在水源充足,远离居民区、工厂或其他猪场,且交通运输方便,这对防疫硬件上起到了重要保障;在种猪场建设和发展中,为防止不同品种之间的交互感染,在猪舍的设计上要注重前瞻性。

1.2 分娩舍改大单元为小单元 全进全出是猪场饲养管理、疾病控制的核心,分娩猪舍采用小单元设计,小单元的小环境控制相对容易一些,即使发生疾病,传播的范围较小,并且能很好地做到全进全出;小单元猪舍在进猪之前,对小单元猪舍能够很好地进行彻底清洗和有效的消毒;在同一个小单元出栏或转群时,将同一小单元内的所有猪容易清空;同一单元饲喂同一种饲料,同一时间进行免疫,便于管理,节约人力物力。每个小单元可按8~12头母猪生产的规模设计。

2 环境的控制

2.1 温度 哺乳仔猪适宜温度1~3 日龄 30~32℃;4~7 日龄28~30℃;15~30 日龄 22~25℃。为了要保证哺乳仔猪的适宜温度,既要看保温箱内温度,又要检查仔猪状态。当我们检查保温箱仔猪时,如果发现仔猪挤在一起,畏寒、颤抖、相互重叠,说明产房或仔猪栏温度过低;如果仔猪不愿进箱,或在箱内躲避热源,或在保温箱口封闭时仔猪头部向着有冷空气进入的箱口或边缘,则是过热的现象,如果仔猪身上有汗水的迹象,仔猪就难以承受了。发现不适,立即调整。

2.2 湿度 湿度以控制在60~80%为好。低于60%,空气干燥,尘埃污染加重,呼吸系统的疾病发生机率增加;高于80%,栏圈地面不易干燥,体热散发增加,皮肤病与寄生虫病发病机率增加。

2.3 卫生 在冬季,忌用水冲栏,栏床上有粪立即清扫,时刻保持无粪便存在。扫除后,宜用拧干消毒液拖布擦干净;勤打扫舍内粪便,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降低舍内湿度,降低因粪便存积而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浓度。要定时开窗换气,排出有毒有害气体。通风换气时间不宜过长,以排出有害气体为度,及时关闭气窗。在夏天要注意防暑降温。

2.4 通风 过量的通风会使保育舍内的温度急骤下降,这对仔猪也不适合。生产中,保温和换气应采用较为灵活的调节方式,两者兼顾。高温则多换气,低温则先保温再换气。

2.5 光照 在秋冬季节,白天在保证室内温度的前提下,根据地区气候特点,白天可打开窗户,给仔猪或猪舍内增加光照,从而提高温度,增强仔猪的抵抗力,提高成活率。

3 消毒

3.1 空舍的消毒 可用刺激性强的消毒剂进行。由于猪只全出后,分娩舍内的空气尘埃、用具、粪便中均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不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和清洗,将会对下一批哺乳猪产生影响。将猪舍内的过道、圈舍、屋顶清扫、清洗干净后,用3%~5%火碱即氢氧化钠高压清洗机进行彻底喷洒,空关15 d,并在进猪前再消毒2次。墙与地面使用20%石灰乳或漂白粉。

3.2 空圈消毒 空圈先清洗冲刷,干燥后再用2%~4%的火碱(氢氧化钠)消毒,空圈5~7d后再进待产猪。

3.3 饮水消毒 现主要采用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杀菌能力强,作用速度快,稳定性好,易溶于水,对人和动物安全且价廉易得,能保证猪场的用水达到饮用水标准。含氯消毒剂分为两大类:一是无机氯消毒剂,如漂白粉类;二是有机氯消毒剂,如二氯异氰尿酸钠。

4 应用激素制剂,诱发母猪白天产仔

如果母猪能在白天产仔,既便于监控管理,降低饲养人员在夜间守护的疲劳程度,又易于提高舍内温度,对提高仔猪成活率有着明显的作用。试验证明,在早晨8∶00左右肌注氯前列烯醇0.05~0.1 mg,可于第二天中午12时左右分娩。

5 加强从业素质 稳定工人队伍

加强工人的从业素质教育,稳定工人队伍是猪场管理者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选择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工人,定期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这样生产才能有保障。

6 哺乳仔猪的护理

6.1 人工助产 仔猪出生后用毛巾擦净全身粘液,用手掏净口鼻中污物,将脐带内血液向腹部挤压,在离腹部1~2寸处掐断脐带,创口用碘酒消毒。在吃初奶前向口中喷入益生素糊浆,人工帮助建立肠道有益微生物菌群,减少肠道病的发生。

6.2 断齿 将断牙钳浸泡在消毒液中,随用随消毒;断齿时,断牙钳要拿正,不能太靠根部,若太靠近根部,会造成牙龈损伤,给病原菌繁殖提供机会,引起仔猪感染,影响仔猪吃料,出现弱仔,断去1/2即可,断牙一定要齐,避免哺乳猪在吃奶时咬伤母猪乳头,断牙后可以用手指探测断牙是否齐整。

6.3 喂足初奶 尽早吃到足量初乳,人工固定乳头,使弱小仔猪也能吃上奶。人工喂初奶时,要有耐心,勤观察。发现母猪产后不让仔猪吃奶、腹卧、说明母猪乳房疼痛有炎症,要及时治疗。如果是初产母猪不喂奶、害怕、且有咬仔猪行为,说明母猪不是有病而是无哺乳经验,可用食用白酒饲喂,使其安定,再把初生仔猪放在母猪身边使其吃上第一次初乳,只要第一次喂奶成功,初产母猪就不会再害怕、也不再有咬仔猪的行为。

6.4 补铁 通过注射铁剂,能有效预防新生仔猪缺铁性贫血,提高成活率,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等。补铁时动作迅速,减少应激,不打飞针,注射部位、剂量和数量准确。

6.5 早期诱食与补饲 3~5日龄时,用香、甜、脆、易消化的饲料对哺乳仔猪积极诱食,既可促进胃肠发育,多采食饲料,提高仔猪增重,同时还能有效防止贫血、下痢等疾病的发生。开食后,对仔猪进行补饲,日喂5~6次,夜间补料一次。哺乳仔猪3周龄起从乳中摄取的营养已显不足,若不及时补饲,则会使仔猪生长受阻,断奶体重降低。

7 哺乳母猪营养调控

选择营养丰富、保存良好、无毒的饲料,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泌乳量。有条件的猪场可加喂一些优质青绿饲料。选择蛋白质原料时,不使用杂粕,而选用优质豆粕、膨化大豆、进口鱼粉等蛋白质原料。

8 疫病防治

8.1 防疫 重点控制好常见传染病如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等。接种前检查猪的健康状况,接种器械是否严格消毒,接种疫苗的质量是否合格,疫苗的有效期、贮藏状态、包装等是否符合标准。不能漏种少种。接种完后注意观察猪群的反应情况并作好记录(包括接种时间、剂量、疫苗的种类、生产单位及猪群的反应情况等)。

8.2 乳房炎的治疗 乳房炎是哺乳母猪最常见的疾病,治疗不及时或不当,会引起仔猪下痢、饿死等,采用抗生素治疗,当乳房出现包块时,特别是初产猪不喂奶和咬仔时,用抗生素治疗结合用脚对乳房进行按摩,效果显著。

8.3 黄白痢的治疗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大肠杆菌易变异和产生耐药性,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但不稳定,因此在消除本病的不良诱因的同时,不断分离本场的致病大肠杆菌菌株,加上含 K88、K99、987P 抗原的标准菌株研制“自家疫苗”免疫母猪,仔猪通过吃母乳能够获得较好的抗黄白痢免疫保护力。

猜你喜欢

消毒剂哺乳猪舍
会哺乳的树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哺乳仔猪大肠杆菌病的SM2疗法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
一起哺乳仔猪猪瘟腹泻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