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繁殖母猪群的管理

2012-07-17智艳丽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8期
关键词:发情期空怀公猪

在规模化养猪场,为了加强空怀和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促进母猪发情与配种;防止死胎和流产,增加产仔和初生重,减少仔猪病死;提高断奶窝重和养猪效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1 配种期的管理

第一步关键措施是要确保受孕和有大量的卵子受精。要保证上述两项效果的关键是准确的配种和输精时间。

1.1 配种管理 如果公猪潜力允许母猪应在呆立反射期内每日配两次且两次之间隔12 h为理想,但在猪场实际执行发情期母猪只配两次的管理制度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2 母猪的发情鉴定 母猪在发情时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特征:生理变化如阴户红肿(特别是后备母猪)和阴户粘膜潮红;行为变化如食欲减退兴奋好动爬跨同圈的母猪愿意接近公猪等。然而有些母猪具有一切上述特征也不发情而另一些母猪已经发情却无上述特征。比较可靠的发情鉴定方法是看母猪在性成熟公猪面前是否表现出呆立反射,而呆立反射指发情母猪在后躯受到压力时表现出的一种特有的静立肢体反应,短耳品种的母猪在呆立反射时还会表现出两耳竖起指向耳后颈侧的特征。有效的发情鉴定措施是,首先配种圈的设计,因为母猪对成年公猪性活动的视觉听觉特别是嗅觉的感受是引起发情期呆立反射的重要诱因,合适的公猪圈的设计位置应与母猪圈相邻以保证公猪与母猪间的接触方便。常规发情鉴定制度是猪场的配种员每天对母猪进行两次发情鉴定,早晚各一次,为了抓准母猪排卵时机争取最好的授精效果,母猪应在发情期内多次配种。

2 妊娠期的管理

妊娠期工作重点是检测出返情空怀母猪和不返情空怀母猪。早期妊娠诊断有助于安排母猪的重配或淘汰,从而减少了母猪的非生产性饲养期。

若配种周期两次以上仍未妊娠,则需要注射绒毛促性腺激素或孕马血清80~1 000单位,促进发情、配种。配后21d母猪与公猪接触时的表现也有助于判别母猪是否返情,可以作为母猪是否需要重配或淘汰的参考依据。

3 分娩和哺乳期的管理

分娩前后和产后数日是决定仔猪存活率的最关键时期,也是加强管理措施尽量减少仔猪损失的最关键时期。通常泌乳期仔猪平均死亡率为10%~12%,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

3.1 提高仔猪初生重和减少弱仔猪数,关键在于采取科学饲喂方法,加强怀孕期母猪养殖管理。

3.2 控制母猪疫病,搞好母猪的免疫,有效防止仔猪疾病的发生。

3.3 仔猪从出生开始就要预防接种,有条件可以进行超免,及时进行免疫注射,出生2~3d饮用电解多维水,3 d后注射补铁剂。

3.4 加强环境控制,给仔猪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应激。

猜你喜欢

发情期空怀公猪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空怀母猪饲料配制注意事项
发情相关基因在小尾寒羊性腺轴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配怀管理要点(三)
羊的繁殖规律与育种技术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新疆哈萨克绵羊在乏情期和发情期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
饲养水平对肉用绵羊空怀期和泌乳期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