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癌症相关顽固性呃逆32例
2012-04-13石变武峰颜兵秦志丰修丽娟王晓炜袁秀霞魏品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中医科上海200003
石变,武峰,颜兵,秦志丰,修丽娟,王晓炜,袁秀霞,魏品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中医科,上海 200003)
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持续24 h以上仍不能停止,它严重影响患者饮食、睡眠等。癌症患者术后易发生顽固性呃逆,常用治疗方法难以起效,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且影响进一步治疗。笔者运用针刺强刺激治疗顽固性呃逆32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为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普外科和中医科病房收治的肿瘤伴顽固性呃逆患者,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0~80岁;胃癌术后19例,食管癌术后3例,肺癌5例,肠癌3例,肝癌2例。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主穴选取单侧攒竹透鱼腰,内关、膻中、中脘、足三里,肝郁气滞配太冲;脾虚湿盛配阴陵泉、三阴交。
2.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选用0.30 mm×40 mm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先刺单侧攒竹透鱼腰穴,行强刺激,后刺中脘、内关、膻中、足三里,再加以配穴,所有选穴均用强刺激,不分补泻,提插捻转约每5~10 min强刺激1次,留针30~50 min。每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 呃逆完全消失。
显效 呃逆发作次数减少2/3以上。
好转 呃逆发作次数减少1/3以上。
无效 治疗前后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32例患者中,治愈28例,显效2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
3.3 病例介绍
患者,男,64岁。患者因反复空腹腹痛半月余入我院普外科,入院后胃镜及病理诊断为胃癌,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10 d出现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行胃肠减压后好转;术后12 d出现呃逆,呃逆频发,约每分钟2次,白天夜晚均发,不能自制,给予氯丙嗪、地西泮等药物治疗无效。13日我科会诊,观患者舌质稍红,苔黄腻,脉滑数,平素性情急躁,易生气,辨证为肝胃不和证,给予针刺治疗。取中脘、足三里、攒竹透鱼腰、内关、太冲,所有穴位实行强刺激,快速提插捻转行针,10 min行针一次,每个穴位持续行针约15 s。患者针刺第一天强刺激攒竹透鱼腰时呃逆即停止。次日凌晨偶有呃逆,频率较前降低。连续强刺激针刺3 d,之后呃逆症状消失。随访1星期未复发。
4 讨论
癌症患者术后身体虚弱,胃气衰竭,且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气机运化失常,造成气机紊乱,出现顽固性呃逆,常用方法不易止住,从而影响呼吸、睡眠及咀嚼功能,进而使患者体力急剧下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攒竹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灵枢·经脉》:足太阳膀胱经“贯脊抵腰中”、“下夹脊”、“夹脊内”。肾经又与膀胱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脊与膈、脾密切相连,且其表里经肾经循喉咙,故针刺攒竹穴可借助于气街之气,宣泄太阳经气,调整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降逆止呃,攒竹透鱼腰可增强针感,为顽固性呃逆、呕吐经验用穴。中脘为胃之募穴及腑会,又是任脉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交会穴,具有升胃阳、助腐化、止呃逆的作用。且为中气之会,故可调理中气,解郁和肝脾。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胃之下合穴,具有调和脾胃、扶正培元、宽胸利膈作用。中脘、足三里两穴同用,泻之能清胃降气,补之能益气温中。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具有和中降逆、宽胸理气、疏肝解郁、降呃止逆之功。太冲为肝经原穴,可疏肝通络,与内关、中脘配合可使肝胃气机调和。诸穴合用,共奏宽胸理气止呃的疗效。 收稿日期201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