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2012-11-13张秀瑜黄健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咽鼓管耳廓中耳

张秀瑜,黄健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耳鼻喉科,广东 519000)

咽鼓管功能障碍属中医学“耳胀耳闭”范畴,以耳内堵塞胀闷感为主证,可分为咽鼓管阻塞和咽鼓管异常开放两种类型。其中咽鼓管阻塞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等中耳疾病的原因之一,如治疗不当可引起中耳病变迁延不愈、中耳传音结构受损,导致不可逆性听力损害[1]。目前,该病并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故给临床医务工作者带来一定的诊断困难及治疗困难。近年来,笔者运用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诊断依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耳胀耳闭诊断标准。并排除鼻咽癌、腺样体明显肥大堵塞鼻咽腔,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30例35耳,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8~75岁,平均年龄39岁。对照组30例38耳,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9~73岁,平均年龄4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接受中药辨证治疗。风邪侵袭,经气痞塞型用银翘散加减治疗(连翘9 g,银花9 g,苦桔梗6 g,薄荷6 g,竹叶4 g,生甘草5 g,荆芥穗5 g,淡豆豉5 g,牛蒡子9 g,芦根9 g);邪毒滞留,气血瘀阻型用通气散加减治疗(柴胡 30 g,香附 30 g,川芎 15 g)。每日 1剂,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耳穴贴压。耳穴取肾、肝、脾、内耳,耳廓皮肤用 75%乙醇棉球消毒后,找准上述穴位,将磁珠对准固定,用手按压并稍加用力按摩片刻,按摩时手法要适中,使患者感到胀、微痛、热或微出汗为好。嘱患者每日按压耳穴6次,每次每穴18次。隔日1换,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耳胀耳闭疗效标准。

治愈 耳内胀闷、闭塞感消失,鼓膜及听力检查正常。

好转 耳内胀闷、闭塞感减轻,耳部体征改善。

未愈 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3%和90.0%,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0%和76.7%,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说明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效果优于单纯中药治疗。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4 讨论

咽鼓管主要功能为保持鼓膜内、外两侧气压平衡,故保持鼓膜两侧压力相等有赖于良好的咽鼓管功能,当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ETD)时,如阻塞、闭锁不全、异常开放等,均可能导致中耳的负压[2]。持续的中耳负压导致鼓膜正常轮廓与弹性消失及鼓膜与中耳传声功能障碍,引起中耳不张[3],又称鼓膜膨胀不全。中耳不张作为ETD的后遗症临床较常见[4],但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听力损害不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测听与声导抗可以了解听力和鼓室压力等耳功能情况,但对咽鼓管功能的评估没有直接的价值[5]。

有学者近年利用纤维喉镜或鼻窦内窥镜行咽鼓管吹张和滴药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6]。其优点是可在直视下操作,引入导管或吹张管。但经鼻腔操作患者难以长时间耐受,而且不能直接进入咽鼓管内,疗效有限。另外,这些治疗受环境、器械等条件限制,不利于推广应用。王永光等[7]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咽鼓管导管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治愈率可达70.8%。

减充血剂与抗过敏药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炎性咽鼓管功能障碍的药,但其确切疗效尚有争议。理论上减充血剂和抗过敏药可收缩血管,减轻过敏反应,促使黏膜肿胀消退,减轻咽鼓管阻塞。研究表明,减充血剂仅能改善咽鼓管在非生理高压时的功能[8]。还有学者联合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花粉症的咽鼓管功能障碍,发现与安慰剂相比,有一定的作用[9]。

中医学认为“耳者宗脉之所聚”,精辟地论述了耳廓与全身各器官的密切联系。它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听觉器官,而是一个小整体,与经络、脏腑密切相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耳廓上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分布,脊神经颈2、3的分支枕小神经、耳大神经,三叉神经的分支耳颞神经以及迷走神经,交感神经纤维都分布在耳廓上,并互相交织成丛。尤其是在耳廓三角窝处分布尤为丰富,通过这些神经与机体各部发生联系。利用各种方式刺激耳穴,通过神经体液途径,改善机体各器官的功能状态,故可达到临床治疗作用[10-12]。磁石是一种特殊材料,贴压于耳穴上,既可刺激耳穴,激发经气,又可对穴位进行磁疗,能增强经络传感,促进气血流畅,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和血,通则不痛的目的。耳部疾病与肾、肝、脾等脏关系密切,而耳胀耳闭的主要病因病理在于肝气不舒,或脾肾虚损而致气血瘀阻、经脉痞塞。磁珠贴压于肾、肝、脾及内耳穴,能达行气活血,通窍开闭,调和脏腑阴阳之效,故对咽鼓管功能障碍取得良好疗效。此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无年龄大小、孕期或哺乳期等条件限制,并且无任何毒副反应,值得临床运用。

[1]张延平,王永光.咽鼓管功能障碍研究进展[J].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1999,(4):232-235.

[2]蔡红武,尹时华.咽鼓管功能障碍与中耳不张[J].医学综述,2010,16(6):868-870.

[3]Seibert JW, Danner CJ. Eustachian tube function and the middle ear[J]. 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 2006,39(6):1221-1235.

[4]Sade J, Berco E. Atelectatsis and secretory otitis medial[J]. Ann Otol Rhinol Laryngol, 1976,85(2 Suppl 25Pt 2):66-72.

[5]周永,唐安洲,谭颂华,等.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评估[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4,10(6):356-360.

[6]顾以瑾,朱家珠,田熙,等.鼻内窥镜引导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术[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4,29(2):118.

[7]王永光,栾信庸.咽鼓管导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4):249.

[8]Jensen JH, Leth N. Topical application of discongestant in dysfunction of the eustachian tub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 Clin Otolaryngol, 1990,15(3):197.

[9]Stillwagon PK, Doyle WJ. Effect of an antihistamine/disconges- tant on nasal and eustachhn tube funcion following intranasal pollen challenge[J]. Ann Allergy, 1987,58(6):442.

[10]李道丕,李英.白芥子压耳治疗青少年近视 5O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9,15(9):27-28.

[11]Lin Yuan, Chen Xujun. Clinical Study on Functional Dyspepsia by Auricular Point Sticking Therapy[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1,9(1):39-41.

[12]郑芙蓉,明庭武.耳穴贴压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10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9):608.

猜你喜欢

咽鼓管耳廓中耳
搓耳
——护肾
Valsalvas闭气加压MRI在评价咽鼓管功能中的价值研究
浅谈耳廓缺损的法医学鉴定
中耳胆脂瘤并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潜水员中耳气压伤的发病特点与防治
感冒后听不清,可嚼口香糖
声导抗基本概念(4)
奇思妙想
运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