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制

2012-04-13丁忠新福建省松溪县花桥乡兽医站353502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12期
关键词:渗出物肌注浆膜

丁忠新 ( 福建省松溪县花桥乡兽医站 353502)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制

丁忠新 ( 福建省松溪县花桥乡兽医站 353502)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鸭、火鸡和其他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该病的临诊表现特点是困倦、缩颈,眼与鼻孔有分泌物,排绿色稀粪,到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如转圈、抽搐。病理变化主要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以及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目前在我国各省养鸭区域均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鸭生长缓慢,单位增重降低,严重的造成大批死亡,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鸭疫里氏杆菌与巴氏杆菌属的rRNA不同源,与黄杆菌等相近。菌菌体呈杆状或椭圆形,大小为0.3~0.5μm× 0.65~0.7μm,偶见个别长丝状,长11~14μm。多为单个,少数成双或短链排列,可形成荚膜,无芽胞,无鞭毛,不能运动。瑞氏染色可见两极着色,革兰氏染色阴性。本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初次分离培养需要供给5%~10%的二氧化碳。在巧克力或胰蛋白胨琼脂(TSA)培养基上,二氧化碳培养箱或蜡烛缸中,37℃培养24~48h,生长的菌落无色素,呈圆形、表面光滑,直径1~2mm。不能在普通琼脂与麦康盖培养基上生长。多数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上存活不超过3~4d。在血琼脂上不产生溶血。在含血清或胰蛋白胨酵母的肉汤中,37℃培养48h,呈上下一致轻微浑浊,管底有少量沉淀。本菌不发酵碳水化合物,极少数菌株发酵麦芽糖或肌醇。不产生吲哚和硫化氢;不还原硝酸盐。氧化酶、触酶试验为阳性。

松溪县某养殖户在2011年3月购进麻鸭2000羽。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按期进行免疫,1日龄时肌注鸭传染性肝炎疫苗;8日龄时肌注鸭传染性浆膜炎和大肠杆菌二联多价灭活疫苗;20日龄时肌注禽流感疫苗;30日龄时肌注了鸭瘟疫苗。可是在45日龄时出现发病,首先是困倦、缩颈,绿色下痢,进而发生共济失调和抽搐,死亡率达20%。经尸体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

1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春冬季节较为多发。1~8周龄的鸭易感,但以2~4周龄的小鸭最易感。1周以内或8周以上鸭发病较少。本病的感染率有时可达90%以上,死亡率从5%~75%不等。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特别是腿部皮肤)感染而发病。不良的饲养环境,如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地面潮湿,忽冷忽热,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或蛋白质等都易造成发病或发生并发症。

2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1~3d。最急性病例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急性病例多见于3~4周龄小鸭。临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缩颈嗜睡,嘴拱地,腿软而不愿走路或跟不上鸭群,共济失调,眼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眼周围的羽毛粘连一起或脱落,鼻孔分泌物增多;排黄绿色稀粪,腹胀。濒死前出现神经症状,痉挛、摇头,脖子与腿伸直呈角弓反张,尾巴摇摆,不久抽搐而死,病程一般1~3d。带菌病鸭生长缓慢。周龄较长的小鸭多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病程可达1周或1周以上,病鸭经常出现头颈歪斜,碰到惊扰时不断鸣叫,颈部弯转90°左右,转圈、倒退、消瘦、呼吸困难,最后衰竭而死亡。

3 病理变化

最明显的病理变化是全身浆膜及内脏器官覆盖一层厚薄不均的纤维素渗出物,尤其是肝脏表面有一层灰白色纤维素性膜,易剥离,肝肿大质脆;胆囊胀满;心包膜上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气囊混浊。在渗出物中除纤维素外,还有少量炎性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异嗜细胞。渗出物可部分机化或干酪化,即形成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或气囊炎。中枢神经感染的可出现纤维素脑膜炎。跗关节肿胀,充满混浊的关节液,鼻窦有豆腐渣样渗出物。少数病例有发生输卵管炎,输卵管膨大,内有干酪样物蓄积。慢性局灶性感染常见于皮肤,病理变化多在背下部或肛门周围的坏死性皮炎,皮肤或脂肪呈黄色,切面呈海绵状,似蜂窝组织炎变化。

4 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以无菌操作取心血、肝及脑病理变化材料,分别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麦康盖琼脂培养基、胰蛋白胨大豆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在含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中,37℃恒温培养24~48h,观察结果。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长出凸起、闪光、呈奶油状小菌落,不溶血;在胰蛋白胨大豆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圆形、突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半透明、微闪光,直径1~2mm的菌落;在麦康盖琼脂培养基上不生长,以此可以区别大肠杆菌。

4.2 液体培养 接种于含血清或胰蛋白胨酵母的肉汤中,经37℃恒温箱培养24h,菌液均匀混浊,表面无菌膜,管底有少量沉淀。

4.3 生化试验 采取已培养24h的巧克力琼脂纯培养物进行生化试验,结果不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木糖、甘露醇、山梨醇;不产生硫化氢,不还原硝酸盐;V-P试验和M.R.试验均为阴性,尿酶试验阳性,接触酶试验阳性。

4.4 染色镜检 取巧克力琼脂纯培养物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单个或成双短小杆菌;用瑞氏染色镜检,可见两端浓染。

4.5 荧光抗体法检查 取肝或脑组织做涂片,火焰固定,用特异的荧光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鸭疫里氏杆菌呈黄绿色环状结构,多为单个散在。其他细菌不着染,以此可鉴别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可确诊该病例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对分离菌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盐酸沙拉沙星、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等高敏;对环丙杀星、硫氰酸红霉素中敏;对青霉素和土霉素耐药。

6 防制

6.1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育雏的环境卫生条件,特别要注意通风、干燥、防寒以及采用合理的饲养密度,勤换垫料,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对2~3周龄的雏鸭可以用氟苯尼考饮水预防。在10日龄时应及时注射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二联多价灭活疫苗(山东滨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每羽肌注0.5ml。

6.2 治疗 用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饮水口服,每包100g兑水100kg,连用3~5d,或氟苯尼考可溶性粉每包50g兑水50kg,连用3~5d;病重鸭肌注头孢噻呋钠5000IU/羽,连用3d。每顿喂料后给予多维素混饮,连用5d。经过治疗,发病鸭群的疫情迅速得到控制,除在治疗初期少数病鸭继续死亡外,其它的在5d后基本恢复正常。

7 讨论与小结

(1)从兽医站诊断室对病死鸭诊断结果发现:鸭传染性浆膜炎出现的频率较高,而且有上升的趋势,给养鸭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一经发现本病,一定要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控制,切断传播途径,采用综合防制措施。在使用正常免疫程序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发病期间将平时每周1次的带鸭消毒,改为1次/d;并对饮水进行消毒,在饮水中按1:5000的比例加入消毒威;将病死鸭进行焚烧或深埋,防止疫情蔓延。(2)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体是鸭疫里氏杆菌,是属于细菌类病,所以在使用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二联多价疫苗免疫的前后3d不能应用抗生素,否则会影响免疫效果。(3)本病的发生与饲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对本病的预防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健全消毒制度,搞好环境卫生;注意鸭舍的通风、干燥、防止过冷过热。春季阴雨连绵,比较潮湿,垫料容易发霉,所以要加强鸭舍通风、勤换垫料、合理调整饲养密度。(4)如果饲料中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和蛋白质水平过低等均易造成发病或发生并发症,因此饲料营养要全面,尤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蛋白质,以增强雏鸭的体质,提高免疫力。

(2012–10–09)

S858.32

B

1007-1733(2012)12-0036-02

猜你喜欢

渗出物肌注浆膜
基于IHBMO-RF 的眼底硬性渗出物检测①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鹅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控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以“生肌三法”为代表的方药对糖尿病足伴慢性疮面作用机制的探讨
结合FCM聚类和边缘感知模型的眼底渗出物检测
彩色眼底图像糖网渗出物的自动检测
甲氨喋呤单次肌注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对比研究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