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导生制度及其实践创新研究

2012-04-13

关键词:导生制新生政治

刘 湘

(南京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新生导生制度及其实践创新研究

刘 湘

(南京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新生导生制顺应了90后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新趋势,搭建了大学生自我教育新平台,实现了学生工作管理体制创新。在健全组织机构和形成制度保障基础上,严把新生导生的“选拔关”、“培训关”和“考核关”,有助于增强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榜样示范作用的发挥,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校园氛围和提升导生群体的综合素质。

新生;导生制;实践

0 引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少高校通过开展新生导生制工作来探索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导生制为英国牧师贝尔(Andrew BeU 1753—1832)和教师兰喀斯特(Jdepn Laneaster 1778—1838)所创,即教师选择一些年级较高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充任‘导生’,作为助手,先向他们讲授教材内容,再令转教其他学生。”[1]新生导生制与原来的导生制有所不同,即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对新生的学习、生活、发展等方面进行引导,建立“以高带低,以老带新”管理机制,协助辅导员开展新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制度。然而,据调查显示,目前新生导生制工作开展仅仅停留在一些高校院系,很少在整个学校层面推广,深化新生导生制度及其实践创新研究,对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颇有意义。

1 实行新生导生制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2]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大学阶段应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实施新生导生制是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良方。

第一,实行新生导生制是顺应90后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新趋势的客观需要。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增多,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尤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他们在信息社会、网络时代中成长,具有独立思考、主见较强的普遍思想特点和不拘一格、突出自我的鲜明个性,这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多挑战。新生导生制工作能够顺应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个性化教育趋势。对新生而言,导生年龄相仿、易于相处,亲和力强,加之一名导生指导一个宿舍的新生,便于面对面地沟通和个性化地引导,从而有利于满足不同新生个体成长、成才的需求。

第二,实行新生导生制是搭建大学生自我管理、朋辈教育新平台的客观需要。因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和学科专业相同,导生与新生会有很多共同语言。新生在导生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够很好的调整自身状态,避免犯错,少走弯路,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生导生制工作搭建了大学生自我管理、朋辈教育新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导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实例引导教育新生,其效果远强于一般的说教,可以激励新生的进取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对于导生来说,导生制工作有利于提升导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增强导生责任意识和榜样意识、提高他们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等能力。

第三,实行新生导生制是实现学生工作管理体制创新的客观需要。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人员与学生数量之比应为1:200,但现实中很多高校远远超过这个比率。师生比例失调,使得教育管理人员在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往往力不从心。导生制工作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从辅导员、班主任和导生的工作特点来看,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方式以‘面’为主,而导生制以‘点’为主,导生制的建立,使两者相得益彰”[3]。导生作为高年级的学生同样住在学校宿舍,当新生遇到问题可以很方便地向导生寻求帮助。老师也能通过导生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境遇、思想状况、情感世界等问题,便于教育管理工作者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2 新生导生制的实践路径

为了确保新生导生制的有效实施,需要形成以下保障条件。

第一,健全组织机构形成制度保障。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当成立新生导生制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制订《“导生制”实施办法》等文件。文件中应对导生工作模式、选拔标准、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和工作管理与考评等做详细的规定,从制度上规范和保证新生导生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严把新生导生制工作“三关”。在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备的制度保障基础上,严把新生导生的“选拔关”、“培训关”和“考核关”。

在选拔上,坚持自荐、推荐与面试考核相结合,学生干部和共产党员优先考虑的原则,筛选出思想政治觉悟高、学习成绩好、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是非鉴别力、甘于奉献、乐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学生担任新生导生。

在培训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培训形式包括专题讲座、头脑风暴和素质拓展训练等。培训内容涉及思想引导与学业指导、身心健康和突发事件处理、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文明礼仪与人际交往、科研兴趣培养与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校规校纪与安全教育等方面。通过各方面理论与实践培训,不断提高导生的理论修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确保导生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在考核上,围绕思想观念和工作态度、具体工作计划和落实情况,以及工作成绩和实效等方面,通过导生工作例会、调查问卷、师生座谈评议、导生述职等方式,对导生工作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动态监督管理和综合考评。导生在聘期内享受学生干部的待遇,在各类评奖、评优中优先考虑;每学年进行一次“优秀导生”的评选,根据导生考评情况,推选优秀导生,将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工作中表现不理想的导生给予引导教育,确实不能胜任的,及时调换。

3 新生导生制设立的创新意义

新生导生制核心理念就是朋辈教育,即“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相互传授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见和看法,借以见贤思齐、激发上进,从而促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要人才的教育活动”[4]。这种教育形式对于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优化大学生管理与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一,有助于增强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针对性。各种思想潮流不断影响着大学生,新生刚跨入大学校门,在环境、生活、学习、心理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适和困惑。诸如,对大学的美好憧憬与入学后的现实之间的反差,大学与中学的学习方式的差异等。导生是高年级优秀学生群体,与新生是同龄人,易于平等沟通交流,能够以自身真实的成长经历和已取得的成绩感染和同化新生,引导新生尽快融入校园生活,增强新生投入校园生活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主体意识,从而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合理规划,树立人生理想。

第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90后新生自我意识强、个性鲜明,很难接受单一的传统的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而朋辈之间存在的相近性和趋同性反而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导生对自己的影响。导生的成长成才经验与教训贴近新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从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来说,新生导生制具有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它同时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导生可以引导新生积极参加党团理论知识学习、主动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半月谈”、“双学”活动,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导生工作有效的促进了高校党建工作开展,“党员担任导生是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有效途径,为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供了有效的平台。”[5]“通过优秀政治导生的传、帮、带,有力促进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成熟和进步”[6]。

第三,有助于榜样示范作用的发挥并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校园氛围。导生是通过精心选拔的普遍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学习成绩优秀和工作能力出色,综合素质突出。在平时交流和接触过程中,新生往往会把导生当做自己学习和前进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榜样的带动下,一方面有利于弘扬赶超先进、追求成功、奋发进取、自立自强的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新生对专业的了解,增强新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信心,引导新生在专业学习上逐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在导生的带动下,有助于新生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第四,有助于提升导生群体的综合素质。导生在发挥榜样作用,帮助服务他人的工作中,不仅提高了政治觉悟,提升了思想境界,增强了责任意识和榜样意识,而且进一步锻炼了自身能力,特别是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调查显示,89.3%导生认为导生制工作提高了自身人际交往的能力,78.6%导生认为导生制工作提升了自身文字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67.9%导生认为导生制工作锻炼了自身逻辑思维水平和归纳总结能力。绝大多数导生荣获学校一、二等奖学金,其中有的导生还获得江苏省“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有的导生获得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总的来说,新生导生制为导生提供全方位工作锻炼的平台,为他们将来成功步入社会,成为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

总之,新生导生制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效果,拓宽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从理论方面来说,新生导生制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理念创新。与传统的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灌输式教育相比而言,新生导生制工作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作用,在朋辈教育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地良好效果。这一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普适性。从实践方面来说,新生导生制工作易于开展、可操作性强。在任何高校的任何专业学生教育管理中均可以实施新生导生制。关键是要建立一套以制度为保障,学生自我教育体系,包括工作职责、考核办法、激励机制等;特别是要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导生队伍,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 徐辉.贝尔一兰喀斯特导生制简述[J].教育评论,1986(2):56.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1).

[3] 李建.导生制初探[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s1):97-99.

[4] 王利敏,李永山.构建大学生朋辈教育体系的若干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1-94.

[5] 沈林青.大学生导生制度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6):87-90.

[6] 边社辉,岳志新.政治导生制与高校党建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39-40.

[责任编辑:李强]

G645

A

1671-6876(2012)04-0405-03

2012-08-18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2011SJD880137)

刘湘(1982-),男,江苏泗洪人,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导生制新生政治
重获新生 庇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今天我当小老师”——基于导生制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索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简析在新课改环境下的汽修专业教学新尝试
大学新生导生制管理模式研究
浅谈选拔大学新生导生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