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药药性科学内涵的再认识*

2012-04-13张永清商庆新王振国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济南250355

陕西中医 2012年11期
关键词:药性本草要素

王 鹏 张永清 商庆新 王振国 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济南250355)

何谓药性,从字面意义上讲,即药物的基本性质和属性。中药药性是人们对中药在防治疾病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性质和功能特征的高度抽象概括,用以说明中药的基本属性和作用特征,是指导中药应用实践的基本原则[1]。传统中药药性知识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总结中药应用实践经验,高度概括形成的理论,有其固有的发生发展模式,具备突出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传承性[2]。自古至今,众医家对于药性的认识一直不一,从其内涵与外延看,有泛义药性、广义药性、狭义药性之别;从应用范围看,又有自然药性、变异药性、炮制药性、调剂药性、配伍药性等。这与医家对药性内涵的理解与认识角度不同有关。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密切结合近年来课题组从事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的成果和体会,对中药药性科学内涵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1 基于一定范围的药性内涵

1.1 泛义“药性”

泛义“药性”把中药的四气、五味、五嗅、五色、归经、有毒无毒、升降浮沉、七情配伍、功效主治等都归入“药性”的范畴,包括了药物的性与能。甚至囊括了全部的药理知识。如:《本草经集注·序录·上》[3]曰:“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曝干,采治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案今药性,一物兼主十余病者,取其偏长为本,复应观人之虚实补泻,男女老少,苦乐荣悴,乡壤风俗,并各不同。”

1.2 广义“药性”

广义“药性”把四气、五味、五嗅、五色、归经、有毒无毒、升降浮沉、七情配伍等都归入“药性”范畴,但不包括药物的功效主治。如《本草从新·药性总义》[4]云:“凡寒热温凉,气也;酸苦甘辛咸淡,味也。气为阳,味为阴。气浓者,为纯阳,薄为阳中之阴。味浓者,为纯阴,薄为阴中之阳……凡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气薄者降而收。气浓者浮而长,味浓者沉而藏,味平者化而成。气浓味薄者浮而升,味浓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浓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凡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

1.3 狭义“药性” 狭义“药性”仅将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有毒无毒、升降浮沉等归入“药性”范畴,主要包括药物的本源之性。如《本草汇言·凡例八则》[5]曰:“药品既详辨其气、其味、其性之有毒无毒、力之升降浮沉、入某经、列于首条,次载生成出处,何时发生、何时收聚,形与何药相似,搜定前言,真确有据……本草诸书,先叙气味、阴阳、升降、莫不亟言主治。但云主治者,必出于独断、独用乃可。”

2 基于特定意义的药性内涵

2.1 自然“药性” 指药物的自然禀性,即本源之性。如《本草问答》[6]载:“物各有性,而其所以成此性者,何也?答曰:原其所由生而成此性也。秉阳之气而生者,其性阳。秉阴之气而生者,其性阴。或秉阴中之阳,或秉阳中之阴。总视其生成以为区别。盖必原一物之终始与乎形色气味之差分,而后能定其性矣。”

2.2 变异“药性” 指药物因生存环境、气候条件、采收时节等外在因素的改变,导致其药性发生改变。如《大观本草·唐本序》[7]云:“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摘,乃物是而时非。名实既爽,寒温多谬。”

2.3 炮制“药性” 指药物通过炮制使成分改变,进而引起药性属性发生变化。如《本草问答》[8]载:“半夏、南星非制不用,去其毒也。礞石必用火硝过,性始能发,乃能坠痰,不则石质不化,药性不发,又毒不散,故必用。山甲不炒珠,则药性不发。”

2.4 调剂“药性” 指药物适宜制剂类型的性质,即在调剂成一定剂型后,药物可更好地彰显药性,发挥其应有作用。如《本草经集注·序录·上》[3]曰:“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2.5 配伍“药性” 指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其性能也各有所偏。通过适当的配伍组方,可改变药性,扩大治疗范围,制约毒副作用。如《神农本草经》[9]云:“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实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

3 我们的研究工作

2006 年至今,我们依托国家973计划“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项目的实施,着重开展了中药药性理论的发生原理与构建模式、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及其表达和认知规律、中药药性的生物效应及其表达和认知规律研究,基于中医原创思维和认知规律,全面研究了中药药性理论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发生构建模式及其基本框架体系,分析了中药药性理论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及变迁规律,阐明了药性理论发生构建原理,并从物质基础和生物效应角度,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通过系统文献研究,整理形成了古今医家辨识药性的经验要素;通过针对1725种常用植物类中药的文献和实验研究,整理形成了古今医家确认药性的外观性状要素;通过对92种植物类中药物质成分的系统研究,整理形成了分析药性的物质成分要素;通过观察60味中药的功效特征,整理形成了认识中药的功效要素。总体研究工作始终遵循基于微观分析基础上的宏观回归与还原研究,最后综合集成,梳理共性,总结规律,对药性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系统认知和归纳,作出了基于传统理论和现代实验的新诠释。

4 对中药药性科学内涵的认识

通过文献梳理并结合现代研究工作,课题组对传统药性的概念内涵作出了新的诠释:中药药性是客观存在的,指中药的基本属性,是对中药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决定一种物质可以作为中药的属性或性质,或者说赋予一种物质中药特征的属性或性质,即为中药药性。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可以通过本原药性(元药性)和效应药性(能药性)加以概括。本原药性是中药固有的、取决于种质与环境的客观属性,具有相对静态、隐性的特征;效应药性是对药物作用于机体产生效应的主观认知,取决于中药的应用条件,具有动态、条件显性的特征。本原药性是效应药性的基础,效应药性是本原药性在特定条件下的表达。标识中药药性属性的基本要素可从不同层次上概括为经验要素、性状要素、成分要素、功效要素四大类。

研究发现,中药药性是源于博物传统的学术知识,它强调整体联系,注重综合效应,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认知规律和表征语言。药性是中药作用于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的综合表达,中药的物质成分及其组合关系是药性发生的基础,机体状态是药性效应表达的条件[10]。药性的物质和效应特征信息在不同层次有其规律性,可通过经验、性状、成分、功效要素进行表征,经验要素是对历代医家用药实践的升华,性状要素是对药性形质特征的抽取,成分要素是对药性特征物质信息的提炼,功效要素是对药性效应的归纳,四者是从不同维度对药性属性特征的认知,但任何一类要素均不能完整表征中药的整体药性。功效是中药本质属性的客观效应,药性是中药本质属性的主观反映[11]。中药药性可以用现代科技语言进行表征,标识表征要素的量和阈区的差异,以及标识要素间关联度的差异,可以作为表征中药药性属性特征的现代规范标准。

[1]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

[2].鹏.中药四性理论构建及其现代研究方法学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58.

[3]尚志钧辑.梁·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5.

[4]清·吴仪洛.本草从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58.

[5]明·倪朱谟.本草汇言[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47.

[6]清·唐宗海.本草问答[M].上海:锦章书局,1955:23.

[7]宋·唐慎微.大观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5.

[8]清·唐宗海.本草问答[M].上海:锦章书局,1955:66.

[9]神农本草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85.

[10]欧阳兵,王 鹏,王振国.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思路与方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9):592.

[11]欧阳兵,王振国,李 峰,等.中药四性“性-效-物质三元论”假说及其论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3):202.

猜你喜欢

药性本草要素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毒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