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疣汤加减合四逆散治疗疣状胃炎30例
2012-04-13西安市长安区医院西安710100
张 健 西安市长安区医院(西安710100)
疣状胃炎又称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为临床常见胃脘痛病之一,亦是胃病癌前期病理改变Ⅰ种类型[1],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治疗效果棘手。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因而引起临床工作者高度关注。自2000年9月~2012年4月,笔者采用四逆散合消疣汤加减治疗疣状胃炎,采用疏肝和胃化瘀,软坚散结除湿治疗疣状胃炎30例[2]。并设对照组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两组患者均系本院门诊病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中女16例,男14例;年龄22~65岁,平均44±13.20岁;对照组中女12例,男8例;年龄20~~62岁,平均46.9±11.90岁。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醋柴胡、良姜、香附子、制象皮、制马钱子、制刺猬皮、昆布、海藻、三棱各10g,赤芍、枳壳、半枝莲各15g,生薏苡仁、牡蛎、生山楂各30g,三七粉3g另包冲服,大枣三枚、生姜三片[3]。水煎两次取汁400mL,分早晚温服。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1mg 1d2次,胶体果胶铋0.1g 1d3次,甲硝唑片0.4g 1d2次,连服两周后停药。以治疗组汤剂继续参与治疗。
疗效标准 以胃镜及病理检查为主。治愈:胃黏膜色红润,光滑可而轻度充血、无明显水肿。疣状隆起结节消失,胃黏膜组织无活动性炎症,原有的不典型增生消失。有效:胃黏膜可呈轻度充血水肿,疣状隆起较前数量减少或大小明显减少;病理可见黏膜呈慢性炎症,腺体萎缩,不典型增生,减轻1~2级。无效:胃黏膜仍见疣状隆起,数量不减或胃黏膜仍见苍白乃黏膜下血管网;病理检查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
治疗结果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7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讨 论 四逆散合消疣汤加减,可疏肝解郁、温胃散寒、软坚散结、理气止痛。若胃窦息肉者加制刺猬皮、制马钱子、半枝莲;胃糜烂(疣状)者加生薏苡仁、牡蛎、半枝莲。此三药用于治疗疣状胃炎,有消痞散结除疣抗HP感染功效,疗效往往可相得益彰,赤芍、生山楂、三七粉能和胃软坚散结,使胃黏膜腺体及息肉改变,三棱能使增生病变组织改变,使胃内隆起黏膜小丘呈痘样或呈小息肉样消失,海藻、昆布、牡蛎能促进胃黏膜修复或再生[4]。总之在临床治疗胃疣状病时,只要辨证清楚立法准确无误,选药组方有据,遗药精当,施方合理,法随证立,方以法出,方以药成;结合现代中西医治疗方法,诸药君臣佐使合并治疗,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将起到治疗的作用。
[1]杜晓泉,沈舒文.慈贝调胃汤治疗气滞癒阻型疣状胃炎30例[J].陕西中医,2005,26(3):902.
[2]郭晓平.消疣汤治疗疣状胃炎64例[J].陕西中医,2005,26(9):906.
[3]于世杰,于文达.中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病5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11):61-66.
[4]雷瑗玲,吉海旺.吉海旺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胃炎痞满证临床经验[J].陕西中医,2010,31(12):164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