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的流行病学与防治技术

2012-04-13蔡建平

兽医导刊 2012年11期
关键词:艾美耳荚膜坏死性

蔡建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46)

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是集约化养鸡业生产中流行最广、危害最重的两种消化道感染性疾病,分别由艾美耳球虫和产气荚膜梭菌所致,二者常相伴发生,互为预置影响因素。本文从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基本特点出发,在简单介绍球虫和产气荚膜梭菌基本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二者的流行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并对其临床鉴别诊断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原则性阐述,以期为养鸡场和饲料厂防治鸡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给予原则性指导。

球虫病(Coccidiosis)和坏死性肠炎(NE)是集约化养鸡业生产上最常见的、危害最严重的鸡肠道感染性疾病,常相伴发生,且病变和临床表现甚为相似,较难区别诊断。在生产上,鸡球虫感染,尤其是堆形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和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感染常作为坏死性肠炎发生和流行的“预置因素”。因此,养鸡场对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的预防控制必须同时进行,综合统筹之。

一、球虫病和坏死肠炎的基本特点

(一)鸡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由顶复门、孢子纲、球虫目、艾美耳亚目、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不同种艾美耳球虫同时或先后寄生于鸡肠道上皮细胞、致肠上皮细胞大量崩解、坏死、脱落、肠黏膜出血而引起的一种寄生原虫病,流行广泛,只要养鸡,就几乎不可避免球虫病的发生,在无有效防控措施或防治不当的情况下,可导致高达60%~80%以上的死亡率。我国每年因球虫病所致养鸡业的经济损失高达50亿元以上,仅仅药物一项就高达15.6亿~19.5亿元(平均每只肉鸡的抗球虫药支出约为0.12~ 0.15元 )。

寄生于鸡的艾美耳球虫文献中记载共有13种之多,但现为学界所公认的鸡球虫只有7个有效种,即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寄生于鸡盲肠)、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寄生于空肠)、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寄生于直肠)、堆形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寄生于十二指肠)、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寄生于空肠)、和缓艾美耳球虫(E.mitis,寄生于小肠)和早熟艾美耳球虫(E.praecox,寄生于小肠)。其中生产中最常发生的是柔嫩、堆形和毒害艾美耳球虫感染,且尤以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盲肠球虫病)最为常见。这7种球虫中,尽管布氏艾美耳球虫毒力较强,但流行率甚低,生产实际中甚少发生;毒害艾美耳球虫是鸡的7种球虫中毒力最强的,但由于其自身繁殖潜力低,且生活史过程中其有性繁殖阶段与柔嫩艾美耳球虫竞争寄生的“小环境”,易为柔嫩艾美耳球虫“占位效应”所影响,卵囊产出较少,鸡舍环境中达到“致病剂量”卵囊数的时间相对延长(即所需生活史循环次数增多),在“快大型”肉鸡养殖生产中较少发生。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饲养肉鸡品系由引进的快大型白羽肉鸡逐步转向以国内品种为主选育的黄羽肉鸡品系,毒害艾美耳球虫所致的所谓“急性”小肠球虫病危害日渐严重,其流行率远高于国外报道。堆形艾美耳球虫可能是鸡的7种球虫中流行率最高的,但其毒力相对较弱,临床上多引致“亚临床型”或所谓慢性小肠(十二指肠)球虫病。巨型艾美耳球虫的毒力尽管与堆形艾美耳球虫相当或稍强,但其生殖潜力小于后者,且其免疫原性很强,在雏鸡入舍后的持续少量感染刺激下,可迅速产生坚强的特异性免疫力,故尔临床上较少见由巨型艾美耳球虫单一感染所致的小肠球虫病,但巨型艾美耳球虫感染却是鸡坏死性肠炎发生的最重要诱因或“预置因素”之一。和缓艾美耳球虫传统上被认为与早熟艾美耳球虫一样无致病性,但在生产实践中,该种球虫流行率并不低于堆形艾美耳球虫,且尽管所致肉眼病变不甚明显,然而对饲料转化率的影响绝不弱于后者的影响,只是由于这一种球虫卵囊形态很小(16.2×15.5μm,是鸡的7种球虫中卵囊大小最小的),裂殖体也较小,极易与肠上皮细胞碎片及饲料颗粒相混淆,显微镜下较难以鉴别而被“忽略”。就目前的认识而言,在鸡的7种球虫中只有早熟艾美耳球虫被认为是无致病性的。

从生物学特点来看,艾美耳球虫具有宿主种属和寄生组织特异性,即鸡的球虫只寄生于鸡,而不能感染或寄生于其它动物。鸡的7种球虫在鸡肠道内分别寄生于不同的肠段,如柔嫩艾美耳球虫仅寄生于盲肠、毒害艾美耳球虫的无性生殖阶段寄生于回肠(卵黄蒂前后)而有性生殖阶段则寄生于盲肠、堆形艾美耳球虫仅寄生于十二指肠及回肠前段、布氏艾美耳球虫寄生于直肠等,这种特性对鸡球虫病的临床诊断和虫种鉴别有一定意义。再者,由于鸡各种球虫的毒力和生殖潜力各有明显差异,不同种球虫感染致病的高发年龄段也有一定特征。如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力强、生殖能力大,在陈旧鸡舍因环境中会存留少量卵囊,当雏鸡入舍后从环境中摄入残存的卵囊后就会开始其生活史循环,一般经2~3个生活史循环,垫料和鸡舍环境中的卵囊数就可能达到致病水平,故而盲肠球虫病的高发年龄一般会出现在25日龄前后;而毒害艾美耳球虫尽管毒力很强,但由于生殖潜力低、且因柔嫩艾美耳球虫对盲肠的“占位效应”而竞争其有性繁殖阶段的寄生部位,使达到致病剂量的卵囊量的时间“延后”,故而毒害艾美耳球虫所引起的“急性小肠球虫病”好发于35~45日龄间。且由于不同种球虫间无交叉免疫,因此在缺乏有效预防措施和预防不当的情况下,商业化鸡场可先后数次发生球虫病(由不同种球虫所引起)。一般来说,首先发生的是以盲肠黏膜出血和排血粪为临床特征的盲肠球虫病,相隔一周或十数天后再次发生以“饲料粪”或“水样粪”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以十二指肠黏膜“梯形坏死”为主要病变的堆形艾美耳球虫病或以暗黑煤焦油样血粪为临床特征、具有高死亡率并以小肠肿胀变脆、严重出血为特征病变的毒害艾美耳球虫病(急性小肠球虫病)。由于各种抗球虫药物对不同种球虫存在效果差异,即使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添加剂,也有可能发生球虫病。如传统抗球虫药物氨丙啉对毒害艾美耳球虫效果较弱,使用后在前期即或不发生盲肠球虫病的情况下,仍可能首先暴发急性小肠球虫病。另外,目前由于球虫抗药性的普遍产生,用药后仍发生球虫病的情况甚为普遍。

(二)鸡坏死性肠炎

鸡梭菌性肠炎在生产实际中主要造成两种疾病,即溃疡性肠炎和坏死性肠炎。前者主要由肠道梭菌(Clostridium colinum)所引起,后者则由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所致。生产实践中以坏死性肠炎更为多见、危害更重。本文中主要只涉及鸡坏死性肠炎的防治问题。

鸡坏死性肠炎也称鸡肠毒血症或糜烂性肠炎,常被养鸡者称为“烂肠病”,是集约化养鸡生产中最主要的肠道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和流行率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均呈升高趋势,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对饲料中抗菌药物添加剂使用的限制或禁止(如欧盟各国禁止使用抗菌药物添加剂和抗球虫药物添加剂)。故而从这一特殊原因出发,有许多学者将这一疾病称为鸡的“复燃的传染病”。在我国虽然尚未禁止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但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其主要原因可能与养殖密度加大、养殖条件粗放及产气荚膜梭菌普遍而严重的抗药性有关。另外,饲料基础日粮中使用大量小麦替代玉米可能也是诱因之一。在肉鸡,由坏死性肠炎导致的死亡率约为2%~10%,在极端情况下可能高达50%;而在蛋鸡,死亡率也可达6.5%或更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坏死性肠炎所致的养鸡业经济损失高达20亿美元以上。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的、可形成芽孢的严格厌氧菌,在环境中广泛分布,也是鸡和人及其它动物肠道内的一种“常在菌”,是英美两国第三位的常见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具有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根据其所产生毒素的不同,产气荚膜梭菌可分为A、B、C、D和E五个毒素型。产气荚膜梭菌可感染各种动物,但在不同种动物,病原体的毒素型有明显差异,引致鸡坏死性肠炎的主要是A型,尽管C型者也可导致鸡坏死性肠炎,但其在生产中较少发生。A型产气荚膜梭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包括α、β2、NetB(坏死性肠炎B样毒素)和肠毒素等。α毒素一种需锌激活的金属磷脂酶样穿孔毒素,具有磷脂酶C的活性,通过裂解细胞膜脂质双层结构的磷脂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而使细胞裂解和坏死;此外还可能由于氯离子分泌的刺激效应介导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离子“产电性分泌”,降低Na+/葡萄糖由黏膜侧向浆膜侧的协同转运,降低营养吸收,并由于Na+的大量滞留而引起腹泻,是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毒素,也曾经被认为是引起鸡坏死性肠炎的主要原因。但近期以α毒素基因缺失的产气荚膜梭菌突变株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α毒素并非产气荚膜梭菌引起鸡坏死性肠炎的必须因子,然而对许多临床采集样本的基因分型研究却又不能完全排除α毒素的可能性。NetB毒素是2008年才鉴定出来的一种新的毒素,与B型等其它型产气荚膜梭菌所产生的β毒素和葡萄球菌的α毒素分别有38%和31%的蛋白质序列相似性。对大量采自坏死性肠炎病鸡、健康鸡和其他种临床发病或外观健康动物的产气荚膜梭菌进行的广泛分析表明,只有从坏死性肠炎病鸡分离的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NetB毒素,已被初步认定是引发鸡坏死性肠炎的必须毒素,但某些不能产生NetB毒素的菌株也可实验复制出典型的坏死性肠炎病例。因此对α和NetB毒素在鸡坏死性肠炎发生中的作用仍存在许多争议。对其它各种毒素在鸡坏死性肠炎病例发生中的作用仍少见报道。

尽管早就明确产气荚膜梭菌是鸡坏死性肠炎的致病菌,但以A型菌株即使是采自坏死性肠炎病鸡菌株也甚难建立疾病模型进行实验研究,这是导致目前防治本病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鸡肠道中的一种常在菌,只有当其在某些“预置因素”影响下急速增殖达到104~108菌落形成单位(cfu)/克肠内容物或以上的菌数时才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些预置因素包括饲料组成、鸡体的免疫状况、球虫感染、应激状态等。其中球虫感染几乎是鸡坏死性肠炎发生所不可缺少的预置因素,因而在临床上球虫感染总是与坏死性肠炎相伴的。【这里需注意的是球虫感染与球虫病是不同的二个概念,无论是现代化的集约化养鸡还是传统的分散养鸡(如我国过去的一家一户几只鸡的饲养状况),球虫感染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球虫感染并不一定致发临床症状(球虫病),少量的不间断的球虫感染对诱导鸡体产生特异性抗球虫免疫反应是必须的,这正是目前广为使用的鸡球虫病活卵囊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基础。只有当鸡在一次或短时间内(如一天内)大量摄入致病量的卵囊后才可能引发球虫病,如前所述,这也是鸡球虫病具有明显年龄特征的原因。】

除具有典型症状和病理剖检特点的临床型坏死性肠炎外,生产实际中更为多见的是亚临床型坏死性肠炎,其临床症状不明显,除粪便异常(饲料粪、溏便、水性腹泻等)外,主要呈暂时性或一过性的增重缓慢或下降、饲料转化率减低、死淘率增加等非特异性表现。亚临床型坏死性肠炎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可能要大于临床型坏死性肠炎,据统计,在美国和加拿大,亚临床型坏死性肠炎可使每只肉鸡损失约0.15~0.20美元。

无论临床型还是亚临床型坏死性肠炎,都有可能伴发胆管型肝炎,尤其在亚临床型者较为常见。其发生是因为产气荚膜梭菌越过门脉屏障或经过肠胆管系统进入肝胆管,沿肝胆管支定植和产生毒素,导致胆管上皮细胞和肝细胞大量坏死和发生炎症。胆管型肝炎在临床病理剖检时较少发现,而在肉鸡屠宰时的兽医卫生检验过程中发现较多。

二、鸡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的流行特征

任何品种/品系的鸡都可罹患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鸡坏死性肠炎一般好发于2~5周龄的雏鸡(一般情况下鸡肠道内的产气荚膜梭菌多出现于2周龄开始),而鸡球虫病绝大数高发于3周龄后,但球虫感染实际上从雏鸡出壳并入舍育雏就开始了。并由此开始球虫(感染)与鸡、球虫(感染)与产气荚膜梭菌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坏死性肠炎的发病风险几乎持续于肉鸡和蛋、种鸡的整个饲养阶段,而球虫病在60日龄后一般极少发生,只有在免疫抑制的情况下或完全未经早期阶段少量球虫感染刺激的少数鸡群偶可发生暴发(这也是所谓“新鸡场球虫病综合征”的发生原因)。球虫卵囊在垫料和环境中孢子化后对环境因素和各种消毒药的抵抗力极强,除高温(如火燎或80℃以上热水冲洗)外,目前所常使用的各种消毒药对孢子化的球虫卵囊均无显著杀灭作用(只有产氨气的一些消毒药物对未孢子化卵囊有效);相似地,产气荚膜梭菌在鸡舍环境中极易形成芽孢,也具有对消毒药物和环境的显著抵抗。因此球虫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感染对集约化养鸡生产几乎是完全不可避免的。

除在高发年龄上相似或相同外,鸡球虫病与坏死性肠炎在其它流行因素方面也几乎一致。

(一)饲料因素

饲料组成是影响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坏死性肠炎的影响尤其显著。以禾本科类谷物如小麦、燕麦等为基础日粮会增加这二种疾病发生的风险,主要是这类饲料经胃消化后所形成的食糜与玉米为主要基础日粮的饲料相比,粘稠度显著增高,食糜在肠道滞留时间延长并改变肠道pH环境,显著增加球虫入侵和梭菌粘附、产毒素的几率,对坏死性肠炎发生的影响尤其显著。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都表明,当以小麦替代玉米后,坏死性肠炎发生率增加30%~60%。饲料中粗蛋白的来源对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的发生也有影响,动物源粗蛋白如鱼粉、肉骨粉、羽毛粉等为主要粗蛋白的饲料更有利于坏死性肠炎的发生,乃因为动物性蛋白中甘氨酸和蛋氨酸含量较高,而这二者是产气荚膜梭菌生长的促进因子,此外,高动物性蛋白含量会升高肌胃的pH值,更有利于梭菌的生长繁殖。相似地,动物性脂肪也会增加回肠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会增加坏死性肠炎发生的风险。小麦和动物源粗蛋白中较高含量的锌也是坏死性肠炎发生重要预置因素。此外,饲料中任何能导致肠道pH值升高的因素都会增加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发生的风险。

饲料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真菌毒素及饲料颗粒等因素也会显著影响鸡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的发生和流行。如小麦和大豆等原料中存在的植物凝集素类、菜籽饼等中的丹宁类及植物源性的含氮的糖硫酸盐类(glycosinolates,菜籽饼中含量较高)、生物碱类、萜类、多酚类等,不仅可与饲料蛋白质作用而影响粗蛋白的消化吸收,且可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组织导致肠绒毛损伤,并改变肠道细菌的生长、肠道菌群组成和促进产气荚膜梭菌增殖,并可抑制免疫功能,可促进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的发生。真菌毒素作为一类自由基诱生剂在直接损伤肠黏膜结构的同时,对免疫功能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有助于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的发生。

饲料添加剂对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的发生具有更直接、更显著的影响。抗球虫药物和抗菌药物类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是预防控制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的主要手段,多数抗球虫药物尤其是离子载体类抗生素类抗球虫药如莫能霉素、盐霉素、甲基盐霉素、马杜霉素等对产气荚膜梭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即使只使用这些抗球虫药物添加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坏死性肠炎的发生。而抗菌素类饲料添加剂也可因控制肠道细菌的生长、降低细菌对肠道黏膜的损伤对球虫病的预防有一定间接作用。添加饲用酶制剂如β-糖苷酶、木聚糖酶、植酸酶等通过加强对饲料中某些成分的降解消化、更快地产生多肽、寡糖等降低食糜粘稠度,有益于维持肠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减少梭菌的粘附定植和球虫的入侵,降低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的发生风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酸化剂或有机酸可一定程度地抑制肠道中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繁殖,具有高解离常数的有机酸可减低肠道pH值而促进非致病菌的生长,那些低解离常数的有机酸则直接被细菌吸收,抑制细菌的生化代谢而阻断细菌增殖。由于乳糖在鸡肠道难以吸收,可以较高浓度直接进入盲肠,促进乳酸菌生长并抑制或排斥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因此在饲料或饮水中适量添加少量乳糖(2%~10%,随饲料添加、饮水添加或直接灌注的给予方式不同而不同)可有助于坏死性肠炎的控制。

(二)饲养管理因素

任何引起或增加鸡群应激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的发生,即使是饲料的有序变换也会有显著影响,如从雏鸡料变换成中鸡料的过程,即能加剧坏死性肠炎的发生风险。这主要是因为饲料变换可改变肠道黏膜上皮组织的结构和完整性。高密度饲养可能是饲养管理上最危险的风险因素。高密度饲养不仅可直接加剧垫料湿度,增加垫料和鸡舍环境中的球虫卵囊和产气荚膜梭菌芽孢数量,加剧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垫料湿度的加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梭菌增殖和球虫卵囊的孢子化发育。高纤维型垫料则通过加剧鸡肠道的磨损、引发局部炎症而有利于球虫入侵和梭菌的定植,促进这二种疾病的发生。

鸡群的免疫状态对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的发生几乎有决定性影响,任何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如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白血病、鸡传染性贫血、霉菌毒素中毒等,都会加重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调查和实验研究表明以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强毒接种14日龄雏鸡后以107cfu产气荚膜梭菌一日2次连续3天攻击雏鸡,结果100%雏鸡发生坏死性肠炎,死亡率也达到87.6%,肠道病变计分由仅攻击梭菌者的1分升高至3.5分以上,而单独攻菌的对照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仅只有13.6%和19.8%。相似地,以中等毒力的法氏囊病疫苗接种14日龄雏鸡,同时一日2次口服接种107cfu的产气荚膜梭菌连续3天,于17日龄时出现典型的坏死性肠炎病变,病变计分由单独攻菌者的0.6~1分升高至1.5~2分。可见免疫抑制对坏死性肠炎的巨大影响。相似地,许多实验研究数据也证明免疫抑制对球虫病的影响。

(三)球虫病(感染)与坏死性肠炎的相互影响

球虫与产气荚膜梭菌、球虫病(球虫感染)与坏死性肠炎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广泛认识,但对它们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或机理至今仍未充分了解。临床调查和实验研究发现,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可一定程度地加剧球虫感染。然而这种影响似乎远较球虫感染对坏死性肠炎发生的“预置”作用为弱。球虫感染(即使不发生球虫病)导致大量肠黏膜上皮细胞破坏,从而有利于梭菌的定植和毒素产生。即使是仅寄生于盲肠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坏死性肠炎的发生也有不可忽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鸡球虫病活卵囊疫苗使用的日益推广和抗球虫药物使用的限制,坏死性肠炎的发生率有所升高。实验研究发现,给14日龄接种含有柔嫩、堆形、巨型和毒害艾美耳球虫卵囊的疫苗后,同时以108cfu的分离自坏死性肠炎病鸡的产气荚膜梭菌一日2次、连续3天口服攻击,3天后攻菌鸡发生坏死性肠炎者较单独攻菌者高46%,病变计分也由单独攻菌者的1分升高至3~4分。因此,实验研究坏死性肠炎时常应用接种球虫作预置因素进行坏死性肠炎的模型建立。但也有少数田间试验数据并不完全支持这些结果。在田间条件下,球虫病与坏死性肠炎间可能存在更复杂的相互作用,或存在更多的影响因素。

三、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的诊断

鸡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的临床症状甚为相似,其病理变化也较为相似,较难鉴别诊断,尤其是在小肠球虫病与坏死性肠炎同时发生的情况下,并发于球虫病的坏死性肠炎常被误诊为原发性球虫病,而布氏艾美耳球虫病和堆形艾美耳球虫病也易与坏死性肠炎相混淆。因此病理剖检结合显微镜检查是最为重要的临床诊断手段。不同种球虫所引起的球虫病具有特定的病变部位,除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布氏艾美耳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部位较少与坏死性肠炎病变部位重叠外,其它种球虫的病变部位与坏死性肠炎者几乎一致。坏死性肠炎的病变发生于空肠,严重的情况下会延展至十二指肠甚至回肠和直肠,其纤维素坏死并在黏膜表面形成黄色或黄绿色的假膜与布氏艾美耳球虫所致直肠的病变甚为相似。坏死性肠炎以零星可见的绒毛坏死斑点到融合性的黏膜坏死并披覆一层白色或黄色、绿色、棕色、红色的假膜为特征,有时假膜可脱落至肠腔中。多数情况下会有肠黏膜出血或充血,但出血或充血并不一定与黏膜坏死相关。而堆形艾美耳球虫引起的十二指肠黏膜坏死具有梯形样分布的特征,易与坏死性肠炎的片状或斑点状假膜相区别;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空肠的严重出血,并导致肠壁严重肿胀、质脆。进行肠内容物及黏膜的显微镜检查发现球虫裂殖子(体)和/或卵囊是鉴别小肠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的有效手段。必要时也可以ELISA法检查肠内容物中的α毒素和/或NetB毒素。

四、防治方法与措施

鸡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除病原体不同外,在流行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都有许多共性,因此其防治策略和方法措施除特异性药物外也是共通的。这里只给予原则性措施的简单介绍。

1.特异性药物防治。防治鸡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可用特异的抗球虫药物和抗菌剂进行。事实上,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物和抗菌素一直是生产中所应用的主要方法。目前除欧盟等以禁止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添加剂的国家外,多数国家都几乎强制性地添加使用抗球虫药和抗菌剂。常用的抗球虫药物有氨丙啉、氯苯胍、球痢灵、尼卡巴嗪、氯!吡啶、地考喹酯、苄氧喹甲酯、莫能霉素、盐霉素、马杜霉素、甲基盐霉素、拉沙菌素、森杜霉素等,常用的抗产气荚膜梭菌药物有杆菌肽锌、林肯霉素、弗吉尼亚美苏、卑霉素(avilamycin)、阿伏霉素(avoparcin)等。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药物的应用,就没有集约化养鸡业的今天。然而,目前无论是球虫还是产气荚膜梭菌对这些药物都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药效明显降低。在临床上选用抗球虫药物和抗菌药时应以药敏试验结果为据,才能充分保证药物防治效果。

2.免疫预防。由于抗药性的普遍产生和出于食品安全及防治细菌抗药基因的扩散传播,限制甚至禁止使用抗菌药物和抗球虫药物添加剂成为必然趋势。免疫预防和通过饲料调配及给予益生素/益生元已成为必然发展方向。根据涓滴免疫理论和Jeffers的早熟选育方法研制的球虫病活卵囊疫苗正逐渐成为球虫病预防的主要方法,在欧盟国家已全面推广使用,我国目前已有大约10%左右的肉鸡使用球虫病疫苗。然而坏死性肠炎疫苗的研制较为困难,目前较为成功的并已上市销售的只有先灵-葆雅(英国)公司研制的重组类毒素疫苗,但对其使用效果报道不一。

3.饲料调配。通过饲料调配防治鸡球虫病和坏死性肠炎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饲料配方的优化改善饲料组成,消除抗营养因素,有效维持肠黏膜组织的“完整性(integrity)”。具体措施包括使用酶制剂、酸化剂、霉菌毒素吸附剂、抗菌添加剂和抗球虫药物添加剂等。这方面研究报道很多,但养鸡场和饲料厂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试验研究来选择确定最佳饲料配方。

4.应用微生态制剂。使用微生态制剂(益生素和/或益生元)是通过微生物的竞争排斥作用改善肠道的微生态环境,抑制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和定植,并通过菌群改变而所致的肠道pH值、短链脂肪酸等一系列的变化,而间接改变球虫寄生的小生境,从而抑制球虫对肠上皮细胞的入侵。这一类的微生态制剂较多,但临床使用效果甚有差异,这可能与微生态制剂本身的活菌数、使用方法、养殖环境与管理等多种因素有关。据报道,美国建明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CloStat!对坏死性肠炎有较特异的预防作用。

(略)

猜你喜欢

艾美耳荚膜坏死性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羊毒素型产气荚膜梭菌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球虫感染鸡群有哪三种表现
肺炎链球菌荚膜教学标本的制作方法研究
鸡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虫株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肉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陕西省部分地区鸡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的药敏试验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