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综合防控措施

2012-04-13刘建柱樊瑞锋

兽医导刊 2012年11期
关键词:腺胃支气管炎输卵管

刘建柱,樊瑞锋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不同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株对机体器官的亲嗜性不同,所引发的病症、剖检变化也不同,且不同血清型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而新的变异株不断出现和流行,导致该病诊断异常困难和免疫效果不理想。因此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是防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关键。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传染性疾病。该病在1930年首先发现于美国的North Dakota,1931年由Schalk和Hawn首次报道。1972年邝荣禄首先提出IB在我国的存在。该病可侵害不同年龄段的鸡,其特征是气管!音、咳嗽及打喷嚏。若雏鸡感染,引起输卵管永久性损害以至后期出现无产蛋高峰等现象;若成年鸡感染,可引起蛋鸡产蛋数量和蛋的品质下降以及肉鸡的增重和饲料报酬下降;若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等病原菌还会增加鸡群的死淘率。IBV最初主要感染和增殖部位是呼吸道上皮细胞,部分病毒株还可在感染鸡的肾脏、腺胃和输卵管等组织器官的上皮细胞中增殖,因此可引起鸡呼吸道、肾脏、腺胃、输卵管等多组织器官病变。另外IBV血清型众多,且不同血清型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而新的变异株不断出现和流行,导致不同临诊病型的出现,使诊断异常困难和免疫效果不理想。因此,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

一、病原

IBV为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γ冠状病毒。该病毒为有囊膜包被,表面有杆状纤突的单股正链RNA病毒且在胞浆内复制,具有多形性,但多数呈圆形,大小约为80-120纳米。病毒粒子含有3种病毒特异性蛋白:衣壳蛋白(N)、膜蛋白(M)和纤突蛋白(S)。S蛋白位于病毒粒子表面,是由等摩尔的S1和S2两部分组成,其中S1为形成突起的主要部分。S蛋白对IBV侵染性起着重要作用,当病毒粒子启动对敏感细胞感染时,首先是IBV毒粒囊膜的S蛋白与敏感细胞的受体相结合,通过病毒囊膜和细胞膜的融合或内吞饮作用进入细胞。因此,S糖蛋白与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以及与病毒的组织!性有关。由于S基因易通过点突变、插入、缺失和基因重组等途径发生变异,而产生新的血清型的病毒,造成了IBV的不断变异,加之IBV活疫苗的使用以及各地分离出的病毒株存在一定地区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造成IB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未经处理的IBV不能凝集红细胞,但鸡胚尿囊液中的IBV经适当的物质如神经氨酸酶、胰酶等在适当的条件处理后,则能凝集鸡红细胞。同时IBV还能干扰鸡新城疫病毒在雏鸡、鸡胚和鸡胚肾细胞培养物内的增殖。IBV 耐酸不耐碱,其热稳定性因不同毒株而异,但多数在低温条件下较稳定,鸡胚尿囊液和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可在-30℃~-60℃存活数月,冻干病毒低温可保存约20年且有活力。IBV 对乙醚、氯仿及其它脂溶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

该病仅发生于鸡,其他家禽均不感染,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病。本病主要经过呼吸道传染,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康复鸡可带毒35 d。病毒经呼吸道排出,通过空气的飞沫经行传播。同时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及饲养用具传染。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鸡群拥挤、过热、过冷、通风不良、温度过低、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饲料供应不足或配合不当,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三、临床病型及症状

不同IB病毒株对机体器官的亲嗜性不同,所引发的病症表现也不同。根据这一特点,大体可将IB的临床病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生殖型及混合型,而且临床病型有增多的趋势。

1. 呼吸型。为经典型的IB,肉、蛋鸡都可发生,多在5周龄以下发病。病鸡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常突然发病,出现呼吸道症状,并迅速波及全群。主要症状为喘、咳嗽、打喷嚏,夜间寂静时较明显,甩头和流鼻液,重者呈犬坐姿势。随着病情的发展,全身症状加剧,病鸡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羽毛松乱、昏睡、怕冷,排黄白色或绿色稀便。有时还可以见到眼睛湿润、鼻肿胀。稍大日龄的鸡呼吸道症状相同但较轻,通常无鼻液。蛋鸡除呼吸道症状外,还经常伴有产蛋下降,出现软壳蛋、畸形蛋和砂壳蛋。蛋白稀薄如水样,蛋白与蛋黄分离,以及蛋膜粘壳等,在产蛋恢复期小蛋、无黄蛋增多。

2.肾型。多发于3~26周龄性未成熟的鸡。临床上典型症状分三个阶段。第1阶段是呼吸道症状期。表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鸡被感染后24~48 h开始气管发出!音,打喷嚏及咳嗽,并持续1~4 d,由于这些呼吸道症状一般很轻微,有时只有在晚上安静的时候才听得比较清楚,因此常被忽视。第2阶段是假康复期。轻微呼吸道症状消失,鸡群没有明显可见的异常表现。第3阶段是花斑肾症状期。发病鸡数突然增加,并于2~3 d内逐渐加剧,病鸡厌食,排白色粪便,粪便中几乎全是尿酸盐并且污染肛门周围羽毛,机体严重脱水,鸡冠、皮肤、肌肉发绀,眼窝凹陷,腿胫干瘪。病死率达20%~60%,死亡高峰见于感染后第10天,感染后约3周可停止死亡,部分病鸡可逐渐康复,但增重缓慢。

3.腺胃型。本型是近几年发生的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多发于20~90日龄,主要症状采食和饮水急剧减少。发病初期精神不振,流泪,眼睑肿胀,多伴有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拉黄色或绿色稀粪。发病中后期病鸡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但极度消瘦衰竭,死亡数增加,病程一般为25~30 d。成鸡感染后很快出现产蛋下降, 产软壳蛋、粗壳蛋增多。部分鸡耐过后,表现为严重营养不良,发育迟缓,体型明显偏小,体重为同批正常鸡的体重。

4.生殖型。任何日龄的产蛋鸡均可感染,但160日龄以后、临近产蛋或产蛋鸡群症状明显。发病初期鸡群以“呼噜”声为主,一般持续5~7 d,采食量下降,粪便变得稀软,2~7 d后,呼吸道症状自然消失,采食量有可能恢复,除表现呼吸道症状外, 还表现产蛋率迅速下降(20%~80%),同时蛋壳异常,多软壳蛋、粗壳蛋、薄壳蛋、畸形蛋等,蛋内容物品质下降如浓蛋白水样化、蛋白与蛋黄分离等,出现停产鸡。即使后期产蛋鸡康复后,群体产蛋量也处于较低水平。

5.混合型。6周龄以上鸡易发。单独感染导致成年鸡死亡,感染后引起胸肌松弛;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但通常都发生腹泻;在肉仔鸡造成晚期严重死亡,并引起典型的呼吸道病变,产蛋鸡在出现症状后,很快引起产蛋量下降,降幅可达30%,同时蛋的品质也下降;虽然3~4周后产蛋量可逐渐回升,但不能恢复到发病前水平。

四、剖检变化

1.呼吸型。剖检可见呼吸道有浆液性、粘液性和干酪样分泌物,气囊混浊,含有黄色干酪样分泌物;肺淤血和小叶性肺炎。特征性变化是在气管和支气管交叉处的管腔内充满白色或黄白色的栓塞物。产蛋母鸡腹腔内可见液状的卵黄样物质及卵黄性腹膜炎,卵巢正常或充血、出血、变形,输卵管萎缩,其长度明显减少或发生囊肿。

2.肾型。剖检可见皮肤与肌肉不容易分离、喉头有粘液,气管、支气管充血,有灰白色粘液分泌物;肺轻度淤血水肿。肾脏肿大2~3倍,色泽变淡,肾小管及输尿管由于尿酸及尿酸盐充塞而扩张增粗,外形呈白色网状,俗称“花斑肾”。重病例的心包膜及胸膜、肝被膜、腹膜上也有尿酸盐沉积,有时可见扩张的输尿管腔内有很多直径1~5 mm的砂粒状尿石,俗称“尿石症”。

3.腺胃型。剖检可见鸡体极度消瘦,典型特征为腺胃及乳头高度肿胀出血,挤压有白色脓样物溢出。腺胃明显肿大呈球状腺胃壁增厚,切开后自动外翻,腺胃乳头弥漫性出血水肿,可挤出黄白色脓性分泌物,个别乳头边缘黏膜充血、出血或溃疡。肌胃角质膜个别有溃疡,十二指肠粘膜充血、出血,空肠和直肠及泄殖腔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

4.生殖型。剖检可见卵巢充血、出血或变形,卵泡血肿或发生破裂、脱落,输卵管水肿、萎缩、囊肿等病变,内有大小不等的水泡,积水清亮、无色、透明、无味。有些鸡输卵管无积水,但有输卵管狭窄或无输卵管口。大多病鸡卵泡发育正常,但无完整功能的输卵管。雏鸡和青年鸡输卵管水肿可以作为该病早期感染的特征,成年产蛋鸡初期气管有粘液,卵泡充血,输卵管水肿,

产蛋恢复后,部分病鸡输卵管充血、水肿、变细,甚至发生输卵管和卵巢萎缩现象。

5.混合型。剖检可见病鸡体况良好,主要可见深部肌组织苍白和胶冻样水肿,使胴体表现“湿润”外观;其次是广泛的组织充血和气管黏膜充血发炎,肾脏呈程度不一的肿胀,尿酸盐沉积,卵泡、输卵管充血、出血。

五、鉴别诊断

1.新城疫。新城疫一般比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严重,强毒感染时病死率高,雏鸡发病中后期可见到扭头等神经症状。腺胃出血和肠道病变,特别是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有枣核状溃疡,这一点易于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相混淆,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消瘦,腺胃极度肿大、出血和溃疡。

2.传染性鼻炎。传染性鼻炎传播迅速,面部肿胀和鼻、眼分泌物增多,雏鸡较少发生,鼻分泌物抹片显微镜观察可见两极杆菌。

3.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比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播快,且吸道症状严重,并且很少发生于幼雏,而传染性支气管炎则幼雏和成年鸡都能发生。传染性喉气管炎鸡可咳出血痰,气管黏膜上形成干酪样假膜。

4.鸡慢性呼吸道病。鸡慢性呼吸道病传播缓慢且病程长。病原为支原体,抗菌药物有疗效。

5.禽曲霉菌病。禽曲霉菌病1~2日龄雏发病,日龄稍大的少发或散发且多发生在温暖潮湿季节,剖检可见肺、气囊有粟粒大小灰白色或黄色结节。

6.痛风。家禽痛风时一般无呼吸道症状,无传染性,且多与饲料配合不当有关。

7.传染性法氏囊。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年龄及症状、病变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相似,但后者有特殊的病变,即法氏囊肿大、出血及胸、腿肌出血,而传染性支气管炎却没有。

8.产蛋下降综合征。蛋鸡的生殖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易于产蛋下降综合征相混淆,发生产蛋下降综合征时,病鸡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不良,但不影响蛋的内部质量,蛋清不会稀薄如水,也无典型呼吸道症状。另外两者也可通过血清学诊断加以区别。

9.其他疾病。我国学者所报道腺胃病变型传支易与马立克氏病、硒-维生素E缺乏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六、实验室检测

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但单凭这些常无法判断病因, 因为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等也可引起类似症状加之IBV具有很强的变异能力,进一步确诊则有赖于实验室诊断方法。常用的主要是血清学诊断技术与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现简要总结:

1.血清学诊断技术。IBV的检测均是通过IBV特异性抗体来实现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和抗原分离纯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使血清学诊断技术有了很大发展, 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也明显增强, 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IB 的诊断中。常规的方法包括病毒中和试验(NT)和血凝抑制试验(HI)。此外,琼脂扩散试验(AGP)、免疫荧光技术(I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免疫胶体金技术等方法逐步应用于实践,显示出各自的优越性。其中ELISA、IF和AGP是检查群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学方法,适合于初步诊断;常用NT试验和HI试验进行血清型鉴定。

2.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IBV 早期诊断中,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特异性、敏感性、快速、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普通的血清学诊断技术所不具有的很多优势, 现已成为实验室检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主要包括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结合探针技术、RT—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芯片技术等。寡核苷酸指纹图谱分析可用于IB的流行病学调查。目前较成功的是RT-PCR 诊断技术,与血清学方法相比, 具有极其敏感、特异等特点,特别是选择保守的基因片段作为目的基因,很适合实验室的快速诊断

七、综合性防控措施

1.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1)要从管理严格的种鸡场进雏,避免从有疫源的种鸡场进雏鸡或种蛋。实现粪便和病死鸡的及时无害化处理,粪便集中堆放或深埋或烘干制成肥料,病死鸡应焚烧或深埋。

(2)从进鸡前就要做好鸡舍内环境的清扫、清洗和消毒工作,在育雏鸡阶段,做好严格的防疫隔离和消毒措施,用安全性好的季胺盐类等消毒液,每周2~3次喷雾消毒,以降低粉尘中支原体及其他微生物对呼吸道的刺激和损伤作用。但应注意疫苗免疫前后2~3 d不要进行喷雾消毒。在饲养过程中做到带鸡消毒、饮水消毒、用具消毒和环境消毒相结合。带鸡消毒可用碘制剂、过氧乙酸和氯制剂等喷雾消毒,每周2次,交替使用2~3 种消毒药;用双季氧盐等进行饮水消毒,但必须准确掌握药物浓度;所有用过的料盘、料桶、水桶、饮水器等饲养器具进行洗刷消毒,晾干备用;每周用20%石灰水或3%烧碱液消毒对鸡舍环境进行严格的喷洒消毒1次,进行环境消毒。

基本信息包括有关环境量信息、大坝结构与运行状况信息等。具体包括当时的上下游水位、蓄水量、边坡比、水深比(水深与坝高之比)、震中距、坝址烈度、坝轴线方向与震中方位的夹角、当天降水量、泄流方式及下泄流量等。

2.改善饲养管理条件,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制度。

(1)提供适适宜的温度、湿度及良好的通风换气的条件。注意调节鸡舍温度,冬季要做好鸡舍的维修和供暖设施的准备,在雨雪天气和寒流期间要注意保温,夏季高温来临前做好降温设备安装调试并保持适宜湿度。在保证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通风换气,控制有害气体含量,氨气浓度1~3周龄应低于10 mg/kg,4 周龄至出栏应低于20 mg/kg, 硫化氢含量不能超过10 mg/kg。鸡舍通风不良,氨气和硫化氢浓度高等因素均会损伤上呼吸道系统结构的完整性,进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另外可在鸡舍垫料中混入硫磺(2 kg/m2),使PH值小于7.0,减少氨气的产生。同时加强垫料管理,每日翻动垫料1~2次, 有利于氨气散发,使垫料保持干燥、疏松。

(2)合理调配日粮,保证适口性好、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同时注意日粮中适当增加禽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合理投喂饲料,冬季配料要考虑提高鸡体能量(可高出标准的5%~10%),以提高鸡的御寒能力;夏季应喂蛋白饲料, 因为蛋白质中的氮必须通过尿排出去,增加鸡饮水量。

(3)采用合理饲养密度,避免发生拥挤。一般1~2周龄每平米30~34只;3~5周龄每平米15~20只;6周龄至出栏每平米8~10只。

(4)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空厂不少于14 d,并对全厂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进雏后,定期进行带鸡消毒,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和尘埃的污染,尽可能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3.做好疫苗的预防接种。做好疫苗的预防接种是目前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但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血清型众多,各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性差,甚至不能交叉保护,用单一血清型疫苗株免疫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应根据当地流行的血清型菌株制备疫苗使用,制订合理的免疫计划。对于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首免可在7~10日龄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弱毒疫苗点眼或滴鼻;二免可于30日龄用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52弱毒疫苗点眼或滴鼻;开产前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灭活油乳疫苗肌肉注射每只0.5 ml。对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可于4~5日龄和20~30日龄用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28/86或Ma5进行免疫接种,或用灭活油乳疫苗于7~9日龄颈部皮下注射。而对于传染性支气管炎变异株,可于20~30日龄、100~120日龄接种4/91弱毒疫苗或皮下肌肉注射灭活油乳疫苗。

4.认真做好药物预防,防止并发症。冬春季节为疾病多发季节,应饲喂速补以增强抗病能力。细菌感染时可用奎诺酮类饮水投服,真菌性疾病可用制霉菌素或硫磺铜等饮水投服治疗。

5.消除发病诱发因素。如气候突变、过冷过热、鸡群密度过大等,控制好环境因素是防止支原体或复合型慢性呼吸道病发生的最直接措施。

6.治疗措施。该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首先将发病鸡全部换舍隔离,对死雏集中深埋,健雏更换场地,并进行彻底消毒。

治疗原则是加强饲养管理、抗病毒、防止继发感染。除此之外,还要缓表,呼吸型要使用氨甘油茶碱、盐酸溴已新、氯化铵等来缓解呼吸困难;肾型要保肝护肾;腺胃型则修复溃疡,消肿促食;生殖型则修复输卵管粘膜,提高生殖系统功能。大体的治疗方案为:避免应激反应,保持鸡群安静,不能转群和免疫,将温度提高2℃~3℃。降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饲料中粗蛋白含量14%~16%为宜,同时增加维生素A的用量。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病毒药物,首选干扰素,用量一般3~4倍量。在没有干扰素的情况下选血凝素、白细胞介素,化学药物选用抗病毒中药(含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同时对症治疗,有呼吸道症状时添加治疗呼吸道药物(如强力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泰乐菌素、恩诺沙星等及中药制剂),为了防止并发症或继发感染大肠杆菌,同时添加抗菌药物(如头孢曲松、头孢噻呋钠、氧氟沙星等对肾肿没有损害的药物)。禁止使用对肾脏损害的药物(磺胺类、氨基糖甙类等)。供给充足的饮水,在饮水中添加肾肿解毒药。不使用任何损害肝脏的药如磺胺类药、卡那霉素等。对喹乙醇、痢特灵等毒性较大的药物也禁止使用。发生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时,可再加一些肾肿解毒药或0.5%的碳酸氢钠、维生素等。采用口服补液盐、0.5%碳酸氢钠、维生素C等药物投喂补充钠、钾损失和消除肾脏炎症。

(略)

猜你喜欢

腺胃支气管炎输卵管
浅析家禽发生腺胃炎和肌胃糜烂的原因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鸡传染性腺胃肌胃炎的诊断和治疗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