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新发传染病流行概况及防控措施
2012-04-13于力
于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大动物病研究室)
一、我国养殖产品的消费趋势(1978-2008)
2008年养殖产品的人均消费量为肉类25.22 kg,蛋类10.09 kg,奶类8.80 kg,水产品9.32 kg,分别是1978年的2.84倍、5.13倍、6.36倍和1980年的5.36倍,其中奶类增长最大。展望未来:2020年人口增长约达到14.5亿,2033年可达到峰值约15亿;居民收入在未来20年将有8%左右的增长;食品结构将发生改变,奶类和水产品消费将会有所提高,肉蛋的消费量会下降;中等收入人群的提高会导致牛肉的消费增加;因此,牛奶和牛肉在未来有利好的增长因素。但同时也有长远的制约因素,包括粮食、牧草、品种等,而且随着养牛业快速发展,环境的制约因素已经显现出来。近期制约因素主要是传染病的流行,还涉及到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等问题。
二、牛传染病流行的现状不容乐观
1.牛的数量和规模急剧增长。老的疫情沉渣泛起,新的疫情不断发生。
2.牛传染病的研究严重滞后。诊断体系不健全,猪病和禽病发生后都会有很多专家和诊断技术的支撑,而牛病发生后诊断技术落后,更多的只是一些国外的诊断试剂盒来辅助诊断,不成体系。防治技术体系更是不健全,猪禽都有许多的疫苗使用,而牛病在市场上可使用的疫苗相当少,只有口蹄疫、牛出败和有限的几个牛病疫苗可用,就更谈不上防治技术的体系。所以养牛产业首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传染病问题。
三、对牛产业发展严重威胁的新发疫情
(一)荚膜A型巴氏杆菌引起的牛运输热和犊牛肺炎
1.流行。该病2003年发现于英国,2006年已传入我国。目前该病原已经扩散到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在牛群中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病,危害严重,而在偏远地区,该病的发生依然严重,近几年继续由内陆向偏远地区或偏远地区之间蔓延。该病不分品种,奶牛和肉牛均可发生,运输热的发生以肉牛最为频繁和严重。
2.发病原因。荚膜A型巴氏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不同来源的牛混群后再经历长途运输等严重应激而发病。混群后长途运输应激是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牛群发生运输热和犊牛肺炎的首要辅助因素,牛黏膜病病毒(BVDV)、牛副流感3型病毒(BIV-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牛支原体等疾病是协同致病因子,另外饲料和饲养管理也是其发病的诱因,比如有些农户长期用鸡饲料喂牛而导致运输时发病。但是协同致病因子并不是荚膜A型巴氏杆菌致病所必需的,芬兰在发生该病时检测并无BVDV和牛支原体,所以该病例可以说明没有BVDV和牛支原体的参与也可因其他应激因素导致发病。混群后长途运输的应激,使牛在运输途中开始发病,主要以犊牛群频繁发生以急性死亡和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为主要症状。体温41℃以上、咳嗽、腹泻、气喘、呼吸困难,急性病例6~24 h死亡,剖检可见内脏器官充血并有出血点,亚急性和慢性病例的肺组织广泛淤血、纤维素性渗出和粘连,肺组织散在大小不一的脓肿结节,表现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用各种抗菌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发病牛均预后不良。
3.预防与控制。
(1)严禁混群运输,特别是从交易市场买入后直接进行长途运输,发病更严重,最好是从一个牛场经过检疫后,在减少应激的情况下进行运输。
(2)此病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建议发现此病立即淘汰病牛。
(3)在牛场有发生此病的情况下,不要引进健康牛群,否则会直接导致犊牛肺炎发生,发病率一般能达到10%~30%。
4.控制。此病的发生可在运输前3周提前免疫接种全菌体灭活疫苗,有较好的效果,但是需要政府干预,进行宣传、培训和强制免疫。
观察组患者治疗完成之后从饮食、用药及血糖自我检测方面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二)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牛猝死症 2004年以来牛猝死症是养牛业的重要威胁,但早在1994年农业部就已对该病重视。优质肉牛和高产奶牛都会因为不明原因引起急性死亡,其发病急和死亡率高的特点给养牛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临床症状。病牛临床表现发病突然,死亡迅速,狂躁不安,呼吸困难,口鼻流出泡沫或血水,全身肌肉震颤,四肢无力,倒地死亡。剖检发现组织器官的广泛性出血,大脑充血有出血斑,心内外膜和冠状沟出血,胃出血且黏膜脱落,肠道出血。从发病动物中发现,营养和膘情好的家畜易发,无传染性和流行性。此病也属于条件性致病疾病,发病急,治疗无效。
2.发病原因。牛猝死症的致病因素主要还是由感染性因素的产气荚膜梭菌又称魏氏梭菌引起,主要表现肠毒血症,也继发于外伤、内伤、产后及乳房炎等。前些年老鼠药中的成分氟乙酰胺也可导致牛猝死症发生,后来这种老鼠药也停止生产。另外缺硒也是牛猝死症的诱因,正常牛全血中硒含100μg/kg,牛猝死症时会降到9~16μg/kg,发病临界值为30μg/kg,但是可以通过补充亚硒酸钠和VE来解决。
3.病原。产气荚膜梭菌是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梭菌,在自然界分布及其广泛,可见于土壤、咸水、淡水、污水、饲料、食物、粪便,也是人和温血动物肠道中常在菌之一,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可产生至少30种潜在毒素,并通过其产生的毒素发挥致病作用。梭菌产生的毒素主要是4种(α、β、ε、ι),根据4种毒素又把梭菌分为5个型(A型、B型、C型、D型、E型),其中有4个型与牛病有关,A型所占比例最大,是最主要的致病型。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牛猝死症在20世纪80年代只零星发生,90年代日趋严重,牛发病数量骤增,发病地区也不断扩大,2000年以来,在牛群中常有发生,较为严重,以优质肉牛和高产奶牛多发。2010年1月,在黑龙江某大型奶牛场发生猝死症,在近一个月内每天发病约5头,致死率为100%,最终死亡120头。病牛发生急性肠毒血症,来不及治疗即死亡,造成严重损失。
4.预防。该病的预防用疫苗效果较好,产期荚膜梭菌疫苗,国内使用的是全菌体疫苗,但是由于梭菌菌壁坚硬,所以副作用较大,然而起到免疫作用的是类毒素而不是菌体,所以发达国家一般使用类毒素疫苗,而不是全菌体疫苗,这样效果会更好。我们用产气荚膜梭菌的类毒素与巴氏杆菌灭活苗一起制成了能同时预防巴氏杆菌肺炎和猝死症的产气荚膜梭菌类毒素与巴氏杆菌二联疫苗,牛群实验显示效果不错。
(三)Leachii支原体
1.发病特点。我国主要是从澳大利亚引进奶牛而传入此病,它是牛的一种重要病原。2005年1~5月,我国某大型奶牛场有400头母犊牛发病,发病率100%,死淘率100%,表现的典型症状是关节肿大,发生膝、腕、附关节等全身性多发性关节炎,有继发感染时会伴有发烧、腹泻及咳喘。致病性研究表明Leachii支原体可引起关节炎症状,在国内外都有认可和报道,但我们研究发现,Leachii支原体也可导致肺脏的变化和乳腺炎,肺脏发生肉样变,乳区肿大,乳汁性状改变,产奶量下降,并且不可恢复。
2.传播途径。研究传播途径发现,精液传播是本病的传播途径之一,消化道、呼吸道、静脉接种都不致病。所以育种时要注意防止精液传播疾病。目前Leachii支原体在国内没有疫苗。
(四)犊牛腹泻
1.特点。近两年来,有许多严重的案例,死亡率60%~80%。犊牛腹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同感,另一种是国外进口母牛产下犊牛后,由于乳汁中没有病毒抗体,无法获得母源抗体而感染轮状病毒发病严重。
2.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严重腹泻、脱水,幼畜高度死亡,轮状病毒腹泻在新生奶牛犊较常见,可引起肠细胞损伤,产毒素性大肠杆菌易于附着和感染,如与牛冠状病毒混感,病情更加严重。
3.预防与控制。我们利用国内制作婴儿腹泻的疫苗LLR作为重配亲本来制作牛轮状病毒二价基因重配减毒疫苗,此疫苗免疫原性好,对人类和动物无毒,安全性高,怀孕母牛注射无副作用,病毒滴度高。
免疫程序:给怀孕母牛产前1~2个月免疫牛轮状病毒基因重配二价减毒疫苗,一次免疫可提高综合抗体4~32倍,在母牛产后2小时内给犊牛吃到初乳,犊牛就不会发病。同时药物控制大肠杆菌,注意耐药性的产生。冠状病毒不常发生,其疫苗还在研究当中。
四、当前牛传染病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口蹄疫防控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口蹄疫的防控越来越复杂,传入毒株的毒力明显增强,表现在心肌嗜性,幼畜的死亡率升高。流行毒株不断发生变异,这与不完全免疫有关,压迫病毒产生变异,需要研发有效的针对性疫苗。传统的灭活疫苗的工艺需要改进,如果灭毒不彻底会有散毒的危险,美国研制的A型腺病毒疫苗已获得美国农业部的批文,政府采购的价格需要提高。由于国际组织的压力以及行业畜产品出口的问题,我国口蹄疫清除计划已经提上日程。
(二)牛源人兽共患病和食品安全布病在近年来感染人的病例急剧上升,牛结核病较严重,占人类结核的10%以上,而结核已成为年死亡率最高的人类传染病。炭疽病在近年来的案例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牛羊李施特杆菌病在我国流行呈上升态势,但主要都是卫生部报告,2011年美国因黄瓜污染李施特杆菌导致30人死亡。
(三)警惕来自国外的牛传染病威胁 对疯牛病的控制要严格禁入相关国家的牛羊及相关产品。牛瘟虽然在我国已经消灭,但是东南亚邻国至今存在威胁,减毒疫苗依然有效,紧急时可建立免疫隔离带。蓝舌病血清8型是2006年以来,在欧洲的牛群和羊群中暴发流行,导致严重损失,应被列为我国重点防范的牛羊外来病,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疫苗,无法控制。Schmallenberg Virus是2011年从德国新发的一种新的牛病毒病。
Schmallenberg Virus首先从德国的一个小镇上发生,后来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有发生,随后在澳大利亚和波兰的牛和羊体内发现了抗体,中国目前是否存在病毒还未知。该病的易感动物为牛、绵羊和山羊,牛主要表现发热、产奶量下降(可达50%)以及腹泻症状,绵羊表现流产、死胎、畸形胎儿、脑积水和脑结构不全。传播媒介是蚊子和蠓类叮咬,易在3~9月媒介活动期间感染动物,动物易感期为绵羊妊娠后28~36天,牛妊娠后75~110天。
(本文根据专家报告及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