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化安全防护基础与医学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建构和实践
2012-04-13孙华斌
孙华斌
20世纪以来,核、化事故和恐怖事件不断发生,特别是1995年日本东京沙林化学恐怖事件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生,核化突发事件成为现实威胁。核化安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定期召开核、化安全与防护的各种峰会和论坛。核化安全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核化安全与防护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1]。探索研究和建立“核化安全与防护医学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或“核化安全医学防御体系”是有效应对核化突发事件、实现核化安全与防护的关键,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1 核化安全与防护基础
1.1 核化安全与防护的有关术语和概念 安全(safety)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即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狭义的安全指的是以人为主体的安全。安全度是指人的身心安全程度及其生物保障的可靠程度。广义安全指的是以人或物为主体的安全。核化安全系核安全(nuclear safety)和化学安全(chemical safety)的总称。
防护(protection))是保障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即健康状况)的条件和措施。狭义的防护指的是以人为主体的防护。广义的防护是保障人的身心、环境和物等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即健康状况)的条件和措施。如生态防护、环境防护、经济防护、社会防护、食品防护、军事防护等。
预防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及为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所做的一切工作。预是事先的预计,防是防护,科学决策。预防也分狭义和广义的预防,其内涵与安全和防护是类似的。
安全、防护和预防三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防护是采取主动防护活动降低危害源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的过程。防护与安全是相互联系的,防护是主动措施或过程,安全是防护的结果或状态,带有消极或被动的性质,一般统称防护与安全。防护与预防是相似的,侧重点不同,预防是预先的保护。
核化安全与防护是核和化学危害源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即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和措施,是核安全防护和化学安全防护的总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依据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一般分为四级:严重(Ⅳ级)、比较严重(Ⅲ级)、相当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
应急管理是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的全过程。
核化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核或化学危害源对人或物或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包括核化武器、核化恐怖、核化事故和核化次生灾害等类型。核化突发事故属特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以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框架进行应急处置。1.2 核化安全与防护有关学科 核化安全与防护是随着20世纪核能和核技术的工业、化学工业的产生伴随而来的,随着核武器和化学武器的战争使用和防护卫勤保障需求,产生了军事医学领域的核心学科-防原医学和防化医学,随着核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诞生的放射诊疗技术,而产生了放射医学与防护学等。
事故致因理论、风险理论、安全系统模型和安全发展规律,是安全与防护科学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军事防护医学理论基础的依据。以人为本,保证人的安全是核化安全与防护的核心,军事防护医学也是核化安全与防护的理论基础[2]。安全科学技术和防护科学技术的目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将风险降至最小,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安全。
2 核化安全防护的理论基础—军事防护医学
2.1 核化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的训练、准备和保障体系
2.1.1 目标与任务
2.1.1.1 目标和系统 针对核、化医学救援分队的职能任务,对核、化应急医学救援工作进行顶层设计,把核、化医学救援分队的准备工作分为人员思想和专业培训、装备和物资、技术和方案、训练和演练4个子系统,分别制定目标和措施抓好落实。建立健全队、分队和小组三级责任制和考核目标。
2.1.1.2 职责和任务 按照职责任务,核、化医学救援分队各设立指挥、分类急救、侦检、洗消、救治组,明确1个指挥组和4个专业组的职责任务。核化医学救援分队以伤员处置为中心任务,明确指挥和各专业组的关系。
2.1.2 组织与实施
2.1.2.1 组织指挥与力量编成体系 核、化医学救援分队按照建制和职能任务,建立矩阵式的组织指挥和力量编成体系,简称矩阵式力量编成方案。即纵向按照核、化医学救援分队的建制任务体系和横向按照核化分类急救、侦检、洗消、救治专业分队的职能任务体系,以适应多样化的救援任务和需求。
2.1.2.2 目标体系和训练模式 根据核化医学救援分队组成人员和救援任务需求的特点,建立基础理论、专业技术、技术应用和卫勤保障4个层次的目标训练体系,形成自学和研讨、理论和技能、技术和勤务、分练和合练相结合的训练模式。
2.1.2.3 预案和方案体系 建立健全“核、化医学救援分队预案、行动预案、技术手册和4个专业组技术方案等的多样化预案方案体系,预案方案要简洁实用,要素全面,规范明确。
2.1.2.4 现场分区和协同救援方案 树立“救援链”的理念,形成“救援处置链”、“医学防护链”和“医疗救治链”,建立“核化突发事件现场三区”和“三支救援队伍”结构模式:热区(污染区、控制区)—防化救援分队,温区(半污染区、监督区)—核化医学救援分队,冷区(清洁区、非限制区)—核化医学医疗救治分队。防化救援分队以环境污染处置为主,核化医学救援队和核化医学救治分队以人员处置为主。核化医学救援分队为现场处置的中间环节和关键环节,起着承上启下不可替代的作用,职责任务既有重点有交叉,又可实现应急救援的无缝连接,保证核化救援任务的完成[3]。
训练和保障实践表明,建立健全核化医学救援分队的组织指挥和力量编成体系、方案预案体系、训练和保障模式,能充分发挥核化医学救援队的作用。
2.2 核化突发事件分类和分级处置体系 基于医学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预案、法制、体制、机制)”的建设框架,基于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理论方法,建立起“核、化突发事件医学应急的分类管理和分级处置体系”。
2.2.1 核、化突发事件医学的特点和规律要求应急处置的原则 “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级稳妥处置、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保护人员、保护环境”;建立和应对核化突发事件的5级防护线 (措施):侦检报警措施、物理防护措施(含时间、距离、屏蔽、控源防护等)、化学防护措施、医学防护措施(含药物防护、心理防护等)、管理防护措施(含培训、法规、制度、规程等);重点抓住核、化突发事件医学救援的关键环节:侦、检、消、防、治。
2.2.2 核化突发事件医学应急的分级处置体系 核化突发事件的分级,辐射事故分4级 (我国)、核事件事故分7级(IAEA)。实际处置工作中可根据规模大小分为4级事件:小规模、中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事件,以便于灵活高效配置处置队伍。处置队伍的分类,4支处置队伍:核化救援队,核化医学救援队,核化医学救治队,事发地自救互救处置队。按照事件现场分区(热区、温区、冷区)配置上述三支救援队伍,职责任务明确,适度交叉,实现无缝连接。事件的分级响应,4级响应:全军、军区、军、部队。实践表明,建立分类管理和分级处置体系,可以保证处置职责任务明确,实现分级负责,充分发挥各救援队的优势,是核、化突发事件处置的实用、科学、高效方法。
3 核化安全防护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任何事故的发生、发展都有规律,在事故的孕育阶段打断事故链,可以杜绝事故的发生,对应防护措施的就是处置链、预案链、救援链、救治链。核化安全防护是系统工程,综合运用人理-物理-事理系统方法论,军事医学防护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和工程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处置。要重点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法律法规体系、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建设。具体为一案:建立健全预案方案技术体系;三制:建立健全法制体系、组织体系、机制体系;四落实:做到组织、方案、物资和训练体系的落实;五平台:建立预警侦检技术平台、数字化现场处置技术平台、信息化组织指挥技术平台、药物和装备研发技术平台、核化医学实验室创新技术平台。
4 核化安全防护和医学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展望
从国家和军队战略的高度,重视核化安全防护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建设。按照系统科学和工程的框架,进一步研究建立“核化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的训练、准备和保障体系规范”、“核、化突发事件医学应急的分类和分级处置体系规范”。着眼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军事防护医学,建设核化安全防护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力争形成“核化安全防御系统”。“核化安全防御系统”,是维护国家核化安全、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的防控体系的概括。针对核化威胁,构建国家战略层面的核化侦检、洗消、防护和救治的技术控制平台,所有环节衔接顺畅、运行规范、保障高效,从而形成一整套“核化安全防御系统”。
同时,加强核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复合型的卫生防护保障人才;加强军事防护医学学科建设;加强核化医学救援技术中心基地建设;加强国家和军队核化安全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提高核化突发事件的综合卫生防护保障能力和水平。
[1]孙华斌.军事防护医学建构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辐射卫生,2011,20(1):412—413.
[2]孙华斌,王修德.军队医用放射防护规范化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2010,19(2):157-158.
[3]孙华斌,王修德.战区核、化医学应急救援训练保障的实践和研究[J]. 中国辐射卫生,2010,1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