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一体化:“两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的重大突破口——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2012-04-13钟荣丙

关键词:城市群城乡农村

钟荣丙

(中共株洲市委党校,湖南 株洲 412008)

城乡一体化:“两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的重大突破口
——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钟荣丙

(中共株洲市委党校,湖南 株洲 412008)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起步阶段的巨大成就集中体现在城区,发展“两型”农村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城乡一体化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的重大突破口。通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探索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工作重心和保障措施,并总结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成功典例。

城乡一体化;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重大突破口

就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而言,不仅涵盖城市,而且面向广大农村,发展“两型”农村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第一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这些丰硕成果大多数集中在城区,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我们应加大农村“两型”社会建设的力度,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城乡一体化,最终实现到2020年基本建成“两型”社会的目标。

一 城乡一体化: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的必然选择

(一)拓展“两型”社会建设视野之所需

1.通过城乡一体化促进资源集约利用与紧凑发展。

(1)促进城乡空间资源集约利用。—方面,充分挖掘城镇建成区的各项空间资源潜力,不断优化城镇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实现节约型、和谐型空间利用模式。另一方面,明确城镇重点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城镇新区的拓展秩序,实现城镇建设空间集约有序的发展格局。[1]

(2)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是其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才能促进城市工业向城郊区的转移,有利于城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利于城市从生产功能向服务功能的转变,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城市形象,有利于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土地价值的提升,促进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2.通过城乡一体化实现环境友好型发展。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必须改变过去为了增长牺牲环境的发展思路。只有实行城乡一体化,城市过去发展的高能耗、污染重的企业才能搬迁出去,现代服务业才能通过“退二进三”找到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郊区的工业化在企业的选择上也可以从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要求来发展定位,在用地结构、产业布局、空间布局上追求人居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实现环境友好型发展。

3.通过城乡一体化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广阔空间。“两型”社会的建设必须通过空间的合理布局才能实现。只有空间的更合理布局,才能促进城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城市功能配置的完善,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就是将城郊区纳入总体发展空间,通过城区和郊区两个空间的统筹布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只有将郊区纳入发展空间,才能为城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提供置换空间,而郊区在纳入发展空间后,又推进了郊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2]

(二)“新农村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两大战略苟合之所需

“新农村建设”是旨在解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差距悬殊、农村市场需求萎缩、农业基础薄弱等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两型”社会建设则是旨在解决资源紧缺、环境承载能力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增长的资源依赖度居高不下、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战略选择。

因此,“新农村建设”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又是长株潭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导向。没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村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没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新农村也不是真正的“两型”农村社会。

在长株潭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结合“两型社会”的建设,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示范意义。长株潭地区必须抓住难得的机遇,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导向,把长株潭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新农村建设引领区,形成对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效应,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3]

(三)促进“两型”社会试验与城乡统筹试验协同之所需

“两型”社会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终极目标是建设“两型”农村,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角度与“城乡统筹”追求社会公平的新高度的目标基本一致,最终应该做到的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能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参与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建设的权利。二是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三是同质化的生活条件,主要是使用方便、价格合理的基础设施等。

从全局意义来看,长株潭城市群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进行的两型社会建设试验,更加丰富了成渝城乡统筹试验的内容。它不仅要探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而且要在发展模式上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要探索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和体制机制。因此,它是一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改革和发展的试验。长株潭城市群的试验,如果能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将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探索构建和谐社会探索一条新路,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避免走发达国家和沿海发达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寻找中西部地区特有的发展模式探索一条新路,为实现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理论储备和制度范本。[4]

二 长株潭城市群推进城乡“两型社会”建设一体化的工作重心

(一)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

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机衔接,完善城镇体系、城乡产业体系、城乡交通体系、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城乡环境保护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规划,充分发挥城区和各中心镇对区内农村的吸纳和辐射作用。

(二)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

从完善城镇功能和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出发,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以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和农业产业化园区带动企业聚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大力推广无土栽培、大棚覆盖、嫁接换种、节水灌溉等高新技术,积极推行“支部+协会”、“科技部门+基地+农户”、“科技人员+农户”的科技服务生产新模式。二是建设示范样板工程,重点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园、试验示范区、无公害蔬菜示范村、农科人员创业基地等样板,推动农业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是培植生态旅游,发展现代农村休闲产业,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加快推进改水、改线、改厕等工作,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形成城乡和谐的生产环境和人居环境;进一步加快道路客运公交化改造,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进一步加强给排水建设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进一步加快城乡道路、通讯、广播电视、供电、供气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功能,增强辐射带动作用;针对偏远乡村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信息闭塞等实际,继续加大通乡村公路、乡际公路建设力度。

(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1.健全城乡公共财政服务体系。壮大公共财政,不断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引导城市社会资金和公共财政向农村延伸,建立地方农业发展基金。资金来源可从以下三个渠道筹集:一是从煤炭及其它矿产资源的收益中切一点;二是从房地产开发收益中切一点;三是倡导社会上利润较为稳定的其它行业和企业积一点。

2.健全城乡均等的教育服务体系。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努力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实现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改善教育教学设施装备和办学条件,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合格化建设。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实行农村中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完善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对口支持、合理流动的机制,优化中小学师资力量配备,提高城乡教育整体水平。

3.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大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力度,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构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一体的新型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强化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功能,推进“小病和预防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进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确保每个建制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行政村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小病不出村镇”。

4.健全城乡劳动就业服务体系。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区域内城乡统一、规范和完善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对接并轨。

5.健全城乡市场服务体系。要尽快发展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营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

(五)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创新城乡社会管理体制,整合资源,提高水平,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社会治安保障、精神文明建设和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将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本着“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的原则,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户口一元化登记管理。

(六)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

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生态保护体系、污染治理体系和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努力建设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重点抓好现代林业、“千村家园绿化”和城市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完善节能减排责任考核体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城镇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深入开展生态示范村镇、绿色生态社区等创建活动,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

三 长株潭城市群推进城乡“两型”社会建设一体化的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是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思想保障。

首先,长株潭城市群相关政府部门决策者必须认识到,“两型”社会建设配套改革试验是否成功一定程度决定于农村“两型”社会的发展程度。我们必须在“两型”的理念下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通过改革试验,打破城市、农村分而治之的传统管理模式,明确向农村倾斜,努力提升农村总体水平,赋予农村、农业、农民与城市、非农产业、城市居民更为接近或同等的待遇,真正实现农村与城市“两型”社会建设上的对接。

其次,切实转变农民观念。“两型”农村建设切不可盲进,切不可急于求成。应该看到,中国农村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那些世世代代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农民,对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乡风民俗,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在建设“两型”农村中,农民是主体,农民在“两型”农村建设中对某些先进理念、先进思想有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要让农民接受现代化农业,接受“两型”农村的规划,养成现代文明的习惯,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因此,只有转变农民观念,鼓励农民创新,不断创造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并以政策、财政、技术等有力手段给予支持,农村才能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经济保障。

1.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长株潭地区的特色优势农业主要有优质杂交水稻、食品加工、城郊蔬菜、花卉苗圃、休闲观光农业等。为了进一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必须努力做到:

一是推进多样化、多层次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依托农产品优势资源,引导加工企业和产能向优势农副产品产区集聚,重点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油料、肉食、水产、茶叶、果蔬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

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合作社、农户有效对接,构建产供销、工贸农、农科教一体化的产业链,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核心骨干企业。

三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多元化发展,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四是推进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抓紧建设一批特色化、规模化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国家重要的稻谷、生猪、食用油等战略储备基地,构建供销系统农资储备配送网络和农产品加工购销网络。

2.大力发展现代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摒弃了常规农业一味追求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生产方式,注重建立资源利用高效率、外部投入最低化、污染排放最少化的生产目标,从整体角度构建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物质循环产业体系。发展循环农业,就是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生产,突出“节约、保护、利用、拓展”四个环节,积极推广种养结合、农畜结合、林牧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种植带动养殖,养殖催生加工,加工反哺种植,努力打造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种植养殖—加工—综合利用”循环农业产业链,实现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物循环再生化。

3.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近年来,长株潭地区水资源矛盾比较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我们可以通过农业节水,腾出用水空间支持工业发展。以节水农业为导向,以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为重点,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基本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推广低压管灌、滴灌、喷灌、垄膜沟灌等现代节水技术和设施,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探索实践节水、高效、种养加工一体化、多层次产业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三)健全相关体制机制

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是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保障。

伊朗农业目前最主要的困难是土壤的结构比较差,营养的吸收能力不足。同时由于干旱,一些微生物无法在土壤中存活,失去活性。所以伊朗所需要的肥料必须能激活这些有利微生物去保护土壤。

1.完善城乡决策协调机制。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城乡一体化,要求城乡在公共决策时,必须强化城乡决策协调机制,相互协商和沟通。首先,要解决长株潭城市群综合改革试验区城乡各自为政的问题,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在长株潭城市群综合改革试验区探索实行大能源、大环境、大交通、大农业等大部门制。其次,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对长株潭城市群综合改革试验区内的县(市)探索实行省直管模式,提高行政效率;积极实施乡、镇、村撤并工作,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扩大中心镇及村庄的规模,减少区划层次。再次,还要建立科学的城乡决策考核监督体系,把有关城乡经济发展、城乡人民生活质量及差距、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改革、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纳入城乡统筹决策监督体系,并对各级政府及相关的部门进行监督,以保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综改区城乡统筹发展。[5]

2.进一步探索土地流转机制。一是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新模式,积极引导、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土地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流转模式。同时,形成市场化的土地流转价格,科学运用地租理论对农用地评等定价,有效保护基本农田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大力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探索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可试行以乡(镇)、村为单位,建立集中连片的流转土地储备库,可由集体经济组织临时发包,也可由原承包农户继续经营。

三是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依法抓紧建立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度和土地流转登记管理制度,提高合同签订率,使土地流转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建立民投公助、以奖代补的投入机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中,要改变过去由政府、村集体大包大揽的做法,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两只手”的作用,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外资等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建设,实行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受益。国家、集体和农民应各尽所能,同时按照谁受益、谁出钱(或出工)的原则和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体大户或富裕的农民以独资或股份制的形式,投资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项目业主化、筹资方式社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局面。[6]

四 长株潭城市群推进城乡“两型社会”建设一体化的成功典例

(一)光明村:创建了农村“两型”社会建设的“光明模式”

光明村位于望城县白箬铺镇西北部,是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按照“生态宜居、创业家园和度假胜地”的总体要求,坚持规划先行,以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为推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探索形成了“政府引导、农民自主、产业支撑、市场运作”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光明模式”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2.坚持生态优先与改善基础设施相结合。过去农村搞建设不很注意保护自然生态,动不动就挖山填塘。光明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始终坚持生态、环保、自然的理念,每个细节都注重保护原始自然生态。乡村旅游公路、自行车道和登山游道都依山顺势修建,做到“不填塘、不挖山、不砍树”,完成了残次林改造补植树苗1200株。推广生态能源,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充分考虑环保节能,登山游道路灯、环山自行车道灯都使用太阳能,群众做饭用沼气,洗澡用太阳能热水器。新建垃圾处理站1座,安装垃圾桶80个,配套垃圾清运车4台,完成乡村清洁工程22户,垃圾分类集中处理,而且建成了村庄污水处理系统。

3.坚持外力推动与激活内生动力相结合。政府“以奖代投”加大投入,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激发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内在动力。光明村每改造民居1户市财政奖励3万元,县、镇配套奖励1.8万元,使民居改造迅速走上良性发展轨道。182户主动申请改造民居,85%的农户主动完成拆旧建新工作,拆除旧屋54栋、围墙8处,主动敲破水泥坪地建成生态绿地和庭院绿化带。对农民办“农家乐”缺乏资金的,财政提供3年贴息贷款8万元,目前全村建成“农家乐”30家,成为一批农村能人创业致富的“孵化器”,实现了“遵循自然改造,顺应民心发展”。

4.坚持产业发展与对接城乡消费相结合。光明村依托省会城市巨大的消费市场,坚持以服务城市为主题对接城乡消费,找准了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流转出去的土地主要用于葡萄、荷花、蔬菜的种植和建设自行车训练比赛场地,大力发展现代生态休闲农业,并带动游、玩、吃、住、购等多种产业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

(二)天元区:开创株洲市村级综合配套改革的先河

1.改革村级行政管理体制。

(1)户籍改革。有关单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确定改革起始的具体日期,作为改革的基准日。从改革基准日起,冻结户籍迁入,按照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要求,对改革区域内户籍人口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凡在改革区域享有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权的人口,本人愿意的,可以转为株洲市城市居民,享受株洲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相关优惠政策。

(2)组织机构改革。按照“撤村建居、政居分设”的要求,改革村级组织架构。撤销列入改革范围的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分别成立相应的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原村民小组改为相应的居民小组,同时在社区设立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条件成熟的社区,可以适时组建管理原村级集体资产的机构(以下简称“集体资产管理机构”)。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自治组织和群众组织,负责社区党建工作;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召开社区居民会议、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议事恳谈会、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等形式,讨论决定社区内重大事务,推进社区自治;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接受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和社区党组织的领导,负责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协助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集体资产管理机构归口于社区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具体负责对原村级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经营。

(3)财务管理改革。村改居时,原村委会的财务、债权债务等全部移交给社区政务服务中心。社区政务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管理、使用好各项经费;要成立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实行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社区政务服务中心的财务统一在镇(街道)实行集中会计核算。

2.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和人力资源市场。制定统一的就业规划,打破城乡界限,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登记制度、就业培训制度、就业援助制度,保持改革区域“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免费开展就业和创业培训。

(2)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养老保险。列入先期改革区域,土地已经征用的居民参照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政策参保;土地正在征用或近期将会征用的居民,可参照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政策参保,亦可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未列入先期改革区域的居民,暂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以后,待条件成熟时再作调整、统一。以上参保方式,政府或集体均给予一定的养老保险补贴。

二是医疗保险。土地已经征用的居民,可参照被征地人员医疗保险政策参加医保,亦可以城镇居民身份参加其他医疗保险。土地正在征用或尚未征用的居民,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后,待条件成熟时再作调整、统一。以上参保方式,政府或集体均给予一定的医疗保险补贴。

三是最低生活保障。户籍转为城市居民的,符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逐步享受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没有转为城市居民的,符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享受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

(三)攸县:环境保护“城乡同治”的典范

1.“四分模式”全面进村。近年来,攸县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四分模式”整治农村垃圾,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由点的治理向面的治理、由突击性行动向经常性保洁的转变,整个攸县大地正在描绘着一幅幅乡村美景,谱写一曲曲醉人的田园乐章。

一是分区包干。将村级卫生区划分为村级公共区和农户责任区,村级公共区包括主道路、主水系、村民集中活动场所和村级市场等,由村集体出资,聘用专人进行日常保洁维护;农户责任区指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晒坪、水沟、绿化区等,各农户按要求落实了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的“三包”责任,每个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卫生大清扫,并注重经常清理,保持日常整洁。

二是分散处理。由于农村地域宽广、人口众多、住居分散,垃圾处理设施比较滞后,垃圾实行集中处理的能力不足,成本过高。我们采取就地处理的方式,原则上要求每家农户配备一个垃圾池,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分户分类收集,并通过“回收、堆肥、焚烧、填埋”四种方法,化整为零,就地从简进行处理。厨余垃圾实行就地堆肥还土;可回收利用的废旧物资专门存放,由废品回收人员集中回收;对于回收难度较大的“白色垃圾”,采取焚烧后填埋处理。目前,全县农户配备垃圾池13万多个,普及率超过了80%,垃圾投放基本做到了入池。

三是分级投入。县财政每年预算洁净行动专项工作经费1000万元,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500万元用于支持镇区创建,500万元按每个村平均1万元的标准补贴到村,用于村庄洁净行动;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配套一定的工作经费,对重点村、中心村、贫困村给予适当支持,弥补村级经费不足;村组和村民自筹一部分资金,负责村级公共卫生区的日常保洁,基本形成了财政下拨、部门支持、乡镇配套、村组自筹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投入模式。

四是分期考核。强化激励措施的运用,实行月抽查、季考核。县考核乡镇镇区,并抽检到村,每季考核排前三名的乡镇,在享受县财政资金扶助的基础上,奖励3万-5万元;排后三名的乡镇,取消县财政资金扶助,同时处罚3万-5万元。考核结果通过县电视台向全县公布。乡镇考核村,参照县考核办法,进行1000-3000元不等的考核奖罚,考核结果通过公开栏向全镇进行公开。村考核组,并延伸到户,各村对各组的卫生情况进行交叉检查评比,予以100-200元不等的考核奖惩,考核结果在全村进行公示。对各农户采用“大评比、小奖励”的办法进行激励,按清洁、较清洁和不清洁评定等次,评比结果张贴到户,或在各组公示,对清洁户给予价值10-20元的小额物资奖励。

2.“城乡同治”成效突出。近两年来,攸县通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两年来,攸县全面清理了垃圾死角,共清除垃圾近10万吨,完成“三清四改”18万处,基本做到了主次干道、房前屋后、江河溪渠可视范围内看不见白色垃圾,涌现了新市新联村、酒埠江普安桥村等一批示范村庄,群众对环境卫生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在攸县,最直观的印象是“五个基本看不见”,即可视范围内看不见白色垃圾、主要街道看不见车辆乱停乱放、街面看不到私搭乱建厂棚、市场和门店看不见店外经营、环境整治执法看不见大的纠纷。

[1] 胡金林.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0(11):49-51.

[2] [4]刘守英.论武汉城市圈城乡一体化、土地政策创新与“两型”社会建设[EB/OL].湖北省人民政府政研网,http://www.hbzyw.gov.cn/xwxx.asp?id=6691,2009-11-07.

[3] 高亚洲.探寻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两型社会建设之道[EB/OL].湖南大学两型社会研究网,http://lx.hnu.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88,2009-05-02.

[5] 朱有志.论“两型社会”综改区城乡统筹中的机制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08(5):135-138.

[6] 欧阳涛,向 萍.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问题探讨[J].发展研究,2009(8).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An Important Beach of Advancing the Two-oriented Society Construc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angzhutan Urban Group

ZHONG Rong-bing
(Zhuzhou Party School of CPC,Zhuzhou 412008,China)

The achievement of the two-oriented society construction in Changzhutan Urban Group in the intiative periods focuses on the metropolitan areas.Developing the two-oriented rural area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wo-oriented society construction,and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an important beach.By analysing the necessity of the integration,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focal points and measures of the work,as well as the succesful typical examples.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Changzhutan Urban Group;two-oriented society Construction;important beach

F127

A

1671-1181(2012)01-0020-07

2011-10-12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进展评估及深入推进对策研究”(11ZDB02)。

钟荣丙(1972-),男,湖南永州人,硕士,副教授,株洲发展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技术经济、科技管理。

猜你喜欢

城市群城乡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城乡涌动创业潮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