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行业“两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7-01-10罗志恒刘振光李红昌

消费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支撑体系试点指标体系

罗志恒 刘振光 李红昌

摘要:建设“两型”企业对于我国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两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评估两型企业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试点企业的阶段性评估,依据相关原则,本文探讨了对于农机行业两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两型评价指标体系

“两型”企业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推动工业企业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之路,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和科技部在工业领域组织开展“两型”企业的创建工作。首批“两型”试点企业主要来自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石化、建材、轻工、纺织、电子信息通信、汽车、机械装备等行业,我们参与了机械装备行业中

家农机企业“两型”的评估工作,下面探讨下农机行业“两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农机行业在两型方面面临的问题

2007年我国每万元GDP火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2.5%、吨钢综合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每年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

2012年全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比2004年提高了21.83个百分点,全国总动力达到10.2亿千瓦,比2004年增长58.9%。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农业机械化动力消耗柴油总量平均约占全国柴油消耗总量的24%,但是我国农业机械科技含量低、机械化生产方式粗放、农业机械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等,导致农业生产能源浪费。

在我们今天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时期,农机行业两型企业的建设对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农机行业“两型”化的关键在于提高农用整机产品(如:拖拉机、收割机等)及动力机械(柴油发动机等)的科技水平,研制符合节油降耗要求的农机产品,减少制造过程的污染,走条以客户为导向,集研发环节、生

产环节、流通服务环节在内的全过程两型发展新模式。

而如何评价企业是否符合两型企业要求,构建农机行业两型评价指标体系就更为关键。

二、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农机行业两型标准体系建设的目的是能够公正、客观评价“两型”企业的创建情况。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采用定量和定性、文献梳理和专家访谈相结合,根据农机试点企业阶段性评估结果,采取实证和理论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三、试点企业阶段性评估

根据要求在有代表性、基础较好、产品结构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单位产品能耗、污染物排放和资源综合利用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的企业,选取了一家农机企业开展“两型”企业创建试点工作,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和提高产出效率为目标,通过2-3年努力,成为行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先进典型。需要对完成各项试点工作任务的企业进行评估验收,并对试点先进经验进行总结、评估和组织推广。

我们对农机行业试点企业进行了阶段性评估。通过核实“两型”企业实施方案、阶段性自查报告等书面材料,与被评估单位进行电话沟通,以及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调研等方式,对其各项举拮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了阶段性验收评价。

(一)研发设计重要举措及效果

试点企业在“十二五”期间,预计科研投入达到32亿元以上,科研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主要投资于重点产品研发、技术中心研发能力提升、重点实验室建设、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在2011~2013期间全面启动实施了研发设计举措,共包括5个重点项目,14个研发设计子项,其中8个子项现已完成,6个仍在进行中。截至评估时,项目总体完成率约80%,预计2013年底能达到87%。研发设计的举措使新的产品和技术在排放指标、油耗指标、噪声指标等方面有了显著改善,也使企业的研发设计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二)生产制造重要举措及效果

试点企业生产制造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系统节能改造、设备节能改造、水资源循环利用等“资源节约”举措,系统减排改造、环境治理等“减少污染物排放”举措,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淘汰落后产能的“结构调整”举措。在2011~2013期间产制造举措共包括5个重点项目,约15个投资建设子项,其中7个子项已完成,8个仍在进行中。截至评估时,项目总体完成率约65.0%,预计201 3年底能达到73.9%。生产制造举措使生产制造环节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粉尘排放等方面有了显著改善,也使企业的生产工艺先进性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三)企业发展绩效重要举措及效果

试点企业发展绩效的举拮主要包括重点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组织机构、节能减排专项管理措施,细化、落实非生产用能规定及监管考核措施。企业经过三年试点工作,在百名研究开发人员发明专利授权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重、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指标数据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四)综合评价结论

试点企业根据“两型”企业创建要求和实施方案的工作计划,在2011~2013年全面启动实施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发展等各项重大举措,这三年中,各项基础工作和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企业与员工的节能减排意识持续增强。

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研发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排放、油耗及噪声指标得到显著优化,生产制造环节的节能降耗、污染物排放、粉尘排放等指标明显改善,企业提前完成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二氧化硫(SO2)排放量等综合指标的预期目标,“两型”企业创建工作的成效得到初步显现。

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原则:(1)突出重点。应有重点、分层次。(2)国际接轨。佶鉴国际和先进国家有关的两型的先进经验。(3)技术进步。使节能减排集成技术成为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4)开放扩展。应随着国家、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和标准的变化而变化。(5)可操作性。在评价两型企业时能够便于操作执行,避免繁琐。(6)产品的全寿命。从研发到回收利用贯穿产品的全寿命周期。

(二)指标构建内容

(1)研发设计评价指标

研发设计应该包括:研发整体水平指标和产品节能指标2个二级指标。

研发整体水平指标包括:研发平台的先进性和产品先进性2个三级指标。

产品节能指标包括:节油指标(功率相同)或节材指标、转化率指标(油耗相同)2个三级指标。

(2)生产制造评价指标

生产制造应该包括:资源节约指标和环境友好指标2个二级指标。

资源节约指标包括: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3个三级指标。

环境友好指标包括:万元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万元工业增加值SO2排放量、万元工业增加值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万元工业增加值外排废水量、企业厂界噪声5个三级指标。

(3)销售及再制造评价指标

销售及再制造评价指标应该包括:销售能力指标和再制造能力指标2个二级指标。

销售能力包括: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增长率2个三级指标。

再制造包括:核心再制造产品回收率、再制造产品销售增长率2个三级指标。

(4)支撑体系评价指标

支撑体系评价指标包括:管理支撑体系指标和技术支撑体系指标2个二级指标。

管理支撑体系包括:两型评价体系水平、环境管理体系水平2个三级指标。

技术支撑体系包括:标准规范参编水平指标、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2个三级指标。

(5)企业可持续发展及绩效评价指标

企业可持续发展及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可持续发展指标和企业绩效指标2个二级指标。

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百名研究开发人员发明专利授权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重、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3个三级指标。

企业绩效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2个三级指标。

(三)权重的确定

通过对行业内专家的访谈,并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其中,研发设计评价指标为0.3,生产制造指标为0.3,销售及再制造评价指标为0.1,支撑体系评价指标为0.2,可持续发展及绩效指标为0.1。

五、结语

两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在未来需要继续完善调整。对于试点企业还需要继续加强统领导,确保重点项目按计划推进和落实,及时梳理和总结各项举措和重点项目的完成情况,对未能按计划完成的项目,应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调整。两型企业的建设,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在投资上给予一定的补贴。

猜你喜欢

支撑体系试点指标体系
浅析圆弧段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应用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超重梁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要点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
实现中国梦的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