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竞技健美运动裁判员的现状分析

2012-04-13程路明

浙江体育科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健美运动裁判员锦标赛

程路明

(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浙江杭州310058)

健美裁判是健美比赛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健美裁判员综合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法规和监督管理条例参照国际健美联合会的规定,中国健美协会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健美竞赛规则,实施和监督中国健美运动的发展过程,但健美评判工作由健美裁判员掌握,一定程度上产生主观上的判定。相比较而言,体育竞赛的规则是比较科学和直观的,但是健美项目的特殊性,它的评判虽然有许多相应的评判依据,但也脱离不了裁判员主观上的观察,因此,无论从思想品质还是业务水平上,健美运动的裁判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

1 我国竞技健美运动裁判员的等级和地域及人数分布

中国健美协会在举办各大型健美赛事选择执裁裁判员时是非常严格谨慎的,必须是国家级或以上级别的裁判员方可。由于健美项目进行裁判时的特殊性,执裁过程中在裁判法及裁判规则的依据下,经过健美裁判员的主观判断裁决。因此执裁时需要使用经验丰富、裁判尺度把握得当的国家级或以上的裁判员,目的在于严格把控裁判关,最大限度的保证比赛的公正、准确。通过2008年的竞技健美科研调查,中国健美协会完全统计,表1:1990年-2008年健美运动裁判员的等级及人数分布,表2:健美锦标赛执裁等级分布的对比可显示,我国健美裁判员从国家级到国际级总人数是99人,其中国家级裁判员占了很大的比重。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健美运动裁判员人数的等级分布还是比较合理的,裁判员队伍在不断地稳定发展,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为我国竞技健美运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表3、4:为截止2012年6月最新的健美运动裁判员等级及人数分布状况。

表1 1990年-2008年健美运动裁判员的等级及人数分布

表2 2008年全国健美锦标赛裁判员等级分布情况

表3 1990年-2012年健美运动裁判员的等级及人数分布

表4 1990年-2012年亚洲级以上健美裁判员的地域分布

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众多的行业体协和体育学院等,还有许多地方尚未培养出等级较高的健美裁判员,我们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但要为各地切合实际的帮助和培养真正有用的、能为地方和国家推动健美事业发展的裁判人才。

2 我国竞技健美运动裁判员的年龄分布现状

表5 2008年全国健美锦标赛裁判员的年龄分布

在所调查的26位健美裁判员中,年龄分布基本处在35~50岁这个年龄段,较为合理。这个年龄段无论是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是比较成熟的,不仅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而且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也比较强,在以往的健美执裁过程和生活阅历中一般都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能够很好地对待和处理比赛中的各种情况。但35岁以下的健美裁判员仅占不到总数的2%,说明我国健美裁判员梯队建设还应加强,在各种比赛中大胆地启用新人,给予更多的健美执裁实践机会。这样,健美裁判员队伍建设才能更好地持续地发展下去。由于健美竞赛的特殊性,运动员每次参赛需要较长的身体调整和准备期,比赛不宜过于频繁,相对其他运动项目,健美赛事较少些,因而,调用裁判的机会也较少。加上不少地方没有举行省级的健美锦标赛等,执行健美裁判工作的机会就更少了。所以,我们应该更广泛地普及健美运动,进而提高我国健美运动的竞技水平,增加健美裁判员的执裁机会,提高执裁水平。

3 我国竞技健美运动裁判员的文化程度分析

表6 2008年全国健美锦标赛裁判员的文化程度

健美规则和裁判法从制定至今已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和补充,而且还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作为健美裁判员就要不断地努力学习,才能跟上健美运动的发展,才能熟悉掌握当前实施的健美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的知识。现代健美比赛的级别多,参赛运动员人数多,项目转换节奏非常快,音乐和动作造型的变化层出不穷,因此,裁判员必须熟悉健美运动的项目特点,准确把握健美运动的发展方向。从健美裁判员的学历调查来看,超过半数的健美裁判员是本科或以上学历,对于理解规则、加强科研、执裁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仍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为今后继续从事健美裁判工作提供理论保障。加强自身文化素养,有利于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视野广、能力强、素质高的竞技健美裁判员。

4 我国竞技健美规则裁判法的修订情况

1988年2月国家体委批准正式出版健美竞赛规则,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健美竞赛规则(试行)(1987)》版。

以后又陆续修订健美竞赛规则,都是参照当年度国际健美联合会《国际健美竞赛规则》版本的基础上,结合全国健美竞赛的实践,组织相关的专家修订的,经审定,前后出版发行。国家体委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1992年版健美竞赛规则裁判法》;国家体委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1997年版健美竞赛规则裁判法》;国家体育总局审定,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02年版健美竞赛规则裁判法》;中国健美协会审定的《2009年版健美健身竞赛规则(试行)》;以及2012年3月中国健美协会修改审定的《2012年版健美健身竞赛规则》。这些版本的健美竞赛规则的审定和出版,为我国健美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规保障,很好地促进了中国健美事业的普及和发展与提高。

5我国竞技健美裁判员的培训近况

2000年以来,中国健美协会多次举办健美裁判员培训班,培养了多名健美国家级裁判员,与国际健美联合会、亚洲健美联合会合作培养多名国际级和亚洲级裁判员。

2001年5月15-19日在山东临沂市举办的2001“鲁南制药杯”全国健美锦标赛期间,16名中国健美裁判员参加由亚洲健美联合会秘书长蔡保罗先生主持的亚洲B级健美裁判员考试,经过专业英语和4个级别的半决赛现场评分考试,结果合格,亚洲健美联合会批准中国16名裁判员为亚洲B级,产生了中国第一批亚洲健美裁判员。

2005年11月23-27日在上海市举办第59届世界男子健美锦标赛,是我国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国家和地区最广的国际性健美大赛,由国家体育总局推荐,参加健美国际级裁判考试的中国8名优秀裁判员,通过考核,从亚洲A级晋升为国际C级健美裁判员,习惯上称为我国首批国际级健美裁判员。其实,1989年古桥先生,由国家体委推荐,被国际健美联合会批准为国际B级健美裁判员,是我国第一位国际级健美裁判员。其他还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具有国际等级的健美裁判员,因为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总局推荐的,没有统计在内。

2007年8月31日-9月2日亚洲健美健身锦标赛在上海国际体操中心举行,经过专业考核,合格通过,亚洲健美联合会批准中国9名裁判员为健美亚洲A级,8名裁判员为健美亚洲B级。

2007年3月15-18日中国健美协会在北京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举办全国健身健美裁判员培训班,经过理论考试和全国健美锦标赛的实践合格,2008年中国健美协会批准29名裁判员为健美国家级。

2009年6月23-28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全国健美锦标赛暨全国体育大会健美预选赛期间,进行健身健美晋升国家级裁判员考试,通过考核,2009年12月中国健美协会批准13名裁判员为健美国家级。

2010年9月13-17日中国健美协会决定结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进行的2010年中国国际健身健美公开赛,举行健身健美晋升亚洲级裁判员考试,经过专业考核,合格通过,亚洲健美联合会批准中国15名裁判员为健美亚洲B级。

2011年9月23-26日中国健美协会决定结合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的2011年中国健身公开赛(郑州赛区)的比赛,进行健美晋升国家级裁判员考试,再经过实践考核,最后报批国家级健美裁判员。

2011年报考国家级健美裁判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①热爱健身健美运动,热心健身健美裁判工作,思想作风正派。②精通健身健美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③必须具备二年以上健美一级裁判员资历。男性年龄在55岁以下,身高在170c m以上;女性年龄在50岁以下,身高在160c m以上。④曾经参加过全国健身健美比赛裁判工作,担任一次以上省、市级健身健美比赛正、副裁判长及两次省级健身健美比赛裁判员工作资历。⑤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五官端正。

6结 语

近年来,我国竞技健美裁判员水平的发展与提高,为我国竞技健美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国家级以上的健美裁判员,已有翻倍的增长,依照我国健美运动的发展趋势,仍然需要更多的健美裁判人才,充实裁判队伍,促进健美事业发展。健美裁判员不仅仅只是健美执裁工作,更重要的是促进和普及健美运动发展,提高健美运动的竞技水平,任重道远,责无旁贷。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健美竞赛等制度建设,加快培养,保质保量的促进健美裁判队伍的发展壮大,让健美运动这项惠及个人和国家的运动在我们祖国更好地发展和提高。

[1]中国健美协会官方网站.

[2]国家体委审定.健美竞赛规则裁判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3]国家体育总局审定.健美竞赛规则裁判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4]相建华,扬润琴,尹俊玉.初级健美训练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5]相建华,田振华,邓 玉.高级健美训练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6]中国健美协会审定.健美健身竞赛规则[M].2009.

[7]程路明,相建华.中国男子竞技健美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2).

猜你喜欢

健美运动裁判员锦标赛
功能性训练对健身健美运动的影响研究
“披萨锦标赛”
2022.02二月羽坛:洲际锦标赛纷纷上演
六盘水市高校大学生参与健身健美运动的现状研究
British Beard Championship英国胡须锦标赛
好眼力锦标赛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篮球裁判员临场执裁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
健美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优势因素分析
山西省高校健美运动发展现状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