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乙经》天突、璇玑、华盖位置考证

2012-04-12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张红林翟双庆马文珠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4期
关键词:华盖甲乙胸骨

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张红林 翟双庆 马文珠

天突见于《灵枢•本输》:“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现代针灸学据此定义天突的取法在胸骨上窝正中。国标定义为:“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针灸甲乙经》[1](以下简称《甲乙经》)以天突为准,璇玑在天突下1寸,华盖在璇玑下1寸,紫宫在华盖下1寸6分(国标紫宫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2肋间)。

但是,从解剖学来看,胸骨上窝在胸骨柄上缘,胸骨柄上缘连胸锁关节和第1肋,胸骨柄下缘为胸骨角,胸骨角平第2肋,显然,从胸骨柄上缘至胸骨柄下缘容纳不下天突、璇玑、华盖、紫宫4个穴位,更不符合《甲乙经》对以上穴位的骨度分寸记载。

1 天突位置的讨论

据《灵枢•骨度》和《甲乙经》骨度分寸记载:结喉以下至缺盆中为4寸。《甲乙经•卷之三》:天突,一名玉户,在颈结喉下二寸,中央宛宛中。所以,《甲乙经》中天突的位置应在结喉下2寸。

国标的“胸骨上窝中央”是凹陷的位置,与《甲乙经》“宛宛中”的描述不符。宛宛,真切可见貌、清楚貌。汉•刘熙《释名•释丘》:“中央下曰宛丘。有丘宛宛如偃器也,泾上有一泉水亦是也。”《释名•释州国》:“燕 ,宛也。北方沙漠平广,此地在涿鹿山南,宛宛然以为国都也。” 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东园》:“渊映、瀍水二堂,宛宛在水中。”皆说明“宛宛”是突起、明显可见的意思。

2 璇玑位置的讨论

璇玑,《甲乙经》记载:在天突下1寸。“璇玑” 一词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其谓:“(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史记•天官书》上说:“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穴位的璇玑,有持续不断地运动的意思。那么,在颈部什么位置有这个现象呢?这个现象应当符合“璇玑”不断地、永远地运动之本意。我们观察到,当人安静的时候,从颈部的前侧方观察结喉之下可以发现,有一个位置会随着心跳和呼吸的运动而起伏,连绵不断,这个位置在喉结之下,胸骨上窝之上,就是《甲乙经》天突穴与胸骨上切迹连线的中点处。这个位置有心跳和呼吸的重叠运动,北斗七星亦有日和年的重叠运动,所以,此处定为璇玑穴是合理的。

笔者认为,《甲乙经》的璇玑穴应在颈结喉与胸骨上切迹中央连线的下1/4处取穴。此处随心跳和呼吸的运动而起伏,连绵不断。

3 华盖位置的讨论

华盖,《甲乙经》记载:在璇玑下一寸陷者中。晋•崔豹《古今注•舆服》:“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於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所述华盖是有伞盖有柄之物。

华盖,指肺。《黄庭内景经•肝气》:“坐侍华盖游贵京。”梁丘子注:“华盖,肺也。”《内经》亦比喻为肺脏。《素问•病能论》云:“肺为脏之盖也。”《灵枢•九针论》云:“五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肺位于胸腔,位置最高,因而有“华盖”之称。

胸骨上切迹下为气管,气管也是如柄之物,想必古代医者曾从此处“解剖而视之”,见其气管,“度量切循而得之”,名之华盖。所以华盖穴应当在胸骨柄之上,在胸骨上切迹之中央。

此外,紫宫穴“在华盖下一寸六分陷者中(《甲乙经》)”,从解剖学观察,胸骨上切迹与胸锁关节和第一肋胸肋软骨结合几乎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假设华盖穴在胸骨上切迹,按骨度规定每一肋骨折作1.6寸,则紫宫穴当在第二肋骨,与国标紫宫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2肋间”相符。

综上所述,从古代的语言学、天文学、医学等角度对天突、璇玑、华盖的位置进行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结喉至胸骨上切迹的中央的骨度为4寸;《甲乙经》的天突穴应在颈结喉与胸骨上切迹中央连线的中点取穴;璇玑穴应在颈结喉与胸骨上切迹中央连线的下1/4处取穴,此处随心跳和呼吸的运动而起伏,连绵不断;华盖穴应在胸骨上切迹的中央取穴。

猜你喜欢

华盖甲乙胸骨
双侧双头胸骨肌变异1例
锦句
华盖木迎来新生
板型胸骨固定系统与爪型胸骨固定系统在心脏手术中胸骨固定中应用效果比较
《针灸甲乙经》治疗胃肠病取穴特色探析
华盖
双侧胸骨肌与胸锁乳突肌相连变异一例
“麟儿”与“华盖运”
胸锁乳突肌与胸骨肌变异1例
有趣的“换钱”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