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年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2012-04-12甘丽华
甘丽华
最近十年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甘丽华
(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最近十余年来,新闻专业主义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从2000年至今,有关研究论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对于近代新闻事业的历史回望,针对西方的“他者”的凝视,从马列主义新闻观出发的观照与反思,基于现实的守望而进行的构建中国“本土化”新闻专业主义话语体系和实践规范的努力与尝试。
新闻专业主义;内容分析法;本土化
学者陆晔、潘忠党在《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中曾这样表述:“中国新闻改革的话语场域集合了三个不同的传统:中国知识分子以办报启迪民心、针砭时政的传统,中国共产党‘喉舌媒体’的传统,源自西方却被‘本土化’了的独立商业媒体的传统。这三个传统对上述专业主义的内容由不同的定位概念予以表达,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形成了话语场域的多元和不稳定。”[1]
最近十余年来,新闻专业主义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选取了2000年至今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刊载的研究成果,以“新闻专业主义”进行题名检索,获得169篇学术论文。从时间上看,论文数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从2006年开始上升速度很快。而从内容上看,这些研究成果和陆晔、潘忠党的上述表述相切合,集中在对于近代新闻事业的历史回望、针对西方的“他者”的凝视、从马列主义新闻观出发的观照与反思,可贵的是出现基于现实的守望,学术界构建中国新闻专业主义话语体系和实践规范的努力与期待。
一、对于近代新闻事业的历史回望
在169篇相关论文中,对于近代新闻事业的历史回望主要集中在重要新闻从业者和重要报刊上。其中包括成舍我、邹韬奋、赵敏桓、邵飘萍、汪康年、张季鸾以及并称新闻界“四大名旦”的浦熙修、杨刚、戈杨、彭子刚。后者则集中在申报和大公报。
这些研究从著名新闻记者或报业经营者的理念和新闻实践来分析其新闻专业主义的特征,“真实”、“服务公众”、“独立”、“新闻自由”、“职业道德”是主要关键词。
尽管表述不太一致,对这些新闻人的新闻专业主义分析都首先强调了“真实”。如《成舍我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中分析,从《世界晚报》创刊起,成舍我就给晚报立了四项宗旨,其中之一条就是消息灵确。[2]
独立方面,诸多研究都注意到了经济的独立和报人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的关系,如成舍我办报追求独立,他办的所有报纸共有的宗旨之一就是“不受津贴”。汪康年坚守报刊的独立品格,其第一个表现是经济独立。他创办的六份报刊都没有官方的拨款,一直坚持“商款商办、民间办报”的方针,避免报刊因为经济的不独立带来言论的不独立。张季鸾在主持《大公报》时提出“四不”办报方针,其中的“不卖”,即“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其实是在申明不假任何政治势力,不接受人资助,不求于人。
其次是对职业道德的关注。国民党特务在重庆制造殴打旧政协民主党派代表的“校场口事件”时,浦熙修是这一事件的目击者,不惧暴徒围攻,为了报道坚守现场。邵飘萍很早就提出的“品性为第一要素”。邵飘萍说过,所谓品性,包含了人格、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等新闻记者应遵守的道德。而汪康年提出报纸要有报品、报德。[3]
上述研究从近代新闻事业史的回顾,运用发端于现代社会在新闻专业主义方面形成的共识性的内涵进行分析,这种对历史传统的回望与整理对现代构建中国新闻专业主义规范和操作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印证”、“拔高”等不足,缺乏批判和反思。
难能可贵的是,也有研究更深一步,《邵飘萍:新闻专业主义理想的追寻与失落》一文,分析了邵飘萍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的悖离,既受现代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影响,又在价值依皈上不能摆脱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政治报国”的精英情结;既追求新闻业和个人的自由,又自觉地将其让渡于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价值。他们倡导新闻要以事实说话,不偏向任何党派,却又无不热衷于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4]
二、针对西方的“他者”的凝视
新闻专业主义发端于西方,因而对于西方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投去“他者的凝视”是多数论文切入的主题。本文挑选了引用频次最高的18篇论文作为分析样本。
首先是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理论的介绍与再阐释。从这几篇文章的高引用频次看,对于理论的系统梳理还比较缺乏。
学者黄旦在《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中认为,西方新闻学对传播者的研究,大致囿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范围并围绕这一中心,构筑了新闻自由、客观公正、社会责任等话语。自怀特开先河的把关人研究,逐渐揭示了传播者所受到的种种外在压力;批判学派、政治经济学等各种研究取向,更是展现了大众媒介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从而使媒介组织的专业主义理念遭到挫伤。传播者研究的历史是专业主义建构和消解并存的过程,但是专业主义并没有销声匿迹,建构和解构仍在不断继续。[5]
《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衍变及其现实悖论》认为,西方新闻从业者在追求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过程中,由于现实因素的规范与制约,常常陷入理想与现实的悖论:新闻专业追求与现实表现的悖论、新闻价值要求与社会需求的悖论、新闻职业道德与效益利润的悖论,解构了西方所标榜的“自由”、“客观”、“公正”、“独立”的新闻专业主义神话。[6]
中国的研究者也注意到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所面临的新挑战。研究者关注了美国调查性报道网站的实践发展及其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承续,以默多克新闻集团为代表的全球化传媒帝国的兴起导致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沦丧,国外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引入UGC(用户生成内容)后对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报道及理念的影响。
还有不少研究是基于西方媒体实践的个案分析。如对英国BBC在1926年英国大罢工期间显示的对新闻专业主义的信念、努力以及精神。[7]
其中不乏对西方媒体的质疑之声。如对 《世界新闻报》“窃听门”事件的分析,西方媒体对发生在西藏拉萨的“3·14”事件中的对华歪曲报道,美国媒体对伊拉克战争报道中存在的爱国主义与专业主义的冲突,以及美国政治选举新闻报道中遭遇的新闻专业主义与现实利益的博弈等。
三、从马列主义新闻观出发的观照与反思
相比来讲,从马列主义、无产阶级新闻观出发观照和反思新闻专业主义的论文在数量上并不多,但这种试图实现新闻专业主义与无产阶级新闻观念和实践的对接的尝试非常珍贵。
邓拓是我国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无产阶级报人,主编过《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前线》等报刊,提出过很多有价值的新闻思想。《燕山夜话》是他应《北京晚报》之邀开设的知识性杂文专栏,后汇编成册。有研究者认为,它虽不是新闻,但却体现着邓拓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包括:紧密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对应于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求实、客观、公正,不徇私、旁观、偏袒);“站在群众中间办报”(对应“公共服务”信念);用广博的知识来为人民群众服务(对应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新闻工作者应当恪守职业规范)。[8]
《新闻专业主义:党报核心竞争要素之一》则提出,党报要做政经主流大报,需要实现内容模式的转变,完成内容上从简单的“告之以事”的信息发布者到“信息管家”或“信息再加工”的转变,要为核心读者量身定做,讲求信息的使用价值。专业主义是党报需要培育的核心竞争要素。[9]
《用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改革新闻评奖》则认为现在的新闻评奖吸引力和公信力下降,价值取向被扭曲。需要对新闻评价标准进行重构,借鉴普利策新闻奖的评比,用新闻专业主义精神重新审视和关照新闻评奖,让内容唱主角,直逼新闻本体。[10]
四、基于现实的守望:构建中国新闻专业主义话语体系和实践规范
针对新闻专业主义本土化建构的问题,研究者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作为话语的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呈碎片和局域状态”;我们需要新闻专业主义;建构自己的新闻专业主义话语体系,任重而道远。
这些研究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新闻界的实践。如对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成功原因的分析。研究者认为如要将作为舶来品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付诸于中国新闻改革的实践,就必须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而《新闻调查》的成功正得益于理性、客观地认识自身所处的媒介现实,从借鉴西方同行的专业技能和制作理念出发,在此基础上对具体业务层面之上的形而上的价值观念加以本土化改造,从而创造出一套新的话语体系和影像形态,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博弈中生存下来。因此,《新闻调查》的实践可以视作中国特色的“新闻专业主义”。[11]
还有研究者认为,中国媒体从业者的新闻实践具有深刻的动态性、权宜性和情境性。新闻媒体的专业主义精神不是体现在静态的制度结构、传播结构的分析中,在其最深层的意义上看,也不是存在于学者的学术话语中,而是存在于媒体从业者的实践中。中国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应该基于实践社会学的研究取向,植根于中国本土的经验,建构一种动态的关于媒体从业者“行动”的研究视角。这一研究视角将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在政治权力、商业权力、公众群体与媒介组织之间的复杂博弈中进行观察,致力于探讨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是如何在外部权力与媒体内部因素的互动中进行运作的,最终形成一种协商型的新闻专业主义。[12]
基于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实证研究,也是试图构建中国新闻专业主义话语的一种重要尝试。
学者吴飞等通过对各种新闻采写方法的接受程度、新闻职业伦理道德形成因素的重要性评价、对新闻工作者某些行为的认可程度、对采编人员职业追求各要素的重要性评价等四方面不同内容的调查分析,发现我国新闻媒体的从业者正在逐渐形成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但是仍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需要加以改进。[13]
樊昌志、童兵认为在宣传体制和市场体制并行的中国新闻传播领域,同样可以发展新闻专业主义。这种新闻专业主义,是在传媒——政府——公众的权力博弈中出现的。当政府、公众、媒体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宽容的关系的时候,传媒或许可以寻找到建构新闻专业主义的契机,并进而忠实地履行其社会责任。在此基础上,在传媒、政府、公众的良性互动中,或许能发展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闻专业主义,它能有助于规范传媒、政府、公众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为正在寻求进一步改革的中国传媒确定历史方位。
他们还进而提出:“在现阶段,中国并不需要完全西方化的新闻专业主义,需要的是紧密结合中国传媒实践的新闻专业主义。它是在宣传体制和市场体制并存的传播体制内的新闻专业主义。迅速超越既有的传播体制,只会使得新闻专业主义成为空中楼阁。”[14]
正是基于学者和研究者基于现实的守望——既不割裂历史,也不忽略现有体制,更不抛弃西方多年实践和研究的成果,才让近年的新闻专业主义研究呈现理性而又饱含期待的特质。只有这三种研究旨趣的充分“汇流“,才能更好建立起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的话语体系与实践规范。
[1]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 [J].新闻学研究 (台北),2002,(71).
[2]都海虹,赵卓伦.成舍我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J].新闻爱好者,2009,(24).
[3]周江.浅论中国新闻史上“四大名旦”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J].东南传播,2008,(3).
[4]刘国强,罗芳.邵飘萍:新闻专业主义理想的追寻与失落[J].新闻世界,2009,(3).
[5]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2).
[6]吴果中.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衍变及其现实悖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6).
[7]李书藏.BBC早期黄金发展期的新闻专业主义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2).
[8]张暄.从《燕山夜话》看邓拓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J].新闻世界,2011,(5).
[9]钱莲生,刘玉杰.用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改革新闻评奖[J].新闻传播,2004,(7).
[10]胡思勇.新闻专业主义:党报核心竞争要素之一[J].新闻前哨,2010,(5).
[11]胡智锋.“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途径——写在央视《新闻调查》十周年之际[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4).
[12]袁光锋.从文本、制度到行动:体制缝隙与“实践”的新闻专业主义——基于“行动”的新闻专业主义研究路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13]吴飞,吴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6).
[14]樊昌志,童兵.社会结构中的大众传媒:身份认同与新闻专业主义之建构[J].新闻大学,2009,(3).
G210
A
1003-8477(2012)08-0196-03
甘丽华(1979—),女,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中国青年报湖北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 郁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