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疑问代词“什么”在现代汉语感叹句中的否定用法

2012-04-12樊莉

湖北社会科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感叹句王朔语气

樊莉

(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疑问代词“什么”在现代汉语感叹句中的否定用法

樊莉

(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疑问代词“什么”在现代汉语感叹句中的否定用法有两种:一是用反问句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具体格式有“V/A+什么”、“V+什么+P”、“X+什么+X”;二是“什么+P(名词)”、“什么+VP”句式表否定意义。研究表明,感叹句中“什么”用来表示否定意义的不是否定句,而是通过一些特定的肯定式结构来表示否定的意义。这种用法是“什么”在感叹句中的主要用法之一。感叹句中反问句形式的大量出现也表明“什么”由最初的表疑问向感叹转移的轨迹。

疑问代词;现代汉语;感叹句否定用法

许多语法学家都对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有所论及,但目前尚无人就其在感叹句中的否定用法作专项研究,而且就感叹句而言,时至今日,语法学界对它的解释仍是很不完备的,学术界对感叹句的研究正处在探索阶段。[1](p119)因此,本文打算将疑问代词“什么”和感叹句结合起来研究,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尝试,并希望今后通过对“什么”在感叹句中的非疑问用法的一系列研究,来探讨疑问代词“什么”在感叹句中的非疑问用法以及疑问代词“什么”在感叹句中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

现代汉语语料库是通用型语料库,采用系统选材方式,共选取1919年至今的现代汉语语料7000万字。现代汉语语料库由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综合类三大部分语料组成,语料来源包括教材、报纸、综合性刊物、专业刊物、图书等。

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语料占语料总量的59.6%,其中包含的8个大类语料在人文与社会科学语料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政法12.7%;历史8.4%;社会14.0%;经济9.8%;艺术6.7%;文学44.9%;军体2.3%;生活1.4%.

自然科学类语料占语料总量的17.24%,其中包含的6类语料在自然科学语料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数理17.2%;生化19.1%;天文地理14.1%;海洋气象9.1%;农林22.8%;医药卫生17.7%。

综合类语料占语料总量的9.36%,其中各类应用文占综合语料的91.1%,其他语料占8.9%.

一、用反问句形式表示否定意义

反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提出问题不要求回答,答案寓于提问中,仅以问的形式加强语气,以示强调。这里说的是反问句形式而不是真正的反问句,因为末尾用的是感叹号而不是问号,是以反问形式表达否定含义。例如:

(1)这/r都/d是/vl咱们/r国家/n太/d穷/a的/u缘故/n,w有/v什么/r办法/n呢/u!

(2)我/r想/v,/w在/p这样/r的/u人民/n面前/nd,/w还有/v什么/r克服/v不了/v的/u困难/n吗/u!

(3)既然/c书记/n说/v了/u"/w尽量/d照顾/v"/w的/u话n,/w自己/r还/d需要/v再说/v什么/r呢/u!

以上各例的意思是“没有办法”、“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和“不需要再说什么了”。这种句式末尾如果有语气词,否定的语气就比较轻;如果末尾没有语气词,表达的就是一种强烈的否定语气。例如:

(4)你/r有/v什么/r权利/n看/v我/r的/u日记/n!

具体格式有以下几种:

(一)“V/A+什么”。

这种格式是对“V/A”的否定,是一种斥责的语气,其中“什么”重读。这种格式其实是反问句的一种简易变式。

1.“A+什么”,句子的主语是“你”,通常情况下会省去。“A+什么”表示的否定意义有两种情况,一种相当于一个否定祈使句,意为“别A”或“不要A”。例如:

(5)“厉害什么,厉害什么,不就是一帮香港人吗!”(王朔:《浮出海面》)

(6)急/a什么/r!语义分别为“不要厉害”和“不要急”,语气比否定祈使句更强烈一些。“A+什么”表示否定的另一种情况是相当于一个否定陈述。例如:

(7)远什么!就两站路。

(8)漂亮什么!俗气得很![2](p21)

“远什么”就是“不远”,“漂亮什么”表示的意思就是“不漂亮”。该格式有时候也会出现主语“你”,例如:

(9)你/r粘糊/a什么/r!

2.“V+什么”

这一句式我们要分两种情况来考察:

A.否定动词V

当动词是双音节词时,可在动词与“什么”之间加“个”;非双音节动词后不能加“个”,表达的是一种强硬的否定态度。该格式有时候也会出现主语“你/你们”。“V+什么”表示的否定意义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相当于一个否定祈使句,意为“不要V”或“别V”,是对动词v本身的一种否定。如:

(10)“你吹什么呀!快发球吧。”关山平把球扔过来笑着说。(王朔《给我顶住》)

(11)“你们吵什么!!”刘华玲喝得满脸通红,不耐烦地喊。(王朔《浮出海面》)

“你吹什么呀”、“你们吵什么”意思就是“你别吹了”、“你们别吵了”。

一种是相当于一个否定陈述,[2](p21)意为“不V”、“没有V”,如:

(12)“去,你懂什么!”(王朔《我是你爸爸》)

(13)这/r一点/mq困难/n算得/v了/u什么/r!

“那有什么,那有什么!”我不服,“我也是少数民族,满族!和你们汉族有亡国灭种之恨。”(王朔《过把瘾就死》)

例(12)“你懂什么”表示的意思就是“你不懂”,例(13)“算得了什么”意思就是“不算什么”。

当主语是“你”时,通常会省去不写,这是一种对话条件下的省略,例如:

(14)笑/v什么/r!

(15)叫/v什么/r!

如果“V+什么”后带有语气词“呀”,则表示否定的语气要轻许多,主要表达一种不满或谴责,例如:

(16)你/r瞎说/v什么/r呀/u!

B.否定“什么”,即动词的宾语,表质问、斥责

以反问句的形式表质问、斥责,语气非常强烈,而表否定的语气则相对弱些。其中“什么”是动词V的宾语,例如:

(17)你说什么!“糖包”一下炸了,窜了过来,连推带搡,我脑袋咚一声磕在身后水泥墙上。(王朔《看上去很美》)

(18)他高高举起树枝正要扎陈北燕,只听另一棵树下李阿姨一声大吼:干什么呢你!(王朔《看上去很美》)

(19)“你到底要干什么!”马林生一激动,被一口烟呛住,连声咳嗽。(王朔《我是你爸爸》)

表质问、斥责的“V+什么”与上文提到的表否定的“V+什么”是有区别的,尽管表面用的都是反问句形式,但是“V+什么”表不满、否定时,重音落在动词V上,是对动词本身的一种否定;而表质问、斥责的“V+什么”,重音则落在V和“什么”两个词上,是对动词宾语“什么”的一种质问和不满。比如,例(17)的“你说什么”意思就不是“你不要说”,例(18)的“你到底要干什么”意思也不是“你不要干”。因此,两者尽管在形式上一样,但在内部结构及语义、语用方面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与邵敬敏先生研究的“什么”的非疑问用法相比较后我们发现,“表质问、斥责”这一用法邵先生没有提出来。我们认为这一用法应该是“什么”在感叹句中的专用用法。

(二)“V+什么+P”,其中P可以是形容词、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的”字结构。

这种格式表示的语气很强硬,是一种强烈的否定,都比直接用否定句进行否定语气要强烈得多,其中“什么”要重读。例如:

1.“V+什么+形容词”。例如:

(20)死/v有/v什么/r可怕/a!

(21)有/v什么/r了不起/a!

(22)这/r有/v什么/r稀罕/a!

这几个例子语义分别相当于“死没什么可怕”、“没什么了不起”、“没什么稀罕”,而且语气都很强烈。

2.“V+什么+‘的’字结构”

(23)有/v什么/r不好/a说/v的/u!

(24)不要/v争/v了/u,/w有/v什么/r好/a争/v的/u!

语义为“没什么不好说的”、“没什么好争的”,但语气比否定说法反而更强烈。

3.“V+什么+名词”

(25)成/v个/q什么/r样子/n!

(26)“晶晶——你发什么疯!”(王朔《浮出海面》)

(27)“你怎么吃这么少?装什么秀气!”她吃得少时我如此道。(王朔《过把瘾就死》)

以上各例语义分别为“不成样子”、“不要发疯”、“不要装秀气”,用反问的形式表达否定的意义,语气比直接否定要强烈得多。

[注]:当“V+什么+P”结构中的v及其主语是“这是”时,我们把它归入“什么+P(名词)”结构。

(三)“X+什么+X”。

这种句式表达的是一种否定斥责的语气,表示不满,说话人的态度一般比较生气,说话语气特别强烈。句式形式简短而且有力,表达一种强烈的意志性。其中X可以是动词V,也可以是形容词A。不管X是什么性质的成分,它总是针对听话人的某个动作、行为或说的某句话而发,来表达说话人的不满,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3](p116)例如:

1.“V+什么+V”[4](p92)

如果是动词V时,一般都是及物动词,而且多为动作动词,“什么”用在动词后,否定动作行为,例如:

(28)“看什么看!”我怒吼一声,朝小孩踢了一脚,他连滚带爬地跑了。(王朔:《过把瘾就死》)

(29)笑什么笑![5](p170)

“看什么看”、“笑什么笑”意思是“不要看”、“不要笑”,但比一般否定句的否定、斥责语气更强。

2.“A什么+A”

如果是形容词时,“什么”用在形容词后,否定性质、状态,例如:

(30)美什么美!

(31)苦什么苦!

“美什么美”、“苦什么苦”意思是“没什么可美的”、“不算什么苦”,

但语气上却大不相同,前者比后者表达的意志性要强烈得多。

由于“X+什么+X”这种句式中“X”出现两次,形成一种反复强调,因而语气非常强烈,尤其是X是动词时,该句式多出现在感叹句中。这种句式也出现在其它句类中,比如陈述句、疑问句中,但情况比较少见。

二、“什么+P(名词)”、“什么+V P”句式

该格式中的P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名词性短语或主谓短语,VP是动宾短语。这种结构表示一种强烈的否定。其中,“什么”需要重读。例如:

(一)“什么+P(名词)”,这种结构是对P(名词)的否定。例如:

(32)“什么话!”我愤愤地说。(王朔《永失我爱》)

(33)“你什么东西!”(王朔《无人喝彩》)

(34)什么/r裁判/n!

其中,“什么+P(名词)”结构前还可以加上“你/这/那(是/叫)”,例如:

(35)这/r什么/r打扮/v呀/u!

(36)这/r是/vl什么/r逻辑/n!?

(二)“什么+VP”,该结构是对动词短语VP的一种否定。例如:

(37)什么/r不会/vu,/w证据/n确凿/a!

(38)哎/e,/w你/r怎么说/v着/u说/v着/u就/d走板/v了/ u,/w什么/r叫/v找/v抽/v呀/u!

三、小结

我们通过比较后发现,感叹句中“什么”表示否定意义的几种句式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否定结构是反问句形式的“V/ A+什么”,其次是非反问句形式的“什么+P(名词)”、“什么+VP”和反问句形式的“V+什么+P”。这说明感叹句中“什么”用来表示否定意义的不是否定句,而是通过一些特定的肯定式结构来表示否定的意义。而且经过上面课题的调查,这种用法是“什么”在感叹句中的主要用法之一。感叹句中反问句形式的大量出现也表明“什么”由最初的表疑问向感叹转移的轨迹。

与邵敬敏先生研究的“什么”的否定用法比较后,我们还发现:感叹句中“什么”表示否定意义的这几种句式本身都带有一种强调性,比如,“V/A+什么”格式、“V+什么+P”格式实质都是反问句形式,因而本身带有强调性;再如,以“什么”打头的格式:“什么+P(名词)”、“什么+VP”等格式,其中的“什么”不仅位于句首,而且还要重读,本身就是一种强调。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表示否定意义的这几个句式都是感叹句的典型句式。加上“什么”在其中并没有什么具体意义,因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什么”在感叹句中表示否定意义的这种用法与它本身的意义无关,而是与所用句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这几个句式本身带有强调性的特点,使得出现在这几个句式中的“什么”才得以出现在感叹句中,成为感叹句的标志。

[1]鹿钦佞.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研究现状与前瞻[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3).

[2]卢素琴.疑问代词“什么"的特殊用法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5,(3).

[3]寿永明.疑问代词的否定用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2,(3).

[4]朱军,盛新华.“V什么V”式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2002,(4).

[5]朱锡明.口语中的“X什么X”与“X什么X”句式[J].广西社会科学,2005,(9).

责任编辑 邓年

H146

A

1003-8477(2012)08-0138-3

樊莉(1977—),女,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感叹句王朔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感叹句
直面中考题 感悟感叹句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我有话要说
王朔曾是全托孩子
名师教你一招鲜(16)
如果王朔遇上韩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