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校周边文化圈建设研究
2012-04-12李伟哲郭艳梅
李伟哲, 郭艳梅, 高 杉
(1.石家庄铁道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部,河北石家庄 050043;2.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河北石家庄 050061)
一、高校和周边地方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文化圈建设价值
(一)高校和周边地方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从高校文化来看,河北高校文化存在缺乏地方文化特色和文化多样要求单一或弱化两方面的问题。河北省共有各类高校98所,高校资源丰富。回顾河北地方高校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与发展当地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相得益彰方面,在服务地方中促进地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其价值还未得到充分开发,高校还未形成融合地方特色和地方丰富特殊文化资源的发展模式。不仅如此,高校文化由于囿于学院派的发展模式,形式往往显得比较单调,而缺乏多样性和灵动性。同时,河北高校文化建设紧紧围绕核心价值体系展开,满足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元化的要求,不过也带来了手脚被束缚的缺陷,同时也造成了文化发展形式上的不足。并且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学校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专门机构,形成了一套较固定的思维和运作模式,课程和所授专业知识也相对固定,因此会比较容易陷入其中而不知自拔。总之,无论是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价值实现不够充分,还是发展形式单一,地方高校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必然性。众所周知,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需要鲜活的现实社会作为其存在的土壤,地方高校碰触的最直接的现实土壤就是地方社会状况,地方文化是地方社会文明的最直接的反映,二者的沟通交流共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
二是从地方文化来看,河北地方文化存在生存问题和缺乏精品问题。地方文化包含地方传统文化和具地方特色的现代文化,河北省的地方传统文化尤其丰富。河北作为名符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大多还未得到有效的开发、保护和利用。例如省会石家庄具有代表性的 “丝弦文化”就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传承者不过几十人,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后继乏人。其实,大多地方传统文化同“丝弦文化”的生存状况类似,境况堪忧。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没有足够的市场份额,这就意味着存活下去的机率较小。接壤于现代文明的西柏坡红色文化、曹妃甸文化等,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期比较其他省的特色文化,品牌还不足够响亮,仍需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总体来看,河北虽然拥有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但这些资源中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却有限,除了吴桥杂技、西柏坡红色之旅、承德避暑山庄等几个发展比较好的项目外,绝大多数都处在默默无闻状态,地方文化缺乏精品建设。究其根源,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除了政策导引和支持力度不够外,更重要的是智力资源的匮乏,缺乏发展地方文化的大批得力人才,规划者、研究者、宣传者、继承者皆不足。短时间内培养一批地方文化发展专门人才是不现实的,而河北丰富的地方高校资源在地方文化的保护中能否得到有效利用,是河北建设特色文化大省、强省的关键。
各自独立发展,两种文化缺乏竞合,是当今高校和地方文化发展的现状,这种现状不利于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高校文化多为雅文化,地方文化多为俗文化。许嘉璐先生认为,雅俗文化的隔绝意味着民族文化的衰竭。[1]河北省高校与地方文化需要联合起来,共谋发展途径,为实现河北文化特色大省、强省的目标共同奋斗。
(二)高校周边文化圈建设的价值
文化圈建设,是针对高校和地方文化发展缺乏竞合而提出的新的解决对策。以高校为核心,吸纳周边地方文化,可以有针对性地孵化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生态环境,使二者之间形成具有活性的良性沟通。地方文化可以借助高校平台培养自己的传承者、传播者和欣赏者,以及利用高校教师和学生这些高素质的智力人才为其发展出谋划策,建构文化产业体系,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达到双赢。同时,由于地方文化的鲜活性和多样性,高校内的雅文化可以找到更多的生活素材,可以得到不断的丰盈和创新,利于高校文化多样发展的实现。概括起来,文化圈的建设价值在于:它能够为高校文化增强特色提供平台;能够为地方民间文化活性传承及精品化、品牌化提供平台;能够为河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建设孵化基地。
二、高校周边文化圈的主要内涵和立论依据
(一)高校周边文化圈的主要内涵
高校周边文化圈是高校和周边地方文化整合的一种模式,以高校为文化辐射中心,统摄周边地方文化竞合发展,处于此文化圈的各个文化,在保有各自特点的基础上,互相融合,形成共赢的有特色的文化群落。高校周边文化圈的建立是雅俗文化竞合的一种有效途径,为竞合创立了主客观平台,客观上形成了文化生态空间,给不同文化拥有者提供了一个可供实际操作的平台;主观上建立了一个可沟通、融合、共赢的心理平台。具体而言,以高校为核心,辐射周边文化,形成孵化文化生态环境的平台,比如建立实体书吧、科技制作吧、艺术吧、国学吧、民俗文化吧、民俗沙龙、民俗文化实体演出店、民俗文化实体观摩店、民俗文化培训部、数字吧等,这些吧和特色文化实体店的特点是既能体现高校的文化强项,满足地方普通民众学习、陶冶情操、休闲的需要,又能将民俗文化带入更广泛大众的视野,并使其获得社会和高校专门人才的支持。从而形成高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有效互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最终实现非零和博弈,实现共赢。不仅如此,在这些文化吧中,既有对文化的消费,又可以带动具体的其他有形物质消费,形成第三产业群。
除了这些非正式的交流外,还可以进行校地文化共建的基地建设,建立长期互相往来的政策平台。高校可以将地方文化请进校门,进入课堂,可以借助多样的文化形式,丰富对学生的教育,丰富校园文化。还可以在高校建立优秀团队,直接参与到地方文化特色的研究和具体指导上。地方文化也可以吸收高校精英文化成型的发展理念,来完善和丰沛自己,实现内生性、品牌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可以聘请高校师生直接为其策划、为其创作新的剧本、新的动作形式等,还可以请高校师生作市场分析、预测的分析员,借助高校师生的力量使地方文化数字化等,高校师生直接参与到地方文化的建设中,为地方文化建设直接贡献力量。
(二)立论依据
其一,文化圈的建设是价值体系的一元与存在形式多样统一要求的结果。当今社会文化建设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开,这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根基。学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阵地,因此,文化圈是以高校为核心辐射周边的模式建立的,以确保文化圈建设方向的先进性。价值一元和形式多样是不冲突的,不仅如此,事实证明,形式越丰富越活泼,越有利于价值一元的实现。同时,文化多样不是想象的结果,一种文化样式的产生(包括内容和形式)需要长期实践经验和文化的浸润,如果仅靠有限的少数文化精英人物,很难创造多样文化。文化圈建设,是实现文化发展多样的客观需求,高校文化圈的建设具有现实根据。
其二,高校周边文化圈建设是遵循文化雅俗竞合规律性现象的产物。文化雅俗竞合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风”的那部分作品,原本是当时各地的民谣俚曲,经过当时贵族文人的加工,最后成为风雅之典范。此外,如《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京剧、越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这些“俗”文化产品,经过后世大批文人的欣赏、推广,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的瑰宝,成了雅文化。同样,一些原来属于雅文化范畴的文化,由于缺乏内在民众灵魂的注入,最终却走向了衰竭,甚至死亡。所以,从历史长河来看,雅俗文化的竞合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高校文化持有者为文化精英,持有的为雅文化;这些雅文化往往是文化继承过程中经过淘汰而留下来的,相对而言比较固定,面对雅文化,可创新和发展空间不是很大。但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凝结,其内容和形式应该都是鲜活的,地方文化直接来源于地方社会,因此其内容更鲜活,更符合大众当下的需要,所以高校的雅文化要不断充实鲜活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要。同时地方文化的鲜活性和形式多样性,也造成了其内容和形式存在良莠不齐的隐患,这需要高校强大的智力给予引导和支撑,为其出谋划策、贡献人才,才能保证其有序和良好的发展。两种文化融合发展,建构文化圈,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发展策略。
三、建设高校周边文化圈可行性分析
(一)客观方面可行性分析
其一,高校引导地方文化进校园试点的成功。河北省一些高校已经展开了地方文化进高校的尝试。河北科技大学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2005年,该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主题研讨会,一批河北民间艺术表演项目陆续走进校园。2008年,该校还成为河北省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该校已有民间艺术社团30余个,4 0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如此,河北科技大学已把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作为全校选修课,设置40个学时、2个学分,纳入学校整体教学学分体系,并设两个专职教师岗位担任艺术指导。井陉拉花、常山战鼓等表演队还常年聘请当地民间艺人担任校外艺术指导。还有一些成功的典范,邯郸学院对赵文化的研究受到了国家文化、教育部门的认可和嘉奖;取材于唐山皮影戏,经过舞蹈专业人士范锦才精心打造“俏夕阳”业余表演队表演的皮影舞亮相于2006年春晚,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河北师范大学20余位民间艺人各展绝活儿进校园的民俗文化节活动也受到了师生巨大的好评。这些实例有力地证明了地方文化进校园的可行性。高校周边文化圈的建立,是一种互引对方文化优势丰富自己文化的发展模式。高校引地方文化进校园试点的成功,从事实上证明了高校周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其二,河北省高校各地分部相对均匀和地方文化丰富是高校周边文化圈建设的客观保障。河北地方文化资源丰富,物质文化遗产有上万项,已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400项,这些都是比较优势的客观条件。并且这些丰富的地方文化分布于全省各地,相对比较均匀,并且各地均有一定高校分布,这样就能便利地结合条件,容易形成全省文化发展遍地开花的局面。从政府管理和调节地方文化来看,措施也易于实施,可操作性比较强。
其三,全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良好势头,是保证文化圈项目能够实现的良好外部环境。胡锦涛在十七大、七一重要讲话,十七届六中全会屡次提到文化建设问题,尤其是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建设目标。今年又刚出台了“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不仅如此,中国政府还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大批孔子学院来宣传我国文化。国家申遗的步伐在加快,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越来越重视。在对外交流上,逐步强调文化外交的重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文化产业比重的要求。从国家政策的种种迹象来看,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以后国家工作的重要考核部分。在中央政策的引领下,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也纷纷将文化发展、繁荣放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中,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繁荣文化的重大举措。以武汉大学为中心,联合其他8所高校,建立起的武汉高校周边文化圈,是国内一个比较成功的文化圈建设范例。这一文化圈目的是联合周边高校文化资源共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一文化圈优势在于学校精英文化强强联合,不足的地方是缺少地方特色文化的交流。同时可以得出,符合文化雅俗竞合规律的高校与地方文化结合的文化圈建设,更能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目标。
(二)主观方面可行性分析
从主观方面来看,河北作为文化大省,有强烈的将文化大省建设成为文化强省的意愿。我省官员也多次提到将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强省的跨越。省政府的政策开始向文化发展方向倾斜。2011年底,河北省宣传部长艾文礼做了《突出本土文化特色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发言[2],省宣传部、省文化厅职能部门也积极投入到文化大省、强省的建设中,从政策、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给予了有力引导和帮助。
省教育厅在高等学校积极开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究活动文化创新项目,期望通过各高校的研究,对促进社会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繁荣做出一定的贡献,能为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有效的途径,提供一些具体的措施。
作为我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在文化发展中也要贡献自己的力量。发展是一个综合体系,不仅包含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包括文化等发展,服务地方发展是地方高校的一项基本任务。同时,地方高校也急需在文化建设中,提升自己的品位,增强自己的活力和特色,为河北省的发展贡献更重要的力量。
作为地方文化,其中许多面临着生存危机,因此潜藏着渴望生存和发展的焦急心态,当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策一出台,促使他们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谋发展的活力。不仅如此,地方文化直接肩负着地方大众精神需求满足的任务,如何适应大众文化市场的需要,是地方文化面临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是地方文化内在要求。地方高校人才的智力支持,对地方文化如同甘露,地方文化从主观态度上看,渴望着甘露的降临。
河北省内各种文化研究项目的启动,表明省政府和下属文化各部门积极探寻发展地方特色文化的诚意和决心。不仅如此,项目往往挂靠着资金、技术、人才等,这些对于高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发展都是有利时机和良好条件。
(三)市场方面可行性分析
初步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在高校附近建各种文化吧、文化沙龙、文化共建基地等是建文化圈的可行性实施举措,以它们作为文化基地,然后形成市场群,针对不同顾客,不同吧、沙龙、共建基地对应不同阶层(白领、学生、市民、民工),这样既实现了大众文化消费的需求,又能实现部分国民思想教育的功能,还能有比较好的经济收益。这些吧、沙龙、共建基地内的日常消费,它们的维系所需的从业人员,所直接产生的文化产品等,都是经济链上的重要环节,既满足了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文化产业市场化的需要,是可行的。
河北文化“宝岛”行、河北“非遗”在京展出等文化交流项目,河北地方文化得到了当地人民的好评,获得了一定的收益。总体看来,河北走出去的特色地方文化还比较少,文化圈建设还留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高校周边文化圈建设实施建议
(一)省政府牵头,协调、组织高校、地方文化企业搭建文化圈建设的物质平台
高校周边文化圈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实现建成文化特色大省、强省的目标,是河北人民的大事。省政府作为地方管理和调节地方公共事务的职能部门,已为实现河北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高校周边文化圈建设正是响应政府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而探索出的一条生态性发展路径。因此,文化圈建设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帮助、引导、组织。文化圈联系的是高校、地方文化传承者或传承团体、文化企业、民间文化组织等,因此,由省政府牵头才有实现的现实性。在省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协调和组织下,主要斡旋高校、地方文化传承者或团体、文化企业三方,以高校周边作为生态文化建设中心,整合高校和相关地方社会力量,结合政府给予的政策、资金、场地、人员、组织等各方面的保障,实现文化圈建设的物质平台。不仅如此,政府作为权力部门,对省外的各种有效资源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如果将其合理地利用到文化圈建设中,将大有裨益。
首先,政府的教育管理部门在协调各高校主动作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虽然存在特色发展的需要,但其内部发展运作模式已经形成,并且国内高校的建设模式也大体一致,如果没有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撑和信任,高校是没有勇气做大的发展尝试的。第二,政府的政策倾斜和保障是至关重要的条件。因为,只有政府给予适当政策,高校周边文化圈实体才有可能建立,比如在高校周边建各种吧或基地所需要的场所、资金支持,比如校内课程和基地建设的政策支持,比如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及后顾之忧的解决等,这些具体问题只有得到很好解决,才有可能建成文化圈,而这些问题解决的关键在政府出台合理的政策。第三,政府的粘合作用的发挥是文化圈建设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能否粘合,能否粘合得牢靠,关键在于文化产业项目利益共享机制建构的合理与否,在于所得收益能否得到合理分配,所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粘合办法是关键和保证。
(二)积极调动高校、地方文化共谋发展的积极性,搭建文化圈建设的心理平台
高校雅文化、地方俗文化竞合发展,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客观规律现象。不过事实上各个事物的发展大多皆有一个路数,尤其经过较长时间应用后,大多都已巩固下来。高校和地方文化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还是发展路径,都有着比较大的差别,建构文化圈,使二者共谋发展,理论上比较容易考虑,但双方心理上的界限却难以打破。心理上的沟通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往往开始于比较频繁地接触,在接触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和机会双方共同做些事情,做事情的过程一般会形成合作发展的内在心理平台。虽然高校和地方文化遗产不是两个人那么简单,但道理应该具有相通性。因此,河北省内已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活动,是一个非常贴合实际的开端。现在河北省内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关注这一社会现象,并做了一些总结,社会反响比较好。在这一发展现状基础上,多创造一些共事的机会,文化圈建设心理平台的建构会容易很多。比如,在政府牵头的基础上,鼓励一些高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对子,共同完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工程;再比如,鼓励一些高校以文化企业的形式,着重向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获得经济创收,等等。总之,通过这样一些共同谋事的项目,使双方或多方认识到,大家共同发展才是发展的好路径,才能实现雅俗文化共赢,才能实现更大的发展。当认识达到这一程度时,文化圈建设的心理平台就形成了。
(三)建立动态专家研究咨询组,为文化圈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文化圈建设是一项分层次、多方参与建构的大工程。基于工程本身的复杂和庞大,在建构和维系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高水平、高质量的智力支持,所以专家研究咨询组的成立是必要的。同时,专家组成员会随着需要解决问题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不仅如此,在文化圈建构过程中,经验和教训同时并存,这需要不断总结、分析、预测,这些事情的完成除了专门人才外,专家的指导也是不可少的。
文化圈是在建立文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竞合发展的。这是从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根基出发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国内外应用尚不普遍,如果能够成功,有专家组成的推广团队是不可少的。河北的文化发展成为国内文化发展的龙头,能为国家文化大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四)以点带面,扩大建设实施步骤
一种举措能否凑效,往往采用先搞一个或几个试点的方式进行试验,如果试点能成功或有成功的希望,再接着大范围展开。高校周边文化圈建设工程,也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高校和地方文化皆相对丰富,并有文化遗产进高校的先在经验,因此,建议将石家庄市部分高校和地方特色文化搭成对子,初步进行文化圈建设试验,等经验比较成熟时,再逐步向全省范围推广。同时可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如果条件允许, 向省外渗透,形成大的中华文化特色发展模式,以确保我们民族之根能得以长久屹立,文化能得以大的发展。
(五)加大宣讲力度,搭建文化圈建设成果共享的教育、宣传平台
社会任务能否较好实现,关键在于参与者的能力和素养。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金钱和地位对社会大众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出现了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功利主义盛行。高校周边文化圈是兼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重发展目标的文化发展举措,因此存在成果分配的问题。为了避免文化圈建设流于形式,在文化事业上出现盲目不顾一切逐利的情况,在进行实体建设的同时,有必
要在高校和社会各界持续进行奉献和利益共享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文化最深层次的内涵是实现对人的内在的教化,如果失去这一功能,再大的文化产业也只能盛极一时,终有衰落的那一刻,所以搭建成果共享教育、宣传平台是文化圈建设能否成功的内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