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的灵活性
2012-04-11寇世雄
寇世雄,徐 秋
●教练员园地●
论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的灵活性
寇世雄,徐 秋
步法是羽毛球技术的基础,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正处于打基础阶段,高质量的步法技术直接影响其它技术的发展,灵活快速的步法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步法灵活性好,在步法移动过程中表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准确方向、定时能力,表现出动作准确、变换迅速、节奏感强。通过分析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灵活性的特点和作用,总结出了科学的羽毛球步法教学手段与训练方法,对如何根据羽毛球比赛的需要、步法的特点、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掌握技术的一般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步法训练提供了参考。
少年;羽毛球;步法;灵活性
在羽毛球运动过程中步法移动的快慢、正确、灵活与否,直接影响着羽毛球其它各项技术的发挥。由于球的飞行速度快、落点变化多,这就要求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在每次击球中,都必须做到步法的快速、灵活、稳定、连贯的移动。要保证这一点,主要应注意加强灵敏性训练,速度训练和节奏感的训练。由于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正处在长身体阶段,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发展的阶段。因此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步法训练应根据少年固有的特点,结合羽毛球运动项目,有的放矢进行练习。通过分析少年羽毛球步法灵活性,对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步法训练的实践过程进行总结,供训练参考。
1 少年羽毛球步法灵活性的特点
1.1 灵敏素质是步法灵活的灵魂
当今世界羽毛球运动朝着快速、全面、进攻、特长突出、无明显漏洞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以快速、灵活的步法为前提。少年运动员在掌握了基本步法之后,如何提高步法,在场上达到快速灵活移动,争取较高的击球点,这与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灵敏素质有关。要想接救各个不同落点、不同速度、不同弧度的来球,不管身体在相对静止中,还是变速移动中,首先必须对来球有移动到准确的位置。这种在动作过程中表现出在空间、时间的准确定向,定明能力,表现出动作准确、变换迅速的能力,就是灵敏素质。而作为少年运动员而言,随着小肌肉群的不断发育成熟,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如8-10与10-12岁,步法移动时所表现出的灵敏,有着明显的差别。再加上这个年龄阶段也是灵敏素质发展的重要阶段,不同个体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别,所以少年运动员如何发展灵敏素质是形成良好步法的关键。
2 少年羽毛球步法灵活性的作用
2.1 灵敏素质在少年羽毛球步法灵活性中的作用
2.1.1 快速判断能力
判断能力是通过视觉、运动感觉把握现状况变化的认知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主要包括运动感觉的认识能力、静止视觉的认识能力、动态视觉的认识能力以及视测能力。观察对手与自己的空间位置关系,估计球的速度、弧度、落点以及对手的移动位置作出判断,甚至是预测达到了速度都不能代替的预期效果。我们经常看到优秀运动员在比赛,面对千变万化的来球,总能轻松、迅速乃至提前移动,为击球创造了先机。
2.1.2 高度的协调、迅速能力。
迅速性,主要表现在运作开始的灵敏速度和动作转换速度、协调性是在身体运动时各运动部门配合一致,准确、合理、省力的完成动作的本领。在羽毛球比赛中球速能达到300多km/h。球的落点、弧度又变化多端,技术又具备极强一致性,隐避性,但优秀的运动员无论在移动中,相对静止中,还是在受骗后的“二次起动”中,总能够迅速的、协调的、流畅的作出调整、起动。
2.1.3 准确力
准确的完成动作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把动作偏差减少到最小程度,主要表现运动过程中动作的空间、时间上的准确定向、定时能力。面对千变万化的来球,优秀运动员总能够准确找到相对最有利于发力的位置,那么这种快速移动中,被动重复中、甚至受骗“二次起动”中步法动作结构的规范,肌肉的协调发力,以及步法的稳定、连贯性,就是准确力的体现。
2.2 速度素质在少年羽毛球步法灵活性中的作用
灵活的羽毛球步法离不开“快”字,而步法移动的快是要尊从一定的规律的快,即是起动快和回动快。而起动快和回动快首先表现在接受场上信息后的应答快及是反应要快。同时在千变万化的赛场上,突然的垫步救球,突然的腾跳凌空点杀,突然的蹬跨抢网,这就是动作速度的快。再则作为少年运动员而言,其腿短、步幅小,在同样的场上就显得场地相对较大,大部分运动员从中心位置接球须三步,那么从中心位置向四个角位移的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更甚者是在底线上网挑被动球时,位移速度就显得格外明显。
2.3 节奏感在少年羽毛球步法灵活性中的作用
2.3.1 步法的连贯性
灵活的羽毛球步法体现在连贯多拍的移动中。起动、回动联结合理,加速、制动、放松合理而节奏的交替。譬如,在吊球后直接冲向网前,对方如放网,固然能很快抢到高的击球点,显得连贯。但如果对方勾对角或挑球,那就必然很被动,也就显得不那么连贯了。优秀的运动员,完成吊球后,则稍稍回动并调整自己的身体重心,当对方击球时,立即再加速起动抢网或突击。单从步法上讲,即做回动为起动服务,起动又为了更好的回动。正是这种有序循环,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场上步法才如此连贯。所以如果在平时的步法练习中,在加强提高速度练习的同时,还经常注意节奏感的培养,相信一定会受益更大。
2.3.2 步法的稳定性
多拍回合步法的稳定性又是体现步法灵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场上速度变化迅速要达到不同速度上的稳定,就需要很强的节奏感。就拿回动为例:是不是回动越快越好?其实不然,如果仔细观察一些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场上步法,就会明白羽毛球步法中的回动速度,是根据自己使用不同的击球技术,而充满了节奏的变化。应该是当对方准备击球时,正好回到自己选择的最有利于还击对方来球的位置地方。提前回动到准备位置,等待对方击球反而是不利的。在后球杀球后和击高远球后的回动速度应有明显的区别。这种不同速度上的稳定性,没有良好的节奏感根本不能做到快速、合理稳定的移动。
3 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灵敏性的训练方法与教学手段
3.1 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灵活性的训练方法
步法训练贯穿于所有的技战术训练中,需要采用专门的步法练习,在训练过程中,必须结合训练内容和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生理、心理及技术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
3.1.1 采用重复练习法
这一方法,主要运用于单个技术环节的规范,例如,后场挥拍加速上网接不回定杀、吊球时,手脚配合是否协调规范;又如,当受骗后“二次起动”训练时,步法是否简明、规范时;再如,手指步法训练中突出步法连贯性时,起动快→回动快→起动快是否连接合理、规范等等,我们经常采用重复练习法。但值得注意的是,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注意时间短,兴奋神经容易疲劳,所以如何合理安排重复练习法、练习时间和时间间隔,需根据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达到有的放矢的训练!
3.1.2 综合练习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在单个技术环节掌握以后,将各个技术环节有效的串连起来的组合方式,例如,提高高度协调能力和准确力的训练中,可先训练中、前场的变向能力,后训练中、后场的变向能力,再训练全场的变向能力等。这种训练方法组合多种多样,可根据少年运动员生理、心理的特点,列成菜单式的训练,有较的克制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疲劳,达到有效的训练效果。
3.2 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灵活性的训练手段
3.2.1 判断、反应、迅速能力的训练,突出起动要快而准确
1)视动反应步法训练。例如,设各种颜色的彩板一个,八种颜色的彩灯分别代表着“米”字步法的八个方向,运动员得到信号后要力求快而准确的起动完成步法,训练时可应根据实际情况。从方向的数量上和中、前场,中、后场,全场上由易到难合理安排。
2)听动反应步法训练。例如,可设1、2、3、4前、后、左、右的顺序,则(以右手为列)13,14为反手上网方向,正手上网方向,23、24则为头顶后退方向和正手后退方向,教练员喊出相应的数字,运动员要力求快而准确的起动完成步法。训练时就根据队员实际情况从方向的数量选择上和设定数字选择上和设定数字的难易程度上,由易到难安排。
3)手法步法训练。例如,通手指方向,右角上、右角下,左角上,左角下,左,右,左后,右后,各别代表着在其方向上的搓、挑、接杀、高球挥拍。然后,可根据队员的实际情况,从正方向指令上和反方向指令下,由易到难安排。
3.2.2 高度的协调能力和准确力的训练
1)“米”字步训练,突出起动时在八个方向上的快速、协调、准确的定位。例如,全场八个方面都通过并步的方式,按羽毛球基础步法的转身方式,(以右手为例)前场右脚在前,后场后脚在后,中场右腿在两侧。在移动全面、快速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中心位置、快速、协调、准确的在八个方向上的定位。
2)高速变向的挥拍练习,突出变向时的快速、协调、准确性。例如,规定正手后场击高球到中、后场接不固定杀球、吊球挥拍;规定正手前场挑高球到中、后场接不固定杀球,平高球挥拍练习等等。训练时,可根据队员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训练。
3)“二次起动”训练突出受骗后再次起动时动作的简明、流畅、准确性。例如,在规定接中前场的不固定接钉、吊球时,可故意指接正手杀球后突然指接反手上网吊球,也可故意指接反手上网吊球的突然改接正手杀球等等。在训练时,可根据队员的实际情况,在中、前场,中、后场,全场以及方向的变化上,由易到难,有的放矢的训练。
4)多球训练。在以上(2)、(3)训练规范以后,可借用多球训练,进一步检验队员是否能协调、准确的发力。例如,在正手后场挥拍快速移动到接近中场时,突然送出一个杀球(吊球),看队员是否能迅速的调整方向移动到位,且准确的控制好球。又如,接中、前场不固定杀、吊球时,在故意送出接杀球时,突然改送出接吊球,看队员是否能再次起动,迅速、协调的调整方向移动到位并控制好球。
(5)单球训练。例如,两点吊一点训练中,规定接吊球的运动员接吊球时,可以自由选择放网和两个底线任意挑球、吊球的运动员则只能吊球和回放网前,那么吊球的运动员在回中心时要注意时,向三个不同方向起动的迅速、协调、准确性。
3.2.3 节奏感的训练
1)手指步法挥拍,突出步法移动中起动快→回动快→起动快……有节奏的循环。例如:在中、前场手指步法接不固定杀、吊球时,先通过手上动作的迅速,突出快速起动的接杀球,在接杀时用短促的口令突出回动的跟进要快,再在回到中心位置时,又以迅速的手上动作突出快速起动的接吊球,接到吊球时又以短促口令突出回动跟进要快。那么这其中包括中起动快→回动快→起动快→ 回动快,就以步法节奏的良性循环。
2)分析打法、战术、球路、技术的作用,突出相应步法的特殊性,促进步法移动更加灵活、简明、流畅和连贯。
例如,在打四点战术中,通过有效的拉、吊将球高质量的打到四个点,其中高、吊球就是控制对方的主要技术,当击出直线高质量的高、吊球时是不是按照基础步法迅速回到中心位置呢?其实不然,只需要根据出球的速度,回到偏离中心位置靠直线后一点的位置,注意四方球。又如,杀、吊上网战术中,一般情况下,当半场击出高质量杀球时,直线上网抢网。而当后场击出高质吊球时,步法跟进到中场再起动注意四方球争取上网等等。主动和队员一起去分析总结,甚至可结合队员的特点分析,促进步法移动更加灵活、简时、流畅和连贯性。
3)多球训练,突出移动在不同速度上的稳定性。例如,发一个正手后场区高远球,运动员回击平高球,接着发一个头顶区的平高球,运动员回击吊球,紧接着发一个半高球,迫使他突击上网,那么他(她)回击这四个球的速度节奏就不一样,四个球连续重复循环下去,队员就能够达到这不同速度上的适应。我们训练时要多根据实际情况,球路的组合,球速的变化达到对不同节奏的重复刺激,促进队员在不同速度上的适应,达到在移动中不同速度上的稳定性。
4)单球训练。例如,“二一式”高吊控制训练,陪练二人平行站位各守半场,当接到高球时,可回两底线任意高球,当接到吊球时,可挑球,放网和勾对角,主练者只能回不同线路的高球、吊球和放网前。那么主练者,就要根据自己出球的质量和对方击球的质量,向四个方向作出固定的准确、流畅、稳定、连贯的移动。与此同时训练时,根据队员训练水平,运动员多拿几个球备用,如第一个球,在几拍后成死球,立马发第二个球、第三个球,以促进多拍移动的连贯性、稳定性提高。
另外除了本文提前后几种素质以外,力量是身体素质的基础,羽毛球运动员虽不是强调发展绝对力量,但应在具有一定绝对力量的基础上发展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以保证较强的动作发力和长时间的奔跑、蹬、跳、跨等动作。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场比赛,运动员经承爱40-70min激烈运动的体力要求,速度耐力对羽毛球项目的意义越显重要,另外,羽毛球运动员的肘、腕、腰、髋、踝等关节柔韧性要好,否则就会造成动作幅度不大,韧带僵硬,造成不必要的受伤。另外,各项身体素质又有着相互的联系,所以,重视身体素质全面的发展,是提高步法灵活性的重要因素。
4 结语
1)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灵活性是否能提高,首先要抓好判断、反应、迅速能力的训练,少年运动员的神经系统反射过程的快慢、应答的快慢、动作灵敏调整的快慢,直接影响步法速度的快慢。
2)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场上的快速、灵活、准确的步法,必须具备较好的协调能力和准确力。
3)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场上步法的灵活、流畅,体现在连续移动中的连贯性和稳定性,需注重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步法移动节奏感的培养。
4)教练员在训练中不断发现、总结、研究根据不同的个人、不同的场上变化,做到步法的灵活运用。
5)注重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少年羽毛球步法灵活性的稳步提高。
[1]张 勇.羽毛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殷利春.大学羽毛球专项课中步法移动技术的教学[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3]蔡巧红.儿童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特点及其训练[J].体育科学研究,2003(6).
[4]杨 倩.乒乓步法的米字练习[J].体育师友,2004(4).
[5]汤志强.羽毛球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和步法训练方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9).
[6]郭义彪.对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步法训练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6(6).
[7]孙文君.乒乓球运动员应加强映速、准确、灵活的步法训练[J].体育科学研究,1997.
[8]喻飞飞.浅谈羽毛球初学者基础步法训练的特点与科学的训练方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9).
On Young Badminton Players'Footwork Flexibility
KOU Shixiong,XU Qiu
Footwork is the basis for badminton.Juvenile badminton players are on the stage of laying the foundation.High-quality footwork technology 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ies,which includes good flexibility,footwork moving in the course of the performance in space and time on the exact orientation,timing capabilities,accurate showing movements,quick change and strong sense of rhythm.This paper analyzed the Junior badminton player and the rol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otwork flexibility,summed up the teaching of badminton footwork means and training methods on how to play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badminton,gait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technology,the general rules to carry out targeted training provides references.
juvenile;badminton players;footwork;flexibility
G847
A
1003-983X(2012)04-0488-03
2012-03-19
(
寇世雄(1959-),男,河北秦皇岛人,高级教练,研究方向:青少年运动训练.
湖北省体育运动学校,湖北武汉430074
1.2 速度素质是步法灵活的基础
纵观羽毛球比赛,快速的反应,快速的起动,快速的蹬转,快速的腾跳,还有被动救球时快速的奔跑,无不展现出速度之美,与此同时,我们常常会看到,运动员在场上,有时一瞬间快起来,快如闪电;有时慢起来来却轻盈优雅。其实羽毛球的快不只是反应快、动作速度快、位移速度快和速度变化快,还应该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快。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步法起动、回动的速度和节奏要与手上击球速度的快慢相配合。无论在任何位置击球后,都应迅速向中心位置回位,而回位速度的快慢应由击球速度的快慢来决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少年运动员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快速步法移动意识。作为少年运动员而言在强调一贯的起动,回动的同时,步幅小,场地相对较大,通过提高步频来提高位移速度自然成为了少年运动员的一个重要形式。所以优秀的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在掌握这一规律的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反应速度;快速起动,回去的动作速度;奔跑救球时的位移速度以及合理的变速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步法移动合理、灵活、快速,争取到高的击球点,为更好的发挥手法技术创造更有利的时间和空间。
1.3 节奏感是步法灵活的关键
在羽毛球运动中,我们经常看到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双方为争一分有长达30多拍的来回,不管是球速的慢,弧度的高、低,以及落点的变化等,他(她)们总是轻盈而又恰到好处的应付,仔细观察优秀少年运动员在场上的步法,就会发现羽毛球步法中的起动、回动是根据对手击球技术和自己的击球技术的多方因素综合决定的,充满着节奏的变化。当对方击球时,正好回到自己选择最有利于还击对方来球的准备位置起动,当自己击球时,就根据自身的击球技术和质量有目的向有利于下一拍准备的位置以适当的速度移动。例如,当自己击出一个高质量的直线杀球后,回动较迅速的跟进到中场偏直线位靠前的位置,重点注意直线中、前场;当自己击出一个高质量的高远球过去后,自己当以适当的速度跟进到中场偏直线靠后的位置,注意四方球。那么这亦快亦慢在不同速度上表现出来多拍步法移动的稳定性和步法移动的连贯性,其实就步法节奏感能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