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吊球技术的训练实践研究

2017-06-05蔡瑞卿

湖北体育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吊球训练方法羽毛球

蔡瑞卿

提高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吊球技术的训练实践研究

蔡瑞卿

通过观察法、访谈法、测试法等研究方法,对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吊球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提高吊球技术水平的训练方案。结果表明,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在训练方案设计中应当增加力量训练;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应以高吊训练以及课后的表象训练为主,再辅以其他的训练方法,并且在练习中加强训练方法原理学习;此外,还需针对不同队员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

优秀运动员;羽毛球;吊球技术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羽毛球运动传统强国,在世界羽坛长期占据重要地位。但近年来日益受到严重威胁,2014年丢掉汤姆斯杯,随后的其他国际大赛也频繁丢掉冠军,黄金一代已经逐渐远离赛场,年轻队员青黄不接,往日的优势日渐消逝。究其原因,在众多技术中,吊球技术的发展极为缓慢。在羽毛球比赛中无论单打还是双打,吊球技术使用得当,往往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国外选手当前对吊球技术日益重视起来,正在不断完善和改进吊球技术,特别是一些欧洲球员以往在使用吊球技术给人的印象是落点远,速度慢,失误多,如今的欧洲球员已经大有改进。这些变化对我国球员造成很大威胁。反观国内球员,对吊球技术不够重视,在思想观念中,吊球甚至成为了一种过渡技术。目前,江苏省羽毛球队员面临着与国内其他省份队员同样的问题,队员A与队员B在吊球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在当今羽毛球要求运动员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任何短板都有可能成为对手的突破口。两位运动员都是江苏省备战十三届全运会的主力队员,不解决吊球方面的问题,备战质量将会大打折扣。现如今羽毛球吊球训练通常以教练员的经验为指导,严谨的、系统的吊球训练方法遭到忽视。提高吊球技术水平,运动员的情感、意志、动机等因素往往对训练效果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就为训练实践研究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一轮训练实践研究,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受试者提供各种形式的内、外训练方法,以期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吊球质量。

1.2 研究目标

通过分析吊球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制定训练方案进行提高羽毛球吊球技术的训练,对训练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再修改方案在训练中实施,以提升两位羽毛球运动员的吊球技术水平。

1.3 研究内容

通过查阅文献,阅读相关书籍,发现有关羽毛球吊球训练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原因;通过咨询资深教练员,总结文献资料以及结合作者十几年的专业训练经历,制定相应的提高吊球质量的训练方案;受试者通过定点吊球训练、移动吊球训练、多球训练、表象训练等训练方法对受试者进行针对训练和引导。此外还增加各种形式的有关吊球球路的设计,以提高在各种球路运用过程中吊球技术的质量;通过训练计划的实施,进行各种形式的吊球技术测试,规定吊球落点的范围,受试者将球吊入规定范围之中,并进行数量统计。通过测试得出的数据,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认真总结训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思训练内容不当之处,对训练中技术动作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思考,不断优化训练方法,改进技术动作,从而提高吊球质量。

1.4 研究方法

1.4.1 观察法

结合自身训练经历和测试,对训练过程、结果、研究对象等进行有计划的观察,目的在于从实际训练情景中搜集第一手研究资料,观察训练的全过程。在观察过程中主动发现,及时获取反馈,一旦发现新的问题,就需要随时调整研究内容,修改研究计划。

1.4.2 深度访谈法

通过访问资深羽毛球国家级教练凌波和高级教练孙俊,以及以吊球为特长的队员徐一鸣,了解他们吊球训练方法的理解并予以借鉴。在访谈过程中围绕着研究主题展开。

1.4.3 测试法

通过规定吊球落点的范围,对受试者在后场进行羽毛球吊球测试,得出的数据和以前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获得训练效果反馈,进而对训练方案进行反思,修订训练方案,再实施于训练实践当中。

2 羽毛球吊球技术训练方案设计

2.1 组建吊球训练小组

为了方便训练,组建了2人训练小组,2人均为羽毛球专业运动员,本文的研究者负责此次训练实践研究的教练工作。队员A从事羽毛球训练9年,曾获得全国一类比赛第3名,荣获“国家健将”称号。队员B从事羽毛球训练11年,曾获得全国一类比赛第2名,荣获“国家健将”称号。

2.2 吊球技术水平前测

在训练实践研究开始前,对2人进行了吊球技术水平前测。测试中,采用的是进区测试,在进区测试中,参照北京体育大学安忠鑫的测试模式[1],沿羽毛球单打比赛左、右两边边线以及场地中线各设置长2m宽30cm范围(图1蓝色部分)。内容分为正手区吊直线和吊对角线,头顶区吊直线和吊对角线。在四条吊球线路的测试中再分为定点吊球测试和移动吊球测试,总计8项测试指标。定点吊球测试由受试者站在指定区域进行吊球进区测试。移动吊球测试由受试者先在网前击球后再移动到后场进行吊球。每个单边测试30个球,将球吊入指定区域计1次。对定点、移动吊球总共8项数据训练前和训练后的进区数量进行统计,并采用spss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前测结果见表1。

图1 杀球进区测试

2.3 前测结果

表1 前测结果

为了确定吊球技术训练的问题,和两位队员围绕此次前测进行讨论,可以将两位队员主要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缺乏吊球技术的稳定性;下肢移动稳定性不足,造成技术动作变形;缺乏吊球节奏感;找不准击球点、击球时机;掌握不好击球拍面。

2.4 吊球训练方案的设计

首先在查阅了众多文献资料后发现,有学者认为羽毛球技术具有在移动中完成动作的特点,在手法技术教学中,运动员在初步掌握和熟练技术动作后,就应该结合步伐进行单线、复线路、多球练习等练习改进动作质量,直到熟练。还有学者认为羽毛球技术是复杂多变的,在对抗的情况下练习,能使技术动作逐步达到协调、准确、进而巩固[2]。在方案制定中,充分考虑了两位队员的自身技术水平。两位队员从事羽毛球专业训练多年,均被评为“国家健将”称号,在国内比赛中有不错的成绩。两位队员在吊球技术方面,从前测结果看来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在训练方案的制定上无需从基本动作开始练习,而是直接进入有针对性的有球练习和课后练习。有球练习分为定点训练和综合性训练,其中综合性训练难度较高,要求队员有良好的专项素质。在课后练习中,要求队员有丰富的训练经验,对羽毛球项目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考虑到两位队员都有较高专业水准,从事行业多年,可以完成相应的训练任务。吊球训练方案见表2。

表2 吊球训练方案

3 第一轮训练方案的实施和评价

我们将第一轮训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定点吊球训练,目的是提高吊球技术的稳定性,熟练技术动作。第二部分为综合性吊球训练,目的是提高吊球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能力。第三部分为课后练习,该部分练习目的是让队员反思自身吊球技术存在的问题。在第一轮训练前期,训练内容由易到难,我们对三个部分有前后阶段顺序,首先进行定点吊球训练,其次进行综合性吊球训练,最后进行课后练习。到了中后期,训练内容的阶段性将变得不明显,更多是将三个部分训练内容穿插起来进行练习,以达到训练多样化的效果。

3.1 第一轮训练方案的实施

3.1.1 增加定点吊球训练

首先,要求队员进行定点吊球训练,定点吊球训练的内容分为多球吊球训练和一对一吊挑训练。多球训练是一个人发球,另一个人进行吊球训练的训练方法,这种训练方法,由于球与球衔接比较慢,训练方法较为简单,落点相对固定不用过多移动,使练习者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干扰,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挥拍上,所以更容易改进吊球技术动作[3]。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注意自身技术动作的正确性,不断调节击球点,击球方向,击球节奏,击球时机等,以期可以在定点吊球的过程中不断精确吊球落点,加快飞行速度,提高吊球稳定性。该项目负荷量较小,要求队员体会动作的完成,20次一组,8组,保持在30min左右。

一对一吊挑训练。两人一组,一人挑高球,一人进行吊球练习,该练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吊球稳定性,还可以针对不同速度和高度的来球,进行吊球练习[3]。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分别进行直线、斜线训练,针对不同角度的位置变化还有不同拍面击球的控制,进行熟练性练习。在练习中尽量保持成功率,练习时长为20min。

3.1.2 综合性吊球训练

在进行了定点吊球训练后,动作、技术的稳定性都有所提高,接下来需要进行综合性吊球训练。综合性吊球训练相比于定点吊球训练,前者需要在移动中练习吊球,后者不需要移动,训练更偏向于实战化。

吊球上网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和一对一吊挑训练类似,练习者需前后场移动进行吊球、放网练习。练习者通常在强化了多球吊球训练和一对一吊挑训练之后,进行吊球上网练习。吊球上网训练使运动员能够在移动过程中稳定技术动作,强化对球的位置判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高移动吊球的控制能力以及移动吊球的协调能力[4]。该练习法负荷量度以及负荷强度较之前定点吊球训练均有提高,练习时间为40min。

全场高吊训练。在此之前的训练方案,球路都较为单一,这对改进技术动作,提高吊球技术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依赖单一球路练习,不利于将吊球技术运用至比赛中,而该训练方法更加综合性,在一对一对抗中,规定双方队员不允许杀球,其他要求和实战比赛一致。因此吊球技术就成为最主要的进攻手段。在训练过程中,双方队员只能利用吊球技术调动开对手从而占据场上主动,来球的不规律性更大,跑动范围更广,对吊球技术的要求也越高。运动员在场上激烈的对抗中需找到在定点训练和吊球上网训练中所熟悉的击球时机和击球点,从而能够在综合性移动中提高吊球的质量,练习时间为40min。

全场综合训练。吊球训练的多样性不仅仅是提高运动员训练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让运动员适应在不同球路变化下使用吊球技术,最终目的是将吊球技术运用到比赛之中。在之前的训练中,运动员在场上某个特定的位置或者是在某个球路中能够熟练完成吊球技术,所以在有了这些前经验的积累后,现在将吊球技术运用到全场综合性训练中。该训练方法,和实战比赛一致,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将之前训练过与吊球相关的球路运用到全场综合中,将吊球技术成为自己一种组织球路的手段,而不再是一项过渡技术。通过这种综合性训练,可以更加熟练吊球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该训练项目负荷较大,时间为40min。

3.1.3 课后练习

吊球是一项要求非常精细的技术,仅仅依靠训练课上进行练习还远远不够,课后辅助练习也不容忽视。

录像观察。之前的训练方案都是在训练课中进行的,观看世界羽毛球高水平选手的比赛录像,观察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吊球技术的节奏感,找到吊球技术的感、知觉。训练课上的有球练习是对手法、空间、击球时机、击球点的改进,而录像观察则是使运动员对吊球技术整体感觉有所体会。从步伐移动到起跳,再到吊球技术动作的完成,运动员通过观察,对吊球技术的各个环节有了清晰的概念,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自身吊球技术提高。观察时间控制在40min为宜。

表象训练。为了使运动员能够唤起临场技术动作的感觉,在训练课后,运动员在头脑中对过去完成的正确技术动作进行回忆。通过多次吊球技术动作表象,可以使运动员注意力集中于正确的技术动作,有利于提高心理稳定性,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通过表象训练,还可以对自身吊球技术进行反思,发现技术动作问题,总结经验,从而在下一次有球训练中加以改进。该练习项目要求运动员精力集中,所以时间控制在20min。

3.2 第一轮训练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价

在为期4个月的研究中,通过对两位队员进行多样化的训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在我们要对两位队员的吊球技术水平进行进区测试。

本次测试和训练前测方法一致,由一位队员发球,另一位队员进行吊球,并规定吊球区域,进行定点和移动吊球每条线路各30次吊球测试。球吊入指定区域计一次,测试结果见表3。

表3 第一轮吊球进区测试

表4 训练前训练后吊球进区数量比较

由表4可知,两位队员的测试结果通过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经过Wilcoxon和符号检验方式,计算出两位队员的P值均大于0.05,故在0.05水平上,可以认为训练前和训练后的吊球技术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所以,经过第一轮训练,训练效果并无显著提高吊球技术水平。

为了准确的调整训练方案,我对两位队员进行访谈。访谈问题如下:

问题1:你觉得自己吊球质量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2:你觉得哪种训练方案对提高吊球质量帮助最大?

问题3:你觉得训练方案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访谈结果表明:吊球质量的提高和多样化训练有关,从定点吊球逐步到前、后场移动吊球,再到综合性吊球训练,再结合课后的一些辅助练习,对提高吊球质量有很大帮助;全场高吊训练对提高吊球质量影响最大,此类训练相对综合性,较实战比赛简单,训练的重点在吊球上,运动员必须运用吊球组织球路,对吊球的实战运用有很大帮助;两位队员均认为在训练方案中还需增加适量力量训练,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吊球动作;在训练过程中,还需加强对训练方法原理的学习,增强训练的目的性;表象训练法和有球训练配合好,将会产生显著的训练效果。

4 第二轮训练方案的实施和评价

4.1 吊球训练方案修改

鉴于上一轮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计划在训练项目的比例上有所调整,以综合性吊球训练中的高吊训练为主要训练任务,再配合其他类别项目进行吊球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给队员讲解训练方法原理。此外再增加力量训练,并且在每堂训练课后进行表象训练。

图2 修改后的吊球训练方案规划图

第二轮训练方案与第一轮训练相比较有3点变化:

1)把高吊训练列入了核心地位,由此向外开展其他类别的训练。每天的训练计划以“高吊训练+”的方式进行。例如第一天训练计划是高吊训练+一对一吊球训练,第二天训练计划为高吊训练+多球吊球训练,以此类推,不再像上一轮训练方案中将各训练项目平均化。

2)此轮训练方案的制定增加了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主要以一般力量以及核心力量为主,一般力量是基础,主要以提高肌肉耐力和基础力量。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控制身体平衡改善羽毛球技能,减少能量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延缓羽毛球运动员的疲劳[5]。

3)增强运动员训练方法原理学习,明确训练目的性,提高对训练的反思能力。

4)在每堂训练课后进行表象训练,对训练中吊球练习的细节进行回忆,想象正确的吊球动作。

4.2 第二轮训练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价

在调整了训练方案,经过为期四个月的训练之后,让2位队员对训练方法以及训练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再对2位队员进行与之前相同的测试,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通过spss软件相关性分析Wilcoxon和符号检验方式,计算出两位队员的P值均小于0.05,故在0.05水平上可以认为训练前和训练后的吊球技术水平有显著性差异。所以,经过第二轮训练方案的调整,训练效果显著提高了两位队员的吊球技术水平。

表5 第二轮训练吊球进区测试

表6 第二轮训练后与前测吊球进区数量比较

5 研究反思

本次羽毛球吊球训练研究,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呈现的结果差异较大。为了找出其中产生差异的原因,我们准备从方案设计、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3个方面对两轮行动研究进行反思。

5.1 方案设计反思

力量训练对提高羽毛球吊球质量有所帮助。在第一轮研究中,研究者认为,吊球技术是一项细腻的科目,力量训练不但对提高吊球技术水平没有作用,反而会阻碍吊球的精细程度。然而在第一轮效果评价结果和运动员的反馈结果得出,羽毛球吊球技术虽然不像杀球技术一样需要绝对力量和爆发力,但是增强力量训练能够稳定技术动作。提高吊球质量不能忽视力量训练,而且仅仅进行一般力量、核心力量训练还不够,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增加专项力量训练,专项力量训练增长的力量素质应有利于个体“力量链”的力量及功率输出,并应符合个体“技术链”的需求,以提高在高速移动过程中完成动作的稳定性[6]。有学者也曾指出,增加力量训练可以更好的完成移动和击球动作[7]。

5.2 实施过程反思

比较两轮的训练方案,第二轮的训练方案实施过程中更加突出重点。羽毛球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很有必要,但是在各式训练方法中,需抓住重点,不能“一把抓”。在第一轮行动研究中,方案制定的过于平均化,一个项目训练完到下一项目训练之间时间跨度太长,导致训练效果并不明显。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对于高水平运动员,课中训练的高吊训练效果较好,课后训练中的表象训练对提高吊球技术水平有重要意义。两者结合起来成为训练的重点更有助于提高训练成效。高吊训练就是在复合情境中进行吊球训练的训练项目。所以在制定训练方案时,以高吊训练和表象训练为课中和课后两大核心训练方法,再辅以其他各式训练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吊球技术水平。

有学者曾指出,理解知识更有助于知识的迁移[8]。第二轮研究中教练员给运动员讲解了训练方法的原理,促使运动员不仅练习吊球技术,而且理解各项训练方法的意图,从而明确训练目标。运动员甚至可以通过自己对训练方法的理解,根据自身需要,并和教练员交流,适当改变训练方法,从而更高效的达到训练目标,以提高羽毛球吊球技术水平。

5.3 实施结果反思

根据本研究中的3次测试来看,队员A的移动头顶吊对角线是各条杀球线路中的薄弱环节。在进区数量较其他各条吊球线路上均有较大差距。而队员A在定点头顶吊直线中,前两次测试,水平较低,但是经过第二轮的训练方案调整,在第二轮测试评价中,取得了很大进步。说明,在第二轮训练方案的调整过后,效果显著。反思队员A为何没有在移动头顶吊对角线上取得明显进步的原因,首先与训练者自身有关。训练者经过多年专业训练,对移动头顶吊对角击球的方式没有养成良好习惯,所以在短时间内无法大幅度改进击。其次在训练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没有对两位队员进行区别对待的训练原则[9],从而可以突出重点,加强队员A的移动头顶吊对角线的练习。

[1] 安忠鑫.运动视觉训练对提高羽毛球击球落点准确性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

[2] 胡贵林.浅析羽毛球基本技术训练的原则 [J].辽宁体育科技,2003(1).

[3] 戴 劲,钟建萍.青少年羽毛球基础训练辅导讲座(四)∶羽毛球吊球技术的训练[J].中国学校体育,2009(5).

[4] 石荣群.高校公共体育课羽毛球吊球技术的教学研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

[5] 吴嫚芳,祝成龙.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羽毛球杀球速度的实验性研究[J].群文天地,2013,(2)∶225.

[6] 时圣稳.功能性力量训练对羽毛球运动员杀球速度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40.

[7]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461.

[8] 约翰.D.布兰思福特,安.L.布朗,罗德尼.R.科金.人是如何学习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焰火,2014(1).

[9] 肖 杰.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1).

Analysis of Elite Badminton Athletes Drop Shot Technique

CAI Ruiqing

By using the method of observation,interview and tes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drop shot technique of elite badminton athletes and provided the training plan of improving drop shot techniqu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elite badminton players should increase strength training in their normal training.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ining program,i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training of high hanging and after-school training which supplemented by other training methods,and strength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 of training methods.In addition,the training program needs to be targeted for individuals’weakness.

elite badminton players;badminton;drop shot technique;sports training

G80

A

1003-983X(2017)04-0334-05

2017-01-17

2016年度江苏省普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LX16_0407)

蔡瑞卿(1992-),男,江苏南京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江苏南京210014

Graduate School of Nanjing Sport Institute,Nanjing Jiangsu,210014

猜你喜欢

吊球训练方法羽毛球
羽毛球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羽毛球比赛中吊球技术的应用分析
中国、塞尔维亚、荷兰3国女排吊球技术比较研究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第11届世界杯中国女排吊球应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