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2012-04-10李勇
李 勇
(天津市静海县中医医院内三科,天津 静海 301600)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冲动的传导、频率、节律及起源部位的异常,以脉律过快、过缓或不齐、胸闷、心悸、头晕及憋喘等为临床表现。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和心动过速)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如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属中医学胸痹、厥脱、心悸及迟脉等范畴。其病位在心,多虚实夹杂。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周燕青等[1]认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为血脉瘀阻,瘀郁化热。赵永华[2]从内风的角度来认识快速性心律失常,并从血虚生风,心脉失养;热极生风,痰火扰心;肝逆动风,忤犯心宫;肝阳化风,煽动心火;阴虚风动,扰动心宫;热极生风,痰火扰心;阳虚生风,心衰欲脱等7个方面进行阐释。张任城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位在心,病本在肾,病理基础为心肾阳虚,兼夹阴虚、气虚、瘀血等。心主血脉,心阳之作用为推动血液于脉中运行;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命门相火,总司一身阳气,肾阳为诸阳之本,心之阳气得肾真火之助,才能更好地发挥心主血脉之功能。心肾阳气之盛衰,直接影响心跳快慢、血脉之盈亏及脉象之虚实[3]。梁君昭[4]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以阳虚瘀阻为主,涉及心、脾、肾三脏,病位实质在心络。病久由“经脉继及络脉”,络脉易滞易瘀,化浊生毒,形成脏络并病,滞、瘀、浊及毒互结的病象,因此治应注重脏络同治,瘀浊毒结并祛。黄春林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以肾阳虚弱为病理基础和中心环节。肾中真阳不足则心阳式微,不能温运血脉而呈迟、结之脉,气滞、瘀血及痰浊均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病理产物[5]。
2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
大量实验研究证明,多种中药及复方能延迟乌头碱、氯仿、氯化钙等药物所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降低心律失常发生几率,对抗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诱发的心律失常,其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点。
2.1 清除氧自由基,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少丙二醛(MDA)生成 贾钰华等[6]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观察定心方(药物组成:丹参、三七、苦参、黄连、酸枣仁、党参、灵芝、茯苓、瓜蒌、赤芍药)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定心方通过降低再灌注大鼠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进而抑制白细胞的活化,减少氧自由基和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以减轻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其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心肌某些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有关。王黎等[7]用在体大鼠开胸结扎冠状心动脉前降支,松扎再灌注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复方刺五加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复方刺五加注射液股静脉输注能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有效防止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延迟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降低ST段的抬高程度,可明显提高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中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降低MDA及Ca2+含量。推测复方刺五加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自由基及Ca2+超负荷对心肌的氧化损伤、提高心肌组织的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2.2 阻滞心脏细胞膜 Na+通道 赵艳威等[8]观察丹参素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不同豚鼠的24个心室肌细胞给药前后Na+内向电流。结果显示丹参素25、50 μmol/L对豚鼠心室肌细胞Na+通道电流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黄雪元等[9]用氯化钡(4 mg/kg)耳缘静脉推注制作兔室性心律失常模型,观察参松养心胶囊、美西律对心律失常的预防效果。结果显示参松养心胶囊在推迟室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缩短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和心律失常恢复时间优于美西律(P<0.05)。参松养心胶囊在减少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略差于美西律(P<0.05)。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可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改善心肌细胞代谢,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有多种离子通道的调节作用。
2.3 增加心电稳定性 张长翼等[10]使用心室壁插入自制电极,观察丹参酮Ⅱ-A 磺酸钠(TSN)(0.5、1、2、4 mg/kg)对兔心室电生理影响;采用氯仿、氯化钡(BaCl2)、肾上腺素等诱发心律失常模型研究TSN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显示小剂量TSN对兔心室电生理无明显影响,大剂量则能显著延长心室的相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及室颤阈,且能降低氯仿—肾上腺素、BaCl2等诱发心律失常。
2.4 多靶点作用 万军[11]对复方GC提取物(由炙甘草、丹参、麦门冬等制备成)作用于对氯仿、乌头碱等药物诱发小鼠心律失常的模型研究,证明复方GC提取物具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整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功能、抗心肌氧自由基损伤、扩张心肌组织血管、增加心肌血流量及改善循环有关。何绪屏[12]运用健心平律丸(药物组成:黄芪、竹茹、橘红、丹参、酸枣仁、太子参、麦门冬、半夏、枳壳、三七等)作用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结果显示,健心平律丸具有上调缺血心肌水通道蛋白表达水平,减轻细胞内水肿,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减少模型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3 中医药治疗
3.1 辨证论治 路志正教授提出了“治疗心悸者必调中焦”的学术思想,临证以健脾益气养心法、和胃温胆宁心法、化痰降浊清心法、舒肝化瘀通心法及清泻阳明安心法,达到消除心悸的目的[13]。颜德馨[14]认为,心悸多以气滞血瘀证常见,擅用活血化瘀法,并擅用药对,如桂枝配甘草,麻黄配附子、细辛,苦参配万年青。许彭龄将心律失常辨证分为5型治疗,气阳虚衰型,方以桂枝甘草汤或苓桂味甘汤加减;气阴不足型,方以生脉散加味;心阴阳两虚型,方以炙甘草汤加减;肝肾亏损型,方以自拟方(药物组成:黄芪、肉苁蓉、党参、炙甘草、五味子、熟地黄、附子);气血阴阳俱虚型,方以炙甘草汤、归脾汤[15]。
3.2 专方治疗 张涛[16]运用温阳复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0例。药物组成:麻黄15 g,附子 10 g,人参(另煎)10 g,麦门冬 10 g,五味子 15 g,赤芍药 10 g,葛根 15 g,桃仁 10 g,红花10 g,炙甘草5 g。气虚甚炙甘草增至30 g,并加黄精30 g;胸闷痰多加瓜蒌30 g、半夏12 g;高血压加龙骨30 g;血压低人参加至15 g;心绞痛加延胡索12 g、郁金12 g;失眠加酸枣仁20 g。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6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丹香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2组均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7%,对照组总有效率 48.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秦燕[17]运用益气养阴方治疗心律失常40例。药物组成:党参 15 g,甘松 10 g,黄精 10 g,三七6 g,磁石、五味子各 10 g,麦门冬12 g,桃仁6 g,红花10 g。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7.5%。耿新民[18]运用益气凉血复脉汤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108例。药物组成:炙黄芪50 g,太子参15 g,五味子10 g,生地黄40 g,麦门冬10 g,玄参30 g,阿胶12 g,当归10 g,丹参20 g,赤芍药30 g,牡丹皮20 g,川芎10 g,檀香10 g,甘草10 g。结果:治愈率 84.3%,好转率15.7%,有效率 100%。陈和等[19]运用温阳复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41例。药物组成:黄芪、浮小麦各30 g,附子、党参、葛根、丹参各 15 g,川芎、桂枝、炙甘草各10 g,薤白9 g,肉桂5 g。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2次服。对照组24例予心宝丸(由洋金花、鹿茸、肉桂、麝香、三七、附子、蟾酥等组成,每丸60 mg,广东省药物研究所制药厂生产)2丸,每日3次服。2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8%,对照组总有效率 62.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张雅丽等[20]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0例。药物组成:麻黄15 g,附子10 g,细辛 5 g,红参 10 g,麦门冬10 g,五味子 15 g,赤芍药 10 g,葛根15 g,桃仁 10 g,红花 10 g,炙甘草 5 g。治疗30 d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6.7%。蒋晓林等[21]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心律失常60例,参松养心胶囊(河北以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492)3粒,每日3次口服。并设对照组60例予心律平100 mg,每日3次口服。2组均治疗8周。结果:2组治疗各类心律失常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相似。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本组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王维慧[22]运用益气温阳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45例。药物组成:生黄芪20 g,党参15 g,桂枝 9 g,甘松 10 g,炙甘草 9 g,白术15 g,丹参20 g。脘痞食少加木香、炒谷芽;腰痠膝软、形寒肢冷加制附子;兼水肿加泽兰、益母草、茯苓。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治疗30 d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6.7%。段晓芳[23]运用益气养阴化痰法治疗心律失常31例。药物组成:党参15 g,黄精15 g,灵芝 15 g,远志 12 g,琥珀(冲服)3 g,三七(冲服)3 g,甘松 9 g。治疗1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 93.5%。
3.3 中西医结合 张建平[24]运用益气通脉汤配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7例。对照组67例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益气通脉汤。药物组成:熟附子(先煎)10 g,桂枝10 g,红花 10 g,桃仁 10 g,丹参 20 g,人参10 g,黄芪 20 g,麦门冬 30 g,细辛 3 g,麻黄 6 g,淫羊藿 10 g,仙茅 10 g,炙甘草15 g。气阴不足较甚人参改太子参20 g;血虚加当归15 g、阿胶10 g;心悸甚加炒酸枣仁15 g、柏子仁15 g;痰浊内阻加法半夏10 g、瓜蒌15 g;兼气滞加枳实10 g、郁金15 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服。2组均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6%,对照组总有效率4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李永新等[25]采用清化湿热方配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快速心律失常3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口服辅酶Q10胶囊10 mg,每日3次服;酒石酸美托洛尔6.25~25 mg,每日2次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化湿热方。药物组成:黄连 10 g,瓜蒌 10 g,半夏 10 g,薏苡仁30 g,黄芩 10 g,丹参 15 g,赤芍药 10 g,连翘 15 g,陈皮 10 g,郁金 10 g,降香10 g,三七粉(冲服)3 g,龙骨 30 g,牡蛎30 g,苦参10 g,葛根10 g。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 76.7%,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小 结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且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病因、病机认识缺乏统一性、突破性;②中医药抗心律失常之机制不甚明确,结论多是以推论得出;③多数临床报道样本数较小,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及前瞻性的循证研究;④疗效标准缺乏统一性,不利于药品的筛选和疗效评定;⑤虽有很多有效药物,但有确切疗效之药物并不多,缺少对急危重患者的应急药物。今后需进行理论整合、创新,加强实验研究创新性,制订出统一的疗效标准,加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扩大样本量,开发有效成药,为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打下良好基础。
[1]周燕青,张国英.关于“瘀热”与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病探析[J].中医药学报,2002,30(5):7-9.
[2]赵永华.从内风论治快速型心律失常初探[J].江苏中医药,2002,23(10):18-19.
[3]王晶.张任城主任医师治疗心动过缓的经验[J].陕西中医,2005,26(2):143-144.
[4]梁君昭.从脏络论治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证思路与方法[J].中医药学报,2008,36(6):23-25.
[5]刘淑娟,尹克春,周文斌,等.温补肾阳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9,30(7):1167-1168.
[6]贾钰华,张云仙,周玉平,等.定心方氧化苦参碱治疗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对ICAM-1表达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32-34.
[7]王黎,于小风,曲绍春,等.复方刺五加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1,32(20):2174-2177.
[8]赵艳威,谢文利,孙文军,等.丹参素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14(4):256-257.
[9]黄雪元,廖德宁.参松养心胶囊对兔实验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8,1(1):14-15.
[10]张长翼,邱汉婴.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在体心室电生理及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21(1):34-36.
[11]万军.复方GC提取物抗心律失常的药效学及机理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8.
[12]何绪平.健心平律丸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13]卢世秀,苏凤哲.路志正教授从中焦论治心悸撷要[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12):837-838,852.
[14]颜德馨.从“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始”论心脑病(二)[J].天津中医药,2009,26(5):441-442.
[15]王晓丽.许彭龄辨治心律失常经验[J].中医杂志,2010,51(11):976-977.
[16]张涛.温阳复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2):204-205.
[17]秦燕.益气养阴方治疗心律失常40例[J].中医研究,2009,22(10):26.
[18]耿新民.益气凉血复脉汤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1):147-148.
[19]陈和,李爱杰,巫娇静.温阳益气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0,42(6):86-87.
[20]张雅丽,邱海丽,孙桂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1):85-86.
[21]蒋晓林,孙晓晖,顾宇重,等.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7):1046-1048.
[22]王维慧.益气通阳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45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9,17(3):29.
[23]段晓芳.益气养阴化痰法治疗心律失常 62例[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38.
[24]张建平.益气通脉汤配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7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4):558-559.
[25]李永新,齐建兴,郭双庚.清化湿热方配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快速心律失常30例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1,33(3):34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