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结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小儿腹泻40例临床观察
2012-04-10卢国良
吴 文 卢国良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海南 三亚 572000)
药膳结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小儿腹泻40例临床观察
吴 文 卢国良1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海南 三亚 572000)
腹泻;医院,儿科;药膳;中西医结合疗法
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一种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急性腹泻可导致脱水,腹泻迁延不愈可引起消化吸收障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及反复感染,造成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甚至危及生命[1]。不合理的治疗又可致病情迁延反复,转为慢性,严重影响小儿健康。我国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历史悠久,千百年来经历代医家总结实践,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的理论和方法。2008-06—2010-06,我们以药膳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小儿腹泻40例,并与单纯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80例均为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岁29例,1~3岁11例;病程≤1 d 22例,2~3 d 18例;轻度脱水15例;粪便性状:稀水样便18例,稀烂糊状便12例,蛋花样便10例;体温正常22例,37.5~38.5℃ 10例,>38.5℃ 8例。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1岁28例,1~3岁12例;病程<1 d 24例,2~3 d 16例;轻度脱水12例;粪便性状:稀水样便20例,稀烂糊状便11例,蛋花样便9例;体温正常20例,37.5~38.5℃ 13例,>38.5℃ 7例。2组患儿均为急性起病,均有消化道感染症状,首发症状为呕吐、腹泻,粪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均无细菌生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参照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制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确诊[2]。排除合并重度营养不良、重症肺炎、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中、重度脱水者;有严重电解质紊乱及严重中毒症状者。
1.3 治疗方法 2组均采取对症治疗,予补液、退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1.3.1 对照组 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山西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93065)210 mg,每日2次口服。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药膳。药膳组成:淮山药15~20 g,大枣6 ~15 g,生姜(不去皮)3 ~8 g,粳米30 g。加水熬粥口服,不限量。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3 d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72 h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3]。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40例,治愈 32例(80.0%),有效5 例(12.5%),无效 3 例(7.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治愈16例(40.0%),有效16 例(40.0%),无效8 例(20.0%),总有效率 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不良反应情况 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粪便次数增多及粪便性状改变称为腹泻。小儿腹泻临床症状主要为腹泻、腹胀、食欲不振、啼哭、便次增多,粪便呈稀烂糊状、蛋花样或水样。在小儿腹泻中,以消化不良性腹泻最为常见,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腹胀、腹泻、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增多及水样便伴有不消化食物。西医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对控制临床症状起效较快,且易为家长接受。然而,对非感染性腹泻者盲目使用抗生素易导致菌群失调,甚至发生霉菌感染,使腹泻迁延不愈。且在抗生素静脉滴注过程中患儿多不能配合,常使治疗无法顺利进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作为一种益生菌药物,能够通过补充肠道正常菌群、纠正菌群失调、分泌抑菌或杀菌物质和增强肠道局部免疫反应等机制有效地清除病毒和细菌,明显缩短腹泻病程,降低腹泻严重程度,可应用于所有腹泻患儿[4]。
中医学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脾胃虚弱,若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则脾胃阳气受损,影响运化,清浊相混,并走大肠而大便滑泻不止,甚则水泻[5]。故应以健脾益气、调理气血、行滞通络及增强脏腑功能为治疗原则。本治疗药膳方中,淮山药健脾补虚大枣健脾益胃,缓和药性;生姜解表散寒,温中健胃,降逆止呕;三者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之功,达到增加食欲和止泻的功效。同时根据小儿服用汤药比较困难的特点,加入粳米熬粥服用使治疗顺利进行。粳米性平,味甘,归脾、胃经,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具有补中益气、平和五脏、止烦渴及止泻等功效,主治泻痢、胃气不足、口干渴、呕吐及诸虚百损等。因服用方便,更适宜婴幼儿消化功能减退者。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药膳结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小儿腹泻能够迅速缓解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且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不会导致菌群失调。尤其对于基层医疗机构中受检验或药物等条件限制,不能做粪细菌培养的情况下,可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取长补短,减少患儿痛苦,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1]闫慧敏.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治疗小儿腹泻病[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1):1.
[2]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384.
[3]陈永红.儿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S].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47-49.
[4]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1):20-23.
[5]刘华,罗菲,许华.许华教授治疗小儿泄泻临证思路与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1):9 -11.
R723.110.58
A
1002-2619(2012)12-1834-02
1 海南省乐东县人民医院儿内科,海南 乐东 572500
吴文(1969—),男,副主任医师,学士。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201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