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Dandy-Walker 畸形合并中度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
2012-04-09范艳竹李金莉樊丽萍
范艳竹 李金莉 樊丽萍
Dandy-Walker畸形又称第四脑室中、侧孔先天性闭塞,为先天性菱脑发育畸形[1],由以下三个特征组成:第四脑室囊性扩张、全部或部分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幕上的脑积水[2],常见于婴儿和儿童,其发生率为出生婴儿的1/25000~1/35000[3]。1914年,Dandy报道了1例年龄13个月的女孩患有严重脑积水和第四脑室囊性扩张,该病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4],常用手术方式有:(1)后颅窝囊肿切除术。(2)脑室-腹腔分流术。(3)后颅窝囊肿分流术。目前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或/和后颅窝囊肿分流术较多,优点在于可以减轻脑积水,降低颅内压,促进脑组织发育,改善神经系统功能[5]。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有数百篇文献报道,大部分文献主要描述临床特征及伴随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还有一些关于这些病变的发展起源和外科治疗,但是针对该疾病的护理方面鲜有报道。我科收治1例Dandy-Walker畸形合并中度营养不良的患儿,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男,15个月,出生后4个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频发抽搐,发作时表现为双目紧闭,四肢抽动,意识丧失,持续约1min后自行缓解,每天发作10余次,予口服丙戊酸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行MRI检查示:双侧大脑半球皮层中度萎缩,脑室扩大,后颅凹囊肿,四室扩大,小脑幕上抬,导水管闭合。2010年9月2日以“Dandy-Walker畸形,癫痫”收入我科。查体:T 36.2 ℃,P 114 次/min,R 24 次/min,体重 8 kg。患儿表情淡漠,全颅非特异性扩大,枕骨区突出,前囟未闭,张力高,双眼向右上方斜视,视力丧失,双瞳孔等大等圆,咽反射双侧减低,四肢肌力4级,双下肢共济差,站立不能,发音不能,纳差,皮下脂肪消失,头发稀黄,乳牙4颗。实验室检查:红细胞8.9×109/L,血清总蛋白48 g/L。本例手术前经过营养供给,使体力能够耐受手术后,于9月16日在全麻下行后颅窝囊肿-腹腔分流术,手术顺利,给予相关并发症预防,于术后10 d出院。
2 手术前护理
2.1 高危因素的辨识与观察 Dandy-Walker畸形因为先天性第四脑室中、侧孔闭塞,导致患儿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致使患儿颅内压增高,囟门压力过高,当脑内局部囊性扩大,在囊壁的顺应性超过脑室顺应性时,这时患儿可表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和癫痫发作[1]。护士需要在护理中随时发现危及患儿的危险因素、意外事件,从护理角度进行观察与防范。
2.1.1 严密进行饮食监控,防止误吸发生 本例患儿由于疾病原因性格易激惹、纳食差,加之视力障碍,感觉到陌生人靠近时,会出现高调而短促的哭泣,同时患儿还伴有吞咽障碍,使患儿在进食时极易发生误吸。为此,在护理中我们采取如下进食措施:(1)先安静后进食。在患儿父母的帮助下,了解患儿的喜好。该患儿拿取带有声响的玩具后,情绪就有所缓解,所以在每次进食前,护士会选择相应玩具拿给患儿玩耍,以安定患儿的情绪,保证进食的顺利。(2)由于患儿本身存在吞咽困难,加之年龄的限制,在食物选择上给予了一定的限制,大多选择流食或半流质饮食。(3)进食后给予适当的清水,以保证口腔无残渣,防止患儿哭泣时,食物残渣进入气道,发生误吸。(4)患儿进食体位的选择。为保证患儿安静,在进食时采取让患儿父母怀抱或侧卧父母肘臂,或者将病床抬高30°~45°,患儿侧卧。(5)由于患儿存在癫痫症状,在患儿进食时,护士需要注意有无癫痫发作的先兆,防止癫痫发作导致误吸。
2.1.2 做好安全防范,以防意外事件 由于患儿易激惹,加之双下肢共济失调、双目失明,易造成抓伤自己或其他病儿及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鉴于患儿年龄较小,不宜采取保护性约束的方法。为患儿佩戴一双薄型手套,在手套选择上一定要注意舒适,佩戴后能够自如活动。必须要检查手套接缝处,不可有长线,避免对患儿手指造成缠绕,导致手指损伤。嘱咐患儿家长在患儿运动时,一定要贴身跟随,防止跌倒。另外,嘱咐医护人员、其他患儿及家长,不可在地面随意泼水、乱放物品,以防患儿跌倒。
2.1.3 建立个体化的营养补充方案,提高患儿体能 根据儿科医师会诊建议,前1~5 d保证患儿饮食中每日每公斤体重热能61 千卡,蛋白质2.0 g,脂肪1.0 g,碳水化物11 g,其重量比为1∶0.5∶5.5,给予喂食配方奶粉、豆浆、鱼汤、米汤、稀面糊等。约5 d后缓慢增加热能致每日每公斤体重174千卡,蛋白质 4.5 g,脂肪 7 g,碳水化物 24 g,其重量比为 1∶1.5∶5.2,主要有蛋白质类食物:脱脂奶粉、配方奶粉、豆浆、鸡蛋黄粉、鱼粉、肉泥、肝泥等。营养素的供给与增加,需遵循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经过2周的饮食调理,患儿体重增加至10 kg,实验室检查正常,符合手术标准。
3 手术后护理
3.1 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长期患病,性格及脾气易改变[6]。治疗操作时,对患儿予以耐心安抚,加强抚触,消除患儿对治疗的恐惧心理。其父母因患儿长期患病,且经多家医院治疗,疗效不确定,承受着精神及经济的双重压力,其情绪易波动,对治疗方案缺乏信心。我们应主动有效地与家长沟通,并将每一步治疗进展会诊情况及时告知患儿家长,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
3.2 饮食与营养 全麻术后当日禁食,术后第1 d给予流质饮食,若呛咳明显,则继续禁食至呛咳消失;若无明显呛咳,第2 d改进半流质饮食。进食后宜将患儿竖立抱起,防止呕吐、呛咳,若患儿哭闹、困倦则不宜进食。适宜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改善饮食的口感,指导合理喂养,保证患儿摄取足够的热量,以改善营养不良状态。
3.3 体位及皮肤护理 术后患儿回病房,予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4~6 h后取30°头高卧位,由于患儿属营养不良体质,需加厚床垫,日常用物需柔软、透气,保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按时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
3.4 分流管的护理
3.4.1 防止分流管外露 分流管的通畅与否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本例患儿呈现中度营养不良,皮肤薄及皮下脂肪少,缺乏脂肪的固定与保护作用,易发生分流管外露现象,护士在进行翻身、移位等动作时应小心避开分流管走形部位,防止刮蹭。
3.4.2 监测分流管堵塞 术后按压分流管时有阻力或按下后分流泵不复位,应考虑分流管阻塞,并及时通知医师。
3.5 癫痫的护理 观察患儿的前囟大小及张力情况;注意患儿眼球运动,观察有无眼睑下垂和斜视存在;检查患儿的四肢活动情况,对周围刺激的反应及两手强握反射和拥抱反应,对比双侧肢体的肌力是否一致,及时发现癫痫征兆。当患儿发作时,立即将其头侧向一边,迅速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置于患儿一侧上下臼齿间,解开过紧的衣领衣扣,可用枕头或其他柔软物保护大关节,防止碰撞床栏等硬物发生骨折。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
4 讨论
本病常因运动发育迟缓而就医,通常又以脑积水症和颅内高压为主,表现为兴奋、头痛、呕吐、头颅扩大。此外还有小脑症状,表现为走路不稳、共济失调、宽基步态等,并出现智能低下、癫痫发作等。患儿入院时常有多种合并症,身体状况一般欠佳,增加了手术及护理的难度。本例患儿术前有中度营养不良,且有癫痫发作,但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护理患儿康复顺利。
[1]白人驹主编.医学影像诊断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1.
[2]Phillips J,Mahony B,Siebert J,et al.Dandy - Walkermalformation complex:correlation between ultrasonographic diagnosis and postmortem neuropathology[J].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06,107(3):685.
[3]屈新辉,张昆南,邓 平,等.Dandy Walker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9):79 -80.
[4]王红霞,牛小嫒.Dandy Walker综合征1例报告[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5):363.
[5]王文革,徐 华.Dandy Walker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15(5):386 -387.
[6]任建军.脑积水分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