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方言与梅山文化研究刍议
2012-04-08曾达之罗昕如
曾达之,罗昕如
(1.湖南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 长沙410081;2.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
一 梅山方言与梅山文化研究概述
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而且还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因此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倚仗它来推进。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自己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能反映出与之对应的文化;另一方面,语言根植于文化之中,民族文化对民族语言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有着深刻的影响。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语言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语言结构本身,而应该联系与之关系密切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
同样,方言本身既是一种地域文化现象,同时又是其他地域文化现象的载体。它凝聚着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内涵,透过方言现象可以了解特定地域的种种文化现象。西汉扬雄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就在于考八方之风雅,通九州之异同,主海内之音韵,使人主居高堂而知天下风俗。可见扬雄编撰《方言》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采集方言考察各地风俗习惯。
因此,从梅山方言切入来研究梅山文化,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研究梅山方言本身(方言本体研究),因为梅山方言本身就是梅山文化的一部分;二是研究梅山方言所反映的梅山历史与地域文化内涵,探讨梅山方言与梅山文化的关系。
(一)梅山方言本体的研究
关于梅山方言本身(本体)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梅山核心地域分布在新化、安化、冷水江的全部和涟源大部,新邵、溆浦、隆回一部。这些县市的方言即梅山方言属湘语,主要研究成果有:罗昕如《新化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陈晖《涟源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贺凯林《溆浦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丁加勇《湘方言动词句式的配价研究——以隆回方言为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此外还有一些单篇论文,包括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相对于整个梅山方言而言,这些研究还很有限。从微观来说,已有的研究只涉及到一些有限的方言点或方言现象,如《新化方言研究》只研究了新化城关镇的方言,《涟源方言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涟源桥头河镇方言,《湘方言动词句式的配价研究——以隆回方言为例》只涉及到隆回方言的部分动词句式,均缺少全面的研究。方言十里不同音,同一个县的各乡各镇,方言各异。安化方言、冷水江方言、新邵方言还没有研究专著,需要加强研究。从宏观来说,缺少对梅山方言的整体研究,即以整个梅山方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整个梅山方言共有的语音、词汇、语法特征,描写梅山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整体面貌和内部差异。而宏观的研究又是建立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梅山方言的本体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待我们下大力气从微观与宏观方面去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二)从梅山方言透视梅山文化
从梅山方言透视梅山文化,研究梅山方言所反映的梅山历史与地域文化内涵,研究梅山方言与梅山文化的关系,这些方面目前还少有研究,因此亟待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把梅山方言放在特定的梅山文化背景之下,从方言探讨梅山族群的历史源流,研究梅山方言如何反映该地域的传统文化、社会风俗等地域文化现象,并联系历史背景、地域文化反观梅山方言的形成与发展演变。地域文化中与方言关系最密切的文化现象包括本地域的生活习俗、生产习俗、礼仪习俗、称谓习俗、民情民性、思想观念、审美习惯、宗教信仰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等,这些文化因素渗透在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各个方面,有待我们从这些语言材料中去挖掘和发现。
研究梅山方言所反映的梅山历史与地域文化内涵,必须以梅山方言本体研究作为基础,通过本体研究获得丰富的材料之后,才有可能挖掘出从这些材料中所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笔者曾研究过湖南方言与地域文化,出版了《湖南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一书[1],该研究就是充分利用和得益于湖南方言本体研究已有的语言材料,从湖南方言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各个方面挖掘这些语言材料所反映的地域文化内涵,来探讨湖南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二 梅山方言与梅山文化个案研究
本节拟做一个从梅山方言透视梅山文化的个案研究,即从梅山方言出发考察梅山族群的历史源流与民族属性。
(一)从梅山方言的底层成分考察梅山族群的历史源流
“底层语言成分”的含义是:当一个地区的语言被另一种新来的语言取代的时候,“战败”语言的某些成分有可能残留下来成为战胜语言的底层成分。底层语言成分的产生必须有民族底层作为前提,在分析梅山方言的底层成分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梅山地区的底层民族。《宋史·梅山峒蛮传》称梅山地区“旧不与中国通”。这里的主体民族秦汉属长沙蛮、武陵蛮,隋唐称“莫徭”,宋称“梅山蛮”,蛮族后来发展为苗瑶语族各民族。除蛮族外,梅山地区的底层民族还应包括古百越民族。考古学、历史学研究表明,古百越活动、栖息的范围大致在今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古梅山地区。古百越民族后来发展为壮侗语族各民族。宋熙宁五年(1072年),湖南转运副使蔡煜开辟梅山,梅山分为两县,上梅为新化县,隶属邵州,下梅为安化县,隶属潭州。宋代开梅山后,特别是在明、清“庐陵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两次民族大迁徙中,汉族陆续迁入此地,梅山原居少数民族一部分退避到偏远山区,一部分滞留原地慢慢被汉化,有的改变其民族属性为汉族。这些“战败”民族的语言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只是残留下某些语言成分成为战胜民族语言的底层成分。由于梅山地区的民族底层有古蛮族与百越两个民族集团,因此研究梅山方言的底层成分时,用于比较的现行语种是与这两个民族集团有继承关系的苗瑶语族与壮侗语族的语种[2]。
根据我们的研究,梅山方言的底层成分主要表现为底层词。底层词是底层民族语言的残留,这些词找不到汉语来源,所见十分有限,只是零星分布在梅山方言中,有的也见于其他湘语,这些词与壮侗语或苗瑶语在音义上大致对应,可以视为底层词。下面列举有限的例子。底层词往往有音无字,用“□”表示,注音为后文第一个方言点的读音。用于比较的语种主要参考《苗瑶语方言词汇集》[3]、《壮侗语族语言词汇集》[4],方言材料来自《湖南方言研究丛书》[5]。
例1 【□ko24】蛋
鸡蛋说“鸡□ko24”,鸭蛋说“鸭□ko24”,蛋汤说“□ko24汤”,整鸡蛋说“圞□ko24”,鸡生蛋说“鸡生□ko24”。新化音ko24(同“果”音,入声),冷水江音 ko24,隆回(北部)音 ko33,娄底音 ko35-33·ko(小儿语)。(下文某地“音”一字略去。本文使用国际音标记音。如此处[k]读如“果”的声母,下文[q]是小舌塞音,[c]是舌面中塞音,与舌面后塞音[k]接近,大致对应。)
下面是部分壮侗语与苗瑶语中表示“蛋”的词语,与上述梅山方言的“□ko”音义大致对应。
壮侗语:壮语 kjai5,侗语 k□i5,水语 kai5,毛难语kai5。
苗瑶语:黔东苗语ki5,湘西苗语qo1n□6,畬语ka5,布努瑶语 ce5,勉瑶语 kau5。
例2 【□ma21】水果的总称
桃李果□ma21(桃李等水果)。新化ma21(同“马”音),邵阳ma42:桃□ma42果李(桃李等水果)。“□ma”不独立成词,只见于与“桃李”并举的四字格中,与“果”同义,表示水果的总称。
下面是部分壮侗语中表示“果”的词语,与新化、邵阳的“□ma”音义大致对应。
壮语 ma:k7,布依语 ma6,临高话 mak8,傣语(西双)mak9,傣语(德宏)ma:k9。
例3 【□ka24】大便
屙□ka24(解大便)。有一个最能代表新化方言的段子中用到了这个词:一隻阿嫂家人,抱倒隻吉吉仔,跍在个□i□13泥坑边前,颠□ka24(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小男孩,蹲在污泥沟边,搊大便)。新化ka24(同“痂”音,入声),冷水江 ka24,隆回(北部)ka24,武冈 ka13,洞口 ka45。
下面是部分壮侗语与苗瑶语中表示“大便”的词语,与上述方言的“□ka24”音义大致对应。
壮侗语:壮语 hai4,临高话 kai4,侗语 qe4,仫佬语 c□3,水语 qe4,毛难语 ce4,黎语 ha:i3。
苗瑶语:黔东苗语qa3,湘西苗语qa3,滇东北苗语 qa3,布努瑶语 ko3,勉瑶语 ɡai3,标敏瑶语kai3。
例4 【□□i44·ia】母亲
涟源i44·ia,双峰i33ia55。临武城关土话女性长辈的很多称谓都用[ia53],记作“娅”:老婆娅(曾祖母)、婆娅(祖母)、姼婆娅(外祖母)、娘娅(伯母)、姑娅(姑妈、姨妈)。
[ja]也见于部分壮侗语和苗瑶语中,表示女性长辈,[ja]与上述方言[ia]音义大致对应。
祖母:傣语(西双)ja6,傣语 ja6(德宏),水语ja4,布努瑶语 ja8。
布努瑶语:伯祖母 ja8ve3,曾祖母 ja8ci8,高祖母ja8ci8。
例5 【□lia21】①伸出舌头:你看那隻狗舌子□lia21起好长;②舔:拿隻碗□lia21干净
新化lia21(各地均读上声),安化lia21,冷水江lia21,涟源 lio42,隆回 nia31,溆浦 lia23,娄底 lio42,双峰 lio31,邵阳 nia42,长沙 lia41,湘潭 lia42,益阳 lia41,衡阳lia33,祁阳 lia53,武冈 lia31。伸出舌头呈下垂貌,故该词又用于“□lia21肩膀”,即溜肩膀。此词在湘语中分布范围广。
下面是部分壮侗语与苗瑶语中表示“伸出舌头”或“舔”的词语,与梅山方言及其他湘语音义大致对应。
壮侗语:壮语 li2,泰语 lia2,侗语 lja2,仫佬语lja:m5,水语 lja:k7,傣语(德宏)le2,傣语(西双)le2,临高话 lim4。
苗瑶语:黔东苗语lhei3,湘西苗语lha37([l]均清化),布努瑶语□e3,勉瑶语□□5,标敏瑶语□ia5。
例6 【□la13】爬
路上好多蚂蚁仔在□la13。细人唧在地上□la13来□la13去。新化 la13(与“拿”同音),安化la13,冷水江 la13,隆回 la13,涟源 lo13,娄底 lo13,邵阳na12,益阳 la13,祁阳 la11。
部分壮侗语与苗语中“爬”的说法与上述方言音义大致对应:
临高话 l□8,仫佬语 la8,水语 la5,毛难语la:i5,湘西苗语(小章)la53。
例7 【革k□24】表示“老”的程度高
人或蔬菜等很老说“老革哒(哩)”:丝瓜老革哒(哩),莫吃哒(哩)。新化 k□24,冷水江 k□13,邵阳 kei12,武冈 k□13,祁阳 ke33,长沙 k□24,湘潭k□12,益阳 k□55。扬雄《方言》卷十:“……革,老也(皆老者皮色枯瘁之形也)。皆南楚江湘之间代语也。”[6]《方言》中,“革”是“老”的意思,今湘语“老革哒(哩)”中的“革”源自《方言》,但意义虚化了,“革”不单独表示“老”的意思,只在“老革哒(哩)”中表示“老”的程度高。关于“革”的本义,《说文解字》、《广韵》、《集韵》、《辞源》、《汉语大词典》均为去毛并经加工的兽皮之义,因此尽管有《方言》的记载,“革”是否为本字还是值得怀疑。
部分壮侗语与苗瑶语中“老”的说法与上述方言“革”的音义大致对应:
壮侗语:壮语 ke5,傣语(德宏)ke5,仫佬语ce5,毛难语 ce5,黎语 ki:n3。
苗瑶语:湘西苗语 qo5,布努瑶语ci5,勉瑶语ku5,标敏瑶语 ku5。
底层词为了解梅山地区的民族底层为古蛮族与百越两个民族集团提供了线索。梅山方言中这些存古的底层成分,是了解梅山族源与历史的活化石,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二)从梅山方言出发考察梅山族群的民族属性
上文说到梅山地区的底层民族有古蛮族与百越两个民族集团,主体民族为蛮族,发展到后来,该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瑶族,这从梅山方言可以得到印证。
例8 瑶人
在新化的一些地方仍保留了瑶族居住过的文化记忆。据《新化县志》,今新化天门、金凤一带,仍称玉米饭为“瑶人饭”,称玉米粑为“瑶人粑”,称玉米丸为“瑶人丸”,还有一种类似饭豆的豆子,称为“瑶人豆”[7]。曾迪《奉家山瑶人遗址再探》一文中介绍在新化奉家山的风车巷(山名),发现了大量瑶人遗址,还有瑶人街[8]。刘博在《梅山文化:长江流域古老文明的遗存》一文中提及,在新化紫鹊界一带,至今留有许多瑶民生活的遗迹,如瑶人冲、瑶人凼、瑶人峒、瑶人屋场等地名,在山中仍可找到与世隔绝的瑶人石屋遗址[9]。这些方言词语中的“瑶人”说明新化曾是以瑶族为主的聚居地。
例9 峒
梅山方言中有“峒”一词。史书上有梅山峒、梅山十峒之说。峒,《广韵》送韵徒弄切:“深磵”。《辞源》:旧时对我国贵州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泛称,如苗族的苗峒、僮族的黄峒等。可见“峒”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名称。梅山峒是古代梅山蛮据有的活动区域。古梅山根据山地特点,几个村寨合而称峒,几个小峒合称大峒,每峒由徭老合议推选峒主。峒相当于现在的乡、区,而不是原始人穴居的山洞。安化至今还有许多以峒作地名的乡村,如:峒脚里(今洞市乡),黄婆峒、峒山(今马路镇的两个村),茶峒、梅峒(今梅城镇的两个村),峒下(乐安镇的洞谢村),罗峒(清塘镇的罗洞村),板峒(滔溪乡的板洞村)等。《宋史·梅山峒蛮传》曾称“梅山十峒”,就是指梅山瑶人社会的行政组织形式[10]。在新化的文田、水车、奉家山一带留有苗、瑶、侗、汉等民族长期开垦而成的峒田:山丘盆地或资水及其支流冲积而形成的江河平原、溪谷平原、溶蚀平原,苗、瑶族人称这些平原为“峒”,峒内有溪河,有农田,阡陌交通,屋舍俨然。大峒可住成百上千户,小峒可居十余间、数十间[11]。梅山方言中的地名“峒”同样可以印证梅山地区的少数民族族源。
例10 畬
新化方言旱地叫“土畬”(“畬”音“赊”,与“畲族”的“畲”字形有别),相关词语有:菜畬(菜地)、麦畬(麦地)等。娄底方言有“土畬”(菜地)、“畬土”(菜土)等词。“畬”字可以追溯到1 000年前章惇的《梅山歌》。章惇(1035—1105),湖南北察访使,开梅山建县有功。他的《梅山歌》中间10句云:“人家迤逦见板屋,火耕硗确多畬田。穿堂之鼓堂壁悬,两头击鼓歌声传。长藤酌酒跪而饮,何物爽口盐为先。白巾裹髻衣错结,野花山果青垂肩。如今丁口渐繁息,世界虽异如桃源。”诗中出现了“畬田”一词。这10句诗对梅山地区瑶家的民情风俗进行了描述:住的是板屋,种的是“畬田”;“穿堂之鼓”与“长藤酌酒”是瑶族人的习俗,“穿堂鼓”是可以两头击打的圆桶形两面鼓,舞龙时,两人抬着穿堂鼓槌打开道;“长藤酌酒”就是把长藤去掉心子,当成吸管,利用倒虹吸管原理把储藏在木板楼上的水酒吸酌到堂中,主客席地跪对而饮;至于“白巾裹髻衣错结”更是瑶家的服饰特征了。“畬田”也应与瑶俗有关,今新化紫鹊界梯田那时叫“畬田”。明代新化教谕杨祐的《新化怀古》诗云“畬田乃越俗,板屋有秦风”,就是指紫鹊界风土习俗[12]。“畬田乃越俗”指“畬田”是百越少数民族的习俗,流传下来,成了这一带瑶家的习俗。“畬”,《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书〉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种方法。这样耕种的田地叫畬田。”标“〈书〉”表示书面上的文言词语,即“畬”或“畬田”是文言词,现代汉语中已不使用。《辞源》解释“畬”为火耕或火耕地,“畬田”为火种的田地。章惇诗中“畬田”一词透露了梅山一带的瑶家到北宋时期仍沿用着原始的刀耕火种的耕种方法。“畬”类词语极少见于汉语各方言,却在梅山方言中作为活化石留存了下来。
例11 三合汤
新化方言中的“三合汤”指的是新化的一道传统名菜,能体现梅山蛮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新化属古梅山蛮地中心,杀牛时有喝生牛血和吃三合汤的传统习俗。三合汤的制作方法是:取一些上好的牛肉、牛血、牛百叶,佐以野山胡椒(或山胡椒油)、尖红辣椒、白醋、香葱、生姜等合汤煮成。汤色红艳,其味酸、辣、香,喝后全身毛孔舒张,发热出汗。梅山人在饮食上喜酸辣习惯的形成与梅山的地理气候环境有关,古梅山地区,山岚雾嶂,必须吃辣除湿,因此山民尚辣。三合汤还具有除寒祛湿、通经活络之功效。相传,此汤沿于苗俗,苗人是梅山蛮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日,一老翁云游至新化横阳山寨,恰遇山民宰杀老牛,围观者甚众。突然,一山民口吐白沫倒地,众人惊骇不已。老翁上前命山民取牛血1碗,牛肉、毛牛肚各1片,加入3个红辣椒,煮沸急饮,患者顿时出汗即醒,神清气爽。当众人欲觅老翁仙踪时,老翁驾祥云消失在苍茫的横阳山岩中。至今,新化三合汤仍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味。
梅山地区的少数民族发展到后来主要是瑶族,从梅山方言词语中可以发掘到这方面的文化信息。
从梅山方言切入来研究梅山文化,这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辛勤耕耘一定大有可为。
[1]罗昕如.湖南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罗昕如.湘南土话中的底层语言现象[J].民族语文,2004(1):20-25.
[3]中央民族学院苗瑶语研究室.苗瑶语方言词汇集[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4]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第五研究室.壮侗语族语言词汇集[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5]吴启主,等.湖南方言研究丛书(15种)[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999.
[6]周祖谟.方言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4:66.
[7]新化县志编撰委员会.新化县志[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992.
[8]曾迪.奉家山瑶人遗址再探[M].中国第四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暨首届梅山旅游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中国第四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湖南新化,2006:308-318.
[9]刘博.梅山文化:长江流域古老文明的遗存[M]//中国第四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暨首届梅山旅游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中国第四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湖南新化,2006:15-24.
[10]张式弘.梅山文化七题[M]//中国第四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暨首届梅山旅游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中国第四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湖南新化,2006:67-87.
[11]刘正明.用梅山文化提升新化旅游形象之构想[M]//中国第四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暨首届梅山旅游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中国第四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湖南新化,2006:7-14.
[12]杨德湘,袁明珊.古代名人梅山旅游诗赏析[M]//中国第四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暨首届梅山旅游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中国第四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湖南新化,2006:22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