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知山大学国际化发展策略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
2012-04-02吴志凌
吴志凌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英国知山大学国际化发展策略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
吴志凌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信息化及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借鉴英国知山大学国际化教育发展的经验,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合作伙伴,健全监管机制,通过教育目标国际化、教育内容国际化、教育方式国际化、师生构成国际化等策略实现高职教育国际化快速发展。
国际化;发展策略;中外合作办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把世界联成了一体,高等教育出现了全球化、国际化的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渗透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人员交流等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信息化及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它既是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和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英国知山大学国际化教育发展路径
自八十年代以来,英国政府从教育产业、教育市场和教育出口的视角积极发展国际化教育,据统计,英国各大学的留学生人数已占全球留学生市场的16%,截止2010年在英留学生达到45万人,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泰国、爱尔兰、印度、新加坡等国正在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在英国知山大学访学期间,笔者调研了知山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国际化发展的情况。近年来,知山大学倾力推进国际化教育进程,现在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有游学、接纳访问学者、海外实习、幼教实习、幼师培训、幼儿外教等,知山大学国际化教育发展主要的途径有:
一是加大境外宣传力度。知山大学非常重视高校的对外宣传,强调市场的开发。知山大学的招生广告有不同语言的版本,知山大学网页对国际学生入学以及饮食起居等也有详细指导。国际教育中心为了加大在海外的宣传力度,每年都要派专员多次访问其他国家,国际教育中心办公室有14名来自多个国家的职员负责国际学生的招募与宣传,此外还雇用兼职学生做文员和电话接打。在中国、韩国以及美国有招生顾问和代表,此外在其他城市也有相关联系点发展国际学生,在新加坡与新加坡科技学院合作办学招生,并设有三个研究机构。
二是大力吸引欧盟以外国家学生。知山大学的排名在英国靠后,在招生策略上注重向亚非拉国家招募学生,知山大学重视与欧盟在教育方面的合作项目,但国际化教育策略的重点还是在于吸引欧盟外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知山大学招募国际学生排名前三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印度,现在的留学生群体主要来自中、韩、印、美、法、德、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新加坡、尼日利亚、南非及其他非洲国家,中国留学生来自中国四川民航学院、浙江工商学院等三十所院校。知山大学已与东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等上十所中国大学签署了学术合作协议。
三是树立品牌效应。英国成为出国学生的首选,得益于历史悠久、质量稳定、标准严格的精英教育。知山大学采用了一系列严格的质量监控措施,以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故可以保持其稳步发展。
二、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
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也融入了教育国际化的大潮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共接受了170多个国家的上十万来华留学生,现已与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个国家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纲要明确提出要提高中国的教育国际化水平,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发展,将教育开放作为优化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重要举措。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提出发展目标是“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具有国际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初步建成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要广泛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并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和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需要的必然选择,对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发展规划提出要围绕产业发展要求,服务国家经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以大型跨国集团和企业的海外合作为契机,输出培训,满足我国企业海外发展需要;利用学校品牌和专业优势,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高等职业教育海外办学取得明显突破;发挥国家示范(骨干)院校优势,吸引海外学生来华学习,使在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留学生数量明显增加;借鉴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和教学资源,以友好城市、姊妹学校等为平台,通过课程和学分互认、师生交流、教师培养等途径,提高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总揽全球、环顾宇内,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是时代与社会发展使然。
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成熟的院校主要集中在江浙、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市,合作的国家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专业主要集中在管理、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等专业。因为诸多原因,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存在很多问题,如合作办学模式单一、师资缺乏、生源不足、监控体系不健全。此外,外语水平偏低等都制约了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考察湖南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办学,我省共有高职院校68所,位居中南六省第一,经湖南省教育厅审批、教育部审核批准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教育项目共有20项,期中本科院校占13项,保险职业学院、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占7项。目前有十余所湖南高职学院已迈出国际化发展步伐,最早的是保险职业学院中澳合作项目北墨尔本(国立院校)学院3+1、3+2合作项目,此外,还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与英国知山大学合作的3+1”专升本学士课程合作、3+2”专升硕课程合作、海外游学项目;有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新西兰商学院合作的就业项目、与马来西亚林登大学的3+2本科招生,有中德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湖南外贸职业学院与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合作办学;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与美国达拉斯浸会大学、美国哈丁大学、美国西北拿撒勒大学、日本静冈医疗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金融管理学院、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有师生互派交流。在国际化发展合作办学上,湖南省高职院校虽然已经起步,但是国际化程度不高,在对外宣传、师资建设、学生招募、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审时度势,率先提出教育国际化、课程模块化、管理信息化、制度标准化的发展思路,我们应抓住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国内外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全球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高素质的通用型人才,通过国际教育的输入输出,扩大我校的国际声誉,增强我校的竞争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三、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策略建议
借鉴知山大学以及全球国际化教育发展的经验,我们要树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在中外合作办学上,我们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合作伙伴,健全监管机制,协调好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国际化发展。
首先是教育目标国际化。实现学校国际化发展,首先要实现教育目标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观念、国际意识与国际视野的跨国人才,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熟知各国宗教信仰、历史政治、地理等的人才,使学生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树立全球服务的观念。
其次是教育内容国际化。在我校新设具有国际主题的课程,此外,还可以在现有的课程中加入国际性的内容,设立具有区域性研究的课程,如知山大学就设有中国研究为主题的课程,在我校可以开设欧洲研究等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欧盟各国经济发展趋势与特点等。
第三,教育方式国际化。在教学法上,双语授课或者说英文授课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要提升双语教学师资水平,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理念,通过教材引进、翻译课程设置等实现教育方式国际化。
第四,师生构成国际化。我们在积极输出中国学生的同时,应尽力接受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和专家学者,努力缩小我校与国外大学的差距。大批学生的访学或游学,除了对我校高职教育系统注入新鲜血液外,还会给我们带来种种现实和长远的重大利益,每年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访问、讲学、合作研究,了解和吸收外国新的教学观点和方法,整体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我们要积极融入国际化教育大潮,参与全球教育竞争,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拓宽国际交换学生培养规模,加大对外合作办学力度,推进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建设适应国际化要求的师资队伍,加强我校外事管理队伍的建设,实现境外学分互认;通过向世界开放我校的高职教育服务市场,提升我校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中高级职业人才。
[1]Olson, Christa.Building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comprehensiveinternationalization [M].Washington:American Councilon Education,2005.
[2]Cook, Sarah. Change management excellence : using the four intelligences for successful organizational change[M].London :Kogan Page, 2004
[3]Knight, Jane. Higher education in turmoil : the changing worl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M]. Rotterdam : Sense Publishers, 2008.
G40-059.3 <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标识码] A
A
1671-5136(2012)02-0075-02
2012-05-12
吴志凌(1975-),男,湖南宁乡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秘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