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贺龙体育道德思想研究

2012-04-02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体育道德贺龙体育事业

李 寒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贺龙体育道德思想研究

李 寒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贺龙把自己长时期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观点、作风、品德等,通过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进一步灌输到新中国体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道德思想。文中分析了贺龙体育道德思想的内容、特征和地位,重温这一体育道德思想,对今天竞技体育道德建设富有指导性和针对性。

贺龙;体育道德思想;内容;特征;地位

贺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拓者。贺龙担任体委主任后,全面负责新中国的体育事业,新中国体育事业能得到飞速发展,离不开贺龙同志的功劳与贡献。这种贡献不仅表现在他所创造的具体的业绩上,更深层面的贡献是培养了体育工作者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高尚的品德。贺龙在长期的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体育道德思想。贺龙领导中国运动队为摆脱“东亚病夫”的历史耻辱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中国跻身体育强国行列打下了基础。

一、贺龙体育道德思想的内容

1、爱国主义体育道德思想

贺龙担任新中国体委主任时就提出为国争光,牺牲自我。他认为体育工作者要有集体主义观念,心系祖国,团结一致,放眼世界,建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体育道德思想。贺龙经常对体育工作者说:“为革命打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一个人不要国家、不要党、不要人民,就不能成为好运动员”。作为中国人民,虽然信仰不同,但爱国之心应该是一致的。“身在球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新中国刚成立时,国际奥委会和某些国际体育组织中某些领导人想方设法破坏我国的团结,想分离中国,贺龙坚决反对这些阴谋,并以中断与这些组织联系为表率,他一直深信我们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并且与许多国家建立了伙伴关系,国际奥委会终有一天会主动邀请我们回去参加比赛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体育运动非常重要,为了能把这种思想一点一滴灌输到体育工作者头脑中,贺龙言传身教,培养运动员时刻牢记为国拼搏,慢慢地让他们达到这种高尚的思想层面。

2、顽强拼搏、勇于胜利的竞技精神

贺龙出生在湖南湘西,湖湘文化中有着坚韧执着、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他认为:“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日变,弱可转强,若猛烈,若敢为,若耐久,皆意志之事”[1]。贺龙将体育锻炼视作身心的一种磨难,认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肉体的运动最终得到了心灵的升华,由于这种升华,磨难、困苦也都可以增添生命中的幸福感。贺龙曾立誓说到:“三大球不翻身,我死不瞑目”。他这一誓言,耕耘着中国人民和广大体育健儿的心田,鼓舞着人们以有限的生命做最崇高的拼搏。在贺龙体育道德思想的影响下,体育界涌现出了大批顽强拼搏的典范,具有代表性的是陈文彬和于得海:著名教练陈文彬为中国篮球运动的进步与发展呕心沥血;于得海作为山东队篮球教练,在明知自己有癌症、身体抱恙的情况下还肩负了两个球队的教练工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尽心尽力。

3、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规范

贺龙担任体委主任后多次强调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是离不开体育道德规范有效支撑的,缺乏了公平竞争的道德规范,体育运动终将沦为没有灵魂的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四肢运动。一个运动员走进赛场的那一刻,所代表的不仅是你个人,而是在你背后支撑着你的整个国家,运动员不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即使获得了比赛的冠军也毫无意义,相反,会使你的国家跟着你蒙羞。贺龙同志经常提醒我们的运动员,只要走出国门,站在了世界比赛场上,有想夺取胜利的想法是必须的,但一定要讲诚信,既要赛出水平又要赛出风格。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攫取、骗取胜利或荣誉,那就是对自己所代表的国家、自己所代表的民族和所代表的社会团体的一种否定和侮辱。因此,运动员应尽能力发挥自己最高水平、尽最大努力打出自己的风格,比出自己所代表国家、民族、社会团体的生存竞争能力,赛出内在价值。

4、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道德作风

在如何对待输赢上,贺龙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在强调鼓励运动员力争胜利的同时,又教育运动员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他常常强调的一句话就是“世界上没有永远胜利的将军,我们决不能因为成功或失败来评定英雄”。1952年贺龙在重庆观看女排训练比赛后说:“大家辛苦了!我今天不管你们谁输谁赢,我就看你们的技术水平是不是发挥出来了,你们场上的作风是不是过得硬。输赢乃兵家常事,但一定要培养一个好的作风,赢了球要看不足之处,做到胜而不骄,输了球不失掉信心,做到败而不馁,我们要提倡这种精神”。从这些话语中,就能看出贺龙的胜败观,获得胜利的英雄,我们对他尊敬,我们同样很尊敬失败了的英雄,有比赛就会有胜负,运动员只要发挥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由于实力和技术不足而失败,我们并不能责怪他,如果赢了对手,但风格不高,也不能算作英雄。贺龙的“赢球要赢人,输球不输人”的真谛,给予了我们运动员极大的鼓舞和支持,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赏。

5、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体育美德

贺龙所提倡的为国争光的体育思想和精神,概括了体育运动成绩最本质的特征,体现国内练兵、共同对外的竞技精神,它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规范着我国运动员的行为,它要求我们处理好部分与整体或者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参加体育运动,缺乏竞争不行,但没有合作也不行,我们要倡导的是有合作的竞争,不同的队之间要有竞争,同时同队之间也要有竞争,并力求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得荣誉。贺龙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使我国许多运动员都心甘情愿地为国家荣誉默默贡献力量。在我国乒乓球队员中,一些人通过奋力拼搏,最终勇夺桂冠,同时也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无名英雄,他们为了整个团队的荣誉而放弃了个人的荣誉,弃掉自己的特长,默默地为其他队员模拟世界高手,心甘情愿地做起了陪练的工作。

二、贺龙体育道德思想的特征

1、体育道德意识的崇高性

贺龙认识到体育锻炼对道德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提出以天下国家大事为己任,不锻炼身体的人不能担负救国大任。他说人要做到理想高尚,贺龙在青年的时候,就立志要以拯救国家民族为己任,立志把体育运动与为穷人打抱不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意识到体育锻炼不仅对自己的事业有所帮助,对整个国家的建设事业也很重要。贺龙多次指出,体育不仅具有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国家危亡的情况下实施体育更重要的目的则是为了振兴国家和民族。“建设社会主义,首先需要人民具有健康的身体、强壮的体魄和社会主义的优良品质,开展体育运动能有效地促进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和充分发扬人体劳动能力,并能帮助培养人们的勇敢、坚毅、机敏、刻苦耐劳、守纪律、乐观和集体主义的优良品质”[2]。作为体育工作者,我们的行为应该同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结合起来,将我们的全部政治态度、思想作风、道德品质、行为活动等贯注于体育事业之中,使之成为值得人们敬仰和学习的典范,我们要以其高尚的道德来引导人们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最高行为准则。

2、体育道德心态的开放性

贺龙的体育道德思想是开放性的,他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要求人们在心态上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他教导我们要懂得比学赶帮超,在比赛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他指出要在走自己的路的基础上来学习并吸取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战术,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和顾问,并派队出去学习。立足中国体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大胆吸收世界各国在体育方面的先进成果,借以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这是他体育道德心态的开放性表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贺龙开放性体育道德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开始了与当时的苏联、东欧各国进行体育交流活动。后来又率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23届世乒赛,并在那里邀请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在与西方世界隔绝了近20年后,开启了与西方体育交流的新纪元。这不仅促进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更是由体育竞技而打开了中西外交关系的大门。

3、体育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贺龙体育道德思想的广泛性表现为参加体育锻炼人员的广泛性和开展体育锻炼项目的广泛性。革命战争年代,他就严格要求所在部队的战士,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必须具备熟练的军事技能,以随时准备加入对敌战斗。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国民身体素质不佳的现实状况,贺龙提出全民体育的思想,要将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作为全民运动甚至全民战役,努力强化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他动员各个部门组织各类体育运动,并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参与锻炼,还通过组织比赛等形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之余,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健康状况。在贺龙的领导下,我国体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提升了我国体育运动水平,增强了人民的体质。他从国情和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方式,通过形式多样的运动项目吸引各界人民群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实现了他的全民体育思想,也是其体育思想广泛性的深刻体现。

4、体育道德指向的实践性

认识论的观点适用于贺龙的体育道德思想,他认为体育道德的基础就是体育实践,并通过体育实践来不断发展、完善,来提高群众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培养优秀的运动员。他的一生从未停止过体育锻炼,他从青少年到晚年一直没有中断过体育锻炼,在小时候,他就坚持习武、登山,到了晚年也是如此,他强调锻炼身体根本上也就是锻炼了意志。通过体育实践活动,贺龙总结了经验,内心也得到体验和升华,逐渐形成了他独到的体育道德思想。他常常号召人民群众要依据自己本身的身体状况,以及自己所具有的一切条件,科学地选取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把体育事业当做大事来抓,充分体现了贺龙强调的不仅要思想上行动、在行动上更不能落后的实践的观点。

三、贺龙体育道德思想的地位

1、是贺龙体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贺龙体育思想是一个系统性的理论,它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含括的范围也很广,包括体育民族思想、体育军事思想、体育全民思想、体育伦理思想、体育人才思想、体育外交思想等。贺龙体育道德思想贯穿在这些思想中,是贺龙体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青少年开始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贺龙的体育道德思想经历了“为穷人打天下”到“为革命战争服务”再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一个过程,无论是在什么时候,贺龙体育思想中都充满了顽强刻苦、勇敢拼搏、团结奋进这些道德因素,他把体育运动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贺龙同志的体育道德思想是贺龙体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与贺龙卓有成效的领导和他始终坚持的这些道德标准是分不开的。人们不会忘记,他带领运动场上的老将新秀们,筚路蓝缕,自强不息,为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道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体育道德思想

贺龙体育道德精神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体育思想,尤其是其有关体育道德的论述,更是对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毛泽东说过:“人人须以国家大事为己任,不锻炼身体的人,不能担负救国大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想要担负起振兴中华、重振国威的重任,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做坚实的后盾。也正是因为意识到体育锻炼对于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性,毛泽东提出必须要高尚其体育道德精神。

贺龙深受毛泽东体育道德思想的影响,自参加革命起他就深切地感受到广大人民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劳动人民迫切希望能图强自救,早日摆脱这种水深火热的生活,这些呼唤激发了他那炽热的爱国热情,从那时候起,他就意识到中华民族要强盛,国民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贺龙的体育道德思想正是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的,这一思想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体育运动与爱国联系在了一起,把体育运动作为老百姓进行革命斗争、夺取革命最终胜利的武器,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增强人民体质、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道德基础

体育工作者在进行体育运动和参加体育比赛时都要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准则规范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道德,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体育道德建设真正落到实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才能繁荣昌盛,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进步,意义重大而深远。

新中国刚成立时,贺龙担任体委主任,他认为体育是要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培养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体育美德,弘扬勇于拼搏、夺取胜利的体育作风,提倡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美德。贺龙这一体育道德思想为我们新中国体育道德的形成奠定了思想道德基础,运动员们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表现出了顽强拼搏、勇敢奋斗、敬业爱岗、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不懈追求的竞技体育精神,使人们心灵上受到极大震撼,为开创出新中国体育运动场上的良好风气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促进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1] 许顺富.贺龙:为奥运泣血铺路的元帅[J].党史天地,2009,(7).

[2]贺龙.在总路线照耀下,为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而奋斗[J].新体育,1954,(4).

B82-059 <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标识码] A

A

1671-5136(2012)02-0055-03

2012-05-29

李寒(1986-),女,湖南株洲人,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09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体育道德贺龙体育事业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贺龙的《告全体官兵书》
贺龙与川藏公路的修建
贺龙两救警卫员
贺龙:『把敌人多背点过来』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教育困境与应对策略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庆地区大学生体育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