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雅各文化身份研究
——以《论语》英译为例

2012-04-02章亚琼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杨伯峻雅各英译本

章亚琼

(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遵义 563003)

理雅各文化身份研究
——以《论语》英译为例

章亚琼

(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遵义 563003)

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本出版于殖民时期的香港。通过考察其英译《论语》的缘起以及相关术语如“天”“仁”“德”和“贤”的翻译,揭示了理雅各作为英译者的真实文化身份——传教士。

理雅各;文化身份;《论语》英译;传教士

1861年—1872年,英国传教士理雅各(James Legge)在香港陆续出版了5卷本的《中国经典》(The Chinese Classics),第一次对中国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进行系统地翻译。《中国经典》,使西方人得以初步了解东方文明和中国文化,在很长时间里被奉为权威性的译本。《<论语>的哲学诠释》一书的作者安乐哲、罗思文说:“每一个精益求精的学生都会逐一研读理雅各对中国经典的英译本。”[1]该书的翻译者理雅各也因此获得了各项殊荣与赞美,他被誉为近代英国第一位著名汉学家,第一位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人,他与法国学者顾赛芬、德国学者卫礼贤并称汉籍欧译三大师,1876年首获法兰西学院儒莲汉籍国际翻译,并于同年成为牛津大学首任汉学教授。尤其是《中国经典》第一卷中的《论语》英译本更被学术界认为是“在西方传教士、汉学家翻译的译本中影响最大的。”[2]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之后,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研究在这一殖民背景之下完成的理雅各《论语》英译本,不仅要考察他所处的这一特殊时代及他作为传教士的特殊身份,更要考察理雅各作为译者的文化身份。理雅各究竟是一个伟大的汉学家,架设起了跨越中西方的桥梁[3],还是只是一个利用殖民话语构建了西方所想象的东方或者想象的《论语》的基督教传教士?

一、英译的缘起

理雅各于1839年受伦敦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的派遣,以传教士的身份,首先来到亚洲的马六甲。因为当时的中国还未对外开放,欧洲来华的传教士只能选择先到马六甲。作为英国海峡殖民地之一,马六甲于1824年由荷兰割让给英国。这里有一所由马礼逊创办的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1840年理雅各成为该校的校长。香港沦为殖民地后,理雅各很快于1843年将书院搬到香港。

正是在香港,理雅各才发现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博大的古老文明的中心”。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崇拜学术上的卓越,没有任何一个王国会把学问推崇到如此崇高的地位,由此他坚信“在弄懂中国的古代典籍及探究中国的那些圣人们所涉及的全部思想领域之前,他不能认为自己有资格担任自己现有的职位和责任(向中国人传播基督教)。于是他开始了终其一生的任务,他研究了孔子、孟子的理论和其他中国的古代经典书籍。”[4]

理雅各在中国最后几年的信件中更加清楚明白地谈到了他英译《论语》乃至《中国经典》的原因。“我这部关于中国的经典的著作……是我25年来艰辛努力的结果。为了让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真正了解这个伟大的帝国,尤其是为了传教士们以更丰富的智慧在人民中间工作以确保持久的成果,这样的一部著作是非常必要的。我认为翻译注释并出版全部的孔子的著作会给未来的传教士们提供极大的便利。我已作出安排,依靠丹特先生(Mr.Dent)的慷慨,不论是新教徒还是罗马天主教徒都可以半价购得我的作品。”[4]

由上可见,作为译者的理雅各在翻译《论语》时,他的身份由始至终都是一个传教士,他的目的也从来都是为能在中国顺利传教服务的,是为了让身处殖民地的中国人更好地接受基督文化,一心传播中国文化、架设中西方的桥梁,而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汉学家。

二、相关术语的英译

仔细考察理雅各的《论语》英译本,尤其是相关术语的英译,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理雅各的文化身份。以术语“天”的英译为例。在《论语》一书中,术语“天”总共出现了19次,有3次表示“天空”,还有16次表示“天神、天帝或者天理。[5]比如,术语“天”分别出现在《子张第十九》的第二十五章和《八佾第三》的第十三章:

(1)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19.25)

“他老人家的不可以赶得上,犹如青天的不可以用阶梯爬上去。”[5]

“Our master cannot be attained to, just in the same way as the heavens cannot be gone up to by the steps of a stair.”[6]

(2)获罪于天,无所祷也(3.13)

“若是得罪了上天,祈祷也没用。”[5]

“He who offends against Heaven has none to whom he can pray.”[5]

显然在杨伯峻看来,这两处的“天”是不一样的。他认为“天”有三个意义:一是自然之天,一是主宰或命运之天,一是义理之天。例如前者(19.25)指代自然之天,所以在译文中他用了“青天”一词来译介;而后者(3.13)意指义理之天,所以他将之译作“上天”。

反观理雅各的译文,杨伯峻所谓的“自然之天”被他译作“the heavens”,而“义理之天”则被他译作首字母大写的“Heaven”。在《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里,“heaven”一词有四层含义。1.天堂,天国。2.上帝。3.极乐之地,至福。4.天空,苍天。其中大写的“Heaven”表示基督教中的“上帝”,与定冠词连用且是复数形式的“the heavens”则表示天空、苍天之意。[7]显然,英语的“heaven”一词意义并不单纯,它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不能简单地将之与中文的“天”字对等。理雅各用“heaven”一词翻译《论语》中的“天”,正如安乐哲、罗思文所言,“为之强加了若干中国文化没有的,源自耶稣-基督传统的意象。”这种翻译实际上就是西方殖民者用其语言对被殖民地的改写,是赤裸裸的东方主义。这一例子再一次证明了理雅各的文化身份——他毕竟是一个由伦敦会派到大英帝国在香港的殖民地的传教士,他从未忘记过自己的身份和使命。

再以术语“仁”、“德”和“贤”的翻译为例,这些都是《论语》的重要术语。据杨伯峻的统计,“仁”在《论语》中共出现了109次,“德”出现了38次,“贤”出现了25次。[5]现在《论语》一书中就上述三个术语的出现举例如下并附上杨、理二人的译文:

(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4.2)

“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居于穷困中”[5]

“Those who are without virtue cannot abide long either in a condition of poverty and hardship”[6]

(2)天生德于予(7.23)

“天在我身上生了这样的品德”[5]

“Heaven produced the virtue that is in me.”[6]

(3)贤哉回也(6.11)

“颜回多么有修养呀”[5]

“Admirable indeed was the virtue of Hui!”[6]

一般来讲,术语“仁”通常被视作孔子学说的核心,术语“德”和术语“贤”也都是《论语》中的重要术语,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不然,孔子为何要用三个不同的术语?因此杨伯峻分别将他们译作“仁”、“品德”和“修养”。一种译文对应一个术语。值得注意的是,杨伯峻并未对术语“仁”进行翻译。显然在他看来既然一部《论语》,对“仁”有许多解释,对于作为孔子思想核心的术语“仁”,最好的翻译就是不译或者说零翻译。

然而仔细查看理雅各对这三个儒家概念的翻译,让人感到惊讶的是,理雅各竟然用了同一个英文单词“virtue”来译介《论语》原文中的这三个明显不同的术语。查阅一下《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不难发现,英文“virtue”一词共有五层含义或者说用法。1.善,德行,美德,好处,优点。2.贞节,纯洁。3.效力,效能。4.优点,长处,有利处。5.用于短语by virtue of / in virtue of,表示由于,因为。其中在“virtue”一词的第一层含义中,词典还举了一个例子,比如短语the cardinal virtues,the theological virtues。前者指示四种基本美德(审慎、坚毅、克制、公正),后者指(基督教的)三德(信、望、爱)。[7]-[8]显然英文“virtue”一词同样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理雅各为何单单使用“virtue”一词来译介此处的这三个重要的儒家术语,其动机可谓是不言而喻了。这个散发着浓烈神学气息的英文单词一再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理雅各的文化身份——一个基督教传教士。

三、结 语

理雅各呕心沥血地翻译《论语》乃至其他中国传统典籍,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客观上来讲,他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沟通中西的桥梁作用,也称得上是一个汉学家,但从主观上来看,无论是他的翻译动机,还是具体术语的英译,都非常明确地表明他作为译者的真实的文化身份——基督教传教士。正如艾约瑟博士所言,他的翻译就是要“直接满足传教士们的需要并让他们成为他的作品的主要受益者。”为了达到这一终极目的,他尽可能地用基督教的观点去诠释、翻译《论语》,尽量寻找儒教与基督教之间所谓的“共同体验”,“向他们展现儒教中存在的关于上帝,关于上帝的慈悲及关于他们自己的真理,从而引导他们趋向更深刻更丰富的基督教有关同样主题的真理”。[4]而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引用辜鸿铭的话,“理雅各的翻译是多么地难以令人满意……理雅各在其英译本中所呈现出来的中国人的思想和道德是如此地陌生,就跟中国人的服饰和外貌一样稀奇古怪。”[9]

[1]安乐哲,罗思文.《论语》的哲学诠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王东波.《论语》英译的缘起与发展[J].孔子研究,2008(4)。

[3]岳峰.沟通东西方的桥梁——记英国传教士理雅各[J].世界宗教文化,2004(1).

[4]理雅各.汉学家理雅各传[M].马清河,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Confucius. The Four Books[M]. translated by James Legge and D.D., L.L.D, Shanghai: The Chinese Book Company ,1930.

[7]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

[8]陈琪.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对译者文化翻译的影响[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5-68.

[9]Ku,Hungming.The Discourses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M].Shanghai:Keay and Walsh,Ltd.,1898.

A Study on James Legge’s Cultural Identity: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English Version ofLunyu

ZHANG Yaqi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unyi Medical College, Zunyi, Guizhou 563003)

James Legge’s English version ofLunyuwas first published in the colonial Hong Kong. A survey of his motive in translating as well as the specific renderings of some important terms like Tian(天), REN(仁)、De(德)and Xian(贤)expounds on his true cultural identity as a translator--a missionary.

James Legge; cultural identity; English version ofLunyu; missionary

H315.9

A

1009-8135(2012)04-0092-03

2012-05-09

章亚琼(1979-),女,重庆人,文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与文化研究。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青年项目(10QN14)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张新玲)

猜你喜欢

杨伯峻雅各英译本
基于语料库中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的对比分析——基于韩国作家韩江的《素食主义者》中英译本平行语料库
王韬辅助理雅各翻译中国典籍过程考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黄雅各 不会音乐的健身教练不是一个好演员
攘鸡
“客气”词义的源流演变
清末辽阳李雅各教案始末
《论语译注》注释商榷三则